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碳排放狀況淺析

2017-03-17 14:53王瑩徐夏楠
價值工程 2017年7期
關鍵詞:河南省能源

王瑩+徐夏楠

摘要: CO2排放快速增長影響全球氣候變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中。河南省作為人口和能源消費大省,能源消費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本文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現狀,得到河南省能源消費以煤為主、單位GDP能耗仍然較高、工業能耗占社會能耗比重較大和2000年以來社會總碳排放量持續上升,但單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續下降的結論,并根據分析提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走節能低碳發展道路的建議。

Abstract: The rapid growth of CO2 emissions affects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work into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big province of popul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are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and mak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s still relatively high,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ince 2000, the total social carbon emissions continued to rise but the unit GDP carbon emissions continued to declin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t is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changing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aking the road of low-carbon energy development.

關鍵詞: 二氧化碳排放;河南??;能源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Henan Province;energy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044-05

1 研究背景

近一百年來,全球氣候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全球變暖已成為共識。而CO2排放快速增長會帶來氣候變化異常與全球變暖,因而會給全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例如積雪覆蓋面積的減少、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北極地冰川大部分退卻、北極部分地區的永凍土層退化、解凍、變暖、動植物分布向高海拔、高緯度轉移等。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問題近年來持續升溫,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資源環境相關問題,低碳經濟議題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問題。

2015年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發表關于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聲明承諾中國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并明確了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推進新的產業革命的重大機遇,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建立了評價考核機制,確立了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秶摇笆濉币巹澗V要》明確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糧食和農業生產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多年以來,河南省能源消耗強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東部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物質資本投入為代價的[3],能源消費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國家碳排放峰值及減排指標的承諾不僅對國家更對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與碳減排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河南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低碳產業,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省節能低碳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新常態下,我省正處于蓄勢崛起、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和爬坡過坎、轉型攻堅的緊要關口[4],必須克服產業結構偏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承載能力下降等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由此,進行河南省碳排放現狀研究,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變動趨勢,從而確定碳排放強度控制的主要領域,對于河南省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推動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做好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準備具有重要意義。

2 河南省碳排放現狀

2.1 依據已有數據分析

《河南省統計年鑒》還未錄入CO2總排放量、CO2總排放量年増長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簡稱碳強度)等碳排放相關指標,本文根據河南省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及河南省碳強度下降指標核算表進行河南省碳排放現狀分析。

河南省溫室氣體清單報告中,溫室氣體清單包含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以及廢棄物處理五個領域,其中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以及廢棄物處理均為碳排放,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為凈碳匯。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化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本文只分析二氧化碳。河南省碳強度下降指標核算表中,二氧化碳排放包含化石能源和電力調入調出產生的二氧化碳。

2.1.1 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概況:

2005年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38918.23萬噸,其中能源活動35730.35萬噸,占比91.81%;工業生產過程3182.95萬噸,占比8.18%;廢棄物處理4.93萬噸,占比0.01%;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999.82萬噸,總凈排放量為37918.41萬噸[5]。

2010年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53485.06萬噸,其中能源活動48977.57萬噸,占比91.57%;工業生產過程4502.27萬噸,占比8.42%;廢棄物處理5.22萬噸,占比0.01%;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1729.58萬噸,總凈排放量為51755.48萬噸[6]。具體詳見具體詳見表1和圖1、圖2。

河南省2013、2014、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為53792.83、55548.86、56536.65萬噸CO2,其中化石能源碳排放分別為53781、54575.09、54787.2萬噸,約占總量的97%。三年碳強度分別為1.73、1.64、1.55噸CO2/萬元,詳見表2。

2.1.2 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①總體排放變化分析。

從排放總量看,2010年河南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比2005年增長了37.43%,年均增長5.48%;2014年比2013年增長了3.26%,2015年比2014年增長了1.78%,年均增長量持續下降。以單位GDP計算,2005年時的碳強度為3.68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2010年為2.32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與2005年相比下降了36.96%,略大于同期河南省的單位GDP能耗下降率(20%),2014年比2013年碳強度降低5.17%,2015年比2014年碳強度降低6.02%,見圖3。

