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看時尚生產中的把關人

2017-03-21 15:08孔輝湘
電影評介 2017年4期
關鍵詞:時尚雜志安迪時尚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是一部以時尚為題材的好萊塢輕喜劇,講述剛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安迪(Andy)誤入時尚圈,給紐約頂級時尚雜志《T型臺》(Runway)主編米蘭達(Miranda)擔任助理的故事。影片改編自勞倫·魏絲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說,其靈感來自于作者在著名時尚雜志《時尚》(Vogue)擔任主編助理時的經歷。從時尚生產的角度解讀影片,我們看到故事所折射的正是時尚雜志在整個時尚生產過程中作為把關人的重要地位,以及新文化媒介人群體在時尚生活中的示范作用。

一、 時尚生產的把關人

影片開始不久有一個重要情節,女王主編米蘭達訓斥安迪,說她從兩條綠松石腰帶中挑選一條進行拍照,在這么嚴肅而莊重的工作時刻,安迪卻在一旁不以為然地偷笑,因為安迪覺得兩條腰帶沒有什么區別,觀眾呢,大概也是這么認為的,直到米蘭達話音輕柔地拋出那段充滿烈火硝煙的言辭:“你以為這些和你沒有什么關系是嗎?你打開衣櫥,挑了這件寬松的藍色絨線衫,因為你想告訴大家你把自己太當回事,所以沒有工夫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不過,你不知道,這件衣服不僅僅是藍色的,不是綠藍色的,也不是青藍色的,實際上它是天藍色的,而且你絲毫沒有意識到,奧斯卡·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在2002年設計過一系列天藍色禮服,然后我記得,伊夫·圣·朗洛(Yves Saint Laurent)也隨后展示了天藍色軍裝式夾克系列,很快的,天藍色隨之出現在八位設計師的發布會里,然后慢慢滲入到各大高級賣場,最后流傳到那個什么糟糕的休閑園地(Casual Corner)牌子里,才能讓你在她們的清倉貨中淘到??傊?,那種藍色代表了上百萬美元的利潤和數不清的工作機會?;氖?,你以為你的選擇跟時尚產業沒有任何關系,可是實際上你穿著的這件衣服就是這間屋子里的人替你選的,就是從這一堆玩意兒里?!?/p>

女王這一番犀利言辭,意在批評安迪對于時尚的輕視。安迪錯誤地認為普通人可以選擇與時尚之間毫無干系,而事實上這是對現代社會時尚的生產過程以及時尚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響力完全無知的表現。從文化生產的角度來看,時尚產業是一種審美產業,它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端。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過程一般由創意生成、生產制造、營銷傳播與消費體驗四大環節構成,米蘭達所說的奧斯卡·德拉倫塔和伊夫·圣·朗洛等時尚設計師所進行的時尚創意設計與發布,是時尚生產的第一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時尚設計師們賦予作品以文化內涵(包括審美意義與符號意義),而后經過時尚生產商進行批量生產制造進入傳播營銷環節,到達全世界“各大高級賣場”以及滲入到如“休閑園地”等各種中低端品牌中。這一環節看似只是售賣環節,但實際上卻是整個產業鏈中最復雜、最關鍵的一環,因為產品的文化意義將在此得到進一步賦值、闡釋與改寫,然后才由消費者對其進行協商接受。時尚生產的整個過程不僅是時尚作為一種藝術創意在文化產業鏈上進行經濟價值增殖的過程,同時也是時尚的文化意義以時尚產品為媒介在文化世界流動的過程。[1]雖然時尚的文化意義最初由時尚設計師賦予,但它還須經過時尚傳播與營銷環節中以時尚雜志為代表的時尚評論家、觀察家對時尚意義進一步選擇與闡釋之后才流向消費者。其中,時尚雜志所發揮的就是文化生產“把關人”的作用,它處于時尚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通過對時尚(包括時尚作品、風格、品牌、模特等)的推介、闡釋與評論,引導、影響消費者對于時尚文化意義的消費接受,同時還結合產品的市場反應向時尚設計者提供信息反饋,從而成為時尚生產中創意設計的重要依據。號稱“時尚圣經”的《時尚》雜志,以及其他眾多的高端時尚雜志如《ELLE世界時裝之苑》《嘉人》(Marie Claire)、《時尚芭莎》等,都包含時裝、美容、品牌、珠寶、明星等版塊,為讀者解讀最新的時裝趨勢,介紹時尚觀點,講解服飾搭配,提供專業美容指南。在這些雜志中,各種時尚元素被編輯在一起,創造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文化意義的時尚話語體系,不僅成為消費者時尚生活的指南,同時也成為后續時尚設計的基礎與源泉,新的時尚趣味的形成正是在這一話語體系基礎之上由眾多時尚藝術家共同“集體選擇”的結果。[2]因此,從這一意義上,女王在影片中用她輕柔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很自然地拋出了那句撒旦式的話語“與其說我是在發行期刊,倒不如說我是在統領時尚”。

