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后高血糖”引發突然死亡?

2017-03-17 21:20譚珊珊
科學養生 2017年3期
關鍵詞:尖峰糖分血糖值

譚珊珊

41歲的鐘先生一向身體不錯,身高1.78米,體重80多公斤,身高體重均在基本正常范圍之內,平素風風火火,渾身有精神,是大家公認身體好、工作效率高的員工。幾次體檢,他的各項生化指標都在正常范圍之內,未見異常。就是這樣一個壯漢,有一天在酒店喝酒時突然發生急性大面積心肌梗塞倒在地上,大家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進ICU重癥監護室一個小時,就宣告不治……

鐘先生的突然去世,讓大家驚訝不已,也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平素沒毛病,突然發病就死亡?太可怕了、太難以理解了!

類似鐘先生這樣的情況雖不多見,但也偶有所聞?!扮娤壬眰兤剿乜瓷先ズ煤玫?,在例行體檢時一切都正常,各項生化檢驗指標也無可挑剔,血糖也在正常值范圍之內。為什么突發疾病就如此嚴重呢?有的即使僥幸躲過一死,也變得走路腿腳不利索了;還有的不知怎么回事兒就患上了癌癥或癡呆癥。

這種不正常的突發現象,曾引起人們心里不小的恐慌,也得到了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高度關注。日本的醫學專家分析研究了若干病例后證實,這種不可思議的突發重病是由“血糖值尖峰”引起的,就是人們常說的“餐后高血糖”。

“餐后高血糖”“血糖值尖峰”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最高值。平素一般體檢,都有血糖檢測這一項。正常血糖值國際標準是每升7毫摩爾以下,如果高于這個值就會被診斷為糖尿病。而體檢時,血糖值正常的人都被歸類于非糖尿病患者,這類人很少再去關注日常血糖值的變化。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少“正常人群”首先進展為“糖耐量異?!被颊?,而后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往往先表現出餐后血糖升高,而后才是空腹血糖升高。這是因為在病程的早期,基礎胰島素分泌尚能滿足機體需要,所以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進餐后由于血糖迅速升高,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大增,而此時由于機體的胰島功能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餐后血糖偏高。研究發現,“非糖尿病患者”中有不少人在飯后短時間內,血糖值會急劇上升到危險境地,這個現象被命名為“血糖值尖峰”,即“餐后高血糖”。

“血糖值尖峰”即“餐后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癥有著密切關系,就是說,餐后血糖越高,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和中風的機會就越多。一旦不留意,不采取控制措施,這種“血糖值尖峰”不僅會發展成糖尿病,還會引發心梗等多種可怕的疾病,嚴重者可能導致突然死亡。

如果餐后血糖值急劇上升,形成尖峰,其尖峰值超過每分升140毫克以上,即被判定為血糖值尖峰。血糖值尖峰會增加突然死亡的風險。例如,一位40歲的男士發生心肌梗塞被送到醫院,經檢查,聯結心臟的粗血管因動脈硬化變細,血流被阻。而體檢時,他從沒發現患有心臟疾病,醫生確認他的動脈硬化是血糖值尖峰引起的。

意大利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內的血糖值尖峰不斷出現,會使細胞產生大量的活性氧,而活性氧是傷害細胞的有害物質,會攻擊各部器官。如果血糖值尖峰連續發生兩周,大量的細胞會在攻擊之下死亡,這也是動脈發生硬化的原因。當血管壁細胞受傷,為了修復損傷,免疫細胞就自動進入血管壁內側,這會引起血管壁的加厚,使血管管道變窄,形成動脈硬化。而產生血糖值尖峰的人,體內任何部分的血管都有可能發生動脈硬化,一旦發生在心血管部位就會產生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部位就會產生腦梗阻,嚴重者大面積突發就會導致死亡。

