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構建的路徑選擇

2017-03-22 10:53黃雯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路徑選擇外交

黃雯

摘要:自建交以來,中美經歷了30年的調整、適應、沖突與合作。目前,兩國在思想、經濟發展和區域等問題上仍然存在問題和摩擦。為了打破“修昔底德陷阱”,妥善處理雙邊關系,中國提出建立新的中美關系。在國際形勢和國內政治影響下,這個想法已經變得非常復雜,不是短時間能促成的,稍不留心就會造成兩國甚至國際秩序的不穩定。因此,中美雙方應加強對話溝通,深化合作交流,增強互信,更好地迎接挑戰,為中美提供更美好的未來關系的展望。

關鍵詞:新型大國關系 路徑選擇 外交

一、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探索歷程

中國和美國分別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國際局勢的穩定就要依靠中美來共同維護。因此,兩國的關系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自從中美建交以來,兩國的關系一直是曲折的。兩國之間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一下三個階段:

(一)改革開放后增加交流互動

從1979年,在中美建交的公報上,使美國充分認識到共產黨帶領下的中的獨特性和世界地位,也改變了兩國的關系。中美從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開始到戰略性的合作,雙邊關系邁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21世紀來兩國調整發展

21世紀來,中美兩個國都在努力將“建設性伙伴關系”發展為“建設行合作關系”最終成為“全面合作伙伴的關系”。

(三)十八大以后兩國共建新型大國

2013年6月的“莊園會晤”,中美雙方首次以雙邊關系為主題的深入對話,共同努力建立新的中美關系,達成共識,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迎接的挑戰

(一)意識形態和政治思想上的差別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民主的社會主義的國家。它是世界上有著悠久文明的古國之一,至今為止,中國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民主和人權的問題上,中國有權繼承優良傳統,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美國經歷了200多年的變化,戰爭的動蕩和政權的變化,有了更重的冷戰思維,與中國政治制度和運行國家的理念完全不同。

(二)GDP的差距使得經濟發展失衡

美國一直是遵循著霸權主義的國家,難以接受中國力量的快速發展,而且還是以新興大國的方式。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與美國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有著巨大差距,由2000年8倍的匯率縮小到2014年時只有1.7倍。除此之外,自2010年以來,中國的GDP越據世界排名的第二名,僅只次于美國而已。這種現象顯然是觸動了一些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敏感的神經。

(三)亞太戰略錯誤判斷亞太地區利益的沖突

在國際事務上美國對于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的態度變得特別敏感,這是美國一直不愿意積極回應習近平提出的推動中國建立六大關系“大方向”的主要原因。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不可避免地要與美國解決矛盾,這是中美地緣政治中最敏感的地區,是一個復雜而且難以解決的矛盾。美國宣布“重返亞太”是利益沖突的最明顯證據。

三、建立新中美關系的路徑選擇

(一)加強溝通交流,避免戰略性誤判

在2015年9月的訪美的過程中,習近平一直以“正確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的主要信號向美國表示友好。同時,奧巴馬也積極做出了回應:“我不同意守成大國與新興的大國會在‘修昔底德陷阱上沖突,特別是中美兩國之間應該盡量避免沖突”。這也是首次中國領導人用“判斷性的戰略意圖”表達了對中美互動關系的看法,也是中美對話與對話的良好結果,世界上沒有“修昔底德陷阱”,但重點強調了主要的戰略誤判權力為國家帶來的危害。在溝通中應該是核心問題的另一方面關心的積極響應,以獲得理解和達成共識。正如奧巴馬在“瀛臺夜話”中所概括的,必須要全面地了解共產黨的歷史,深入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的領導方針。

(二)有效控制差異,增強戰略互信

分歧控制理念是“求同“的外交戰略方針,并創新發展。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的加快,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逐漸加入更多的全球活動,利益也在不斷增長,并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已經悄然出現在世界各國之間。中美關系逐漸進入新興大國,使國家走向平行,出現新的差異?;诖?,中國領導人提出了控制差異的新概念。中國能夠有效地控制雙方的分歧,從而使美國重新認識中國,也正視中國將會是世界秩序的挑戰者,美國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這表明中美在亞太問題上達成戰略共識,相互幫助,正確判斷戰略意圖,增強戰略互信。中美應該堅持和平與和諧的理念,求同存異,以長期,適當和及時地處理分歧,轉變觀點,重新思考兩岸建立關系的新時期。同時,要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國內的輿論,將兩國之間對抗危機的能力增強,更好地應對國際上復雜的局勢帶來的危險。

(三)繼續進一步合作,共同面對挑戰

目前,世界多極化越來越嚴重,經濟全球化也更好的發展,并且影響更深遠。依賴國越來越依賴。中國和其他國家極力促成彼此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會命運。在這種背景下建立新的中美關系,中美之間復雜的關系需要認識到“共效益,斗傷害”這一點。誠信的合作,雙贏局面則是中美新的權利建立的重要途徑。在沒有前人的帶領下,中美首次突破傳統化思維,建立互信的合作關系。近年來,中國和美國在氣候變化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的發展。2013年4月,克里在中國訪問時,提出并建議中美兩國共同成立氣候變化小組,并積極的展開友好合作關系,一同應對氣候變化的人問題。之后在2014年夏季奧運會期間,中美兩國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明確規定了減排的目標,推動了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第21次會議如期舉行。在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共同建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世陽,鄭琳川.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路徑[J].理論探索,2015,(02).

[2]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方成果清單[EB/OL].2016-01-01.

[3]王天琦.論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J].政治與法律,2014,(17).

[4]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路徑選擇外交
冬奧外交促進團結,一起向未來
悠悠歲月外交情
涉僑外交二三事
軍休服務管理社會化:現實需求與路徑選擇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