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土著名優經濟魚類保護與開發

2017-03-24 22:43康學會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吉林省開發保護

康學會

摘要 吉林省水域資源豐富,土著魚類種類繁多,但因環境破壞、過度捕撈等因素使得其數量和質量均大幅度下降。分析了吉林省土著經濟魚類保護和開發的必要性,并提出亟待保護和開發的名優土著經濟魚類。

關鍵詞 土著名優魚類;保護;開發;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 S9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242-01

吉林省作為河源省,其特殊的漁業資源有目共睹。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食品安全考慮和消費習慣,人們越來越推崇土著品種。比如細鱗鮭、鴨綠江茴、鱖(鰲花)、花羔紅點鮭(花里羔子)、拉氏鱥(柳根子)等,其市場價格比同類其他品種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而且供不應求。

1 吉林省土著魚類開發的優越條件和必要性

1.1 優勢

吉林省水資源豐富,江河湖泊眾多。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水系發源于長白山,呈輻射狀流出。境內有名稱記載的河流達2 000余條,其中流長在30 km以上的有221條,100 km以上的有38條。全省水域總面積60.1萬hm2,在全國內陸省份中排在第8位,人均水面占有量排在第3位,有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五大水系。眾多江河縱橫交錯,是許多瀕危魚類的棲息、索餌、洄游場所,孕育上百種名貴土著魚類,素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之美稱。

1.2 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加劇,自然環境持續惡化,加上污染、過度捕撈以及產卵環境的破壞等因素,使得吉林省諸多土著品種數量越來越少,有的品種瀕臨滅絕,例如一些名優土著種哲羅鮭、鴨綠江茴、花羔紅點鮭、大麻哈魚、七鰓鰻、灘頭魚等。各級政府對生態安全的重視程度有目共睹。而水域環境、水產資源修復的有效手段是通過增殖放流實現的,對江河湖庫的增殖放流已經成為“漁業法”的重要條款。大規模放流需要高純度、數量眾多的土著魚類苗種,上述土著魚類的規?;a對吉林省漁業資源恢復意義重大,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作用明顯,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吉林省河源鎮的特殊地位決定了魚類區系組成的特殊性以及重要地位。對極危物種如細鱗魚、日本七鰓鰻、哲羅鮭、大麻哈魚等通過現代生物技術進行遺傳物質保藏;運用社會力量進行個體采集、馴化、擴大繁殖種群,進入規?;B殖階段??梢灾苯佑糜谠鲋撤帕?,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和社會意義顯著。

2 亟待保護和開發的名優土著經濟魚類

2.1 日本七鰓鰻

日本七鰓鰻俗稱八目鰻、北極七鰓鰻、太平洋七鰓鰻、七星鰻,為個體較大的洄游性七鰓鰻,在吉林省主要分布于圖們江、松花江、嫩江。日本七鰓鰻可食用也可入藥,其平均脂肪含量(濕重)高達33.1%,還含甜菜堿、肌氨酸、蛋白質、VA、VD等,具有甘溫、滋補強壯的性味功效。俄羅斯人視此魚為貴重食品,日本人認為VA含量高,具有藥效。我國有的漁民將其鹽漬曬干后食用,也用它入藥治療口眼歪斜、夜盲癥、角膜干燥癥等病。日本七鰓鰻為古老的無頜脊椎動物,海淡水洄游,營寄生和自由生活,生態適應性強,在動物進化和動物地理學上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由于酷漁濫捕和水域環境改變等因素,其種群數量日漸減少,中國已將其列入瀕危動物紅皮書,應開展人工繁殖,并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

2.2 大麻哈魚

大麻哈魚別名大馬哈魚、秋鮭、大麻哈,為溯河洄游性魚類,即為江里生、海里長又回原產地河流產卵繁殖的魚類。大麻哈魚有2個生態類群,即夏季溯河回歸的夏鮭和秋季溯河回歸的秋鮭,進入中國境內的僅有秋鮭。產卵后親體死亡,一生只生殖1次。在吉林省分布于松花江、牡丹江的支流、綏芬河、圖們江。大麻哈魚為名貴經濟魚類,肉呈紅色,脂肪含量很豐富,味鮮美,除鮮食外,還可鹽漬、熏制。特別是魚卵更為名貴,營養價值很高,為出口創匯產品??衫没貧w習性放流增殖,發展鮭魚漁業。自1956年以來,中國先后進行了大麻哈魚等幾種大麻哈魚屬魚類的孵化放流,取得部分成效。1962年在吉林省琿春鎮建大麻哈魚放流站,連續多年向日本海放流。建議在已有成效的放流河域長期堅持放流,并采取綜合繁殖保護措施,恢復大麻哈魚資源。

