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系”20年

2017-03-21 23:11
中國經濟周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天安建華證券

新年伊始,肖建華與“明天系”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其實,相比于曾經的中國資本市場弄潮兒的身份,以及與唐萬新的“德隆系”、魏東的“涌金系”并駕齊驅的資本譜系,近年來,肖建華與“明天系”多少淡出了人們視線。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巨鱷之一,此番肖建華與“明天系”重回輿論中心,再度引發了外界對其神秘發家史、資本運作術的興趣和剖析。

從1996年出擊資本市場,20年時間已過,肖建華如何一手搭建了神秘的“明天系”?分析和反思“明天系”這一公司案例,對于當前和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監管和完善,又有什么借鑒意義和現實價值?

外界常常將“明天系”與“德隆系”、“涌金系”相提并論,但肖建華自認為“明天系”與“復星系”更近似。

肖建華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明天集團最大的優勢是投資能力?!吨袊洕芸酚浾哒{查分析發現,這種“投資能力”已讓“明天系”在20年的運作中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

2013年,有媒體發表文章稱,歷時3個月調查,查詢數十家相關企業的工商檔案,最終得以部分揭開“明天系”資產版圖的神秘面紗,“‘明天系掌控、左右9家上市公司,控股、參股30家金融機構。這30家金融機構,具體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證券公司、4家信托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貨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這些機構資產總規模近萬億,‘明天系儼然是一個全能型的混業金融巨鱷?!?/p>

對于以上說法,肖建華在同年接受媒體專訪時回應稱,“我覺得對明天集團的實力有很大的夸大”,并表示,“計算方法不能因為投資銀行就把銀行的總資產看成企業集團的總資產”。

肖建華還聲稱,明天集團對金融機構的投資,是財務性投資,這與史玉柱等投資民生銀行類似。如果要在國內找一家對標企業的話,他認為郭廣昌掌控的復星集團是“明天系”的一個參照物。

“明天系”控股、參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通過公開披露的資料了解到,“明天系”從1998年涉足第一家上市公司明天科技至今,期間曾參股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目前仍控股、參股多家上市公司。

據統計,“明天系”明確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有:ST明科(600091.SH)、華資實業(600191.SH)、西水股份(600291.SH)。此外,市場傳聞游久游戲(600652.SH)亦為“明天系”控制的公司。游久游戲原名愛使股份,目前第一大股東為持股17.11%的天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天科技”),而外界一直傳聞天天科技與“明天系”關系深厚。

2016年7月,上交所曾就ST明科轉讓34%泰山能源股權給天天科技的交易發出問詢函,指出本次交易可能為關聯交易的風險,要求ST明科予以澄清。ST明科發布公告稱,天天科技及其股東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

記者查詢游久游戲2015年年報發現,天天科技的三名股東為劉祥、雷憲紅、張立燕,分別持股45%、30%、25%,曾有媒體援引“明天系”內部人士消息稱,雷憲紅是肖建華妹夫,張立燕是肖建華肥城老鄉,劉祥是肖建華妻子周虹文包頭老鄉。但這一“內部消息”沒有得到相關官方確認。

除去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場傳聞“明天系”參股的A股上市公司有新黃浦(600638.SH)、建新礦業(000688.SZ)、金地集團(600383.SH)、農產品(000061.SZ)、東凌國際(000893.SZ)等;參股的港股上市公司則有首鋼資源(0639.HK)、恒嘉融資租賃(0379.HK)等。

“明天系”金融版圖復雜、多變

此外,“明天系”還通過不斷掌控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期貨、基金等金融機構,構建起涵蓋證券、銀行、保險、信托、期貨、PE、基金等在內的幾乎完整的金融產業鏈,這也讓“明天系”成為持有金融全牌照的民營資本。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官網披露的定期報告獲悉,“明天系”仍參股、控股恒泰證券、新時代證券,涉足過的太平洋證券曾經給其帶來諸多非議和壓力,早在7年前就被悄悄轉手,曾經參股過的申銀萬國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如今已套現離場。

對于外界傳聞的“明天系”控股、參股的包商銀行、濰坊銀行和哈爾濱銀行,記者查詢到包商銀行法人股東——包頭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10年12月6日與呼和浩特市信翔致遠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一份《關于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前者將持有的2724.347萬股包商銀行股權,以3.82元/股價格轉讓給了后者,轉讓總價款約為1.04億元。確定為“明天系”旗下公司的包頭草原糖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曾出現在包商銀行2009年年度報告中十大股東之列。

