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路遙小說中的教師形象

2017-03-21 14:57李炎超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1期
關鍵詞:現代文明

李炎超

摘 要:路遙作品著力表現農村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和奮斗歷程,在小說中塑造了非常多的教師形象,這些教師具有共性特征,多是高考落榜的學生,又向往城市生活。他們在個人的奮斗歷程中,展現給我們一些普遍的心理特征和對命運的妥協與反抗。作品中教師群體形象,表現了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現代文明對傳統鄉村社會的沖擊和影響。

關鍵詞:路遙小說 教師形象 現代文明

路遙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其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榮獲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作品著力表現農村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和奮斗歷程,在小說中塑造了非常多的教師形象,有代課教師,也有公辦教師,如《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中的高廣厚,《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等。這些教師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多是高考落榜的學生,又向往城市生活。他們在個人的奮斗歷程中,展現給我們一些普遍的心理特征和對命運的妥協與反抗。

一、作品中的教師形象

高廣厚,小說《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中高廟小學的一名公派教師,是公辦教師的典型代表,在農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扎了跟,為落后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高廣厚工作的環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高廟小學建在村莊之間的小山灣里,一排石頭窯洞和一個沒有圍墻的大院。學校只有兩個老師——高廣厚和另一個民辦教師,有四十多個學生,這就是鄉村孩子的學習環境。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高廣厚想盡辦法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功課抓的很緊,每當下雨的時候,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功課,白天黑夜不停安排孩子們去生產隊空窯中上課。書中寫道“他這幾年當中,把這兩個小山村子里面的娃娃,一個個調教的都比縣城中的小孩都靈醒。這些山村娃娃小學畢業后,幾乎都可以考上中學?!盵1]125充分肯定了高廣厚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

高加林,小說《人生》中的一名民辦教師。這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出身于陜北農村,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追求。高中畢業未能如愿考上大學,不得不回到農村,但是當一名農民又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當時民辦教師對他來說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份工作能夠讓他看到希望,以后或許會有機會通過考試去做一名正式的國家教師,能有機會走出農村。好景不長,他的這份工作很快就被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他又成為一名農民?,F實與他心中理想的巨大反差,構成了他復雜的性格特征。一方面,有人認為他是像于連那樣不擇手段的奮斗者,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有想法、追求上進的知識青年。高加林是一個有理想的奮斗者,他在生活中遭遇失落、碰壁,他的奮斗、掙扎激勵著我們。

孫少平,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名民辦教師。孫少平與高加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一顆騷動不安的心,渴望去外面闖蕩,向往更大的世界,不甘心在村子里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高中畢業后,孫少平回鄉做了一名民辦教師,他努力做好本職的工作,對學生認真負責。雖然家庭的條件慢慢提高了,但他仍然感到痛苦,這種平靜的生活不是他所想要的,他想去陌生的世界闖蕩,于是說服家人,卷起鋪蓋,加入了攬工漢的陣營中。孫少平外出打工不只是為了掙錢,而是想豐富自己的人生,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孫少平不逃避苦難的生活,他在苦難中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在路遙其他作品中還有很多教師形象,如《在困難的日子里》中的李老師;《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中的“我”等。這些教師都默默無私奉獻,關愛自己的學生。通過教師群體形象的塑造,顯示了路遙先生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知識分子濃濃的鄉土情結,對農村青年知識分子個人命運的關注和思考,同時也是作者個人的一些經歷在作品之中的反映。

二、教師形象分析

路遙的很多作品圍繞著城鄉結合部這個特殊的地帶來展開,由于這個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使處于其中的人物具有矛盾性和復雜性。

(一)農村知識分子在自我身份的認知上,存在著雙重心理:自憐和自戀。

首先具有一種自憐的特質。作品中的教師許多都有著貧困的家庭背景,或有著悲慘的人生遭遇?!肚嗨膳c小花》中的開頭部分:“這是一個極其不幸的人:二老雙亡,無故無親,孑然一身?!盵1]247說的就是知青教師吳月琴;《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家庭極其貧困,等。這些人物命運中充滿了苦難和悲劇的色彩,讓人憐惜。但作者在書中給人以希望,在讓他們遭遇貧困或悲慘生活的時候,也會得到某些補償,如吳月琴最后上了大學,高廣厚的妻子最后回到了他身邊。這是對教師這一行業的補償。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有著與自己的社會貢獻不相匹配的生活處境,也應有所補償。

同時,具有一種自戀情結。作品中塑造教師這一形象特征時,也總是喜歡把他們塑造成多才多藝、積極進取、受人歡迎的形象?!肚嗨膳c小花》中,這樣評價吳月琴:“她在大隊的小學校里教書的時候,就是非常討厭她的人,也會夸她書教的好,她會唱歌、會跳舞,還擅長畫畫,懂英語?!边@些描寫突出了知青教師吳月琴的才藝雙全。這種比較完美的知識分子個人能力的描寫,也是知識分子對待自我身份的一種欣賞,一種陶醉入戀的心理表現。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待教師群體的時候,既憐惜他們苦難的出身,沉痛的遭遇,又得意他們的才華在農村生活的背景中的凸顯。從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作者自己早年痛苦的成長歷程。

(二)農村知識分子是命運的妥協者,又是反抗者

路遙作品對生活在農村的教師群體個體命運加以關注,傾注了對人生的思考,突出表現了主人公對于命運的思考與反抗。高加林、孫少平等,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父母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他們卻不甘于現狀,希望靠自己的努力,離開貧瘠的黃土地,走向外面的世界,渴望去擁抱新的生活。

