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影響生物進化的因素

2017-03-22 21:58徐菁澤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生物進化自然環境變化

徐菁澤

摘要:在進化的過程中,生物種類由少變多,結構功能由簡單到復雜。本文結合筆者平時所學,闡述了遺傳平衡條件及影響生物進化的幾個因素,最后分析了生物進化后對環境的反作用,提出了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

關鍵詞:變化 基因 自然環境 生物進化

原始地球是沒有生命的,最初,在閃電的作用下,無機物質形成了氨基酸,經過漫長的化學反應,氨基酸逐漸形成了肽鏈的高分子物質,后來演化成單細胞生物,再逐漸進化成多細胞生物。整個生物的進化過程是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是細胞內部分工的結果,是自然選擇和生物對環境適應的過程。

一、遺傳平衡條件與進化

早在1908年,溫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遺傳平衡定律”,如果滿足了五個遺傳平衡條件,種群的基因頻率就不會發生改變,可以實現一代代的穩定遺傳。下面舉例說明:在一個樺尺蠖的種群中,有黑體和白體兩種體色,黑體基因型用AA表示,白體基因型用aa表示,假設它們的數量各占一半,即AA個體占50%,aa占50%,它們有性生殖的結果如下:

從表格可看出:A和a的基因頻率都一直是50%,如果滿足遺傳平衡條件,A和a的基因頻率就不會發生變化,預示著生物將不會發生進化,但是這五個遺傳平衡條件很難同時都滿足,只要有一個條件發生變化,則基因頻率就會發生改變,那么生物將發生進化。

二、生物進化的影響因素

(一)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的實質是基因在一定條件下從原來的存在形式突然改變為另一種新的存在形式?,F代生物進化理論提出,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基因突變在個體中發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從種群看則發生概率比較大。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該學說的要點是群體中的個體具有性狀差異,對其所處的環境具有不同的適應性,具有有利性狀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具有不利基因的個體會逐漸被淘汰,這里的有利基因和不利基因本質上就是有利的突變和不利的突變。比如,沒有翅膀的昆蟲在陸地很難覓食,而到了海邊它們卻能很好地避免被風吹進海里。如果基因復制一直保持準確無誤,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早就滅亡了,因為它們無法適應地球在過去很多年中所發生的氣候劇變?;蛲蛔兪遣欢ㄏ?、隨機的,有益的基因突變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因素。

(二)自然環境

生物生存在一定的環境中,時時刻刻都在受到環境的制約和影響。生物對每一種環境因子都有耐受范圍,一旦超過耐受范圍,其生存就會受到影響。最近發育生物學研究表明:生物有一種提早產生新性狀的能力,這有利于生物體的變異。他們假設,生物體能夠意識到之前的環境是如何變化的,然后利用這些信息形成它們將來的進化優勢,如,隨著種子的大小和硬度方面的改變,鳥類可能就會形成一種能夠適應這種改變的鳥嘴。由此可見,長期生活在某一地區的生物,它們的遺傳結構和特性受到這個地區生態因子的影響,并能產生很好的適應性。但當環境條件改變或遷居到一個新地方時,它們的遺傳結構和特性就會受到新的環境因子的影響,如果能忍受環境條件的變化,生物就會產生定向的進化。

(三)生態破壞

伴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發現,生物對污染的適應機制及進化格局與自然脅迫條件下的情形并不相同,環境污染并非一種一般意義上的環境脅迫,而是一種生態破壞。當今世界物種滅絕在很大程度上與全球擴散的環境污染有密切聯系,污染的環境使得生物多樣性、遺傳多樣性逐漸喪失。例如,我國昆明滇池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由于水體污染導致富營養化,高等水生植物種類喪失了76%,魚的種類喪失了65%。Fowler等發現,加拿大的云紅杉對大氣污染的適應性提高,但喪失了部分的遺傳變異性,同時對霜害的抵抗力大大降低。

在環境污染條件下,生物進化的選擇因素不是自然環境而是污染物,污染物的循環具有全球性,會降低所有生物進化的潛能,危及所有生物的生存與安全。

三、生物進化對環境的反作用

由原生生物、細菌、真菌、植物、動物構成的全體生物確保了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進行,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發生交流與轉化,此為生物與環境的溝通。因此環境作用于生物進化的同時生物進化也對環境有著極強的反作用。

大約27億年前出現的原始藻類如藍綠藻、燧石藻等,它們含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氧氣改變了大氣的成分,大氣中游離氧的出現和不斷增加,使生物從厭氧生活發展到有氧生活,代謝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改變并促進了生物的進化。由此,自然界發展出完整的水循環、碳循環、大氣循環,保證了生物生存的穩定環境。

總之,生物的性狀主要由基因決定,但后天環境也很重要,有時可以導致基因突變,從而改變性狀,使生物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環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和速度。遺傳物質的變異是進化的內因,環境對遺傳物質的變異起到誘發與篩選的作用,進化后的生物對環境又會產生反作用。

參考文獻:

[1]邊巴次仁.淺談生物進化論[J].西藏科技,2012,(06).

[2]趙瑞.淺談“中性學說”與生物進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7).

[3]邵煥臻.淺析生物進化的發展[J].自然科學,2016,(07).

[4]劉元凱.發現生物突變和進化的機制[J].黑龍江科學,2016,(03).

(作者單位: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二)

猜你喜歡
生物進化自然環境變化
從9到3的變化
生物進化知識點引發的思考
幼兒園在自然環境下開展游戲的探討
例析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學習要點
鳥的變化系列
“讓路”讓出的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