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巴以沖突的歷史淵源及根本原因

2017-03-23 18:19甘艷莉
理論觀察 2017年2期
關鍵詞:根本原因歷史淵源

甘艷莉

摘 要: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巴以沖突一直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地區性熱點問題。該問題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同時與各種民族、宗教矛盾以及國際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都密不可分。

關鍵詞:巴以沖突;歷史淵源;根本原因

中圖分類號:D81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7)02 — 0110 — 03

一說到國際熱點,人們都不由得想到巴以沖突,作為中東問題的核心,它可以說是一樁亙古未決的歷史公案?!妒ソ洝防镌鴮突固姑枋鰹椤傲髦毯兔鄣牡胤健?,而今這個一度富饒的地區卻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火硝煙。國家利益、民族恩怨、宗教矛盾、領土爭端等錯綜復雜的問題,使得巴以沖突的成功解決絕非易事。

一、巴以沖突的基本情況回顧

據相關資料記載,早在1947年11月,第二屆聯大通過的第181號決議,已經就巴勒斯坦分治計劃問題作出了相關裁決。但這份決議明顯受到大國政治的影響,諸多條款都有利于猶太人,有失偏頗。因而阿拉伯各國人都十分憤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是極力反對,因此巴以沖突愈演愈烈,進而升級到一系列戰爭的爆發。

1.五次中東戰爭

中東地區從1948年至1982年間,先后歷經了五次大規模戰爭,這些戰爭對巴以關系,甚至可以說對阿以關系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一次中東戰爭發生于1948年,即是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國于1948年5月14日成立,15日,隨即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通過這場戰爭,聯合國181號決議規定的阿拉伯國家的大部分領土,都悉數被以色列占領。除此之外,以色列還強行攻占了西耶路撒冷。

1956年10月29日晚至1957年3月期間,中東地區爆發了第二次戰爭,即蘇伊士運河戰爭。本場戰爭以在英法唆使下,以色列入侵埃及領土西奈半島為開端,最終以以色列軍隊及英法軍隊全部撤出埃及領土為結束。

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于1967年6月5日,即“六五戰爭”。本場戰爭以以色列向敘利亞、埃及和約旦發動了突然襲擊為標志。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大獲全勝,總計侵占的阿拉伯土地面積約為6.57萬平方公里,其中便包括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區以及約旦河西岸地區。

第四次中東戰爭發生于1973年10月,這場戰爭又被稱為“齋月戰爭”、“十月戰爭”或是“贖罪戰爭”。10月6日,在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埃及、敘利亞共同發起對以色列的進攻。三國軍隊交戰,戰況異常慘烈,敘利亞軍隊攻占了太比利亞湖,埃及軍隊也強勢摧毀了“巴列夫防線”。眼看以色列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卻不料在大國的干預下,本場戰爭只能在經歷了19日浴血奮戰后被迫停止。

第五次中東戰爭于1982年6月6日爆發,即黎巴嫩戰爭。本場戰爭的交戰雙方為以色列和黎巴嫩。以色列突襲黎巴嫩,占領了其南部的一條狹長地帶,寬度約10至15公里。

34年間,中東地區便經歷了五次戰爭,該地區的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巴勒斯坦也因此失去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全部領土,以色列成為戰爭的受益方。

2.和談與沖突

1993年9月,在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第一次交火45年后,雙方終于達成共識,簽署了奧斯陸協議,他們決定暫時?;?,以和談的方式去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但事與愿違,這場和談歷經了7年之久,雙方卻未能達成和平協議,最終在2000年9月以一場大規模流血沖突收場。巴以雙方對峙,各自受不同的利益驅使,關系并無緩和之意,反而在2002年3月后雙方矛盾激化,兩國又一次進入了“全面戰爭”的緊張局面。

從2008年至2014年,巴以雙方陸續制造了三次大規模流血沖突事件,分別是2008年的“鑄鉛行動”、2012年的“防務之柱”以及2014年的“護刃行動”(見表1),雙方矛盾持續升級,局勢也越來越動蕩,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二、巴以沖突的歷史淵源追溯

自古以來,戰爭與沖突多為領土,巴以沖突自然也不例外,實際上也是領土之爭。巴以問題由來已久,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但卻一直未能妥善解決。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羰且匪莅鸵悦艿母?,可以從5000年前說起。

1.血緣近親各自建國

相傳,閃米特人是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的祖先,最早他們共同在中東一帶生活。后來,閃米特人逐步分化成兩支,即是迦南人和希伯萊人。公元前3000年前后,迦南人從阿拉伯半島遷徙至地中海東岸,建立迦南國,他們的后裔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公元前19世紀,希伯萊人也從兩河流域遷徙至地中海東岸。迦南國人感到來者不善,實際上并不歡迎希伯萊人,希伯萊人為了生存繁衍,爭奪領土,與迦南國人長期兵戎相見。直到公元前11世紀,希伯萊人占據耶路撒冷,建立了屬于他們的第一個國家,他們的后裔也就是現在的猶太人。

