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電影《帕丁頓熊》關于“他者性”的認識

2017-03-21 15:13李然王博
電影評介 2017年4期
關鍵詞:帕丁頓果醬布朗

李然 王博

帕丁頓的名字來源于布朗一家,因為一場地震被送去倫敦的玩具熊在火車站迷路,因為在倫敦的帕丁頓火車站被收留,所以取名帕丁頓。從開始和新家庭的種種不適應到最后磨合成功,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終于和布朗一家成為一個整體,有了自己嶄新的生活。從開始的被排斥到最后的結局的溫馨,獲得觀眾一致認可。這是一個“他者性”消解的過程。二所謂的他者性,即非自我、非本土性,對于主體來說,他者是不被接受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國之間開始相互聯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八摺钡母拍顟\而生,對于某些主體國家來說,外來的人口、文化等是不會被重視不會被平等對待甚至會被邊緣化的,而他者性的消解,就是對于這種不平等和歧視的消解,使得他者在主體的存在中獲得認同,維護自己的利益,構建自我的主動權、話語權。對于共同參與競爭的兩個主體來說,兩者的爭奪和對抗都是為了首先獲得對方的認同,然而,強者為王,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強者眼中的他者只能淪為奴隸,這一定理在電影中也被深刻地展現出來。

一、 西方社會的“他者”理論

影片通過來自秘魯的玩具熊的在倫敦的冒險的講述[1],代指多年以前從秘魯回到倫敦的探險家。多年以前,許多地理學家對秘魯進行探索,這些地理學家主觀認為自己應該從秘魯那里得到什么,這種觀點直接造就了他者理論的產生,相比于經濟發展水平高,實力強大,作為主流社會的英國來說,秘魯只是他們獲得資源的來源地之一,落后、貧窮,是典型的未開化的第三世界[2],但卻有大量英國所需要的資源,秘魯相對于作為主流的英國來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他者。當探險家任務失敗,再次回到倫敦的時候,這在暗示我們,這批探險家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他者,背離他們的社會主流。就像初期來自秘魯的果醬熊帕丁頓一樣。

多年以后,到了現代社會,情況并沒有多大的改變,人存在著他者性排斥,盡管果醬熊們努力地學習者主流社會倫敦的禮儀 ,在當代的他們依然格格不入,英國去的探險家曾在秘魯留下了一些錄音資料[3],這些資料后來成為果醬熊學習的依據,盡管他們一遍一遍地聽,一遍一遍地學習,學習倫敦的語言以及各種禮儀,直到之后達到能在倫敦火車站和別人進行交流,口語語氣地道,他們仍沒有感受到倫敦當地對他們的歡迎,與所期望的情景相悖的是,即是倫敦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并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盡管他的紳士禮儀已經地道得像個倫敦當地人,并沒有人對他的禮貌進行回應。作為來自被公認的野蠻、貧窮的秘魯的果醬熊來說,他像是整個社會的異類,沒人在乎,格格不入。盡管為了進入倫敦已經練習準備了很久,但它仍然很難得到當地人的認同。這也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折射,體現出了作為他者的果醬熊在異地被人排擠甚至被邊緣化,這就是所謂的他者現象。在倫敦人看來,果醬熊本身就具有他者性,當地人因為害怕新來的人或者事物會沖擊到自己以前努力換來的成果或是地位,所以幾乎本能地排斥著新來的事物和人,通過阻止他們進入自己的社會來減少他者對社會的影響,從而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整個電影用倫敦人來對整個西方的文化和文明進行指代,通過當地倫敦人對果醬熊的冷漠對待來反映他者這一概念,比如,布朗先生本能地對果醬熊進行排斥,布朗先生精明善于計算,以至于對于沒有危險的果醬熊或者說還不能確定是否有危險的人直接進行計算分析,這是當時英國時期的人物的代表性格,觀念保守,自私自利,害怕自己的成就和地位被不屬于自己圈子的人搶了去,本能地對自己不熟悉或者不屬于自己生活圈子的人和物進行抵制,對于果醬熊便是如此。這種行為使得果醬熊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是真的離這個城市越來越遠,這使得果醬熊越來越不安。雖然在妻子的一再要求下,果醬熊住進了他家,但是,立刻準備購買保險的行為并打算將果醬熊送走的行為再一次體現了倫敦當地人對外來者的排斥。從布朗先生的角度來看,這只熊是不可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自己也不允許這只熊在自己家存在的。[4]同樣的,在接下來的自然史博物館,女館長的態度也深刻地體現了倫敦社會對外來物種的排他性,這是對當時整個西方社會現狀的折射。

二、“他者”的弱化

身為他者,受盡排擠壓迫,甚至遭受邊緣化歧視,永遠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在向他者轉化的過程中,一直屬于被壓迫的從屬地位。然而,面對壓迫,承受者并不是一味地接受,他們會奮起反抗,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斗爭,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智慧,制定策略和計劃,為了贏得尊重,為了獲得與其他人在這個社會同等的地位而進行戰斗。電影通過對帕丁頓熊被排斥到被接納整個過程的描繪,來代指他者向自我轉化的整個過程。

