?

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現狀及提高對策

2017-03-16 11:53孫陽陽寧先會王芳沈約劉毓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2期
關鍵詞:農民收入吉林省意義

孫陽陽++寧先會++王芳++沈約++劉毓晴

摘要:農民的職業化意味著農民從“小農”向“職業農民”的轉變,實現農民職業化對中國農業和農民現代化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在建立了農民職業化水平評估體系的基礎上,分析了吉林省農民職業化的現狀,發現吉林省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整體來說處于中等程度,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上升和發展空間。并進一步分析了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整體上表現為農民職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存在正相關關系。由此得出提高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是提升吉林省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并且針對如何提高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農民職業化;意義;現狀;農民收入;對策;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 F3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273-03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農業要強,農民必須強。但我國農民現在仍然具有明顯的傳統性特征,這極大地限制了農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反觀農業發達的國家,“農民”更多地指一種職業,他們具有高素質、高收入、懂技術、會經營的特點。因此,推進農民職業化進程,即實現由傳統農民轉向職業化農民,是農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有重大意義。

1 農民職業化的內涵及意義

1.1 農民職業化的內涵

關于農民職業化的內涵,不同學者有其不同的看法。鄒慧[1]認為農民職業化是指農業現代化所要求的農民專業化分工和職業化發展。孫迪亮等[2]認為農民職業化是指農民由一種身份標識向特定職業轉化的過程,此過程以農民職業素質的增強為動力,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 郭智奇等[3]認為職業化的農民具有長期穩定性和較高的收入,可以將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農業企業家、農村技術人才等劃為職業農民的范疇。田園[4]提出,所謂農民職業化是指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職業農民,經過規?;a使產品進入市場競爭,并逐漸成為市場的經營主體。申潞玲等[5]認為農民職業化泛指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是自愿選擇的,并且不是半就業或兼業型的;職業化的農民具有成熟的耕作經驗、先進的經營管理技術及較強的市場經營能力,同時平等享有國家提供的就業、養老和醫療保障。王敏琴等[6]認為農民的職業化就是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及社會變革,戶籍維度內涵與地域維度內涵逐漸消失,職業維度的內涵為社會所承認與尊重的過程。何李花等[7]認為農民職業化是指在職業分化的基礎上,農民是務農居民職業的代名詞,而所有從事農業工作的工作者統稱為“職業農民”。

本文將職業農民定義為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從業人員;農民職業化是農民知識文化水平提高,市場參與程度增強,經營能力加強的過程。

1.2 農民職業化的意義

新華社在2016年1月27日受權發布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提到“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將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發展規劃”,對此,眾多管理部門、經濟界、學術界人士一致認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在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中應對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村勞動力“低素質化”、農村“空心化”現象,解決“三農”問題,實現“三農”目標的有效途徑。而農民職業化也一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可見農民職業化已迫在眉睫,是增強我國農業競爭力和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2 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現狀

2.1 農民職業化水平評估體系的建立

本文根據奐平清等[8]、張 慧等[9]、趙強社[10]的學術論文中涉及到的農民職業化水平測量指標,將其進行匯總與整理得出最終的農民職業化水平評估體系。本文將市場經營能力、專業技術水平、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現代化水平這6個方面的內容作為評估農民職業化水平的維度。其中“市場經營能力”包含市場意識、市場行為、追求利潤、經營管理4項內容;“專業技術水平”包含應用農業科學技術的頻率、應用科學技術種類、耕作經驗、系統理論知識掌握程度4項內容;“文化素質”包含受教育程度、安全生產、公共知識、法制道德4項內容;“身體素質”包含健康程度、體質強弱、抗壓能力、營養狀況4項內容;“心理素質”包含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務農熱情、思想道德4項內容;“現代化水平”包含分工程度、農機設備、農民信息庫、資金支持4項內容。由此構建出一個農民職業化水平評估體系,如表1所示。

2.2 吉林省農民職業化現狀分析

根據以上內容編制五點量表,形成問卷,進而評估農民職業化的水平。通過使用本文編制的量表對吉林省的部分農民進行了實地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收集信息。擬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實際回收問卷272份,經過篩選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55份。

樣本年齡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從年齡分布情況來看,現在吉林省務農者仍舊多為中老年人。樣本年齡在50歲以上的樣本數為195,占樣本總體的76.47%;樣本年齡在40~49歲之間的樣本數為45,占樣本總體的17.65%;樣本年齡在30~39歲之間的樣本數為5,占樣本總體的1.96%;樣本年齡在30歲以下的樣本數為10,占樣本總體的3.92%。

樣本的受教育程度分布如表3所示,從文化程度來看,目前吉林省的務農者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數農戶家庭戶主學歷為初中,樣本數為117,占樣本總體的45.88%;戶主不識字的樣本數為11,占樣本總體的4.31%;戶主學歷為小學的樣本數為94,占樣本總體的36.86%;戶主學歷為高中或中專的樣本數為28,占樣本總體的10.98%;戶主學歷為大專及以上的樣本數為5,占樣本總體的1.96%。

對調研數據進行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的常模分析,得到的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平均分為2.94,標準差為0.538。絕大部分樣本都在1個標準差內,即在2.402~3.478范圍內。根據上圖分析情況,本文將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大致分為3個等級(表4)。

綜上可以看出,吉林省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整體上看,處于中等程度,但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上升和發展空間。因此,要提升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對其職業化培育工作依然任重道遠[11-13]。

