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論語》中的仁禮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2017-03-22 22:48景亦婷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當代啟示論語

摘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精深廣博的思想對中華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墩撜Z》一書是孔子思想的集中體現,而其中的仁禮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禮是我們修身養性的價值追求,也是做人處事應該遵循的原則??资ト说娜识Y思想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處理人際關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了中國人在社會、職業和人生修養等方面的選擇,對當代社會也起著指導實踐的作用。

關鍵詞:仁禮思想 當代啟示 論語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奮斗下,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理論旗幟的指導下,不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著。但這些高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社會問題,如:誠信的缺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遵循公共法則等等。關于這些道德問題,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論述,《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總集,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主要體現?!墩撜Z》中所論述的關于道德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路值得我們借鑒。它所論述的做人道理、教育思想、社會理念已代代相傳,長期浸透在社會體制、文化習俗和人們的思想行為中,它是留給后世的一份寶貴遺產。因此,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指導人們的思想道德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仁的基本內涵

關于仁的基本內涵的理解,學術界的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仁在《論語》中占據著主要地位,在書中共出現109次,一般將仁的內涵概括為:仁是人們做人處事的道德標準,即仁者愛人,仁者安仁,觀過知仁。

首先,孝悌是仁?!墩撜Z》一書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夫孝悌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第一》)。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尊敬兄長;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產生了,因此孝悌是仁的根本。曾子繼承了孔子的孝道并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創作了《孝經》,最終孝成為一種社會道德、家庭美德。

其次,愛人即是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第十二》)。這里的愛人跟墨子的兼愛思想不同,墨子的兼愛理論指的是要無差別地去愛天下所有人,即博愛的情懷。而孔子的愛人指的是關照天下的所有人,把正直的、忠誠的、愿意為社會做貢獻的人都放在合理的位置,不要讓小人當道,最終使年老的人們得到安定舒適,使年幼的孩子們得到關懷照顧,使人與人之間得到相互信任,這樣社會就會和諧穩定。

再次,仁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仁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非是一種宗教戒律,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道德典范。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作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得先幫助他人立身;自己想要通達,也要幫助別人通達。凡事都能從實際生活中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行仁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碰見盲人過馬路,幫扶一把;看見乞丐,能施舍一碗飯。做到這些基本的人性規范,那就可以稱之為仁人了。

最后,能夠做到恭寬信敏惠可稱之為仁。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保ā蛾栘浀谑摺罚┤收咦龅街t恭莊重,就不會受到侮辱,做到寬厚就能夠獲得眾人的擁護,做到守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做到勤敏就能夠取得成功,做到慈惠就能更好地役使別人。因此,恭寬信敏惠是做人做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綜上所述,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顧及天下老百姓安危、講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做事要考慮他人感受、待人要真誠仁厚的一種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遍的道德理念。

二、禮的內涵與作用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和禮是相輔相成的,禮是體現仁的載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八佾第三》)??追蜃诱J為: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仁心,那么學禮是沒有用處的。故而得知,仁是禮的內在理念和內在核心,禮是仁的外在表現。

禮是對社會成員進行教育、規范和約束的典章制度、風俗習慣的總和。它制約著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按照禮來行事。不同的階層或地域之間的禮是不同的??鬃诱J為,萬物都應有自己要遵循的秩序,禮的作用就是讓萬物有秩序可循,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要盡職盡責,忠于職守,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社會就會安寧祥和。因此,禮的歸宿就是讓社會有個安定的秩序,它是一種滲透在人們內心的自然而然的和諧。

禮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可以安邦興國,小可以安身立命。首先,禮起潤色的作用,是人們各種思想品德的調味劑。有了禮,各種善的理念才可以在人間傳播。如果人只有智慧、恭敬、寬厚之心是不夠的,還應加之于禮,就會達到盡善盡美。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保ā短┎诎恕罚?。禮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評判恭、慎、勇、直等理念。其次,禮起到節制的作用。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保ā秾W而第一》)一個人如果以禮為尺度恭敬對待他人,就可以遠離恥辱。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把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不要肆意妄為,做傷害別人的事。節制是處理這類問題的關鍵。再次,禮是情感的紐帶。跟別人相處,要恭敬有禮,把天下人都當成是自己的兄弟或親人,用禮來聯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就會和諧友愛。最后,禮是孝順父母的保障。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保ā稙檎诙罚???鬃犹岢H人死后要厚葬,要守孝三年,這便是孝順,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因此,禮對治國安邦、安身立命之本。

三、仁禮思想的當代啟示

孔子的思想被后世繼承和發揚,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洗滌,不僅沒有褪色,而且指導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對于孔子的仁禮思想的學習要慎重,不能全盤否定,也不可以照搬照抄,要選擇適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思想,使孔子的仁禮思想服務于當代社會,指導人們的實踐。

首先,要做到孝親愛親。孝敬父母是中國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社會向前發展的精神力量。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例如:二十四孝里的王祥臥冰求鯉、花木蘭替父從軍、沉香救母等故事,這些優秀文化遺產,值得我們去學習繼承、發揚光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不斷變化,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也在不斷異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父母因為子女的不贍養而與之對博公堂、兄弟之間因為贍養老人而變成陌生人、街頭會有流離失所的孤寡老人等等,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大家去反思和思考。因此,不要認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是理所應當的,同樣父母也需要我們的關愛和照顧,讓老人的晚年衣食無憂、精神飽滿,這樣才會形成敬老、愛老、尊老的良好風氣。

其次,仁政興邦??鬃诱J為,領導者的思想品德非常重要,領導者是一個德才兼備的、有修養的君子?!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第二》)有德之人就好像北斗星一樣,處于它一定的方位,群星就會圍繞在他的周圍,就會得到老百姓的擁戴,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我們一定遵守基本規則,選拔有責任心、為老百姓服務的好干部。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第十二》)。領導干部要以德服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要帶頭執行,所謂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潔身自好的形象,不驕奢淫逸、行賄受賄等。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贏得民心。

最后,誠信交往??鬃诱J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定要遵循誠信原則?!懊駸o信不立”,誠信是人之根本,也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誠信的人能夠贏得他人的信任,讓人放心,有一種安全感。它是一切道德行為和人們做人處事的前提條件,促使人與人和諧相處,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近些年,人際交往失信現象屢見不鮮,社會出現了嚴重的道德滑坡現象,如:假冒偽劣產品、食品安全、老人跌倒不扶等等。因此要加強誠信道德建設,制定相關制度措施。在法律上約束失信行為,為建設誠信社會提供法律保障。

總之,孔子的仁禮思想從社會、家庭、人與人的關系出發來解決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其不懈的追求??鬃拥乃枷牒退救说脑庥鲆粯?,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諸侯都想壯大自己的勢力,因此他追求大同、仁政的思想得不到實現。在他辭世數百年后,他的思想被亞圣孟子所繼承,尤其是秦漢大統一之后,儒學成為正統的思想,自此被歷代君王所繼承??鬃拥娜识Y思想不僅對我們的現實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樹立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國家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孔子的思想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李澤厚.論語今讀[M].北京:三聯書店,2004.

[3]張耀燦.中國傳統和諧文化的當代價值[J].思想政治教育,2006,(01).

[4]葛榮晉.孔子的孝道與構建和諧家庭[J].東方論壇,2006,(05).

[5]陳開先.孔子仁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J].孔子研究,2001,(02).

(作者簡介:景亦婷,太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猜你喜歡
當代啟示論語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如何讀懂《論語》?
淺論艾思奇《大眾哲學》的歷史貢獻及當代啟示
宋代分路取士與憑才取士的論爭及其啟示
半部《論語》治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