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及其發展研究

2017-03-20 23:41王雪瑞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開拓創新鄧小平新時期

王雪瑞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作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新時期下的德育工作起著指導性作用?;谛聲r期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等政策的實施下,導致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轉型和變革,從而影響了德育工作質量的現實問題。對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及其發展進行研究和探討,分析其形成條件、現實意義以及方法論要求,有利于提高人們對德育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加強對德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鄧小平;德育理論;開拓創新;新時期

鄧小平同志是我國偉大領袖之一,是杰出的改革家、思想家。在鄧小平同志的努力下,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將“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作為國家工作的中心,開創了發展新紀元。在以鄧小平同志為領導核心的共產黨人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而創新正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體現了深刻的物質世界發展規律。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多種影響因素下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德育理論,在新時期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在當前時代發展進程影響下,各種思潮和觀念紛繁復雜,導致部分群眾忽略德育的作用和重要意義,甚至認為德育可有可無,給我國德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帶來阻礙,在此基礎上對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及其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1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形成條件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作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條件也包含于鄧小平理論形成條件中,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1 理論基礎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完全依靠鄧小平同志及相關黨員隊伍的努力,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首先,馬克思主義是根本理論來源。我國自上世紀初在革命先烈李大釗等人員的帶領下,引進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在五四運動中加以弘揚和推廣,使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生了根,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形成較大的影響;其次,列寧同志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接受以及拓展之后形成的理論也是鄧小平理論的來源之一。我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與蘇聯聯系緊密,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及理論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列寧作為蘇聯偉大領袖之一,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拓展和延伸,形成了具有蘇聯特色的理論體系,給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提供了經驗借鑒;最后的理論來源來自于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以及其它人員在革命過程中形成的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項理論成果。其內容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教訓和經驗、以及毛澤東同志和其它人員的智慧匯總,是全體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的結晶。上述內容是鄧小平理論的主要理論基礎,作為鄧小平理論的一部分,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同樣也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理論、列寧的德育思想理論以及毛澤東的德育思想理論,此為其理論基礎。

1.2 時代基礎

馬克思主義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屬于社會意識范疇,其形成過程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制約。新時期下國際形勢變化巨大,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給我國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相應的挑戰。鄧小平同志基于對形勢的判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開放使得我國加快與世界接軌的步伐,風云突變的國際形勢影響下,我國的社會形態以及意識形態領域均發生巨大變革,在社會轉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正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時期德育理論,對于我國新時期的德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指導性意義。

2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的現實意義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對于我國德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是時代發展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馬克思主義提出世界處于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世界上的事物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新時期下,我國的社會形態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均發生較大變革,且變化速度極快?;谛聲r期社會變化和發展特征提出的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是針對我國新時期背景下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提出的指導我國德育發展的理論,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2 是我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內在要求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一方面是與世界發展接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國加強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在此過程中,應看到,改革開放在促進我國是國際接軌、發展我國經濟的同時,也使得我國與外界聯系更加密切、頻繁,大量混亂雜糅的觀念、思想涌入我國,對我國人民群眾的觀念建設、思想建設形成極大沖擊。德育在此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是保證我國人民群眾在外來思想觀念沖擊下仍屹立不倒的防洪堤,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是新時期德育發展的指導性理論,是我國推行搞個開放政策的內在要求。

2.3 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如果說偉大領袖毛澤東領導人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么鄧小平同志則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了。并且,鄧小平同志還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之后發展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德育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內容,擔負著培養我國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作為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指導理論,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提出的德育理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3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的要求

新時期下,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具有新的方法論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3.1 實事求是,開拓創新。

