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資本在市場化進程中對中國區域創新的影響

2017-03-22 21:40吳建偉李卿
商情 2017年1期
關鍵詞:社會資本

吳建偉+李卿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實施區域創新核心戰略,已然成為保持經濟增長和發展質量提升的重要要素。本文將社會資本與市場化進程引入區域創新活動影響因素分析維度。通過交互項及工具變量的實證分析,發現社會資本在市場化中對整體區域創新的推進作用,社會資本與市場化結合產生的間接效應比直接效應更顯著;社會資本的間接效應也會受到區域創新水平高低的影響而截然不同。

【關鍵詞】社會資本;市場化進程;專利指標;交互項;工具變量

國內外學術界的豐富研究文獻充分證明了,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中國自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國民經濟能夠健康高速地前行,創新活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從創新活動和經濟發展水平的視角看中國各區域間的經濟發展相對差距愈發顯著,除了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生產要素積累因素之外,還需要探究其他社會經濟要素對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上的價值。

因此本文引入社會資本這一維度,分析社會資本在市場化進程中,對區域創新的具體影響;同時討論社會資本對區域創新的作用會隨著市場化進程增強或是減弱。

1?區域創新

區域創新與經濟增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吳傳清、劉芳池(2003)曾精辟地用三個“變化”來形容區域創新與經濟增長之間互生共進的關系:區域技術的創新會引發經濟發展要素以及功能的變化;區域技術的創新還會引發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區域技術的創新也會引起區域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朱勇等人(2005)通過對中國八大經濟區域創新以及經濟增長的差異,發現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能顯著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但根據區域的不同,區域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也明顯不同。發達地區的區域創新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度要顯著高于不發達地區。但整體而言區域創新能明顯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由此可見,區域技術創新能顯著提升區域經濟增長。區域創新水平的不同會導致區域發展水平的截然不同。

2?社會資本

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1986)在20世紀80年代在Loury的基礎上正式提出并闡述了社會資本的概念,提出在社會網絡中,所有社會成員擁有的或者潛在的社會資源,即為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集合體。這些資源為特定群體的每一位成員提供支持,提出的社會資本概念更進一步涉及到了網絡的概念,這種網絡是特定群體中的每一位個體都共同承認的。社會資本的網絡概念為以后社會資本概念的更深入的研究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和基礎。

芝加哥大學的Coleman(1988)在Bourdieu基礎上從社會網絡聯系角度進一步界定了社會資本的內涵。他指出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是建立在個體對資源的控制上,這種控制關系來源于個體之間的長期信任與資源交換。因此社會資本的網絡緊密,并不單一。同時社會資本是擁有以下兩個共同特征的實體:既包含社會結構的某些部分,同時為特定社會結構的個體提供支持與便利,而社會資本的負作用并不存在。在這樣界定的社會資本內涵之中,強調了社會資本的公共物品性質與結構性。并且他還指出了社會資本的三大特性:不可轉讓性、公共物品性和同其他固定資本等傳統資本概念相同的重要性。另外他還指出了社會資本的五種表現形式:信息網絡、義務期望、規范懲罰、功能性社會網絡以及權威關系。

3?市場化進程

李曉西(2011)認為,中國市場化進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國市場化進程邁向了新臺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與進步,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增長。在李曉西的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中,針對1978年至2008年的中國年化數據進行了分析測度,發現在21世紀之前,中國市場化進程在60以下;在21世紀以后,從2000年達到60分的及格線,至2003年達到73.8,最后到2008年的76.4。這說明中國市場化進程不斷在進步,不斷在提高,并且已經穩定在了70分以上的水平。

因此,本文將社會資本與市場化引入到區域創新研究范疇。在市場化進程中,社會資本究竟是如何作用于區域創新,是直接作用于區域創新活動,還是通過與市場化進程的結合,通過間接效應來刺激區域創新。這便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在下面實證分析中添加交互項與工具變量來進行分析