電影最終以喜劇結尾,溫馨而和諧。帕丁頓熊最終被布朗一家所接受,當然這是經過他自己的不斷地努力得到的,通過克服各種障礙,以及和布朗一家經歷的各種事情,使得帕丁頓最終成為了布朗一家中的一員。從社會層面和文化意義來說,帕丁頓的蛻變體現的是帕丁頓熊由他者向自我轉化的整個過程。[5]他不再是被邊緣化的他者,而是在倫敦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帕丁頓熊為了這份歸屬感作了許多努力,不斷地和整個社會固有的思想進行斗爭。從開始剛到倫敦時對語言和禮儀進行努力學習,雖然并沒有人對他的善良和努力進行回應和表示友好。但是帕丁頓熊并不放棄,他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最終與整個倫敦社會融為一體。他有自己的榮譽和尊嚴,被人拒絕后自己孤身出走,不畏艱險,尋找那個曾經想要收留他的人,雖然最后沒有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以及他對自己的追尋贏得了倫敦社會和布朗一家的尊重。最后融入了倫敦社會,使自己在社會中有了一席之地。

在中心主義盛行的歐洲社會,他者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使自己完成了從他者向自我的轉化。電影通過對帕丁頓熊的演繹來表達第三世界對發達國家的呼喚,想要得到承認和認可的心情。隨著經濟的大發展,以及政治水平的提高,所謂的第三世界的經濟政治水平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他們并不像發達國家想象的那么貧窮落魄和愚昧,然而一些發達國家想展現和享受自己所謂的優越感,就必須借助一定的比自己要落后的對象,即他者形象。影片最終結局設定帕丁頓熊融入了布朗一家也反映出了西方文明社會也開始逐漸意識到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性,西方的中心論開始有所動搖。雖然第三世界和異于本民族的人仍然會被視為他者,但是發達的西方文明開始對他者漸漸接受,漸漸認識到所謂的他者對自己的發展還是有一點影響的,異族的他者性正在逐漸被弱化。這也是世界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三、“他者性”消解的大趨勢

電影通過對帕丁頓熊經過一系列困難最終融入了布朗一家和倫敦社會的表達,來直接體現所謂的“他者”徹底融入西方文明的艱難與坎坷。西方文明對于他者的排斥是發自內心的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帕丁頓熊的融入同時也在告訴人們,隨著經濟政治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改變,即使是異鄉或者異族,只要自己不斷進行努力,不放棄追尋自己本身存在的價值,我們仍然可以實現由他者向自我的轉化,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感,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實現融合,和當地的居民融為一體,消除別人強加給自己的他者性。影片《帕丁頓熊》向我們傳遞了這種希望,并表達出了對于包容的呼應。

因此,對于受到西方文明影響出現的他者性現象,我們應該重新對其進行研究和審視,他者發展的大趨勢已經改變。面對不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我們不應該一味地進行排斥,其中優秀的對于本國發展有積極影響的部分,我們應該在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的前提下對那些優秀成果進行借鑒吸收。尊重外來文化的差異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6]在電影故事中,布朗夫人對帕丁頓的關心和包容以及帕丁頓對待布朗一家的真誠與友好表現折射出了社會現實,西方文明社會開始逐漸接受外來文明,他者態度在逐漸減弱,人們在漸漸地接受他者,同時也在告訴我們,他者的到來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他者的到來會帶來新的元素,為現有社會帶來生機與活力,所以,對待他者不能一味地只進行排斥,還應該進行客觀地分析。好的地方要借鑒[7],不優秀的地方應引以為鑒別,看看自身有沒有同樣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影片中對女館長計劃失敗的演繹在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頑固不化,只會落后于整個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腳步和前進的速度,為社會所不容。從側面來說,展示了人們的善良以及對弱小勢力的保護,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民族平等的吶喊,他們要求種族平等和民族融合,并將為此繼續樂此不疲地奮斗。女博物館長的悲劇,展示出西方的中心主義將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這種權利模式必須順應時代作出相應的改變甚至將原有的落后的觀念進行拋棄。人與人是平等的,不同的種族之間是平等的,不同的國家是平等的,即使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不同,但也應該相互尊重,世界正在朝著和平與發展的方向努力,必須摒棄一些落后的陳舊的思想,使得人類社會在文化不同、經濟實力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前提下也能夠實現真正的大融合。共同創建一個關系融洽、相互包容的真正的和諧友好社會。

結語

毫無疑問,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化趨勢,未來社會“他者”現將不再會存在,世界將開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經濟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各國交流將會逐漸增多,而所謂的“他者性”將會消失,因為其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所有落后的理念終將被淘汰。世界各國將在各自大發展的前提下實現共同發展。[8]

參考文獻:

[1][3]邁克爾·邦德.帕丁頓熊[J].電影,2015(3):40-41.

[2]許金晶.《帕丁頓熊》:一個關于殖民與歸化的隱喻[N].21世紀經濟報道,2015-03-16(024).

[4]保羅·金,哈密斯·麥克爾,邁克爾·邦德.帕丁頓熊[J].科學大觀園,2015(7):54-55.

[5]張心亮.從主體間性到他者性:高等教育交往范式轉型[J].教育評論,2016(4):45-48.

[6][7]L.伊里加蕾,劉巖.建設同他者交互關系的未來[J].世界哲學,2012(3):102-117,161.

[8]高建平.從“他”到“你”:他者性的消解[J].學術月刊,2014(1):130-137.

猜你喜歡
帕丁頓果醬布朗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喬·布朗
帕丁頓熊的善良
愛的果醬
愛的果醬
你好,我是布朗熊
帕丁頓熊
溫暖了這個冬季的《帕丁頓熊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