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探討

2017-03-24 21:21王躍飛趙峰俠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山西省優勢

王躍飛++趙峰俠

摘要 互聯網是當今時代發展最快速的技術,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提高了農業的轉型發展。通過對互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和優勢的分析,結合山西省農村地區的互聯網農業平臺、建設、運作狀況以及山西省農業生產相對分散等特點,發現互聯網在山西省農業經濟發揮的作用相對薄弱,需要加大山西省集中的互聯網農業銷售平臺,發揮山西省特色農產品和農副產品優勢。同時,還需加大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和互聯網知識培訓,進一步挖掘互聯網在農業經濟中的發展潛力。

關鍵詞 農業經濟;互聯網;優勢;山西省

中圖分類號 F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291-02

1 中國農業經濟與互聯網

1.1 中國農業經濟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礎的產業,主要為人類提供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依據現階段中國所采取1985年產業分類標準,劃分農業為第一產業。如表1所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在2010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為9.6∶46.2∶44.2;其中農林牧漁業單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為9.9%。在2014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為9.2∶42.7∶48.1;其中農林牧副漁業單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為9.5%。說明第一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下降,農、林、牧、副、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不斷減小,且2010—2014年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了0.4個百分點。面對農業發展變緩和粗放、農業水平低的國情,中國在現階段提出了農業現代化建設,即加大對農業結構進行產業化調整,大力發展一體化農業、特色農業和建立農業示范區,推動農村農業在一、二、三產業中的協調發展;并建立農業多元化多樣式利益機制,提升農業產業鏈與價值鏈的有機結合,逐步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以農業觀光、農業養生、農業創意、農業教育等為主的新型現代化農業。中國農業產業結構向商品經濟方向發展,并由農業生產結構單一向多種經營方式轉變。

1.2 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的貢獻

如表2所示,中國互聯網發展速度快,普及率逐漸增高。截至2011年,中國互聯網使用人數為5.131億人;到 2014年,中國互聯網使用人數為6.487 5億人。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2011—2014年增加了1.356 5億人。其中,在4.5億農村地區的勞動力中,不識字或少識字的農民占7%,小學文化及以下的農民占38%,高中文化及以上的占49%。同時,在 2014年,中國開通互聯網寬帶業務的行政村比重為93.50%,行政村互聯網普及率為47.9%,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逐年增加。此外,截至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數量已達64 863個,占全國企業數量的百分比為1.49%,電子商務交易活動比重為7.2%,電子商務銷售額為79 657.9億元,這些都表明,互聯網正帶動著農業經濟快速向前發展。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計算、大數據以及3S(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等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未來農業經濟中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強建設農業現代化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并實施農業科技在重點工程和專項上的創新。開發智能農業,使農業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對農業進行精細化和科技化發展,逐步運用智慧氣象和農業遙感技術。推動農業與互聯網結合,應用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等網絡技術。對農產品和流通設施加強建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改造,完善流通主要網絡,并建立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推動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購銷方式和雙向互通。逐步建立農村電商服務和電商平臺以提高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物流建設,實施“快遞下鄉”工程。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建設網站加大農村與城市的溝通和農產品營銷。如中國惠農網,是權威的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各類農產品齊全,價格實惠;農民通過免費注冊惠農網會員,進行農產品營銷和查詢最新市場供求數據。鮮蜂網開發深耕模式,利用城市的銷售門店和資源直接提供農產品,使農產品成本價格降低、收益增加,提高了農產品的實效性。這些都將拓寬和加深以后互聯網在農業經濟中運用的力度,進一步提升互聯網在農業經濟中的貢獻。

