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貴錢少”將成趨勢?

2017-03-21 02:25賈國強
中國經濟周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基準利率流動性利率

賈國強

近一個月來,央行先后上調MLF(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和SLF(常備借貸便利)的中標利率,此舉被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央行正在變相“加息”。這樣的解讀影響了債市和股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股市成交量創下新低。

2月7日,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對媒體表示,“此次中標利率上行是市場化招投標的結果,反映了去年9月份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上行的走勢,與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存在較大差別?!?/p>

業內專家分析,這表明中國正處在新舊基準利率體系過渡進程中,舊的基準利率影響力日益下降,OMO(公開市場操作)、MFL等流動性工具利率影響力日益上升。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可以預見,央行未來將更傾向于采用更加靈活、更加溫和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來調節市場利率和流動性,更好地實現貨幣政策多重目標的平衡?!?/p>

不到一個月,政策性利率多次上調

1月24日,央行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央行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455億元。其中6個月期限1385億元、1年期107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上期上升10個基點。

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 MLF利率此前多是下調,此次是首次上調,“這是從以前‘緊的流動性隱含加息到更為直白的利率上調,其背景是高層強調要抑制泡沫和2016年第四季度經濟超預期反彈?!?/p>

2月3日,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其中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7天、14天、28天期利率均較上期上調10個基點。逆回購相當于銀行向央行借錢,逆回購利率提高,意味著銀行從央行那里借錢的成本提高了,銀行的成本自然會轉嫁到下游,進而將利率抬高的影響傳導至整個經濟體。

同日開展的SLF利率也全線上調。其中,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7天及1個月期利率各上調10個基點。

隨后,在2月4日、6日、7日和8日,央行稱,這4天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原因是“隨著現金逐漸回籠,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向記者分析說,“這是6年來政策性利率首次向上調整。其目的不外乎兩個,一是警示。針對今年1月信貸比較高的情況,央行不惜通過政策手段作出警示,對于部分違反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甚至附加階段性懲罰措施,用行動來強調不要低估貨幣政策的決心。二是引導。隨著經濟名義增速的回升和美債收益率的上行,國內利率存在較大上行壓力。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上調相當于順勢引導,進一步引導市場適應資本成本的回升,主動去杠桿?!?/p>

“錢貴錢少”將是未來市場趨勢?

短短一個月,央行為何連續出手收緊流動性,董希淼向記者解釋說:“此次貨幣市場操作利率上行,彰顯了央行推動去杠桿和防風險的決心,下一步市場流動性將可能趨緊,‘錢貴錢少是未來市場趨勢?!?/p>

這會對國內房地產和股市產生什么影響呢?董希淼認為,“房地產是一個高杠桿市場,此前的價格上漲與貨幣超發存在較大關系。而流動性趨緊對房地產市場來說是個利空?!?/p>

董希淼分析,央行此次不直接加息,就是考慮到加息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太大,“2016年新增信貸12.65萬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多增5.68萬億元,占比接近一半?!?/p>

財經評論員張平撰文分析稱,受流動性收緊的影響,房貸成本大幅上升已成定局。同時,銀行出于信貸安全考慮,將會減少對房地產投機的支撐力度,采取有保有壓的策略。過去由信貸貨幣堆砌的高房價出現調整恐怕在所難免。

在董希淼看來,雖然流動性趨緊對股市是一個不小的利空,但并沒有對房地產市場影響那么大,“萬億養老金入市等因素都會緩沖影響等?!?/p>

對此,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杰有不同觀點,“從2014年到2016年,國內處于連續3年的利率下行周期。利率的下行有助于提升股票估值,可以說A股市場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與利率下行有很大關系。本次貨幣政策從‘偏寬松向‘中性的轉變,也意味著連續3年的利率下行周期將結束,利率將不再為股市貢獻積極力量?!?/p>

“負利率時代”何時終結?

期待央行近期直接加息或不現實,然而CPI持續上漲的步伐并不停留。近期,有不少機構預計,2017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或顯著上行,同比漲幅約在2.4%左右。

CPI漲幅高于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曾被一些觀點認為是“負利率”。通貨膨脹跑贏了具有基準意義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這意味著,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會有貶值的可能。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全年CPI漲幅為2%,這略高于目前1.5%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去年我國處于實際上的“負利率時代”。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原材料價格漲幅難以持續,并且PPI至CPI的傳導也非常有限,因此2017年平均CPI漲幅可能保持在2.3%的溫和水平,這會使央行加息的概率比較小。但如果在1月之后CPI漲幅加大并維持在3%以上,結合政府對金融杠桿和資產泡沫的擔心、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加劇,則基準利率上調也是很有可能的。

“負利率時代”何時終結?董希淼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目前全面加息的條件和基礎尚不具備,短期恐怕沒法結束了。不過,雖然現在CPI漲幅跑贏存款利率,但居民可以選擇銀行豐富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的利率不少都高于CPI?!?/p>

負利率不但影響著居民的理財方式,也影響著中國企業的投資行為。此前,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投資額首次跨過萬億元大關。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看來,“無論是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都是逐利的,在負利率的狀況下,資本逐利具有內在驅動。所以,在目前負利率情況下,中國的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往外走的沖動非常強烈?!?

猜你喜歡
基準利率流動性利率
美聯儲縮表、全球流動性與中國資產配置
2020年二季度投資策略:流動性無憂業績下殺無解
融資融券對我國股市的流動性影響
融資融券對我國股市的流動性影響
貨幣市場利率走勢圖
貨幣市場利率走勢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