2.3 花羔紅點鮭

花羔紅點鮭別名紅點鮭、花里羔子、麻馬紅點鮭、瑪紅點鮭,為冷水性魚類,有陸封型和降海型2種類型。中國分布有終生棲居山溪里的陸封型,在吉林省主要分布于圖們江和鴨綠江上游支流里?;ǜ峒t點鮭肉質鮮嫩味美,產地價格昂貴,具有養殖前途和一定的經濟價值。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和植被的破壞,水利工程的修建,人為酷捕和水體環境污染,引起生態環境條件發生了變化,造成花羔紅點鮭資源量逐漸減少,個體趨向低齡化,處于瀕危受脅階段,亟待采取保護增殖措施[1]。為保護這一稀有種類,建議開展人工增養殖研究和規?;a。

2.4 鴨綠江茴魚

鴨綠江茴魚又名青鱗子、斑鱒、紅鱗魚,是茴魚屬中唯一存在于鴨綠江上游的種類,為中小型淡水定居種,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具有茴香味,經濟價值極高,屬于優質、名貴珍稀魚類[2]。由于鴨綠江茴魚棲息地窄小,受自然生態環境的限制,其自然種群數量極少,目前已經瀕臨絕跡,根據IUCN 關于受脅物種瀕危等級的最新劃分標準,該魚屬于極危(CR)種,已經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現已被列入《吉林省

重點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名錄》[3]。應加強鴨綠江茴魚人工繁殖技術和規?;B殖技術研究,以保護這一瀕危物種,并擴大其種群數量,滿足人們的需求供給。

2.5 拉氏鱥

拉氏鱥別名洛氏鱥,漁民常稱之為柳根子,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圖們江、鴨綠江、松花江流域和其他江河湖泊中,為雜食性小型魚類。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植物、藻類和水生昆蟲為食,其生存水溫要求不高,既可生活在冷水水域,也可生活在溫水水域[3]。該魚味道鮮美、 肉質細嫩、肌間刺少、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頗受廣大消費者青睞[4]。隨著生存環境污染、產卵場破壞和過度捕撈,導致該魚的自然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亟須研究開發人工養殖,滿足市場需求[5]。在我國北方,尤其是吉林省延邊地區、黑龍江等地,拉氏鱥深受人們喜愛。目前,銷售市場上拉氏鱥貨源短缺,價格走高,供不應求,其價格是大宗淡水魚類品種價格的5~6倍[6],前景十分看好。

3 結語

吉林省水資源十分豐富,水質優良,其自然資源優勢在國內十分突出。近幾年養殖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土著經濟魚類有別于其他魚類,素以鮮美的肉質和綠色品質而受到消費者青睞,除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市場價格一直較高,需求量逐年增加。通過宜魚水面進行土著魚類馴化、健康增養殖為核心的研究、示范、推廣、資源增殖等,全面提高吉林省水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漁民增收,恢復漁業資源,為漁民增收致富開辟有效途徑,成為新亮點產業。為市場提供高檔的名優土著水產品,使吉林省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和養殖品種結構調整,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這對于提升產業整體水平,推動吉林省土著名優魚類養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 參考文獻

[1] 夏重志,董崇智,姜作發,等.花羔紅點蛙種群生態學特征及資源保護[J].水產學雜志,1997(10):48-53.

[2] 孫兆和,王慶有,劉翠英,等.長白山區九種冷水性魚類的食性、生長與繁殖[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2,14(2):78-81.

[3] 劉艷輝,柳鵬,劉鐵鋼,等.拉氏魚歲耗氧率與窒息點的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6,38(4):499-504.

[4] 曾垂莉,劉艷輝,劉鐵鋼,等.5種常用藥物對拉氏魚歲魚種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6,35(4):410-414.

[5] 祖岫杰,劉艷輝,李改娟,等.二齡拉氏鱥在池塘養殖條件下的生長特性[J].漁業現代化,2015,42(4):26-29.

[6] 劉艷輝,陳偉強,劉鐵鋼,等.拉氏鱥的養殖現狀及發展前景[J].水產科技情報,2015,42(5):254-257.

猜你喜歡
吉林省開發保護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稈離田工作方案
反腐
在線投稿與編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學習APP設計與開發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五次優秀高教科研成果評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