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愛玲電影”

2017-03-28 20:59溫可
戲劇之家 2017年4期
關鍵詞:自覺性電影劇本張愛玲

溫可

【摘 要】張愛玲的電影創作生涯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創作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與《金鎖記》的“文華”時期,與1955-1963年間創作《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等劇本的“電懋”時期。雖然張愛玲在這兩個時期的創作面貌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這兩個時期創作的作品中,捕捉到張愛玲劇作一以貫之的作者自覺性,發現鮮明的屬于“張愛玲電影”的一些特征。

【關鍵詞】張愛玲;電影劇本;創作;自覺性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139-02

一、與文華、?;〉摹恫涣饲椤?/p>

1947年,張愛玲因柯靈介紹,認識了導演?;?。?;⊙垙垚哿釋懸徊侩娪皠”?,張愛玲因此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生涯。

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影迷,也為雜志寫些影評,但即便是寫影評,也是以“作家”而非“電影人”的身份。?;〉难?,使她跨入了電影行業內部,成為了一名編劇。她在1947年寫出的第一部劇本,是為產后復出的電影明星陳燕燕量身打造的,經?;虒?,搬上銀幕,也成為文華公司的第一部電影《不了情》。

故事講述女孩虞家茵和夏宗豫因為一張電影票相識,后來虞家茵湊巧被人介紹,到夏宗豫家給他女兒做家庭教師。虞夏兩人漸漸互生好感,可是夏宗豫有一個生病的沒有感情的太太,他們只能是怨偶而不能相守。最后虞家茵選擇了遠走廈門,留下夏宗豫悵惘不已。

這樣一個有些薄涼的愛情悲劇,張愛玲是駕輕就熟的。影片上映后轟動一時,“那段日子,連一向沉默寡言的張愛玲也話多起來,能主動與電影公司里的人說話了,有時碰見高興事也會笑出聲來?!笨梢哉f,張愛玲的電影劇本創作之路是一帆風順的。

《不了情》原劇本已遺失,只有鄭樹森、陳子善通過音像制品還原的版本。雖然一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對白、演員的表演會由導演安排有所增減改動,不會照搬編劇所寫的劇本,因此不能用整理的文本作為張愛玲特色的主要論據,但我們仍然能從影像中看出作為編劇的張愛玲所保持的自我。

故事主人公虞家茵是上海一個普通甚至有點落魄的少女,故事是她的視角。這顯然是張愛玲作為女性作家,深諳女性心理之故。導演?;∵m時地將這個愛情悲劇詮釋為一個帶有知識分子色彩的新女性在新的文化思想和舊的社會規定雙重對立沖擊下,走向悲劇的故事,頗有抗爭精神,樹立了一個全新的女性形象。這不一定是張愛玲的本意,然而在以進步電影為主流的上海影壇,《不了情》無疑是嶄新的、成功的。張愛玲以小說作者的手段又為它增添了許多細膩的紋理,比如劇中道具“花瓶”的前后呼應、兩代人婚姻關系的呼應、家茵同身體內另一個自己的對話等,都使《不了情》如同她的短篇小說一般精巧。

“文華”時期的張愛玲,從《不了情》《太太萬歲》,到夭折的《金鎖記》,她在劇本創作上始終有著“作者”的態度。她對《不了情》中飾演虞家茵的陳燕燕走形的身材表示不滿,在《<太太萬歲>題記》中指責中國觀眾“最難應付的一點并不是低級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們太習慣于傳奇?!?/p>

二、《情場如戰場》——“張愛玲電影”的新走向

1952年,由于逐漸認識到大陸形勢對自己不利,張愛玲借回香港大學繼續因戰事中斷的學業為名,離開上海,南下香港,結識了鄺文美與宋淇,并受后者力捧,在此后幾年成為電懋公司的主力編劇。