對于濰坊銀行,曾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銀炬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曾有一位名為閆紅兵的自然人股東,其曾出任包商銀行董事、明天科技監事和濰坊銀行行長,應該是“明天系”的代表。記者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在濰坊銀行的主要人員名單里出現了閆紅兵的名字,其身兼濰坊銀行董事及總經理,但記者查詢上海銀炬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時,閆紅兵的身影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兩家法人股東,分別是濰坊科虞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冠辰長益科技有限公司。濰坊銀行2016年中期報告顯示,“明天系”旗下的上海德萊科技有限公司以8.26%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東。

對于市場傳聞的“明天系”參股北京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和交通銀行等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泰安銀行、內蒙古商業銀行、包頭大眾城市信用社等10家城商行的信息,記者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銀行官網的定期報告,并未發現名稱或身份明顯隸屬“明天系”的機構或個人。但有資本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現在金融監管越來越嚴,“明天系”一直采取分散隱蔽策略游走在股權投資市場,如果它用不同的“空殼公司”“馬甲公司”入股,就會很難查證。

除在證券、銀行領域布局,“明天系”還深度涉足保險領域?!吨袊洕芸酚浾哒{查發現,“明天系”通過旗下的上市公司等平臺不斷增持天安財險、天安人壽、華夏人壽和富德生命人壽的股份?!懊魈煜怠逼煜碌奈魉煞輳?010年4月就開始認購天安財險股份,2015年又兩次增資天安財險,2016年合計持有和控制天安財險50.87%的股權一舉成為控股股東。

天安人壽前身為恒康天安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由美國恒康人壽保險公司和中國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合資組建而成,于2009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目前天安人壽的五大法人股東分別是:領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華秦土地復墾整理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佳偉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北京供銷社投資管理中心、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該系統中,排名第一和第三位的法人股東,兩者均作為出質人為質權人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股權數額為2769.2308股和26666.6667股,為其股權融資服務,而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屬于“明天系”。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發現,華夏人壽也屬“明天系”參股的保險公司之一。 2015年,華資實業開展非公開發行事項,計劃募集約316.8億元資金,用于增資華夏人壽,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華夏人壽不超過51%的股權,2016年7月發行方案已獲證監會發審委批準。

富德生命人壽注冊于2004年4月12日,初始股東為彭思棋、尚世駿、姜兵?!懊魈煜怠痹局皇歉坏律藟鄣男」蓶|,持股9.94%,其控股股東地位是后來通過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逐步增資實現的。保險業內人士曾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是“明天系”為控股富德生命人壽成立的公司,背景相對干凈。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也查詢到富德生命人壽法人股東里有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而根據富德生命人壽官網公開披露的2015年報顯示,其仍占有20%的股權比例,處于控股地位。

控股上市公司業績黯淡背后:擅長資本運作,弱于產業運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發現,相比于其資本投資和資本運作的“高手”美譽,對于產業運營和發展實體經濟方面,肖建華控制的“明天系”顯然不算是“能手”,這從他多年控股的數家上市公司一直以來黯淡的業績中可以看出,這樣的水平在A股中也應該屬于“差等生”,其控股的華資實業、西水股份和ST明科等公司,在“明天系”多年經營和運作下,盈利水平非常一般,資產規模也不是很大。

例如主營業務為甜菜制糖業和電子業的華資實業目前資產總計25.04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63.7萬元,凈利潤為1596.19萬元,同比下降89.9%;2015年,在子公司包頭西水水泥停產后,西水股份便將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子公司天安財險上。據業績快報披露,西水股份資產總計3058.66億元,2016年凈利潤為3407.36萬元,同比下降80.84%;而作為包頭市首家上市的地方企業,ST明科目前資產總計為12.79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79.96萬元,凈利潤5107萬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西水股份的總資產較高,達到3058.66億元,但這主要得益于注入保險類資產,即不斷籌集巨額保險資金,大手筆增加注冊資本,公司的凈資產遠遠高于市值,但上市公司的自我增值和盈利能力并不強。有分析認為,雖然“明天系”在資本運作和金融牌照獲取方面頗有所長,但旗下公司的產業整合和經營能力并不突出,弱于產業運營,因此缺乏持續造血能力。

肖建華自稱是巴菲特的信徒,曾表示想把一些上市公司打造成金融投資型的公司,按照沃倫·巴菲特的理論,希望能夠慢慢通過上市公司的優質資產,讓上市公司的股價提高,一步一步實現良性循環。但在如何運營實體企業方面,似乎難有建樹。早在2008年,ST明科投資內蒙古海吉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時就宣告失敗,在產業整合方面一直鮮有作為,媒體稱“明天系”控制下的ST明科公司轉型停留在口號上,沒有實質性進展,光說不練害苦小股東。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稱,肖建華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為自己打造出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但在缺乏實業支撐的前提下,這個金融帝國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其精心打造的帝國版圖也將會出現根基動搖的情況,前景因此將會變得撲朔迷離。

