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在鐵路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研究

2017-03-21 23:10王明高
科技創新導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鐵路施工風險管理

王明高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推進干線鐵路、高(快)速鐵路、城際鐵路以及統籌支線鐵路建設,鐵路工程項目依然快速增長模式,為社會大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鐵路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命脈,其發達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與社會發展水平。鐵路施工企業作為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的主力軍,其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在對鐵路施工項目特點作出簡要分析的基礎上,論述了鐵路施工項目隱存的風險,并重點就風險管理在鐵路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鐵路施工 項目特點 風險分類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K82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207-03

風險管理是每個企業必須要面臨的管理難題之一,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由于鐵路工程項目建設線路長、周期長、投資大、周邊環境與組織結構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因而面臨著十分多變風險,一旦處置不力可能會鐵路施工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和信譽損失,進而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有關鐵路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1 鐵路施工項目特點簡析

鐵路工程項目是一種大型的工程項目,是一種需要在規定時間及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達到預定的規模和質量標準的一次性任務。其投資規模大、工程數量大、施工時間長是鐵路工程項目最直接最明顯的特點,這決定了鐵路工程施工會涉及到多種高技術含量的工藝、工法經及“四新技術”的應用,需要依賴各種各樣的現代化先進與大型特種設備。另外,由于鐵路線路往往經過高山河流沼澤沙漠鹽漬凍土嚴寒高溫等特殊地區,導致施工環境復雜,生活條件艱苦,這樣的施工環境和生活條件,要實現安全生產是所有項目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近年來鐵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而資源緊缺是施工企業比較普遍存在的現象,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風險顯得尤為突出。最后,所有施工項目的完成都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沒有質量的施工即便是完成約定的規模也是一項不合格的工程產品,而鐵路工程工點分散,采購的設備和材料相對來說并不會特別集中,這造成其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因此,在施工管理必須在質量上做出強有力的約束,否則,任何一點小的管理疏忽都會產生嚴重的質量后果。

2 鐵路施工項目隱存的風險類別

由于鐵路施工復雜的環境構成,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表現出了普遍性、客觀性、偶然性以及必然性等基本特點,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后果是難以想象的,直接威脅到鐵路施工企業的生存乃至可持續發展。根據鐵路施工風險產生的溯源,大致可以分為自然風險和其他風險兩類,其具體表述如下。

2.1 自然風險

鐵路項目施工大都在戶外進行,其生產效率及工程實體質量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異常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如寒冷冬季、多雨季節、高溫天氣等,施工企業常常受制于此不得不調整原定生產計劃,甚至還會被迫停工,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在此過程中,有些施工企業為了追趕進度,不惜犧牲工程質量,對工程安全和其他相關要素疏于管理,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給后期施工帶來了諸多困難,或陷入惡性循環境地,最終可能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施工企業會經常遇到如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質、涌水、突泥、有害氣體,路基工程的軟弱地基、海象地質,橋梁工程跨江越海等地質因素的影響,有些企業因重視程度不夠,或施工經驗不足、應對處置措施不當,對工程本質安全、質量及后期運營安全的影響是非常致命。因不可抗拒因素引發的自然風險,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雖然發生的可能性較低,但是依然客觀存在而且不容忽視,否則一旦成為現實,其造成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有時可能是施工企業無力承擔的。因此,針對此類風險管理,無論是國際FIDIC合同文本還是我國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本,都就施工方及業主方的權責進行了明確規定。對于鐵路施工企業管理而言,雖然部分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自然風險是不可預測的,但是后果嚴重是肯定的,因此,做好事先做好應急預案并加以防范是至關重要,以將損失降至最低。

2.2 其它風險

其他風險除了上述的自然環境、工程地質和不可抗拒因素引發的自然風險之外,鐵路施工企業還時刻面臨著管理、設備、人員、技術等因素造成的風險,相比之下后者是可控的。當前,鐵路施工項目普遍存在的其他風險主要包括:安全風險、質量風險、工期風險、成本風險、環境風險、人員與技術風險、應收/預付賬款風險、工程分包風險、突發事件風險等。在鐵路項目施工過程中,勢必會涉及到大量技術設備的應用,加之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如若管理機構制度不健全、專項費用投入不足、防護不到位、專項方案應急預案落實不徹底、對事故追責不嚴格等極易發生安全事故。一旦安全事故發生,不僅要撫恤死難者家屬,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家庭和事業以及社會穩定和諧,同時還損害了企業形象,嚴重時可能會陷入生存危機。質量一直是鐵路施工企業生存之本,可能會由于施工項目的質量策劃不到位,目標、措施不明確,過程管控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和整改問題,對不合格品未進行有效處理,對質量事故未進行責任追究,導致企業工程項目質量失控或質量事故頻發,難以建造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百年工程。工期是每一個鐵路施工企業必須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承諾的根本,每一項鐵路施工項目都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因組織不力、管理不善導致的進度落后會導致企業不能按期履約、成本投入加大,也可能會給業主方乃至社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成本是每個鐵路施工項目管理的核心,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標的鐵路項目利潤率十分微小,如項目成本預算不準確、計劃目標不明確、核算對象內容不清晰、分析考核不及時,不能較好地做好項目的開源節流,可能會導致項目出現大額虧損,不但項目運行因難,而且會導致企業喪失造血功能,難以壯大發展。環境保護是每個鐵路施工企業社會責任與義務的重要體現,如不遵守環保法規規定、環保管理方案不健全、費用投入不足,資源耗費大等,造成自然環境污染或資源枯竭,可能會導致企業面臨巨額賠償而缺乏發展后勁或停業。此外,鐵路施工企業的人員素質能力和先進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管理的核心要素與對象,決定著企業成敗的關鍵。