由此可以看出,阿拉伯人、猶太人都屬于巴勒斯坦最早期的居民。從遷來的時間看,阿拉伯人比猶太人早兩千年左右;從建國時間看,阿拉伯人比猶太人早一千年左右;從后代來看,他們二者都世代居住于此,并不斷繁衍。

2.猶太復國主義影響

在希伯萊人建國之后的近百年時間里,也就是在掃羅、大衛、所羅門這三個首領的統治期間,猶太民族也曾度過了一段安定繁榮的時期。不過好景不長,公元前9世紀前后,希伯萊王國就不斷遭受外族侵略,猶太民族雖奮起抵御但仍難逃厄運。公元前928年,希伯萊王國逐漸分裂成了以色列、猶太兩國。猶太民族從此經歷了悲慘的命運,要么被殘忍屠殺,要么被變賣為奴,一個民族的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公元前722年,亞述帝國入侵,滅掉了以色列王國;公元前586年,巴比倫帝國崛起,滅掉了猶太王國。猶太民族也遭受了種族的傾覆,從此從巴勒斯坦地區的主體民族名單中消失了。

在之后的100多年時間里,巴勒斯坦地區又涌入了希臘人、土耳其人和羅馬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相互影響、不斷同化,逐步形成共同的語言、文字,并有了共同的文化以及信仰,他們共同組成了巴勒斯坦人,成為該地區文化和歷史的共同締造者。

而猶太人在遭受滅國和滅族的摧殘下,迫不得已只能四處流散到其他國家,淪落為少數民族。在與其他民族共同生活的過程中,猶太人因不愿放棄本民族信仰和習慣,不斷遭受外族排擠。盡管處境艱難,但猶太民族心中的信念不滅,復國主義理想一直支撐著這個民族堅強生存。

1881年3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猶太民族復國主義運動由此拉開了序幕。俄國排擠猶太人的呼聲高漲,他們提出:“沒有祖國,猶太人永遠都是外國人?!?/p>

1897年,猶太人召開了復國主義大會,會上通過了綱領作出如下規定:“猶太復國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家園?!痹诖藭h召開之后,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紛紛涌入巴勒斯坦。他們一致認為,巴勒斯坦是他們的唯一的最好的去處。

大量猶太人的涌入,又一次引起了其與阿拉伯人的矛盾。1929年,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矛盾激化,在哭墻附近發生了大規模的流血沖突事件,從此以后,雙方的沖突就再也沒有真正意義的結束過。

3.聯合國介入調解

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多次爆發流血沖突事件,導致中東地區的局勢持續動蕩,當地人民不能安居樂業。1947年11月,聯合國本著和平共生和人道主義原則出面調解,并通過了一項聯合國決議,該決議規定:“將巴勒斯坦劃分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獨立的國家?!?/p>

根據聯合國決議規定,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有權建立屬于自己的國家。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成立,屬于猶太人的國家得以順利實現,而屬于阿拉伯人的國家,卻由于國際國內種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未能順利得以建立。

對于聯合國的決議,阿拉伯人明顯是不服的,特別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眼看國家即將無端被分化,表示相當的憤慨。從此,巴以沖突便埋下了根深蒂固的種子,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至今,其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總計爆發了五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七年和談,以及近年的三次大規模流血沖突。

以色列的猶太人無疑成為這些戰爭和沖突的受益者,猶太民族又重新回到巴勒斯坦的歷史舞臺。以色列建國后的不到七十年的時間里,他們幾乎占領了巴勒斯坦全部領土,同時還侵占了周圍的一些“阿拉伯人國家”的大片領土。中東地區人民長年飽受戰亂之苦,巴勒斯坦原有的居民淪落為難民,對猶太人愈發地仇恨。但猶太人并未因此感到愧疚,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奪回原本就屬于他們的東西。

三、巴以沖突的根本原因剖析

巴以沖突之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一方面與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密不可分,一方面兩者之間的現實利益也存在諸多瓜葛。如果說歷史淵源為巴以沖突埋下了種子,那現實利益的矛盾就可以說是沖突的根本原因。

1.耶路撒冷主權歸屬不明

首先,耶路撒冷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從地理位置上看,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占據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從歷史上看,此城于公元前3150年建立,是一座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從國際地位上看,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以及伊斯蘭教的發源地,被稱為“三教圣地”,享有世界著名文化、宗教古城的美譽,具有豐厚的旅游收入?;谝陨先c,耶路撒冷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其次,耶路撒冷一直處于主權未定狀態。聯合國于1947年將其劃為國際共管區;1949年,耶路撒冷在約旦和以色列的共同協商下,被迫劃分為東西區,由兩國分別控制;1950年,以色列遷都于此,并借第三次中東戰爭占領東區舊城,將耶路撒冷全境收入囊中;1980年,以色列立法宣布耶路撒冷為其“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事實上,國際社會一直都未承認約旦或者是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以色列妄圖獨占耶路撒冷的狼子野心,也直接遭到聯合國的無視,種種措施和立法均被宣布為無效。