控股上市公司成其獲取金融牌照的運作平臺

肖建華一直以來對稀缺的金融牌照極為看重?!懊魈煜怠眱炔咳耸吭Q,“在集團資金鏈最為緊張的時候,肖總都沒有主動賣過一張金融牌照,因為這是稀缺資源,日后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夠買回來?!?/p>

有分析認為,肖建華的目標,不只是控股和參股更多上市公司,他的首要任務不在經營上市公司,而是要在金融領域構建更加完整的鏈條,獲取金融行業全牌照,掌控這一稀缺資源,就會有用之不盡的各路資金,更可以為他日后開展不斷的并購重組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一位熟悉肖建華投資風格的投資銀行人士說,在這樣的運作思路下,ST明科、西水股份和華資實業等“明天系”旗下上市公司,就成為了肖建華取得金融全牌照的幫手,更成為他繼續進行資本運作的絕佳平臺。

這樣的思路可以從“明天系”參股恒泰證券(在香港以恒投證券名義開展業務,1476.HK)的過程中看到。

“明天系”旗下一度擁有太平洋證券、恒泰證券、長財證券、新時代證券、遠東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的股份,“明天系”正是通過增資擴股和收購法人股的機會,在證券行業低迷時期擴股和收購證券公司的。

公開資料顯示,恒泰證券前身為內蒙古證券,2002年增資擴股并更名,2008年完成股改,早在2002年,“明天系”在恒泰證券進行增資擴股時就擇時進入,當時由“明天系”旗下的華資實業出資9680萬,認購8800萬股恒泰證券,占其股權比例為13.42%,成為恒泰證券的股東之一,此后又進一步增資恒泰證券。

2014年,恒泰證券就準備在A股IPO,并于當年2月在內蒙古證監局備案,進入上市輔導期,當時A股IPO速度慢如蝸牛,恒泰證券選擇于2015年7月轉戰H股,并于當年10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這也是內蒙古首家境外上市的金融機構,開創先河。

有知情人士稱,“明天系”對恒泰證券港股IPO有兩手準備,最好的結果是恒泰證券順利上市,如果不能實現,就直接借殼華資實業上市。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查詢恒投證券2016年中期報告發現,恒投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為持股11.83%的華資實業,而中報顯示,華資實業與持股2.88%的中昌恒遠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昌恒遠”)以及持股2.33%的上海怡達科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海怡達”)達成一致行動人,控股比例達17.04%。中昌恒遠與上海怡達此前都曾被媒體披露與“明天系”聯系緊密,中昌恒遠的身影還曾現身競購北京證券與魯能私有化的交易中。

“明天系”大手筆海外資本市場運作

據多家媒體報道,2009年至2010年,肖建華曾通過香港博智金融和中策集團,意欲以21.5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臺灣南山人壽。當時臺灣地區媒體稱,2009年10月,AIG發布公告稱,香港中策集團與博智金融以21.5億美元聯手中標奪得臺灣子公司南山人壽97.57%股份,肖建華或為香港博智金融和中策集團收購臺灣南山人壽提供資金支持。

依據臺灣地區的有關規定,大陸資金被禁止進入臺灣地區保險公司,在南山人壽收購案審批過程中,收購方博智金融的收購資金被懷疑有大陸背景,而資金的提供者就是“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臺灣《今周刊》曾報道稱,肖建華還曾化名“張銘”,最終臺灣地區監管部門懷疑并購交易中有大陸資金,該項并購被終止。

實際上,肖建華的境外并購早就做得風生水起。海內外媒體一直有報道稱,從2008年開始,肖建華化名為“張銘”“肖華”活躍在境外,盡管他隱秘而低調,但其在境外布局的多宗曲線并購事件仍被曝光。2012年肖建華被指為背后金主操作的兩宗超大型并購交易,分別是收購美國最大的飛機金融租賃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香港上市股權。保守估計,上述總交易金額超過千億。

對于“明天系”的資本運作手段,有媒體曾分析稱,肖建華采用的是“軟投資”策略,即先拿出資金入股并控制企業,然后再迅速抽離資本金,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搭建金融鏈條以配合其他資本運作,可以較為方便地獲取信貸資金,進而緩解現實中資本運作中可能存在的資金壓力,并利用自己所具有的金融全牌照優勢,通過控股金融機構來打通產業鏈和資本鏈的通道,他利用“明天系”內部完整的金融產業鏈條,已經構筑起一個封閉而高效的融資體系為其服務。

猜你喜歡
天安建華證券
盛世華誕70周年!
天安門前看升旗
米沙在書里
可怕的事
變變變
阿嗚想做貓
證券營業部上榜統計
證券營業部上榜統計
股市日歷
近期連續上漲7天以上的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