3 風險管理在鐵路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研究

風險管理作為鐵路施工企業管理體系中的有機構成部分,是保障工程安全、質量、工期、成本、環保等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關。由于鐵路施工項目周期長、內容多、環境雜等特點,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多種多樣,因而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至關重要。作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幾種風險管理在鐵路施工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3.1 健全制度

制度是管理行為的準則和依據,是鐵路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應給予高度重視。面對新形勢,鐵路施工企業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風險管理的價值與意義,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并推廣到基層工作當中去,以保證此項工作的高效運行。具體而言,鐵路施工企業作為整個工程項目的主體,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及實際情況,建立符合項目施工要求的風險管理制度,有效約束各崗位工作人員的實踐行為。鐵路施工企業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應該包括責任制度、工作流程、監督條例以及應急預案等幾項基本內容,將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都涵括在內,與其他管理制度形成匹配,進而把風險因素控制在最低發生頻率。值得提出的是,建立健全的鐵路施工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并非一成不變,需要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積累經驗,持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力。因此,鐵路施工企業應時刻關注風險管理制度落實工作,成立專門的監督機構負責此項事宜,既要確定風險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又要關注實踐,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3.2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整個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通俗來講就是確定鐵路施工項目中產生影響的風險因素,并就這些風險因素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要求企業管理者準確識別風險發生來源、條件以及特征等,并藉此作進一步的處置工作。從功能角度上講,風險識別是將風險影響因素具體化、條理化的過程,能夠為下一環節的評估工作提供詳細的信息依據,有利于風險管理的針對性開展。鐵路施工項目風險識別是一個收集相關資料、分解存在風險、確定新風險、進一步分解等步驟多次循環的過程,直至建立詳細的風險清單為止。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鐵路施工企業識別風險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有檢查表法、分解法和頭腦風暴法等。其中,頭腦風暴法的本質是集思廣益,在項目管理決策中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簡單來講,就是鐵路施工企業組織行業專家對某個特定問題進行合作分析,通過不同思路的碰撞,啟示彼此,并由此達成一致意見,總結一套最佳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要注重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討論環境,鼓勵暢所欲言,在優秀主持人的引導下,各抒己見,同時不要對其他人的言論作評述或反駁。

3.3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立于風險識別之后,旨在分析風險可能發生的范圍、時間、概率以及由此造成的損失的可能程度,進而確定各個因素權重,以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F階段,鐵路施工企業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有層次評估法和綜合評估法兩種。其中,層次評估法,由美國數學家提出的,是一種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評估方法,同時亦是對人們主觀判斷作客觀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保證了風險評估結果的客觀性,還系統地綜合了專家經驗,對鐵路施工項目風險的分析更加準確、全面,為管理者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信息依據。綜合評估法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可分為4個操作流程,即根據風險識別結果列出調查表、組織專家確定風險權重、綜合整體風險水平、進行風險影響進行排序。在針對具體的鐵路施工項目上,可在充分考慮新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借鑒以往類似項目的數據進行分析,對重要風險進行重點防范。這種風險評估方法的可靠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專家評分的客觀性以及合理性,雖然主觀色彩較為濃厚,但是卻考慮了眾多因素的影響,較之考慮單一因素可信度還是值得肯定的。

3.4 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是風險管理的最終環節,也是根本目的。根據鐵路施工風險類型的不同,應對風險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轉移風險、規避風險、分散風險等。鐵路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將可能發生的風險或由企業直接承擔且以自身實力無法承受的風險損失全部或部分轉移給其他人來承擔,如自然風險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等。也可以通過增加風險單位的方式分散無法規避的風險,同其他單位如業主、監理、分包商、供應商等項目參與者進行風險分配,從而實現合作共贏。當上述兩種方式運用后,企業仍然會面臨一些風險發生概率極低但損失巨大且無法規避的部分風險時,就要直接承擔,此時,應組織積極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應對措施,認真落實,嚴加管控,及時考核,努力將風險損失降低到最低。以上面提及的技術風險為例,鐵路施工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科研投入力度,淘汰陳舊落后技術,采用相對成熟、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工藝工法,積極引進“四新技術”,同時重視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不斷優化施工方案,規范員工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及時合理處置發現的問題,以將風險降至最低或消除。另外,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第一核心要素的動力,任何時期的企業管理都離不開專業人才隊伍的支撐,對于風險管理亦是如此。最后,鐵路施工企業應把風險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形成常態化管理,建立風險管控防范的長效機制。

4 結語

總而言之,風險管理在鐵路施工企業管理體系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其運用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之鐵路工程項目施工環境復雜多變,該文對其風險管理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處。因此,筆者希望業界更多學者關注我國鐵路建設事業,全面總結風險管理流程及方法,并結合鐵路施工企業管理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風險管理運用策略,從而促進鐵路工程施工安全、質量和企業效益、健康發展及社會效應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周廣生.加強安全風險管理 確保鐵路施工安全[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4(5):55-56.

[2] 汪大偉.鐵路工程項目施工風險管理及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5(10):145-146.

[3] 尹美紅.鐵路施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3):81-83.

[4] 鄒領權.高速鐵路施工動態風險管理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94-196.

[5] 李立強.鐵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風險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3(5):234.

猜你喜歡
鐵路施工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鐵路施工中高壓旋噴樁技術的應用
淺談鐵路施工的安全質量管理
鐵路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新版GMP中質量風險管理實施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