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規程

2017-03-24 12:27張新苗施建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造林技術

張新苗++施建華

摘要 針對東??h石灰巖裸露山地造林困難的問題,擬定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規程,包括規劃設計、樹種選擇、結構配置、造林方法、撫育管理、檢查驗收和建立檔案等內容,以為提高同等立地條件的造林成活率提供借鑒。

關鍵詞 造林技術;石灰巖裸露山地;江蘇東海

中圖分類號 S728.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138-02

1 范圍

為規范東??h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提高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成活率,改善石灰炭巖裸露山地的生態環境,特制定本規程。本規程適用于東??h石灰巖山地,并且巖體大多裸露、土層通常瘠薄、植被普遍稀少的困難立地造林。本規程包括規劃設計、樹種選擇、結構配置、造林方法、撫育管理、檢查驗收和建立檔案等內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程的引用而成為本規程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程,然而,鼓勵根據本規程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程。

引用的文件有《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0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1-16453.6-1996)、《林業容器育苗》(DB33/T653-2007)、《林木種子質量等級》(DB33/176-2005)、《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等級》(DB33/177-2005)、《林木種子檢驗規程》(DB33/178-2005)、《林業育苗技術規程》(DB33/179-2005)、《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DB33/T379.4-2002)。

3 術語和定義

3.1 石灰巖

石灰巖是地殼中分布最廣的礦產之一。按其沉積地區分為海相沉積和陸相沉積;按其成因分生物沉積、化學沉積和次生3種類型;按礦石中所含成分不同可分為硅質石灰巖、黏土質石灰巖和白云質石灰巖3種。石灰巖的礦物成分主要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鎂礦和其他碳酸鹽礦物,還混有其他一些雜質。東??h具有較豐富的石灰巖資源。

3.2 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

石灰巖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剖面中下部常具石灰性,并受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影響使母巖中絕大部分CaCO3淋溶損失,而殘留于土體中的主要成土物質則為母巖中的副成分(鐵錳鋁及黏土),石灰質、偏堿性、無機養分缺乏及土壤瘠薄或巖石和母質裸露等通常成為抑制樹木生長的限制主導因子,與區域立地條件相比,具有明顯抑制植物生長諸因素的立地條件。

3.3 工程造林

把普通的植樹造林納人國家或政府的基本建設計劃,運用現代的科學管理方法和先進的造林技術,按國家或政府的基本建設程序組織進行的植樹造林。

4 規劃設計

一是造林前要做好規劃設計,要在調查研究自然地理條件、分析水、土、肥和光照等各種環境制約因子、自然植被和母巖裸露情況等背景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設計。二是規劃要根據生態經營理念,確定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經營的總體目標,以及階段性目標,規劃區立地類型、布局和效益等。三是設計應針對石灰巖裸露山地的困難立地條件,特別是土層厚度、石灰巖裸露程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機質、土壤氮、磷、鉀含量和pH值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質,以及坡度、坡向和坡位等具體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四是規劃設計內容應包括背景材料、原則和依據、預期目標、樹種選擇、結構配置、種植方法、養護技術、苗木規格、種苗數量、進度安排、經費預算等,以及相關的造林施工圖件。五是規劃設計方案,宜通過專家論證、評審后實施[1-2]。

5 造林技術

5.1 樹種選擇

5.1.1 選擇的基本原則。一是要充分考慮選用樹種在該立地條件下的生產力和適應性,尤其注重選擇適合石灰巖山地具有較好適應性及穩定性的重要優勢樹種;適當引進外來、適生的歸化種。二是盡可能生產符合國民經濟需求的林種、樹種和材種,并預測和順應未來林產品市場發展方向的生態經濟型樹種。三是從樹種的生理、生態和森林群落的自然演替角度,要充分考慮在石灰巖裸露山地特殊困難造林立地條件下的植被重建與恢復的階段性,適當注意灌木和草本等先鋒植物的發掘利用,以提高植被的整體覆蓋率和創造前期自然更新的良好生態基礎[3]。

5.1.2 推薦選擇的樹種。一是喬木。柏木、側柏、濕地松、火炬松、南酸棗、香椿、臭椿、楝樹、黃連木、欒樹、漆樹、拐棗、槲櫟、樸樹、櫸樹、青檀、核桃、華東椴、栓皮櫟、杜仲、銀杏、鵝耳櫪、構樹、秀麗槭、毛紅椿、黃檀、刺楸、刺槐、楓香、桂花、合歡、翅莢香槐、櫻花、女貞、泡桐等。二是灌木。南天竹、美麗胡枝子、胡枝子、馬棘、紫穗槐、木芙蓉、皂角、棕櫚、紫薇、珊瑚樹、夾竹桃、海桐、枸杞、迎春、海棠花、木槿、梔子、茶等。三是藤本植物。爬山虎、常春藤、扶芳藤、絡石、金銀花、石巖楓、香花崖豆藤等。四是經濟林果木。山核桃、山茱萸、板栗、楊梅、枇杷、桃樹、梨樹、棗樹、柿樹、石榴、油桐、桔樹、梅樹等。