2 山西省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山西省農業特色多樣,雜糧生產的特色農產品多;谷子、雜豆、紅棗、蘋果、核桃在國內外擁有很高的聲譽,主要分布區為運城、臨汾、太原、忻州、大同的盆地,占地達369.25 hm2。面對特色農業,山西省重視發展大宗農產品和糧食生產,建設“菜籃子”工程,實現農戶與市民的直接對接;加強工商資本與外來投資對農村農業的貢獻,促進資本與農業直接掛鉤,提高農民資產性收益,促使農業資金回籠和二次利用;進行農村地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對農業發展中的病蟲害問題、農作物營養問題通過社會化服務解決,并在此基礎上實施一系列惠農政策。如表3所示,2010年,山西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山西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56.9∶37.1。2013年,這一比重為5.9∶53.3∶40.9。其中,2011年第一產業在山西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2012年第一產業在山西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8。表明與全國趨勢一樣,山西省第一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然而,目前山西省農業還面臨很多難題,例如山西省農業基礎較薄弱,生態環境惡化嚴重,農民增產增收較緩慢,特色農產品豐富卻附加值不高,大宗類糧食產量較少,農業科技不發達使農業產業化水平低,城鄉差距逐漸拉大,導致山西省地區發展不平衡。如何解決這些矛盾,發揮特色農業優勢,是山西農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3 山西省農業經濟與互聯網

現代農業的發展,使小農經營的思維方式被打破,農業生產化和社會化推動農業朝向商業模式發展?;ヂ摼W的快速發展,帶動工業、服務業、物流業、金融業等相關行業發展?,F今,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經濟相結合,提高農業農產品營銷水平,促進農業轉型。例如,著名的糧倉所在地江蘇太倉通過市場與互聯網結合,運用公司互聯網平臺向國內外進行特色農產品的宣傳和銷售,實現農產品公司銷售的互聯網運營模式;旅游重點鄉鎮黑龍江白泡子鄉通過興商富民的方式,對農業產業鏈實施網絡化流通貿易,使農產品直接進行市場銷售,減少中間流通環節促進農產品的流通[1-2]。

山西省則位于中部地區,地理環境多樣,農業特色突出。通過對農村地區的走訪和調查,發現近郊農村大部分擁有無線覆蓋和普及互聯網,遠郊和邊遠農村部分擁有無線覆蓋和接入互聯網。2015年山西省開通互聯網寬帶業務的行政村比例為85.2%,互聯網普及率為50.6%,在中國各省中,山西省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較高,但互聯網普及分布不均衡。面對山西省各地市農業生產相對分散局面,建立相應互聯網農業平臺,使農產品擁有集中銷售渠道或平臺至關重要。如表4所示,目前山西省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有 521個,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比重為3.7%,電子商務銷售額為506.9億元。山西省的企業數、2014年期末使用計算機數、每百人使用計算機數、企業擁有網站數、每百家企業擁有網絡數、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電子商務銷售額、電子商務采購額占全國的比例分別為1.56%、1.57%、81.82%、12.64%、81.03%、0.803%、0.636%、0.807%。山西省電子商務發展較快,擁有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的經驗和基礎。

3.1 山西省農業經濟中的互聯網建設

3.1.1 平臺內部建立網站。建立農業電子商務系統,由數據庫、瀏覽器、應用等服務器和防火墻改成。建立硬件系統,使用內存高的磁盤對農產品的買入和出售進行記錄;軟件系統,用于對農產品在網站上的頁面設計和程序錄入;使用各種終端設備。建立數據庫系統,單獨對農產品數據進行分析和運用,如對農產品訂購量、交易量、發售量、農作物收成等進行跟蹤,及時發布最新農業信息,開展農業農產品宣傳。培訓專業網站技術人員,對互聯網平臺的農產品定期更新和調整,維護網站的安全和服務設備的正常運行[3]。

3.1.2 平臺外部建立公關聯絡體系?;ヂ摼W農業平臺實現農戶與消費者直接交易,去除中間環節,但也要與相關公司合作?;ヂ摼W農業平臺是農業電子商務平臺,與相關專業農業網站建立合作,與阿里巴巴、當當網等電商網站建立合作,開展多渠道銷售。與中國農業銀行、山西農村信用社等相關銀行建立電子支付和網絡銷售制度。與物流服務公司合作,便捷農產品運輸,完成農產品從農戶直接到達消費者,實現農戶與消費者互惠互利[4-5]。

