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的現實困境

2017-03-22 08:01王夢園
商情 2017年4期
關鍵詞: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現實困境

王夢園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兼善天下”的中國道路打造了一篇篇既推動中國自身發展又造福世界人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是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迫切要求。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向國際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并非易事。綜合來看,一是中國自身講述故事的能力有限;二是中國國際傳播能力亟待提升;三是東西方國際話語權對比懸殊。

【關鍵詞】中國故事 國際傳播 現實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就舉世矚目,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外國政要和智庫人士開始重新認識和評價中國。但是,當前國際國內對中國還存在著種種偏見、誤讀與誤判,“國外對我們黨的了解是很少的,那些抹黑我們黨的歷史、詆毀我們黨的領袖的言論頗有市場?!笔聦嵄砻?,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并非易事。

一是中國自身講述故事的能力有限。

約瑟夫·奈在2013年年底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新一屆的領導人的確是比較好的說故事的人,最近提出的‘中國夢,就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我們還要繼續觀察到底‘中國夢的實質內容未來會是什么?!边@一簡短話語至少透露以下三點信息:其一,中國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在故事講解方面成績突出,世人有目共睹;其二,外界人士對中國夢多有疑慮,而這樣的疑慮帶有“神經過敏”的特點;其三,中國夢的國際傳播和闡釋工作還不到位,仍有待深入解讀的必要。由此我們很容易想起來,美國高盛公司高級顧問喬舒亞·庫珀·雷默在他那篇名作《淡色中國》中對中國獨到而敏銳的發現,即“中國欣欣向榮、引人入勝的當代文化越來越吸引全世界的眼球”,但是,“中國一些官員在展示本國的文化時,卻仍然習慣于選用那些老掉牙的戲劇、文打武斗的功夫和平淡無奇的茶葉,他們還未意識到如何充分利用當代中國的文化先鋒?!薄笆澜缟洗蠖鄶等嗽缇椭乐袊鴵碛袣v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反復再強調這一點根本無助于樹立中國的新形象?!边@些一再說明了,中央領導集體擅長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既不代表地方各級領導干部擅長講故事,也不代表中國思想文化理論界擅長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更不代表中國全體國民講述故事的能力。

現實情況是,中國自身在國際舞臺上講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能力非常有限,絕大多數國民不知道向國際社會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重要性,這就直接制約著故事內容的選擇和講解的技巧。這其中,“中國的知識精英是研究中國、解釋中國的關鍵群體,但是這個群體經常受到‘權、錢、洋、俗等多種因素的干擾,從而影響了其研究的質量和解釋的效力?!鄙贁倒賳T總是用一些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外交辭令“繞道走”,他們認為回避矛盾是一種“策略”。而“中國媒體的新聞報道容易道德說教,影響受眾接受。中國現在有了傳播的意識,但并不知道如何將價值觀傳播出去。中國媒體更像是一種‘自說自話?!闭\然,當前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思想多元多變,這勢必在客觀上對認清中國國情、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增加了難度,但這不能成為開脫我們國際傳播“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之困境的借口。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傳播效果欠佳之局,更應該深入追問:對于自身存在的短板和缺陷,究竟該如何彌補和矯正?

二是中國國際傳播能力亟待提升。

我們“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之困,充分暴露了中國國際傳播能力不足之弊。中國傳播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乎中國立場的表達,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維護。故而,對此弊病不可小覷。究其病因,中國對外傳播事業自身理論素養不足、傳播技能缺憾和整體傳播戰略缺失等方面不容忽視。而一些媒體受制于西方新聞傳播理論束縛,對西方媒體偏信、盲從甚至產生依賴,主動讓出話語權,有意無意之中為他人作嫁衣裳。也有一些媒體在轉載、轉播西方國家的新聞信息時缺乏明確的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就會不自覺地跟著西方國家跑,掉入其話語陷阱。在中國諸多媒體的國際新聞,除了與本國主權和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中國國家立場和中國價值觀念極其模糊,這是一貫的通病。此外,中國文化界、藝術界、學術界及社會各界長期存在一種不好的風氣,在語言習慣、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日常起居等方方面面都表現出對西方文化的極度追崇和模仿,這種追崇和模仿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國產影片對好萊塢式大片的跟風日甚一日就是最好的說明。

