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陰道與宮頸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

2017-03-20 23:15王麗
中外醫療 2017年1期
關鍵詞:陰道分泌物

王麗

[摘要] 目的 通過分析陰道病患者的陰道和宮頸分泌物細菌培養結果,分析陰道病的微生物感染情況,并結合用藥情況進行藥敏分析。 方法 方便選擇2014年8月—2016年1月于該院進行常規婦科檢查的女性人群4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受檢人群的陰道、宮頸分泌物取樣接種培養,觀察菌種類型,并分析藥敏結果。結果400例受檢者中,48例(12.00%)感染陰性,184例(46.00%)單一微生物感染陽性,168例(42.00%)2種以上微生物感染陽性;病原體培養顯示,321例顯示陰道、宮頸分泌物培養陽性,陽性率80.25%;共檢出病原菌375株,包括革蘭陰性菌124株,革蘭陽性菌107株,真菌144株。結論 臨床上在治療陰道病時,應注意根據感染菌株的差異性,選擇最適宜的抗菌藥物,以便更好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避免抗菌藥物濫用。

[關鍵詞] 陰道分泌物;宮頸分泌物;細菌培養;藥敏性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1(a)-00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gi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vaginal and cervical secretions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 microbial infection analysis of vaginal disease, combined with drug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August 2014 -2016 year in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for routine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emale population in 40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of the tested people vaginal, cervical secretion culture sampling inoculatio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strain type, the results of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In 400 patients, 48 cases (12.00%) infection negative, 184 cases (46.00%) single microorganism infection positive, 168 cases (42.00%) more than two kinds of microbial infection; pathogen culture showed that 321 cases of vaginal, cervical secretion cultu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80.25%; 375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124 strain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107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bacteria, 144 strains of fungi.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ginal diseas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fference of bacteria, antimicrobial agents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to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acterials.

[Key words] Vaginal discharge; Cervical secretion; Bacterial culture; Drug sensitivity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改善,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態。就現在的醫療水平而言,多數疾病均可在早期予以診斷治療,但宮頸糜爛和陰道炎仍是對大多數女性產生明顯困擾的首要問題,若未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處理救治,則可能導致上行感染引發盆腔炎、不孕癥等不良后果[1-4]。該文通過調查2014年8月—2016年1月于該院進行常規婦科檢查的女性人群400例,研究女性陰道和宮頸分泌物的細菌類型及藥敏性,以便為臨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于該院進行常規婦科檢查的女性人群4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受檢人群的陰道、宮頸分泌物取樣接種培養。入選對象中初產婦214例,經產婦186例,入選者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36.54±5.29)歲;進行婦科檢查時,先使用無菌棉拭子擦取宮頸口黏液后,再另取一個無菌棉拭子取分泌物置于無菌試管內送檢,并進行細菌培養。研究內容均被所有入選人員知曉,且入選者自愿參與,符合相關倫理學要求。

1.2 方法

將在嚴格遵從無菌操作基礎上取出的陰道、宮頸分泌物標本接種于哥倫比亞血平板、假絲酵母菌顯色平板。在無其他菌株存在的情況下培養20~24 h,最后觀察菌落形態并進行涂片染色;酌情予以ATB鑒定板條鑒定革蘭陰性桿菌、葡萄球菌屬和酵母菌鑒定。使用標準菌株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作為質控菌株;所有操作均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5]及相關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

1.3 觀察指標

統計所有受試者的分泌物常規檢查結果、檢出細菌的主要類型,同時在不同類型菌種中選擇主要菌株類型進行藥敏性分析[6]。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的組間對比分別予以χ2檢驗和t檢驗,構成比(%)表示計數資料,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泌物常規檢查的結果分析

400例受檢者均予以分泌物常規檢查、普通細菌培養、藥敏試驗等,結果顯示分泌物常規檢查的陽性率為:48例(12.00%)經檢查后顯示為病原菌感染陰性,184例(46.00%)顯示為單一微生物感染陽性,168例(42.00%)顯示為2種以上微生物感染陽性。