4?實證分析

實證模型基本設定為:

lnRDit=β1humanit+β2mktit+β3scit+β4(mktitscit)+ai+εit

(1)

其中lnRDit表示該區域當年創新活動指標,humanit表示該區域當年研發人員全時當量,mktit表示該區域當年市場化程度指標,scit表示該區域當年社會資本指標,mktitscit則為社會資本與市場化程度的交互項,表示在市場化進程中,社會資本與市場化相結合,共同作用于區域創新的解釋變量。

市場化程度指標選取樊綱(2011)編寫的《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11年報告》中2001—2009年30個省的年化市場化指數。社會資本指標借鑒嚴成樑(2012)所采用的社會資本分析維度—從信息共享與相互溝通的角度來分析社會資本。2001—2009年30個省人均電話數量(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總人口)與互聯網使用頻率(互聯網上網人數/總人口)之和。區域創新指標采用的是2001—2009年各地區當年專利授權數、各地區發明授權數以及各地區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授權數的指標。分別以lnRD1it、lnRD2it、lnRD3it表示。同時加入人均外出就餐比作為工具變量以消除社會資本內生性,具體回歸結果為:

表1?包含交互項加入工具變量的固定效應回歸估計結果

變量 lnRD1it lnRD2it lnRD3it

humanit 0.00139

(0.00124) -0.00122

(0.00173) 0.00183

(0.00141)

mktit 0.194***

(0.0542) 0.218***

(0.0759) 0.183***

(0.0618)

scit 0.349

(0.352) 0.490

(0.493) 0.345

(0.401)

mktitscit 0.0524*

(0.0283) 0.138***

(0.0396) 0.0439

(0.0323)

常數項 6.149***

(0.202) 3.322***

(0.283) 6.114***

(0.231)

注:第一組、第二組與第三組的被解釋變量分別為:專利授權數的自然對數、發明授權數的自然對數以及外觀設計及實用新型的自然對數。***、**、*分別表示在1%、5%以及10%水平上顯著?;貧w系數下方擴號內的數據為標準誤

總結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發現:社會資本在市場化中對區域創新的影響,更多地是通過同市場化結合產生的間接效應來表現,其直接效應有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樣顯著正向;同時社會資本在市場化中的作用增強或者減弱,其間接效應的正向與負向,可能同區域創新的技術水平有著直接的聯系。

5?政策建議

從實證分析結果可以得知,市場化進程對區域創新活動有著非常顯著的正向推進作用,社會資本對區域創新活動的影響更多基于其同市場化相結合的間接效應,并且會根據區域創新活動的水平高低產生不同的作用。對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需要堅定市場化進程的決心,同時對不同水平的區域創新活動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對于水平較高的區域創新活動,政策制定者應多鼓勵積累社會資本,并將扶持社會資本積累同市場化的結合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可以多增加高水平創新團隊的團隊聚餐以及各個創新團隊的進一步溝通交流等等舉措。而對于水平較低的區域創新活動,則應充分發揮市場化的優勢,將市場化徹底融入到水平較低的創新活動體系中,讓市場競爭來決定水平較低區域創新活動的優勝劣汰。

參考文獻:

[1]吳傳清,劉方池.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04:37-38

[2]朱勇,張宗益.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地區差異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11:92-98

[3]Bourdieu P.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A]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Greenwood Press,1986

[4]Coleman,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Supplement,1988:S95-S120

[5]李曉西.加入世貿組織10年:中國市場化進程演進軌跡[J].改革,2011,12:17-28

[6]樊綱,王小魯,朱恒鵬 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11年報告[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7]嚴成樑.社會資本、創新與長期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12,11:48-60

猜你喜歡
社會資本
基建領域加速推進PPP模式的策略探析
社會資本與農村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研究
影響醫學貧困大學生就業的社會資本因素探析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投資PPP項目的財務分析(一)
社會資本參與公益事業的地方政府信用研究
對當前我國推進PPP模式的探討
互聯網金融與PPP模式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