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03-17 17:25
百科知識 2017年1期
關鍵詞:黃經二十四節氣仲秋

不久前,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個節氣?!肮潥狻?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endprint

猜你喜歡
黃經二十四節氣仲秋
上海仲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大寒
冀軍校
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