再次,耶路撒冷涉及復雜宗教和文化問題。猶太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人都曾在此生活繁衍,很長一段時間內,多個民族一直處于雜居狀態,他們都為創造這座城市的文明、推動這座城市的進步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三教圣地”,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座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更是全世界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教徒的宗教情感的象征。各大教派之間因宗教權益所衍生出一系列爭斗和沖突,使得耶路撒冷的主權歸屬問題顯得更加錯綜復雜。時代變遷、民族雜居,同時又夾雜著不同宗教信仰,因而即便聯合國介入,也無法簡單去界定這個城市到底歸屬于誰。

如此具有重要地位,主權歸屬卻又一直懸而未決的城市,自然就成為了引爆巴以沖突的一個關鍵點。

2.猶太人定居點建拆爭端

首先是定居點的建立。聯合國通過有關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被劃定的區域內,猶太人可自行建立定居點。有此決議作為庇護,以色列在他們占領的原屬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了數以百計的猶太人定居點,散步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蜂擁而至,如回故土。因而短時間內,在這些定居點居住的猶太人就高達幾十萬人。

其次是定居點對巴勒斯坦人的影響。猶太人定居點大多建在巴勒斯坦西岸,以及加沙地帶,這些區域不僅擁有良好的水源、便利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是巴勒斯坦的軍事要地和交通干線。以色列通過建立猶太人定居點,名正言順地將戰爭掠奪的土地歸為己有,同時由于這些定居點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十分有利于以色列對阿拉伯居民的動向實行實時監控。

再次是巴勒斯坦人對定居點的不滿。巴勒斯坦人認為,猶太人定居點一方面助長了以色列的囂張氣焰,給以色列政府拒絕撤軍制造了口實;另一方面,猶太人定居點截斷了巴勒斯坦人重要的水源和交通要塞,嚴重影響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巴勒斯坦人不止一次要求拆除猶太人定居點,但卻始終未能如愿。就實際情況看,猶太人定居點已存在數十年,真要拆除將會涉及到很多現實問題,比如資金來源、居民安置、撫恤和就業等問題,拆除定將引起新的社會動蕩不安。

由此可見,猶太人定居點也是橫在巴以之間的一道硬傷,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巴勒斯坦人對猶太人的民族仇恨,使得巴以沖突一點就著。

3.巴勒斯坦難民安置分歧

首先是難民的界定。巴勒斯坦難民指的是分布在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加沙,以及約旦河西岸一帶,由于多次中東戰爭和沖突,背井離鄉的阿拉伯人,他們原是巴勒斯坦居民。

其次是難民安置意見分歧。巴方認為,難民是由于戰爭造成,戰爭的挑起方應負最大責任,因而要求以色列負主要責任,應當給予巴勒斯坦難民相應的賠償,并準許他們回歸以色列。以方則認為,對難民的安置和賠償需要龐大的資金,勢必會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因而不愿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此外,以方并不贊同讓難民回歸以色列,認為此舉會造成“國家安全問題”。

巴勒斯坦難民的安置不僅涉及到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相處,還涉及到社會的安定和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因此以色列對此問題的解決方案相當謹慎,并在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除此之外,國際社會干預乏力,雙方缺乏信任,大國勢力影響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對巴以沖突形成火上澆油之勢。

放眼整個中東地區,除了巴以沖突外,還有伊拉克戰爭、敘利亞內戰等一系列新的政治事件不斷涌現,為本就動蕩的中東局勢雪上加霜。但我們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巴以長期持續、成因復雜,深刻地影響著阿拉伯人、猶太人和伊斯蘭世界。希望雙方都能珍視和平,以更好的方式去謀取共贏與發展。

〔參 考 文 獻〕

〔1〕李國富.巴以沖突的歷史由來、原因和前景.前線,2002,(06).

〔2〕吳友石.巴以沖突的由來與展望. 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2,(06).

〔3〕尹成法.巴以沖突原因再探.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4).

〔4〕王京烈.巴以沖突:主要影響因素及預測分析. 西亞非洲(雙月刊),2003,(05).

〔5〕任忠英.巴以沖突的民族和宗教根源.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11).

〔6〕龔正.巴以新一輪沖突的緣由及影響.國際研究參考.2014,(08).

〔責任編輯:張 港〕

猜你喜歡
根本原因歷史淵源
血液透析患者發生跌倒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國企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應對策略
關于變電運行中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的探究
高州民歌源流考
鳳陽鳳畫藝術特色研究
中國三弦與日本三味線的歷史淵源探究
淺談東海呂劇
會計準則與稅法的關系及差異的根本原因
柴油機壓縮空氣起動系統三通球閥內漏分析與處理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