理論體系作為意識形態的外在表現,其本質上仍屬于社會意識范疇,受社會存在決定和制約。世界是發展的世界,世界上的事物也處于不斷變化發展當中,不同時代決定了社會歷史條件也有所不同。新時期下,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具有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新的方法論要求。其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國在不同時期國情亦有所差異。上世紀初至新中國期間,我國一直處于動蕩不安、戰爭頻繁狀態,在此過程中,毛澤東同志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并獲取最終勝利果實,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并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同志根據當時我國國情,將馬克思主義轉化為適用于中國實際的理論,稱為毛澤東思想。其內容中的德育理論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而新時期我國已不存在革命,而是通過改革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調整。此時國情與毛澤東德育理論形成的時代條件存在較大差別。因此,新時期下,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要求應根據當前我國發展實際,借鑒前人理論經驗和教訓,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將德育理念落實到實處。第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物質世界發展趨勢下,事物不斷向前發展,雖然在過程中可能遭遇挫折,但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必然發展到新的階段。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同樣應遵循該規律,要求德育工作應隨時代和社會發展不斷變化和更新,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拓展該理論。

3.2 全面掌握,突出重點

根據馬克思主義中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要求,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提出德育工作應堅持全面的觀點、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我國一直以來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了如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理論成果。在實踐證明下,毛澤東思想成為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并在建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發揮了重要作用;鄧小平理論則成為了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指導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對新時期下我國德育工作具有指導性意義,指導我國德育工作進程。

堅持重點論和兩點論的統一也是德育工作指導性理論的內在要求。重點論是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德育工作過程中,必須突出“四有”公民建設的重點,必須堅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培育“四有”公民是我國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國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應突出“四有”公民建設重點,德育工作圍繞該重點展開。兩點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既要突出重點,也要關注非重點,全面看待問題。新時期德育工作中,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關系問題是影響德育工作的重要因素。鄧小平同志稱其為“紅”和“?!保骸凹t”指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養以及正確的政治方向;“?!笔侵妇哂辛己玫闹R能力和水平,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鄧小平同志強調,“紅”和“?!笔遣豢煞指畹恼w,人們應該在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思想文化修養不等同于科學文化修養,但是又聯系緊密,只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的人民由于缺乏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無法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幫助;同樣,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但是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民不但不能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甚至可能會阻礙社會主義建設。因此,應堅持兩點論的方法論,堅持全面的看待德育工作,既促進思想道德修養,也提高科學文化修養。

3.3 繼承與發展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的形成條件之一,就在于對已有理論和經驗教訓的繼承。馬克思主義是該理論形成的根本理論來源,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育理論深深影響著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列寧在本國發展社會主義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其德育理論也是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來源之一;最為重要的,是毛澤東的德育理論。毛澤東德育理論與其他理論來源的區別在于,該理論是毛澤東根據本國發展實際提出的思想觀念的總結。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作為鄧小平理論的組成部分,自出現伊始就帶有毛澤東德育理論的烙印,兩者屬繼承關系。關于這一點,熊建兵在其論文著作中指出,鄧小平的德育思想是在他長期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在對毛澤東德育思想體系的繼承、豐富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毛澤東思想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基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理論淵源,是不可替代的理論基礎,這一點同樣也體現在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中,其在新時期下提出應繼承毛澤東德育理論的優秀成果的方法論要求。

鄧小平同志在繼承了毛澤東德育理論成果的同時,也根據新時期下國際形勢變化以及社會轉型等現實條件進行了豐富和發展,結合創新理念,在已有理論基礎上進行了變革,從而形成了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新時期德育工作現狀的德育理論。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證明,創新和發展對于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由此提出方法論要求,即創新和發展。綜合以上內容,得出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在新時期條件下的新方法論要求為注重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4 結束語

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條件包括理論淵源、社會歷史條件等諸多因素,并且對于新時期下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這一點在新時期大量外來思潮涌入,對我國人民的觀念和意識形態形成極大沖擊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新時期下,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通過對實事求是與開拓創新、重點論與兩點論以及繼承與發展的關系闡述,提出新的方法論要求,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卓,胡椿.鄧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綜述[J].大理大學學報,2016(03):43-48.

[2]劉國華.鄧小平德育理論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3]董蕾.鄧小平德育思想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4]劉云山.鄧小平新時期德育思想創新理論及其發展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04.

[5]熊建兵.鄧小平對毛澤東德育思想的繼承與發展[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5(04):12-13.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24

猜你喜歡
開拓創新鄧小平新時期
略論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
關于新形勢下提高黨刊編輯素養的思考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
基層學校工會工作者的基本素養探究
紅色讀物
鄧小平“怕”回老家
鄧小平總書記題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