2.2 病原菌類型分布情況分析

病原體培養結果顯示,321例顯示陰道、宮頸分泌物培養陽性,陽性率80.25%。共檢出病原菌375株,其中包括革蘭陰性菌124株,革蘭陽性菌107株,真菌144株。陰道、宮頸分泌物培養陽性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在兩種細菌感染,3種細菌混合感染患者6例。詳情如下表1所示。

2.3 病原菌耐藥率分析

革蘭陰性菌中以大腸埃希菌為例分析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革蘭陽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為例;真菌則以白色假絲酵母菌為例分析其對常見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性。見表2。

3 討論

女性陰道被認為是人體的4大菌庫之一,在正常狀態下,女性陰道內的菌群種類和分布比例相對穩定,能夠很好地促進機體的內分泌和陰道內環境穩定。當受到外界環境變化或其他因素影響,則這種平衡將被打破[7-8],導致需氧菌、厭氧菌等混合感染,進而導致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氟康唑在治療白假絲酵母群感染方面可取得明顯療效,檢出的革蘭陽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為主,經耐藥菌株研究后發現,表皮葡萄球菌對青霉素和紅霉素的耐藥率分別高達81.63%、63.27%,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則為0%,四環素和利福平等耐藥率也相對較低,與韋柳華等人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結果顯示:支原體陽性率為44.8%,Uu、Uu+Mh、Mh陽性率分別為70.6%、25.2%、4.2%。證實在治療表皮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時可采用萬古霉素予以治療。而革蘭陰性菌的檢出類型則包括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大腸埃希菌菌株對于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相對更高,耐藥性相對較高的則包括慶大霉素、環丙沙星等,但對于阿米卡星的耐藥率在該次研究中則證實為0.00%,可作為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首選藥物。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說該次研究中受檢者的感染陽性檢出率高達80.25%,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于部分農村地區相對落后,女性的婦科檢查意識相對薄弱,仍有部分女性由于并未接受檢查而導致陽性檢出率相對更低,因此在實際過程中還需針對此類地區進行女性檢查的健康知識普及,使其充分明確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的必要性,以便能及早進行準確診斷;另外在對存在陰道或宮頸感染的患者,予以治療前需首先確定感染類型,據此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類型,避免由于抗生素濫用而導致耐藥菌株的出現,更好促進病情康復。

綜上所述,對陰道及宮頸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分析,能幫助臨床醫生更準確地予以藥物救治,在確?;颊吣茉谳^短時間內取得滿意救治效果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抗生素濫用所帶來的風險,臨床上需對此引起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查則瑾,陳林龍,裘珍珍,等.陰道與宮頸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5883-5885.

[2] 馮海燕. 外科送檢傷口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3): 5-7.

[3] 黃宏君,吳白平,劉江英,等.120例宮頸炎患者病原體感染及藥物敏感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4):5-7.

[4] 殷紅蓮,李曉玲,湯國寧,等.547例陰道和宮頸分泌物培養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1):2619-2620.

[5] 王健.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宮頸分泌物直接涂片鏡檢與細菌培養結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09,16(8):1514.

[6] 李佳俊,李國鋼,金玲玲,等.宮頸炎病原菌流行分布及耐藥現狀分析[J].浙江實用醫學,2013,18(2):136-138.

[7] 周爭立,袁濤.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體檢測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1):1684-1687.

[8] 霍大志,賀建民,陳益明,等.細菌性陰道病合并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521-1522,1525.

[9] 趙敏.生殖道支原體感染與剖宮產術后產褥感染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1(17):35-36.

(收稿日期:2016-09-28)

猜你喜歡
陰道分泌物
品管圈在提高陰道豆腐渣樣分泌物霉菌陽檢測率中的應用
陰道微生態及其干預治療與妊娠結局相關性研究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
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及感染情況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
陰道分泌物對尿常規臨床檢查結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37482例女性陰道分泌物檢測結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