《情場如戰場》是張愛玲“電懋”時期的首部作品,影片于1957年上映,票房大賣,使張愛玲在香港影壇一舉成名。影片講述一個活色生香的五角戀故事,富家女葉緯芳美艷善交際,心中一向對表哥史榕生充滿愛慕之情,總是試圖以挑逗其他男性而引起表哥的注意;而葉緯芳的狂熱追求者之一,史榕生的好友陶文炳,卻為葉緯芳之姐葉緯苓所愛慕。一心想要男人為自己爭斗的葉緯芳,又搭上了教授何啟華,這引起陶文炳的極大不滿。何啟華與陶文炳為了葉緯芳大打出手,兩人攜手質問葉緯芳真愛究竟是誰,誰知葉緯芳的回答竟是表哥史榕生。心碎的陶文炳受史榕生點撥,恍然大悟意識到葉緯苓對自己的愛;史榕生則面對表妹的告白不知如何是好,決定先去仰光躲一段時間。恰逢經理王壽南之子即將造訪葉宅,史榕生以為年輕多金的王公子可以使葉緯芳轉移興趣,可當王公子出現在葉宅門口時,大家才知王公子僅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兒童。史榕生立刻奔向汽車準備出發去機場,而古靈精怪的葉緯芳已在汽車后座上等著他了……

像《人財兩得》《六月新娘》《南北一家親》一樣,《情場如戰場》有著典型的好萊塢神經喜?。╯crewball comedy)架構,改編自英國著名劇作家Terence Rattigan(1911—1977)創作于1936年的戲劇處女作French without Tears,該劇公演后大受歡迎,迄今演出超過1000場,并于1940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英國著名導演安東尼·阿斯奎斯執導。原作已是一部名聲大噪的愛情喜劇,張愛玲的改編則對原作人物感情關系進行了完整的保留,并改變了故事的背景,使之“香港化”。另外,也舍棄了原作意圖展現一戰后年輕人迷惘的主題,僅僅保留了封閉式喜劇的架構,敘述一個觀眾喜聞樂見的愛情喜劇。這種輕快的,人物扁平化的劇本非但與張愛玲的文學創作風格大相徑庭,即便是與她“文華”時期的電影作品《不了情》《太太萬歲》,也是相去甚遠。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情場如戰場》里還是有張氏烙印的,首先是主角葉緯芳,張愛玲給她的介紹是“美艷,擅交際”。這或許是張愛玲選擇改編French without Tears的原因之一——她向來長于描寫這樣的女性形象,如《第一爐香》中的梁太太、《茉莉香片》里的丹朱、《心經》里的許小寒、《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嬌蕊,等等。往往用三言兩語就勾勒出她們曼妙的輪廓。

其次在敘事結構方面,《情場如戰場》詼諧諷刺,節奏緊湊,充滿懸念,設置了更多的矛盾,這些特點也在日后張愛玲的其他電懋劇本中有所體現。張愛玲“電懋”時期的作品中大量的滑稽戲碼與強烈的矛盾沖突,通常被認為是她迫于生計而向電影工業妥協的結果,然而張愛玲此前并非不懂幽默,不懂短促爽快的諷刺(通常認為她的諷刺是綿長深邃的)。事實上,在她早期的文學創作中,她就展現出了幽默的天賦。在《第一爐香》里,有描寫薇龍和梁太太同桌吃飯而各自惦記自己鐘情的男子的場景,“梁太太手里使刀切著冷牛舌頭,只管對著那牛舌頭微笑。過了一會,她拿起水杯來喝水,又對著那玻璃杯怔怔地發笑。伸手去拿胡椒瓶的時候,似乎又觸動了某種回憶,嘴角的笑痕更深了。薇龍暗暗地嘆了一口氣,想道:‘女人真是可憐!男人給了她幾分好顏色看,就歡喜得這個樣子!梁太太一抬頭瞅見了薇龍,忽然含笑問道:‘你笑什么?薇龍倒呆住了,答道:‘我幾時笑來?梁太太背后的松木碗櫥上陳列著一張大銀盾,是梁太太捐助皇家醫學會香港支會基本金所得的獎牌,光可鑒人,薇龍一瞧銀盾里反映的自己的臉,可不是笑微微的,連忙正了一正臉色。梁太太道:‘賴什么!到底小孩子家,一請客,就樂得這樣!說完了,她又笑吟吟地去吃她的牛舌頭。薇龍偶一大意,嘴角又向上牽動著,笑了起來,因皺著眉向自己說道:‘你這是怎么了?你有生氣的理由,怎么一點兒不生氣?古時候的人‘敢怒而不敢言,你連怒都不敢了么?可是她的心,在梁太太和盧兆麟身上,如蜻蜓點水似的,輕輕一掠,又不知飛到什么地方去了。姑侄二人這一頓飯,每人無形中請了一個陪客,所以實際上是四個人一桌,吃得并不寂寞?!?