3.2 互聯網在山西省農業經濟中的運作

互聯網農業平臺的建設,是基于網絡發展的優勢,建立的山西特色農業農產品體系。利用互聯網農業平臺,對特色農產品進行細分,實行專業化市場。以山西特色為主,大宗類農產品為輔,發展山西小米品牌,設計在網站主欄并對山西特色小米,如沁州黃、陽曲縣小米進行營銷。對一般特色農產品,如雜豆、紅棗、核桃、蕎麥、莜面等專頁專欄宣傳[6-7]。對深加工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設立銷售欄目,開發有潛力的山西特色農副產品,如山西陳醋、寧化府醋、山西汾酒等進行銷售。提高農業產業鏈效益,布局從種植、加工到營銷一體化產業鏈,發展一鎮一品特色農業農產品,開發各個村鎮的特色農產品在互聯網農業平臺的項目。加大對農戶的網絡教育,使農戶可以熟練地運用網絡,培育農戶合作組織,提高互聯網的利用率,聘請農業科技技術人員,擴寬互聯網農業平臺的服務。通過互聯網農業平臺,提高山西農產品知名度。

4 互聯網對山西省農業經濟發展的優勢

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時空界限,使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信息容量變大,信息易于檢索;互聯網具備傳輸聲音、文字、動畫、影像等功能,具有較高的時效性。運用互聯網平臺對農產品進行營銷,在營銷的方式上優勢大于傳統營銷。

互聯網具有超越時空的雙向互動性,可使山西農戶或合作組織在互聯網農業平臺與消費者一對一充分溝通,真實地了解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和欲望,得到一手資料,提升對消費者的個性化服務水平;消費者可以參與農產品的模擬生產,農產品的樣式設計,更加深入地認識農產品。山西省大宗農產品優勢不明顯,農戶和合作組織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和想法組織生產和銷售,提高農產品的營銷效益,以提供更高質量的山西特色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農業平臺,可以運用電子郵件、手機短信、網絡廣告、微信等媒體宣傳,減少山西省農業廣告的次生成本的投入,以利用網絡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運用互聯網農業平臺,可實時實地的與消費者溝通,為消費者提供最新山西農產品信息,直接將農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縮短分銷過程,減少生產成本和交易環節,使山西省農產品的價格成本變低。通過互聯網農業平臺,節約了消費時間,間接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中間環節的減少,也是社會資源利用率提高,達到節能減排和綠色經濟的效果[8-11]。

5 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發展,以及其他如云計算、物聯網、移動計算、大數據以及3S(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等技術的發展,結合互聯網信息傳播快、信息容量大以及打破時空界限等優勢,互聯網在農業經濟中的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依據山西省目前農業基礎較薄弱,農民獲得效益低,特色農產品品種多樣但分散,以及附加值不高等局面,建立相應互聯網農業平臺,使山西省農產品擁有集中銷售渠道或平臺至關重要。但目前互聯網在山西農業經濟發揮作用相對較弱,比如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數只占全國的1.56%,電子商務銷售額只占到全國的0.64%。因此,山西省運用互聯網發展農業潛力還很大。同時,山西省在互聯網農業平臺發展過程中,還需重點解決邊遠地區農村的網絡問題,加大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此外,農村教育水平弱,新技術發展慢,因此還需對山西省的農村農戶互聯網知識進行培訓,以加強互聯網在山西省農業經濟中的普及。

6 參考文獻

[1] 朱道華.農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26-133.

[2] 李小建.經濟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01-302.

[3] 王霆,盧爽.數字化營銷[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122-123.

[4] 江潭瑜.中國新農村調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2-144.

[5] 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遙感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6-280.

[6] 陳擁軍.電子商務應用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41-143.

[7] 陸學藝,浦榮皋.蘇南模式與太倉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97-227.

[8] 王虎,李赤林.電子商務[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353-357.

[9] 中國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10] 山西統計年鑒2015[M].北京: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1-49.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山西省優勢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考試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考生體格檢查表
山西省大氣污染現狀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氣污染現狀及其防治
畫與話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第二優勢
從優勢到勝勢
從優勢到勝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