關注教師群體如何與命運抗爭,如何通過積極努力去改變農民身份。他們對命運的反抗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難免會有激烈的對抗,也會有暫時的妥協?!度松分械母呒恿?,“他十幾年的用功拼命讀書,就是為了不想像他父母那樣一輩子生活在這貧瘠的黃土地上。雖然這幾年只是一名民辦教師,但是現在這個職業對他來說還是充滿希望的?;蛟S幾年后,自己能夠通過參與考試,能夠轉成正式的國家教師。到了那個時候,他再努力,爭取做他認為更好的工作?!盵1]526高加林想通過代課教師這一過渡,一步步走出農村,脫掉農民身份。盧若琴、孫少平等,都在進行著反抗。在這樣一種理想化的反抗路線當中,有成功者,比如《人生》中的三星成功進入工人階級,也不乏失敗者,比如孫少平、高加林。

在路遙作品教師形象中,代課教師占多數,在這些教師中,除了《青松與小花》中的吳月琴是知青,其他的都是高考失敗后不得不回到鄉村的學生。沒有考上大學這本身就是一種與命運反抗交鋒中的失敗。這種直接改變命運的道路行不通后,進入一個代課教師的暫時身份,再試圖尋找其他的機遇。這是對于命運的一種暫時性妥協。比如在《平凡的世界》中對孫少平的代課教師生活的描述:“他不僅能頂一個全勞動力掙工分,一年還有七十二元的補助費,可以幫助家里人還一些帳債。少平對于自己能夠進入本村學校當代課教師感到欣慰,對于一個農家子弟,眼前這是一個很好的營生?!盵1]329在這一年當中,他掙的工分和大哥一樣,而且每個月還能多幾塊錢補貼。孫少平的心理是當時農村學子高考落榜后的普遍心理,孫少平的待遇是當時代課教師的普遍待遇。

在當時農村的社會環境下,能做一名代課教師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相對于在黃土地上辛勤勞作,在學校上課工作條件還是相對舒適的。這就使得高考落榜的學子們有了一種暫時的心理安慰,這也是他們對于命運的暫時妥協而做出的選擇。

作品中的教師群體,尤其是代課教師,是一個集反抗和妥協為一體的農村知識分子群體形象,在反抗與妥協的道路上,反抗是恒久的主題,妥協只是在對命運的搏斗中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妥協也是為下一次反抗作準備。借助鄉村教師身份,有利于從知識分子角度來描繪鄉村生活的全貌,刻畫陜北的風土人情和變革時期環境下的城鄉差異。

三、作品中教師群體形象,表現了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現代文明對傳統鄉村社會的沖擊和影響

作者生活的年代,在進行撥亂反正后,全社會正在轟轟烈烈地掀起一場全面改革開放的浪潮。在變革中,現代文明不斷沖擊著落后的傳統鄉村文化。作為現實主義創作作家的路遙,他深刻感受到社會所進行的變化,必然會通過自己的作品去展現這一社會變革背景下的鄉村風貌。這一教師群體,作者賦予予他們的是現代文化傳播者的身份。小說《人生》中的“漂白粉事件”,通過高加林要求巧珍刷牙,引起了同村人觀望這一事件,幫助愚昧的村人接受了新生事物,讓村里人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這些文化使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傳統農村中的人們,又承擔起了教育農村孩子的重任,為農村教育事業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在當時社會背景下,農村人想進入城市,成為工薪階層主要靠考學、招工兩個渠道,其中招工這一渠道又被農村基層干部所把持,廣大農村學子就都擠在考學這條道路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時物質條件匱乏,農村人吃飯穿衣都成問題,教育資源非常有限。這就出現那么眾多高考落榜返回農村的知識青年。農村基層干部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當時基層缺乏有效的權利監管機制,導致權利的濫用,傷害人民利益。作者通過對教師這一群體塑造來進行巧妙地揭露和批判?!度松分?,高加林高考落榜后回到家鄉,做了一名代課教師。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擺脫這片貧瘠的黃土地,這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民辦教師身份上。但是,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高考失敗后回鄉頂替了他的工作,高加林失去了這一份寄托著他人生希望的工作?!镀椒驳氖澜纭分械膶O少平能夠當上代課教師,是由于大隊書記田福堂和叔叔孫玉亭的暗中操作。通過這些我們看到作者正是通過教師這一群體形象透露出對這不合理的灰色地帶的控訴。

作品傾注了對人生的思考,對底層人民的關懷,對農村青年奮斗方式的探索。作者從自身的生活經歷中汲取營養,塑造眾多教師形象,從教師這個視角展示農民知識分子艱難成長的道路,只有通過教師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學習,才能掌握各項技能,逐漸改變自己命運,勉勵讀者在學習中成長。這也顯示出作者的遠見卓識,知識能改變命運,正是這些默默奉獻的鄉村教師,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源源不斷地培養、輸送合格的生產者、建設者。路遙作品中教師形象的塑造,豐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內涵。

參考文獻

[1] 路遙.路遙文集 [M]. 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125.

猜你喜歡
現代文明
風從海上來
論中國道路對現代文明的超越
現代文明與舞蹈發展的碰撞
芻議計算機數字化傳媒方式的影響及文化意義
現代文明視域下皖江文化的特點概述
現代文明視域下皖江文化的特點概述
增強我國青少年體質的對策研究
楊德昌的影像世界
民族民俗文化對現代城市文化的影響研究
自然的言者——羅賓遜?杰弗斯的非人類主義哲學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