這段文字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具有十足的畫面感。在《第一爐香》這部總體凄涼的小說中,這一個場景是難得的一抹亮色。事實上,張愛玲常以不同的角度去捕捉生活中的幽默,將之放到蒼涼的作品中做間色。她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孤芳自賞,她對于與自己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事物也有所理解,有所包容。

張愛玲的另一篇早期小說《琉璃瓦》,則是她少見的一篇諷刺味極強,對話比重大的作品??梢哉f,她對于文字上的幽默是敏感而熟稔的,小說中的場景描寫與對話描寫,對于她日后的電影劇本創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她的這種始于文學的創作風格,即內景多于外景,應合了電懋公司片廠風格中以棚內搭景為主的要求;而女性視點的切入,更與電懋明星制度下打造魅力女星的方針相得益彰。張愛玲一生的作品,除了《秧歌》和《赤地之戀》外,幾乎不談政治,也使得她在電影劇本選材上遠離意識形態主題,令戲劇沖突的焦點集中在男女之間愛情的范疇內,更加符合了電懋公司的宗旨。

學者止庵評價《情場如戰場》,“這里還是可以發現一些張愛玲一以貫之的東西……她的劇本確實都編得很巧妙。這些劇本多為喜劇,從中可以看到她的好玩、輕松和聰明,而這在她的小說里不大體現出來?!钡拇_,“電懋時期”的張愛玲,乍看之下仿佛是一個迎合香港影壇的劇本匠人,但她編劇的電影始終是旗幟鮮明的,體現出張愛玲身為一名優秀作家的自覺,即她創造、她融合,她面對電影工業體系時會聰明地藏起作為“張愛玲”標簽的蒼涼凄清,在追求電影業最終目標——賣座的同時,用自己的筆展現純熟的喜劇技巧與鮮明別致的人物形象,以及對小人物的觀照與女性關懷。

三、結語

張愛玲雖然寫過十幾部電影劇本,但她最為人知的身份不是電影編劇,而是作家。幾乎同一時期,瑪格麗特·杜拉斯也作為傳奇女作家活躍在法國文壇。同樣豐富的經歷與文學特征上的相似性,使得二人總是被拿來比較?;仡檭扇说囊簧?,都曾有涉足影壇的經歷。杜拉斯作為20世紀60年代法國“左岸派”最杰出的電影人之一,編劇代表作《廣島之戀》是“作家電影”中的翹楚。張愛玲在華語影壇的地位顯然不及杜拉斯之于法國。受時代、戰亂、意識形態等諸多條件的制約,張愛玲算不上出色的電影劇作家,甚至有評論稱“在片廠制的電影工業體系中,講述和研究作為‘作者的‘張愛玲是困難且危險的?!闭\然,在20世紀50年代片廠制度盛行的香港影壇,保持作者的身份對于張愛玲來說是極難的,然而在她每一部兢兢業業寫就的劇本中,我們依然能找尋出屬于張愛玲的印跡。

參考文獻:

[1]博史.張愛玲的“不了情”[N].四川工人日報數字報刊,2009-7-17(2).

[2]張愛玲.流言[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270.

[3]張愛玲.六月新娘[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0,87.

[4]張愛玲.傾城之戀[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191.

[5]止庵.談張愛玲的電影劇本[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a03410101ixqt.html,2013-4-5.

[6]王宇平.香港電影工業中的張愛玲——以電懋影片《情場如戰場》為例[J].中國現代研究叢刊,2014(7).

猜你喜歡
自覺性電影劇本張愛玲
九月雨
電影劇本創作的藝術性分析
2018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征集啟事發布
電影與文本的對讀研究
如何加強檔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薩特的電影劇本創作與改編述評
夢里夢外——評張愛玲《天才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