除此之外,血糖值尖峰還可能會增加患癡呆癥、癌癥的風險。通常我們從食物所攝取的糖分,在胰臟分泌的激素胰島素的幫助下,被肌肉細胞吸收,從而調整了血液中的血糖值。但由于與生俱來的體質或生活習慣的混亂等原因,細胞吸收糖分的能力下降,于是引起原有的胰島素無法將血液中的糖分送進細胞的狀態,導致血液中的血糖大量過剩,血糖值就急劇上升。為了平復急劇上升的血糖值,胰臟必須立即釋放更多的胰島素,設法將糖分納入細胞,使血糖值快速恢復正常,這樣就形成了血糖值從開始急速向上到后來的快速向下的一個血糖值尖峰。

胰島素分泌過多對機體也有損害,這種狀態會使人的記憶力衰退,這在對大鼠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它會導致一種beta蛋白物質蓄積在腦細胞中。這種beta蛋白物質是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的有害物質,有人認為這種物質就是引起老年性癡呆癥的病因,所以發生血糖值尖峰的人,患老年性癡呆癥的風險就提高了。有人進一步指出,胰島素有使細胞增殖的效果,因此,胰島素多的狀態將增加癌細胞增殖的風險,就是說,更容易罹患各種癌癥。

日本醫學研究人員曾經調查了65位健康、體檢時血糖正常的人,發現有20人產生血糖值尖峰,接近30%。他們又調查了一組20多歲體型較瘦的女人,她們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產生血糖值尖峰,占20%。隨后他們同九州大學合作,對40歲以上的8000多名居民進行了大規模的健康調查,發現約有20%的人產生血糖值尖峰??梢钥闯?,出現血糖值尖峰者在正常人群中所占比率不低,危險不小。

那么,應該怎樣防止這種血糖值尖峰即餐后高血糖帶來的危險呢?專家認為也不難。

最新研究證明,發現有血糖值尖峰者,只要透過簡單的飲食和生活上的改變,很快就能消除血糖值尖峰,最關鍵的就在于減緩機體吸收米飯或面食里的糖分的速度,以此抑制血糖值的急劇上升,避免血糖值尖峰的產生。

首先是不要暴飲暴食。很多中年人在年輕的時候養成了暴飲暴食、饑不擇食的習慣,這是個很不好的習慣。人到中年后,機體各部臟器開始老化,飲食上應該加以注意,盡量少去酒店大吃大喝。專家指出,吃飯時候的順序,最好是先吃蔬菜,再吃魚或肉,最后再吃米飯或面食。先吃蔬菜的目的是讓胃腸道壁涂上一層食物纖維,隔著這層食物纖維,胃腸道壁吸收糖分的數量會減少,吸收糖分的速度就會變慢。米飯或面食最后吃,這樣產生的糖分被腸壁吸收的時間變慢、變長,數量變少,人體血糖值的上升就變得緩慢,避免產生尖峰。

不少人早上起來匆匆忙忙就去上班,不吃早飯,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早飯不可不吃,觀察研究發現,如果不吃早飯,午飯后容易發生血糖值尖峰。如果早飯、午飯都不吃,那么晚飯后將會發生很高的血糖值尖峰。所以即使再忙,也要按時吃好一日三餐,這是消除產生血糖值尖峰的關鍵。

最重要的一點是飯后要活動很重要,只要做些輕微的活動,如散散步、甩甩手等動作就能奏效。對于已經發生血糖值尖峰的人,如果飯后動一動,血糖值就會很快下降。

知道了血糖值上升的機理,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血糖值尖峰即餐后高血糖就能抑制。至于已經被判定為出現血糖值尖峰即餐后高血糖高風險者,要有意識地關注一日三餐后的血糖值變化。只要遵照前面說的對策,并持之以恒,血糖值就會恢復正常,各種疾病、風險就會祛除。

猜你喜歡
尖峰糖分血糖值
CGMS產品顯示值與指尖血糖值測定結果的相關性研究
運動及飲食治療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響
尖峰石陣
測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如果只喝可樂不喝水會發生什么?
西澳大利亞——尖峰石陣
血糖值尖峰誘發多種可怕疾病
影響食品飲料中糖分檢測的因素
尖峰之年:NASA地球科學探測進入高潮
水力空化強化亞硫酸鈣吸附糖液中非糖分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