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R&D投入的內部環境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2017-03-22 11:15鄧壹丹
商情 2017年1期
關鍵詞:內部環境綜述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R&D投入也越來越被重視。本文通過對影響企業R&D投資的內部環境因素文獻進行梳理,選取企業規模、資本結構、產權性質和董事會特征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進行研究綜述。

【關鍵詞】R&D投入;內部環境;綜述

一、企業規模

不少學者通過實地調查或者實證研究等支持熊彼特的看法,認為企業規模與企業R&D投入之間呈正相關關系(王任飛,2005;趙月紅,2011)。但是曾富全、朱麗?。?009)實證發現高新技術企業的規模顯著小于非高新技術企業的規模。呂民樂,王曉虎(2010)對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經驗研究的結論企業規模與企業R&D支出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可能與學者們選擇的行業及行業競爭形勢不同有關。

而后來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兩者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王西征等(2012)認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R&D投入頻率增大。但企業R&D投入企業規模不是決定企業R&D投入的直接原因,而是與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因而R&D投入強度與企業規模之間呈傾斜的“V”型結構。安同良(2006)發現中國小、中、大型公司R&D強度的趨勢存在著明顯的傾斜的V型結構關系。

但我國更多學者則支持兩者呈倒U型關系。朱恒鵬(2006)認為企業規模對R&D支出具有積極的正面促進作用,不過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一促進作用在逐漸減弱。張杰等(2007)對江蘇省342家企業、聶輝華等(2008)對2001—2005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孔維杰等(2009)對浙江省制造業1454家企業進行實證分析,均表明企業規模與R&D投入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

二、企業資本結構

大多數學者認為R&D投入是一項高風險、長周期的投資,因而負債融資與企業R&D投入之間呈負相關關系(朱艷華,2014;劉智琳,2014)。但是呂民樂和王曉虎(2010)認為銀行貸款對上市公司投資行為存在著“軟約束”,且股東有動機向債權人轉移風險,負債率越高的公司越能夠向債權人轉移公司R&D投資的風險。劉勝強等(2011)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與企業R&D投入之間是一種“雙負”型的關系:高成長性企業和低成長性企業各自的負債水平也與R&D投資負相關。

于是有學者認為資產負債率只是表象,轉而將矛頭指向企業融資約束。顧群、翟淑萍(2011)發現融資約束程度高的高新技術企業R&D投資對企業成長性的推動作用明顯低于融資約束程度低的高新技術企業。但另一方面,高融資約束企業在R&D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更注重R&D效率的提高。除了融資約束之外,有學者對融資來源進行挖掘。張杰等(2012)認為銀行貸款的融資約束較大,對企業R&D投資有抑制作用。

三、企業產權性質

不少學者認為由于國有企業的“天生優勢”導致了其在激勵效果、自身約束上的不足(鄒輝霞、劉義,2015)。不同性質的產權結構在R&D投入上具有不同的激勵效果,界定清晰的產權結構有利于企業增加R&D投入。并且國有企業研發投資效率、技術效率比非國有企業低。但R&D是個高風險和長周期的投資,國有企業具備這樣的物質客觀條件。同時國有企業一方面因為“企業因素”,會因利益驅動和市場、行業競爭等因素進行創新研發,另一方面,“國有”的性質所攜帶的社會責任和國家任務等因素驅使它進行創新研發投入(李政,陸寅宏,2014)。

不少學者注意到同種因素的變化在不同的產權性質的企業中卻會對企業R&D投入產生不同影響。如股權集中度,在一股獨大的國有企業中,R&D投入隨著股權集中度的提高而顯著降低;而民營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對R&D投入額的影響為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再如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制衡度的提高不利于增加R&D投入,而民營上市公司的情況正好相反(趙月紅,2014)。周黎安等(2005)發現企業規模對企業創新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主要體現在非國有企業,而在國有企業方面不存在這種顯著的關系。

四、董事會特征

張秀萍等(2015)發現公司治理是影響該類公司研發績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公司治理中的董事會治理、股東會治理對公司R&D績效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

從董事會規模來說,徐金發(2002)從理論上定性說明董事會規模的縮小、外部董事數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周杰和薛有志(2008)認為董事會規模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顯著為負。而另一些學者則發現董事會規模對企業創新沒有顯著的影響(張洪輝,2010)。

從董事會人員的構成來說,主要包括內部董事與外部董事兩部分。通常認為,外部獨立董事會起到監督約束作用,會有助于企業進行創新投資。但是早期有學者認為獨立董事制度雖被引入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當中,但還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獨立董事制度有待完善(陳隆等2005)。楊勇等(2005)、田元飛等(2009)、馮根福等(2008)發現獨立董事對企業技術創新有正向的影響,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所占的比例較高的企業,其R&D投入要高于獨立董事比例低的企業。

參考文獻:

[1]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國制造業企業R&D行為模式的觀測與實證——基于江蘇省制造業企業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6,02:2156

[2]高良謀,李宇.企業規模與技術創新倒U關系的形成機制與動態拓展[J].管理世界,2009,8:113123

[3]童盼,陸正飛.負債融資,負債來源與企業投資行為[J].經濟研究,2005,5(I):75126

[4]劉智琳.企業R&D投入及效率研究——基于負債融資視角[D].[碩士學位論文]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14

[5]曾富全,朱麗俊.資本結構影響企業研發投資決策嗎——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會計之友,2009(24):8488

[6]劉振.融資來源對公司R&D投資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中國上市高新技術企的經驗數據[J].中國科技論壇,2011(03):5459

作者簡介:

鄧壹丹(1993-),女,漢族,四川成都人,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內部環境綜述
SAPHO綜合征1例報道并文獻綜述
基于遷移學習模型的小樣本學習綜述
知識追蹤綜述
共指消解技術綜述
面向自動問答的機器閱讀理解綜述
施工機群配置優化研究綜述
施工機群配置優化研究綜述
論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的現行模式與新模式的構建
對加強和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思考
新時期高校內部環境控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