“把關人”(gatekeeper),最初是一個傳播學術語,指在信息流通的過程中,對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的人或機構。[3]對于時尚藝術的生產、流通與消費過程來說,“把關人”就是對時尚的審美意義與符號意義到達消費者之前進行一系列篩選和過濾的人或機構,這種篩選和過濾決定了時尚藝術的文化意義如何被選擇從而進入意義的流動路徑,以及在該過程中如何被闡釋、再創造并最終流向消費者。把關人所進行的選擇、闡釋與再創造,能夠塑造改變時尚意義接受者即消費者的“前理解”,這種前理解作為潛意識積淀于心理結構中的已有的審美心理圖式、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影響并制約著對新的作品的理解、闡釋及評斷。而作為把關者的時尚批評家、觀察家的使命,就在于以自身的文化、學識、修養、鑒賞力與膽識卓見,提供理性思考和藝術進步的環境,突破和改造接受者業已形成的在意義接受上存在的“前見”、影響接受者建立在慣常的審美理解基礎上的審美趣味,通過倡揚和支持藝術中新的革命性創造性因素,改變大眾對于已有時尚意義的認識,推進新的意義建構,推動時尚的發展。尤其對于具有高度創新性的作品而言,評論家或觀察家在第一時間里對時尚的審美趣味性、文化性與創新性所作的導向性的闡釋和評鑒,通常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早期采用者對作品意義的接受,而早期采用者通常是受人尊敬的社會人士,他們樂意引領時尚、嘗試新鮮事物,在這些公眾意見領袖們的引領作用下,新的時尚創新才能得以迅速向外擴散,成為消費者樂于接受的趣味,這也就意味著起始于設計師的時尚藝術的審美意義和符號意義被納入到主流文化中。

影片中的女王不僅是《T型臺》雜志社對待員工苛刻嚴厲的老板,她的員工在聞其到場時表現出高度戒備與慌亂忙碌,同乘電梯的女員工看到她進入電梯時不得不緊張地讓出。影片中還有諸多細節表明這是一位極具眼光、高效、老道又敬業的時尚專業人士,令人對她既害怕又崇拜,如她對設計師詹姆斯(James)的批評與敲打,充滿著對藝術的熱愛與對設計師的高要求;對部門編輯提案匯報所進行的評點與決策,尖銳而精到,充滿推動力;在試裝會上的極度嚴格與挑剔,以及時尚圈內人士對她的敬重與尊崇,都表明她是一位登峰造極的時尚權威,在業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女王代表了高端時尚雜志在時尚藝術產業鏈中的把關人地位,她們站在整個時尚產業文化意義創造的風口浪尖,以“集體參與和選擇”的形式共同決定著整個時尚產業趣味與意義的生產。由于她們在文化意義生產中的這種重要位置與強大權力,影片中的“女王秘書”因而成為“成千上萬女孩都想爭搶的位置”;在現實生活的時尚行業中,時尚名模亦爭相免費或低酬為《時尚》《面孔》(Face)、《男裝》(LUomo)等高端時尚雜志拍攝作品,以求得一頁版面,積累文化資本、獲得業界認可[4],設計師與時尚品牌則更需要這些時尚雜志的推介為其開辟發展空間,實現自身價值。而最為重要的是,高端時尚圈中看似遠離普通人的這一切最終都將以日常生活產品的形式進入普通人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影片中,女王對安迪說“你以為你的選擇跟時尚產業沒有任何關系,可是實際上你穿著的這件衣服就是這間屋子里的人替你選的”。米蘭達揭示了時尚的文化意義從最尖端的創意設計經過把關者的選擇、闡釋與再創造,最后到達消費者這一看不見的過程,每一位消費者看似出自主觀意愿的隨心選擇,其實都建立在整個時尚系統共同運作的基礎上;每一位普通人看似獨立與自主的時尚審美趣味,其實都建立在作為趣味生產與選擇的整個時尚體系中,無論你愿意與否,在某種意義上,時尚界都不可避免地主宰你的生活。

