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我國農村消費市場對策分析

2017-03-24 12:05趙夢巖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7期
關鍵詞:內需社會保障農村

摘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避免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的局面已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我國有著8億的農民人口,他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與我國總體經濟發展速度相比還有所滯后,廣闊的農村市場孕育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本文從擴大農村內需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農村目前的社會保障政策運行情況以及我國消費需求的現狀,探尋消費不足的原因。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以擴大內需為目的來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嘗試做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內需,社會保障

一、我國當前農村消費需求現狀及原因分析

1 我國農村內需市場概述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廣大居民的消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與城鎮居民消費狀況相比,在消費總量和消費質量上,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消費差別還是很大。據資料統計,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10489元,年均增長11.2%,農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8383元??傮w而言,農民的消費與收入實現了同步增長,但另一個事實是我國農民占人口比重為54.3%,而農民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5.1%,無疑,占人口多數的農民無論是在消費總量和層次上均處于滯后的一個狀態。

二、我國農村消費市場存在的問題

1消費市場不夠完善

目前農村消費市場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市場環境較差,體系還不完善,布局不盡合理,導致“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狀況存在。農村消費市場的營銷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大型超市進入太少,一般都以集市的形式銷售老百姓自產品,易造成競爭無序、價賤傷農的惡果。

2農民消費水平偏低

目前我國農村居民的總體消費水平較低,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收入增長趨緩。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2%)的大小,可以看出農民收入水平與城鎮居民至少相差10年,收入增長的趨緩,以及收入的不穩定性和非持久性等原因,造成了農村居民未來收入預期不穩。

3消費環境較差

農村市場上大多數產品的結構、質量、功能等與農民的需求是脫節的,這種產品供應結構性的矛盾。另外,缺少與現代化城市經濟相匹配的社會流通系統,一些地方的消費品流通系統幾乎都是以自發性、流動性、小規模、手工勞動為特征,難以承擔起維持社會商品零售額持續增長和啟動新的消費熱點這一艱巨任務。

4消費觀念較落后

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農民在消費上更加偏好于“量入為出、計劃消費、崇尚節儉、重視儲蓄”,再加上多年來的不鼓勵消費的政策,更加強化了人們依靠積蓄消費的保守消費習慣,我們廣大農民兄弟更是很少選擇超出自己收入和支付能力的消費。

三、制約我國擴大農村內需的原因分析

1制約擴大農村內需的主觀因素

中國居民在消費觀念上受傳統的影響很大。中國長期以來對消費形成了“量入為出”的保守觀念,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還要有所盈余。這樣一來,老百姓在除去了日常開支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錢存起來,以應不時之需。長期以來,中國的儲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2 制約擴大農村內需的客觀因素

(1)農民人均收入低、負擔過重

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農民人均收入不高,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明顯偏低。由于收入水平的根本性制約,目前西部地區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不高,仍主要停留在維持“溫飽”的階段,再加上子女上學的學費支出、贍養老人的費用、家里建造房子的開支等,更加制約了農村消費。

(2)商品流通網絡不太健全,消費市場混亂

農村市場建設力度不夠,商品零售網絡不完善。農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發育不全,功能不配套。造成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經常出現“賣難”問題,農民增收受阻。尤其是農村日用生活必需品,缺乏大中型商品配送中心,加之企業本身流動資金不足,而農村連鎖農家店商品需求量不大,配送成本大,致使對農村的商品配送率一直難以提高。

(3) 農村空巢化和老齡化加快

隨著農村大量中青年農民的外出務工,農村空巢化和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農村當地人口常年呈老齡化勢態,年輕人口的負擔加重,儲蓄意向趨高,必然減弱消費需求。而老年人不管是其消費需求還是消費能力,都遠低于年輕人群體,導致農村消費增長的拉動力趨弱。

三、擴大農村消費需求的途徑分析

(一)社會保障制度拉動農村內需的機制分析

1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促進農村消費結構優化:

對農村居民而言,養老,醫療,住房,教育,一直都是阻礙他們消費的巨大障礙。這些支出導致農民對未來生活充滿不確定性,以致于將收入進行儲蓄,限制了他們的消費行為。要想刺激農民的消費需求,只有完善社保體系建設,擴大內需,才能實現經濟的長足健康發展。

2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制度設置:

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利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拉動內需,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帶來大量的引致投資需求,對于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有助于維護社會穩定,營造和諧消費環境。

從根本上說,社會保障是為了解決貧困,失業,犯罪等社會問題,為社會成員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進而在保障公平的基礎上,保障和促進勞動力再生產,為經濟長足發展提供根本的動力。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為農村創造一個和諧的有生命力的消費環境。

(二)擴大農村內需的其他措施

1 拓寬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首先要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依靠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通過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提高農業投資回報率和整體素質、效益。其次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建立有利于農民增收的產業體系和利益機制,改變農民單純靠出售初級農產品作為收入主渠道的現狀,提高農業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2 努力塑造積極的消費觀念

政府應該著力引導農民正確消費,使他們逐漸拋棄掉“積谷防饑、養兒防老”的意識,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消費觀,做到“敢于消費、善于消費”。

3 加大對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

恢復和提高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農村集貿市場興建、改造的扶持力度,逐年逐批地對農村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大力整頓農村市場競爭秩序,打擊非法,不良競爭,為消費者提供滿意充分的服務,為經營者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4 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

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使廣大農民有序的實現市民化,一方面增加投資需求滿足其公共服務的需要,并且能夠充分發揮農業的規模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從消費需求的角度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意味著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集聚,并且需要在城市消費。他們的穩定定居會促進度教育、醫療、文化休閑、旅游、家政美容等方面的消費。

參考文獻 :

[1]趙長茂.宏觀經濟管理通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7.

[2]趙海均.什么在左右中國經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5.

[3]康靜萍.社會總需求不足的財富分配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0,(1).

[4]鄧蘭.社會保障與擴大居民消費需求[J].軟 科學 ,2001,(3).

[5]張建波,肖平.論社會保障分配功能與中國消費需求的關系[J].開發研究,2006,(1).

[6]陶紀坤.論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求實,2007,(5).

[7]王玉凱 中國農村消費研究[J]2007,7

第一作者:趙夢巖,男,(1992年-),山西晉城人,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土地利用與規劃方向

第二作者:劉帥,男,(1990年-),山西呂梁人,就讀于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公共政策方向

猜你喜歡
內需社會保障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社會保障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社會保障
中國高等教育的供給能力仍有欠缺
堅持就業優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供給側改革下高等教育隱憂
媒體募捐永遠成不了社會保障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內需與外需的動態關系——來自中國的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