②化石燃料燃燒排放變化分析。

由圖1和圖2可以看出,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中能源活動占比達到91%以上,因此,分析能源活動二氧化碳排放清單,如表3。

就化石燃料燃燒來看,2010年時化石燃料燃燒排放較2005年增長了37.14%,年均增長了6.51%。以單位GDP計算,2010年化石燃料燃燒的單位GDP排放為2.12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較2005年(3.37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下降了37.09%。以人均計算,2010年時化石燃料燃燒的人均排放為4.69噸二氧化碳當量/人,較2005年(3.65噸二氧化碳當量/人)增長了28.49%。

分部門來看,和2005年相比,2010年能源工業增長為50.12%,工業和建筑業增長33.92%,交通運輸增長了40.49%,服務業增長了110.13%,農業排放增幅較小為5.59%,而居民生活排放則下降22.87%??傮w而言,除居民生活外的各部門的排放增長與2005-2010年期間河南省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費增長趨勢是基本吻合的。而居民生活排放的下降則是由于2005-2010年居民生活排放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導致的:根據《河南省統計年鑒2011》中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費數據,2010年時河南省的人均煤炭生活消費量由2005年時的112.90千克下降到了78.96千克,而人均用電量則出現了大幅增長由2005年的128.91千瓦時增長到了272.78千瓦時,增幅達111.60%。

2.2 依據年鑒相關數據計算分析

根據已有的河南省碳排放量數據,只能對2005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碳排放量做大致判斷,還不能夠分析河南省歷史碳排放量發展趨勢。因此,本文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2014年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5]958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十二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1238號,國家文件中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及河南統計年鑒中可以用到的原始數據對河南省碳排放歷年數據進行計算后再分析。

2.2.1 計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排放量+燃油排放量+燃氣排放量從第j個省級電網調入電力所蘊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地區電力調出所蘊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7]。

其中:

燃煤排放量=當年煤炭消費量×燃煤綜合排放因子

燃油排放量=當年油品消費量×燃油綜合排放因子

燃氣消費量=當年天然氣消費量×燃氣綜合排放因子

從第j個省級電網調入電力所蘊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當年本地區從第j個省級電網調入電量×第j個省級電網供電平均CO2排放因子

本地區電力調出所蘊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地區調出電量×本地區省級電網供電平均CO2排放因子

說明:單位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理論上隨著燃料質量、燃燒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等因素的變化每年應該有所差異,考慮到年度獲取的滯后性以及可比性,核算各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因子數據采用2005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初步數據,見表4。

調入或調出電量數據可以從各省能源平衡表或電力平衡表獲得,并以千瓦時為單位。對于調入電量,需明確本地區外購電力所屬省級電網并采用相應的省級電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對于調出電量,采用本省的省級電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在核算年度電力調入調出蘊含的排放量時,采用2012年相應省級電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數據,見表5。本文核算電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時,直接采用河南省統計年鑒中能源消耗總量及構成表中的水電數據進行計算。

2.2.2 數據

根據《河南省統計年鑒2015》數據,河南省能源消耗總量及構成見表6,基于以上計算方法和計算因子計算河南省歷史碳排放量數據,結果見表7。

2.2.3 結果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總碳排放量達到55574.29萬噸CO2,其中,煤炭消費產生CO2達46953.65萬噸,當年碳排放強度為1.591。對比河南省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和河南省2014、2015年碳強度下降指標核算表中2005年、2010年、2013年、2014年碳排放總量,由于計算方法、數據來源不同,兩種結果存在差異,但數據差異不大,在差異允許范圍內,見表8。