二、 時尚趣味的示范者

影片中的女王不僅是高端時尚雜志的主編,其自身更是一位時尚達人。她的氣質高雅,品味奢華,每次出場都如女王般的炫靚尊貴,又有職場女強人的干練精致,她手下的員工也個個打扮整潔大方時尚而得體。

女王首次現身,手捧雜志彩樣,邁入編輯部大樓的電梯,身上穿著丹尼斯·貝索(Dennis Basso)黑色毛領中長皮衣,配同色阿瑪尼(Armani)手套,斜挎灰白色普拉達(Prada)女包,腳蹬鱷魚黑色高跟鞋、香奈爾(Channel) 寬邊黑墨鏡,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豪華耳墜,脖子上系一條愛瑪仕(Hermes)白絲巾,一頭銀色短發,妝容一絲不茍,渾身上下無懈可擊,光芒閃爍,氣質非凡。影片中米蘭達的時尚搭配與造型多達60多套,如唐娜·卡蘭(Donna Karan)的紫羅蘭羊毛編織連身裙,搭配阿則丁·阿萊亞(Azzedine Alaia)的黑色勃艮第小山羊皮鞋,弗萊德·雷頓(Fred Leighton)裝飾有紅色琺瑯的綠色翡翠戒指和金腕表,使得米蘭達優雅的職業女性氣質顯露無遺;比爾·布拉斯(Bill Blass)的黑色小外套,內配華倫天奴(Valentino)綢緞衣領的白色雪紡綢襯衣,紅色皮腰帶配黑色褲子,外搭唐娜·卡蘭的灰泥質開司米風衣,弗萊德·雷頓的埃及護身符項鏈和戒指,色調與皮帶風衣相呼應,阿萊亞的無帶平跟女鞋,香奈爾墨鏡,精致美倫;丹尼斯·貝索的酸橙綠皮草大衣,內搭唐娜·卡蘭的藏青色無袖針織連身裙,青銅色澤的卡沃利(Cavalli)腰帶,手提黑色芬迪(Fendi)鱷魚皮箱包,腳上一雙愛瑪仕(Hermes)露趾涼鞋,范思哲(Versace)淺色大墨鏡,驕矜動人,是時尚與奢侈的完美融合。