5.2 結構配置

一是利用石灰巖山地的特殊凹坑或小平臺地形,隨機種植多樹種的近自然混交林,以提高對病蟲害及各種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二是對于立地條件較一致的石灰巖山地,營造具有一定規格和要求的混交林。三是混交林中的主要樹種與伴生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要有一定差異,選擇土壤改良性能和較高經濟效益的喬木或灌木。四是采用的混交結構模式:①柏木×濕地松混交林。用行間混交(行間與等高線平行)或窄帶狀(3行:3行)混交皆可。株行距1.0~1.5 m×2.0 m,栽植密度3 300~4 500株/hm2。②側柏×刺槐混交林??刹捎?行刺槐與3~5行側柏行帶混交,也可用2~3行刺槐與4~6行側柏帶狀混交,形成刺槐在上、側柏在下的復層林。③柏木×南酸棗混交林。柏木與南酸棗等一起營造混交林可減輕雪壓危害,用行帶混交,即1行南酸棗與3~5行柏木的行帶混交。④經濟林果木混交林。山核桃×茶葉、山核桃×山茱萸、山茱萸×楊梅、板栗×枇杷、柿樹×石榴等。以充分利用立地空間,增強林木的抗逆性,采用錯位株間或行間混交。⑤喬木(杜仲、櫸樹、黃連木、樸樹、欒樹等)與灌木(美麗胡枝子、胡枝子、馬棘、小蠟、紫穗槐、南天竹等)混交林。采用株間或行間混交的方式。但灌木與喬木的距離不應小于1 m,否則旱季的爭水會嚴重影響喬木樹種的生長。⑥在裸露的石灰巖體邊種植扶芳藤、絡石、金銀花、石巖楓等藤蔓植物,提高石灰巖裸露山地的整體植被覆蓋率。

5.3 造林方法

5.3.1 整地方式。①魚鱗坑整地。對坡度陡、石灰巖裸露的地段采取魚鱗坑整地,魚鱗坑規格視樹種特性及山坡具體情況而定。②穴狀整地。適宜于坡度較陡、土層瘠薄的山地,穴狀規格(長×寬×深)一般為0.6 m×0.6 m×0.5 m和0.8 m×0.7 m×0.5 m等。③帶狀整地。沿等高線進行,帶寬0.6~1.0 m,帶間保留自然植被帶,山頂和山腳不整地,有利于山地水土保持[4]。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栽種苗木前,在挖好的定植穴內施入基肥,盡量采用熟腐的有機肥,其次是緩釋復合肥,并適當回土,覆蓋基肥。

5.3.2 造林時間。秋季至春季造林,即11月下旬至翌年4月造林,造林時間選擇在雨后陰天或細雨天,以雨期造林為好。其中,常綠樹種適宜春季植苗造林,一般在樹木發芽前完成;落葉樹種適宜晚秋移植,比冬春移植成活率高。

5.3.3 造林方法。①容器苗造林。積極提倡容器苗造林,確保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求選擇已經煉苗、生長健壯、木質化程度高、無失水和機械損傷的一年生容器苗,質量要求按DB33/T653-2007的規定執行。栽植時將容器內土坨倒出或將容器底割掉直接植于穴內,填土擠實踏平。②種子直播造林。種子直播造林可減少水土流失,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應大力推廣。造林過程中,提倡使用種衣劑拌種或保水劑拌土。

積極推行ABT生根粉、保水劑和節水型苗木營養保水紙袋等造林配套措施;盡量采用科學方法、先進技術,倡導工程造林,確保造林成活率。

6 撫育管理

幼林撫育是造林結束后到幼林郁閉前所進行的管理措施,內容包括除草、松土、施肥、扶正、補植等。撫育幼林要做到“三不傷”(不傷根、不傷皮、不傷梢)、“二凈”(雜草除凈、石塊揀凈)、“一培土”(把鋤松的土壤培到植株根部)。為了減少地表水分蒸發,可用清除的雜草覆蓋種植點,同時利于增加有機質和抑制雜草生長。

7 檢查驗收

一是造林結束經歷一個生長期后,對造林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對造林地資料登記在冊。二是在秋季幼樹生長期結束時應清查幼林,以判定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長情況,評定造林質量和擬定經營撫育措施,對成活率過低的地段要重新造林,造林成活率的調查方法按有關規定執行,可采用標準地(行)方法。三是標準地(行)的選擇要隨機抽樣,山地的幼林調查要包括不同部位和坡向。幼林補植應根據幼林檢查的結果來確定,對于造林成活率低、成活苗分布不均的,要督促做好幼林補植工作。四是造林質量基本要求。以成活或保存株數來確定造林質量,種植喬木的成活或保存株數要求≥1 800株/hm2;種植喬木和灌木的成活或保存株數(叢數)要求分別達到:喬木≥1 200株/hm2、灌木≥1 500叢/hm2;種植灌木的成活或保存叢數要求≥3 000叢/hm2。

8 建立檔案

一是建立基本情況檔案和生產過程檔案,積累生產經驗,為提高石灰巖裸露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建立基本情況檔案?;厩闆r檔案內容主要包括造林地點、規模面積、母巖、土壤、坡度、坡向和植被等自然地理條件,以及規劃設計方案和相關圖件等。三是建立生產過程檔案。生產過程檔案內容主要包括種子種苗材料規格、造林時間及其造林進度、苗木養護管理和生長情況記錄、勞動用工情況等。

9 參考文獻

[1] 張肅俊,秦飛,王朋,等.徐州市石灰巖特困地工程造林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5(7):20-22.

[2] 何來友.貴池石灰巖山地生態型經濟林造林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02(5):41-43.

[3] 秦飛,陳平,王朋,等.我國石灰巖地區森林培育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9(4):120-124.

[4] 孫翠華.石灰巖地區抗旱造林綜合實用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11):61.

猜你喜歡
造林技術
有關營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區中的側柏造林技術有效運用分析
提高干旱區造林成活率的理論與實踐
繁昌縣沿江灘地楊樹造林技術
針葉樹容器育苗造林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