3 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已有的分析,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可大致分為3類:高等職業化水平、中等職業化水平以及低等職業化水平。為進一步探究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高低對于農民收入的影響程度,本文將從微觀層面基于同等級農民職業化水平中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和不同等級農民職業化水平中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進行相關性分析探索吉林省農民增收途徑,及農民職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的相關關系,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

3.1 同等級農民職業化水平中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分析

圖2反映了高職業化程度對收入的影響程度、中職業化程度對收入的影響程度以及低職業化程度對收入的影響程度。根據圖像可以看出,無論職業化水平的相對高低,整體上均表現為農民職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存在線性關系,且成正相關關系,即農民職業化水平越高,農民收入越高。

3.2 不同等級農民職業化水平中農民職業化程度與農民收入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數據分析圖可以看出,雖然整體上農民職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不同等級的職業化水平對于農民收入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高職業化水平對應著相對較高的收入,此水平下的收入范圍表現為2萬~5萬元,并且在分析圖中表現為直線的斜率為3.05;中職業化水平對應著相對中等的收入,這一水平下的收入范圍為6 000~40 000元,并且在分析圖中表現為直線的斜率為3.12;低職業化水平對應著相對較低的收入,這一水平下的收入范圍為4 000~10 000元,并且在分析圖中表現為直線的斜率為2.08。由此可說明,吉林省農民的各級職業化水平中,高等和中等等級的職業化程度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較大,而低等程度的職業化等級對收入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提高吉林省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是提升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

4 提高農民職業化水平的對策

綜合以上調查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根據農民職業化水平評價體系,本文將吉林省農民職業化水平大致分為 3個等級,即高等、中等和低等;二是吉林省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整體來說處于中等程度,但依舊存在著很大的上升和發展空間;三是在各等級農民職業化水平中,整體上均表現為農民職業化水平與農民收入存在線性關系,且為正相關,即農民職業化水平越高,農民收入越高;四是不同等級的職業化水平對于農民收入的影響程度有所不同,職業化水平高等和中等等級的職業化程度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較大,而低等程度的職業化等級對收入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提高吉林省農民的職業化水平是提升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是推進吉林省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提升農民職業化水平已成為吉林省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應積極探索適合本省實際的農民職業化之路。

4.1 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完善農村土地市場

農民職業化必然伴隨著土地集中化與規?;?,雖然吉林省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土地流轉,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農民的市場意識較低,以及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和土地資源配置方式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集約化與規?;l展,同時由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制度不完善,導致許多農民無法及時將土地流轉出去。因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對農民職業化至關重要。

4.2 建立和完善農民職業培訓體系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根據調查顯示,吉林省當前農民素質普遍較低,具備職業化農民知識的農民不多。因此,要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民職業化,必須完善相應的農業職業培訓體系,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體系,逐步推行農業資格準入制度,改變職業教育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錯誤認識,培育職業農民。

4.3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提高農業收益水平

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根據我國當前農業農村發展新型式和同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提出的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任務。農民經營體系的創新是推動農民職業化的必經渠道。首先要創新經營主體,目前吉林省農村留守勞動力是主要的經營主體,這顯然不利于職業化農民的培育,應鼓勵高素質勞動力的流入;其次,創新農業經營客體,即農業經營的對象。根據地域特征,發展地方農產品加工業及服務業,提高農業附加值,從而提高農業收益;最后,創新與本省情況相適應的農業經營手段。

4.4 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解除農民職業化產生的后顧之憂

農民職業化如果沒有很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支撐,必然會使得農民對職業化產生后顧之憂,從而制約農民職業化進程。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吉林省農民的社保制度比較健全,但是有落實不到位、城鄉差距大等問題。因此,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城鄉一體化”勞動就業制度,引導城市和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解除農民職業化的后顧之憂,對于推動農民職業化至關重要。

4.5 正確認識農業社會價值,提升農民社會地位

由于我國的社會傳統認知,農民一直處于社會底層,得不到應有的社會尊重,使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成為迫不得已的選擇,這不利于農民職業化。同時,在對吉林省農民的調查中了解到,有些農民認為農民這個名稱代表著貧窮與社會地位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農業價值還沒有得到社會的全面認可。因此,農民職業化需要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改變農村的社會環境、通過對農業價值的挖掘與對農業活動的重新認知,提升農民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農業活動,推動農民職業化進程。

5 參考文獻

[1] 鄒慧.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民職業化問題初探[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會科學版),2009(6):17-21.

[2] 孫迪亮,鄒慧.農民職業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契合性分析[J].內蒙古則經學院學報,2009(9):15-18.

[3] 郭智奇,齊國,楊慧.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問題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5):7-13.

[4] 田園.我國農民職業化問題制約因素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89-93.

[5] 申潞玲,侯向娟.農民職業化研究述評及展望[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447-453.

[6] 王敏琴,李輝,郭儒鵬.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職業化發展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5(8):150-155.

[7] 何李花,李明賢.農民職業化的內涵、困境與出路[J].農業經濟,2016(4):65-67.

[8] 奐平清,何鈞力.中國農民職業化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10)的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120-128.

[9] 張慧,連玉紅,張引蓮.我國農業內部的農民職業化問題[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28-30.

[10] 趙強社.論職業農民的培育[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11] 洪仁彪,張忠明.農民職業化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2013(5):88-92.

[12] 孫娟.關于農民職業化的若干思考[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7(5):22-24.

[13] 侯向娟,申潞玲,任紅燕.山西省農民職業化意愿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J].中國農學通報,2015(32):284-290.

猜你喜歡
農民收入吉林省意義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奔跑的小浪花
有意義的一天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稈離田工作方案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反腐
留學的意義
職業教育對湘西州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