而誤入時尚界的安迪,其時尚品味也在環境的熏陶中迅速提升起來,從初入雜志社時被同行譏諷為穿著“駭人的老太婆裙子”到女王對她刮目相看、設計師納吉爾(Nigel)驚其為天人,這其間她所展現的完美個人形象,令觀眾目不暇接。例如,納吉爾為安迪度身挑選的第一套變身裝,克里斯蒂娜·泰(Kristina Ti)的綴金亮片低V領針織背心,外搭香奈爾鑲邊黑色雙排扣貼體外套,下裝配香奈爾亞麻色直條紋迷你裙,同色系光面皮革緊身高筒靴,金色項鏈和艷綠絨線手袋,令安迪瞬間從樸素休閑的學生風格蛻變為青春熱烈又富朝氣與干練的職場時尚新人。Yigal Azrouel象牙色安哥拉毛大衣端莊秀氣,配同色系繡花薄手套與CK(Calvin Klein)蟒蛇皮銀灰HOBO袋,香奈爾灰色格仔鴨舌帽略帶俏皮,腳蹬瑪尼(Marni)熟褐色牛皮包邊牛仔布面丁字高跟鞋,安迪的這一套冬日穿搭也是影片中經典造型之一。當安迪離開時尚雜志社返璞歸真以后,雖然她的裝束變得更加平易近人,卻漂亮簡潔又實用,已是在時尚圈修煉得爐火純青的表現。

影片主人公各種風格的時尚裝束并非只是遠離日常生活的演員的藝術造型,恰恰相反,這正反映了以影片主人公為代表的現代社會“新型文化媒介人”通過日常生活,“在教育民眾接受新生活方式與品味方面”[5]所起的重要作用。這是一個具有創意精神、“重視創造力、個性、差異性和實力”[6]的特殊階層。美國學者弗羅里達在其《創意階層的崛起》一書中,將這一新興階層稱為為“超級創意核心”群體,主要包括科學家、大學教授、詩人、小說家、藝術家、演員、設計師、建筑師、編輯、文化人士、咨詢公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對社會輿論具有影響力的不同行業從業人員,他們都從事著旨在創造有意義的新形式的工作,費瑟斯通則稱其為“新型文化媒介人”(cultural intermediaries),認為“新型中產階級對美學、風格、生活風格、生活的風格化及情感探索的感受力在不斷增強,而這又與藝術家和藝術媒介人數的增加,乃至一般意義上的該職業的社會聲望的上升,是平衡發展的”。[7]

新型文化媒介人這一群體不僅活躍在文化藝術的教育、設計和傳播等緊密關聯的職業領域,同時他們本身作為消費群體也以其消費品味成為社會趣味與風尚的領頭羊。這一群體普遍具有較高的受教育程度,他們的審美趣味貫穿于他們的職業素養和生活理念之中,“他們迷戀于藝術家與知識分子的生活方式,關注身份、表象、自我呈現、時尚設計與裝潢的生活方式”[8],這也是他們崇尚創造、自由、開放、個性、超越、多元、寬容、和諧的群體特征的寫照,他們不僅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創造者和媒介人,同時作為藝術化生活方式的身體力行者,在不斷參與著時尚精致品味生活方式的打造與傳播,在日常生活與身體美化方面扮演著引導者和規范者的角色,通過日常生活中大眾的跟從、借鑒、模仿作用,傳播時尚趣味與理念,從而有效推動和深化時尚藝術的普及化、民主化與日常生活的審美化進程。新型文化媒介群體的這種對社會時尚的示范作用,正如影片中米蘭達坐在專車后座,看著車外蜂涌的記者和人群,談談地對安迪說的那一句:“人人都想成為我們?!?/p>

參考文獻:

[1]孔輝湘.藝術創意的價值增殖與意義建構[J].美與時代,2014(6):21.

[2]Herbert Blumer.Fashion:From Class Differentiation to Collective Selection[J].Sociological Quarterly(10):281-282.

[4]Joanne Entwistle.The Aesthetic Economy:The Production of Value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modeling[J].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58(4):329

[3][5][7][8]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112,112,159,159.

[6]理查德·弗羅里達.創意階層的崛起[M].司徒愛勤,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歡
時尚雜志安迪時尚
成為安迪·沃霍爾
時尚雜志對藝術設計者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高端時尚紙媒生存的獨特性及發展思路
環保很時尚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注意力經濟時代我國時尚雜志封面設計創新研究
機器人安迪
只為寫作的慢時尚
看電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