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2017-03-24 11:01吐爾遜江·馬義爾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思政師生微信

吐爾遜江·馬義爾

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以其都有的豐富性、開放性、互動性,對人們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一方面它增強了人們在信息獲取方面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不良信息進入我國人民生活中。在這種時代形勢下,高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大學生作為新媒體的熱衷者,在生活、學習中普遍使用新媒體,其思想理念、行為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新媒體的影響。由于新媒體缺乏有效的監管,導致一些負面信息逐漸進入高校校園,對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沖擊,部分大學生受這些消極思想影響逐漸產生享樂主義、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傾向,這顯然不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因此,高校應當積極應對新媒體時代的這些挑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機遇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加快,這就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徑。高校思政教育人員可以合理運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工具,加強與大學生的互動交流,及時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并適時給予鼓勵和幫助。此外,還可以運用新媒體條件下的圖片、語音、文字、視頻等元素增強與學生互動的趣味性,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教育中。例如,高校思政教育人員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并適時向大學生傳遞各種思政教育信息,或通過微信的相關功能了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這一方面有助于增強思政教育的豐富性和生動性,提升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師生互動的靈活性,進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2、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

首先,新媒體容易引發各種心理問題。新媒體環境下各種虛擬平臺相繼出現,大學生可以用虛擬身份在網絡上搜集、發布、傳播信息,打破時間、空間限制,這種虛擬性帶給大學生一種全新的體驗,使得許多大學生沉迷其中。此外,在網絡環境下還逐漸出現許多游戲,其中包含大量黃色、暴力信息,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干擾,甚至將這些不良因素帶到現實生活中,危及校園安全,并使得大學生逐漸產生暴躁、萎靡等心理問題。其次,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容易面臨信任危機。新媒體特有的隱蔽性和虛擬性,使大學生可以用虛擬名稱獲取他人的信任,或用虛擬名稱在網絡中散布信息。這使得網絡欺詐現象日益嚴重,人們在網絡環境中陷入信任危機。受這種氛圍影響,許多大學生開始不信任他人,不愿與教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這顯然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利。

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途徑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教師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并逐步認識世界,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若要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就必須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高校應當為思政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培訓平臺和機會,鼓勵思政教師不斷學習,了解最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手段,進而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此外,思政教室也應當正確的審視自己,根據時代形勢和專業要求,主動學習各種新知識、新技能,尤其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思政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各種新媒體技能,熟悉新媒體平臺和工具,提高新媒體使用水平,在思政教育中靈活運用各種新媒體,增強思政教育的豐富性和實效性。

2、搭建師生互動平臺

與其他一切教育活動一樣,思政教育應當充分重視師生互動,搭建切實可行的師生互動平臺。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師多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缺乏必要交流,導致學生缺乏參與熱情。所以,若要提升思政教育質量,思政教師就應當運用多媒體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例如借助數字媒體或校園網絡加強公益勞動宣傳,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進而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微信或微博向教師匯報活動進程與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給予正確指導,進而提高活動效率。

3、加強文化項目建設

在新媒體環境下,一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中,甚至逐漸脫離了現實生活,這主要是因為校園文化生活過于貧乏,因此,若要在新媒體環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就必須關注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社交平臺和校園活動,鼓勵他們積極投身于現實生活中。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各種樂趣和成就感,進而正確看待新媒體環境,合理運用網絡。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

猜你喜歡
思政師生微信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微信
麻辣師生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