根據歷年結果總體分析,在四種能源消耗產生的碳排放量中,煤炭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占總碳排放量的占比達到年均89%,且占比在2009年后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2000-2009年均保持90%-91%的占比基本不變,2009年以后持續下降,到2014年下降到84%。說明在河南省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絕對比重,2009年以后的占比下降是我省節能減排,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的結果。2009年之前,煤炭消費碳排放量、總碳排放量與河南省GDP保持幾乎平行的趨勢增長,說明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依賴關系。2009年以后河南省GDP保持持續上揚趨勢,但煤炭消費碳排放量、總碳排放量逐漸平穩,甚至下降,反應到碳強度指標上,表現為平穩下降趨勢,由2000年的3.995噸/萬元下降到2014年的1.591噸/萬元,說明河南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突出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等工作成效明顯。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從數據分析來看:能源消費方面:河南省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煤為主,需要在相當長時間內進一步地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雖逐步提高,但是對比其他先進省份,河南省的單位GDP能耗仍然較高,存在較大的節能潛力;工業能耗占社會能耗七成以上,交通運輸能耗增長速度加快;鄭州作為省會城市,能源消耗較大;2009年以來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升。碳排放方面:2000年以來雖然社會總碳排放量持續上升,但單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續下降。

對數據反映結果深入分析,結論如下:

節能降碳工作深入實施,成效明顯。主要耗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大幅下降,能效水平顯著提高。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5年低能耗、低排放的服務業占比比2010年提高了8.9個百分點。能源結構持續改善,非化石能源消費逐步增加。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效果明顯,建筑、交通等行業節能有序開展。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下步節能降碳工作也面臨諸多問題。

能源剛性需求快速增長,節能降碳有壓力。隨著全省經濟社會仍將保持平穩發展、城市化進程繼續加快、建筑規模持續擴大、交通總量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全社會能源剛性需求將大幅增加,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費需求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實現以有限的能源消耗和較低的碳排放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較快發展壓力大,繼續實現有限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保障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的難度逐步加大。

節能潛力得到較大程度釋放,節能降碳空間受到壓縮。全省圍繞調結構、促轉型,大力開展節能降碳工作,節能潛力得到較大程度釋放。高耗能領域“以退促降”的空間進一步縮小,以傳統手段推進節能減碳工作的邊際成本逐漸增加,實現“以退促降”向“內涵促降”的轉變還需要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進一步節能降碳工作壓力較大。

能源結構調整進入瓶頸期,節能降碳難度較大。受資源稟賦制約,河南省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達到76%左右,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由煤炭消費產生的污染物已成為我省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紤]到水能資源基本開發殆盡、新能源較長時期內只能作為補充能源,我省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仍將維持較長時間,由此帶來的能源消費結構調整難題短期內難以破解。

3.2 建議

根據上文分析和結論,為河南省早日實現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和更好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做好準備,河南省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產業升級,走節能低碳發展道路。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大力構建節能環保型產業體系。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開展工業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水資源利用高效化、基礎制造工藝綠色化等四大改造計劃,從產品全生命周期控制資源能源消耗。發展低碳型服務業,提升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嚴控“兩高一?!保ǜ吆哪?、高污染、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積極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堅持“內節外引”的能源戰略,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有效控制高碳能源,開展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和清潔高效利用工作,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提升電力供應能效,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建設“能效電廠”。深入實施“氣化河南”工程。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強度“雙控”和碳排放強度控制,開展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及低碳試點建設。

實施重點領域節能低碳行動。工業領域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園區,以水泥、鋼鐵、石灰、電石、己二酸、硝酸、電解鋁等為重點,控制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重點單位要建設能源管理體系,落實節能低碳措施。建筑領域強化城鄉建設規劃管理,對新建建筑提高能效要求,對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擴大綠色建筑規模,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交通領域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向“互聯網+智能交通”方向發展。農業農村領域加強農業機械、農村生活節能,發展低碳農業。

實施全民節能低碳行動。弘揚節能低碳文化,通過實施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開展社團組織節能低碳專項宣傳行動等多方位開展節能低碳教育,普及生活方式低碳化的知識和方法。倡導低碳消費理念,提高消費者低碳環保意識,倡導綠色低碳消費模式,開展反過度包裝、反食品浪費、反過度消費等全社會反對浪費行動。推行綠色生活方式,提倡家庭節約用電,倡導低碳出行,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完善居民社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參考文獻:

[1]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Z].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S].

[3]王彥彭.河南省能源消費碳排放的演變與預測[J].企業經濟,2013(6):26-32.

[4]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S].

[5]2005年河南省溫室氣體清單總報告[R].

[6]2010年河南省溫室氣體清單總報告[R].

[7]《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十二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1238號.

猜你喜歡
河南省能源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最清潔的能源
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