中國的國家形象跟不上時代變遷的步伐。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看法,還停留在陳舊的觀念中,充斥著固執的偏見和恐懼。中國向世界表達自我的能力十分有限,尚不能夠滿足中國與世界彼此了解的需求。據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在2013年12月份進行的一項多國受眾調查顯示,44.4%的國外受訪者通過“國際知名媒體(如CNN、BBC等)”了解中國,通過“本國電視”的占39.5%,通過“中國在本國舉辦文化商貿活動”的占27.5%。相比之下,通過“中國媒體在本國的傳播”的僅占12.1%。這一數據表明,中國媒體國際傳播影響力極其有限。中國國際傳播事業起步較晚,理論準備和經驗積累不夠,在戰略部署和實際操作層面上極易犯顧此失彼的錯誤。我們由于曾經過度關注歐美中心的目標市場和受眾,卻忽視了主動與對我國具有特殊地緣政治意義的一些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而喪失了不少主動修繕鄰國關系、促進合作共贏的機會。

在媒體全民化時代,中國在對外傳播實踐中過分強調政府主導和規模效應,忽視了對民間和社區資源的利用,這不能不說是又一短板。如何實現與國外民間社區的充分互動,緊緊跟上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媒體全民化的發展趨勢,是促成我國國際傳播能力躍升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傳播實踐表明,我們仍需要跨越文化交流障礙,突破固有思維藩籬,以求在了解和熟知受眾群體的文化心理和價值需要方面取得經得住實踐檢驗的成績。

三是東西方國際話語權對比懸殊。

“話語權在傳播國家的價值觀念、表達國家的利益訴求、實現國家的根本利益上擔負重要使命?!彼憩F為對外發言權、評判權等,取決于一國的綜合國力及其話語體系的對外影響力。誰能更有效地利用全球新聞傳播闡述自己的立場,誰就能夠搶占輿論先機,獲得更多支持,從而在政治角力和斡旋過程中,影響事件發展態勢,增加勝出的籌碼。在這一機制催化下,國際話語權斗爭日趨激烈。

當前,世界上“學術評估體系、人文和自然科學領域的七大文摘和索引都由西方發達國家掌握。全球50家文化媒體娛樂公司掌握了當今世界95%以上的文化市場,傳播于世界各地的新聞90%以上由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壟斷。全球75%的電視節目是英語節目,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達,幾乎100%的軟件源代碼用英文寫成?!苯柚鷱姶蟮膫鞑ジ窬謨瀯?,西方大國通過多種手段把國際事件按照西方思維和價值觀念進行傾向性裁剪,經由全球新聞網絡傳播到世界各地,攫取輿論傳播話語權,占據輿論制高點,致使競爭對手陷于被動。這一系列能力,就是軟力量,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工具。

眼下,國際傳播領域的信息走向,總體來說還是由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而后者轉播前者的新聞信息是常事,從而有意無意地充當了發達國家強勢話語的“傳聲筒”,處于被動地位。在國際重大時事傳播中,歐美主流媒體的滲透力影響力無處不在,而源于中國媒體的信息被轉發和評論的數量非常有限。一些西方大國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他們把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突發事件與民族、自由、人權、宗教等敏感話題掛鉤,肆意抹黑中國,誤導世界民眾。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被西方媒體苛責為搭了西方發達國家的便車,中國對非洲開展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經濟援助被指責為“資源掠奪”,中國企業正常走出去被扭曲為“新殖民擴張”,中國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被歪曲為“文化入侵”,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助其度過難關被誣陷為企圖操縱美國。西方大國的文化霸權和話語霸權在此一覽無余,東西方國際話語實力對比懸殊也表露無遺。在世界政治話語體系中,中國尚且處于邊緣狀態,缺少應有的定義權、設置議程、引導輿論的機會,話語影響力十分微弱。國際話語權斗爭“西強我弱”、“西攻我守”的局面的存在,給我們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造成了嚴峻挑戰。

參考文獻:

[1]高永中:《講好中國故事,深化中國夢的對外宣傳》,《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年第4期。

[2]黃瀅:《約瑟夫?奈: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環球人物》2014年1月5日。

[3][美]喬舒亞.庫珀.雷默等:《中國形象:外國學者眼里的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8頁。

[4]金燦榮:《影響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主客觀因素》,《北京日報》2015年1月26日,第21版。

[5]《尊重傳播規律 講述中國故事——海外人士談中國加強國際傳播力建設(下)》,《人民日報》2011年9月28日,第22版。

[6]戴元初:《大數據時代對外傳播效果的評估與提升》,《對外傳播》2014年第10期。

[7]楊鮮蘭:《構建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難點與對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第2期。

[8]熊澄宇:《在交流和創新中增強文化自信》,《求是》2014年第18期。

猜你喜歡
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現實困境
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現實困境和對策分析
中國網絡民主發展的現實困境及優化對策
全球化與國際傳播:媒體與公民的世界性互動
促進漢語國際傳播的十項策略
我國電視紀錄片國際傳播的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現實困境與對策
世界最大童書展,“中國故事”升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