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美術教學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2017-03-27 16:23周麗云
甘肅教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外部環境人格初中生

周麗云

【關鍵詞】 美術教學;青少年心理健康;

影響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1—0065—01

初中階段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來說,是快速塑造人格,提升認知的重要階段。而在這個階段,由于處在特殊的身心發育時期,加上外部的課業壓力,家庭環境等影響以及社會各界給予的關注等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往往具有快速而起伏的特點,且充滿了對立與矛盾。而初中的美術教育恰恰具有舒緩壓力,平復外界訴求的能力,且具有直觀性,科學性,理論體系成熟,評價標準層次多元化。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科學的認知世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控、情緒管理和是非辨別能力,進而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

人類社會在步入新世紀以后,全面的競爭已經開始建立在人才資源的競爭上。而心理的健康發展正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但是目前社會外部環境復雜,各種誘惑因素多,使得處在人生發展不穩定階段的初中生在心理的健康發展道路上充滿了挫折與矛盾,而且容易誘發各種不健康的心理現象。

1.青少年自身心理狀況。處在敏感時期的初中青少年一般都沒有社會經驗,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學校與家庭的庇護之中。因此,在步入這一時期時,青少年自身的心理還過于稚嫩,并且缺乏完整的認知體系支撐。

2.復雜的外部環境。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競爭壓力的日益提升,造成在部分社會體制中出現浮夸、拜金等現象。而精神世界的支柱缺乏,物質欲望的快速膨脹,使得處在特殊人生階段,對于外部環境感知極度超前敏感的初中生,極易產生人格問題。缺乏對于外部誘因的基本辨別能力與抵抗能力是初中生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因此復雜的外部環境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3.相關心理問題。目前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很多學生身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很多初中學生自暴自棄,厭學,自我傷害,甚至犯罪行為都與這些未得到及時糾正與引導的心理問題有著聯系。

二、美術教學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也愈加地注重學生的自主化學習與自由發揮,美術教育在如今提倡各項素質教育新觀念的教育體系中,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因此其具備培養初中學生審美、情感控制,健全人格的能力也得到了凸顯。其能為學生人格培養工具化或作為學生心理健康孵化器的多樣性課堂教學模式也使得美術教學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影響的研究更加多面,層次更加豐富。

1.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同于傳統的注重技巧與手段的美術課堂,如今開放化的初中美術教學其實是一種發現世界,尋找世界真善美的教學。新型的美術教育便是通過繪畫鑒賞來引導學生培養創造力與自我審視的能力,并借由這些能力來幫助學生實現自我修正、塑造健康的心理與人格的教學目的。

2.美術教學的認知引導。美術教學教會了學生如何理性認知世界,感性認知美好,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感知外部環境的媒介。初中生認知能力有限,對于外界反饋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較弱,在接觸新的東西與外部誘惑時,容易產生困惑,形成主觀片面的認識,進而對其心理的發展造成錯誤的引導。而美術教學能夠促進以思維能力為基礎的感知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斷,形成正確向上的三觀。

3.美術教學的辨別引導。美術教學對于學生的辨別能力,自我分析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美術教學可以幫助初中生分清是非,鑒識美丑,抵制惡俗的低級趣味對于學生的影響,平衡學生起伏的情感,幫助他們塑造高雅的情操。而我國的美術歷史文化悠久,對于善惡美丑鑒賞的體系更加成熟,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歷史人文環境。在促進情感交流的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上將自己與先賢珍貴的價值觀念與審美傾向互相印證,全面完善人格。

綜上所述,初中生作為青少年的人生黃金階段,在這個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會對青少年未來的人格塑造以及對于世界觀認知的成熟與否造成深遠的影響。而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外界誘惑因素的逐漸增多,學校在教育體制對于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引導與監督必須擴大范圍,深入各項課程開展。因此通過美術教育滲透關于心理健康的教育手段勢在必行。

編輯:趙玉梅

猜你喜歡
外部環境人格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學老師娶個初中生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戰略人力資本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關系研究——外部環境的調節作用
中國企業外部環境新特點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