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草莓水肥一體化綜合栽培技術

2017-03-28 22:05苑學亮徐倩呂彥霞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水肥一體化草莓大棚

苑學亮+徐倩+呂彥霞

摘要 總結聊城市大棚草莓水肥一體化綜合栽培技術,具體包括種苗培育、大棚準備、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該地區及類似地區廣大農民發展大棚草莓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草莓;大棚;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074-02

草莓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薔薇科草莓屬,其果實口感佳、營養豐富,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具有止痛、消炎、清熱、驅毒等醫療和保健作用,是優良的鮮食和加工兼用果品[1-3]。利用大棚種植草莓,結合水肥一體化技術,使得草莓的成熟期相比于露地種植提早5~6個月,且產量更高、品質更優,具有更加突出的經濟效益[4-5]。筆者對大棚草莓水肥一體化綜合栽培技術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廣大農民發展大棚草莓種植提供參考。

1 種苗培育

1.1 品種選擇

大棚栽培的草莓,應選擇具有品質優、休眠淺、花芽形成早、生長勢強,對低溫要求不嚴格,成熟期早,抗病及市場價值高,連續結果能力強,產量高等特點的品種,如紅頰、章姬、豐香等。

1.2 繁殖幼苗

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匍匐莖繁殖法[6]。選擇背風向陽、疏松肥沃、排灌水方便的地塊作為繁殖地,每3行疏除2行只留1行,選取健壯無毒植株并剝掉下部老葉和枯葉,加大株行距繁苗。同時進行除草、整地與松土,對于新長出的匍匐莖,應當及時進行整理,確保其基部埋在土中,待幼苗長出3~4片葉時便可進行移植。

1.3 育苗管理

及時摘除早春母株抽生的全部花序,有利于節省養分,促進匍匐莖的發生和幼苗生長。

母株抽生匍匐莖時要及時把莖蔓理順,均勻分布,及時壓土。為了促進生根,待抽生幼葉時可通過細土壓蔓的方式將前端壓向地面,使得生長點盡量外露,以實現生根目的。匍匐莖苗布滿床面時要去掉多余的匍匐莖,一般每株母株保留60~70個匍匐莖苗。草莓是淺根系作物,注意灌排水,保持土壤濕潤;并適時進行追肥,以確保供應草莓生長所需必要的養分,具體視生長情況追施0.2%尿素或適量復合肥2~3次。此外,應加強對病蟲草害的防治。

2 大棚準備

2.1 棚地選擇與整理

在棚地選擇方面,建議優選土壤肥沃、地勢平坦、背風向陽、通透性好、排灌便利且交通便利的地塊。為了避免出現重茬障礙,在選擇草莓的前茬作物時,應當優選玉米、小麥、豆類以及瓜類,不宜種植馬鈴薯、番茄以及茄子等。將腐熟的農家肥及適量化肥作底肥,施農家肥75 t/hm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750 kg/hm2,施肥后深翻耕、耙平,整畦做壟,壟高25 cm,壟面寬50 cm,壟溝寬30 cm。壟面平整,埂要直,可適當鎮壓,灌1次小水,以避免栽苗后植株下陷,影響苗木成活。

2.2 水肥一體化技術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一種將灌溉與施肥高效結合起來的專業技術,具體指將肥料溶解到水中,并借助灌溉系統實現灌溉與施肥同步進行的方法。

對于大棚草莓栽植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來說,需在定植前進行滴灌設備的安裝[7]。水肥種類以及功率的選擇,應當視灌溉面積及水源狀況而定。過濾器通常選擇疊片式過濾器,且以0.125 mm以上精度的為宜;施肥器用于灌水時向草莓隨水追肥,安裝在水源與主管間,其又細分為比例式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壓差式施肥罐以及其他泵吸收施肥器;輸配水管由支管、干管以及滴灌帶構成;為了對系統各項指標參數進行實時控制,在系統中安裝流量表、壓力與流量調節器、壓力表、安全閥以及進排氣閥等。

3 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晚不超過9月下旬,盡量選擇陰雨天或傍晚進行移栽,避開炎熱晴天中午,以防止灼苗,也可在栽植前摘除部分葉片,以減少葉面蒸發。一般采用一壟雙行定植,株距12~16 cm,種植密度以15.0萬~18.0萬株/hm2為宜。苗盡量帶土,定向栽植,確保苗根部舒展,根系稍向內側、弓背向壟邊,以促進果實能均勻著生在壟的兩坡,也利于果實著色與采收。栽植應當遵循“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的基本原則,基本保持壟面與苗心基部平齊為宜,定植后應當覆土壓實并澆透水。定植后在壟中間鋪直徑3 cm的滴灌軟管帶,滴頭間距一般以20 cm為宜,為保持土壤濕潤和促進幼苗成活生長,要注意適時澆水。

4 定植后管理

4.1 查苗與補苗

定植后及時對缺苗處進行補苗。并適時摘除病葉、老葉,通常以每株保留5~6片新葉為宜,以確保植株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

4.2 地膜覆蓋

鋪設黑色地膜不僅可以抑制棚內雜草滋生,還有利于對棚內水分的保持,更有利于對棚內溫度的控制。此外,地膜還能夠將草莓果實與土壤隔絕,大大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也有助于提升草莓果實的品質。具體鋪設時期通常選在現蕾期,將地膜覆蓋在植株上,在苗株處撕開小孔并將葉片小心掏出,此操作務必確保中心葉片露出地膜,以便植株后續正常生長。

4.3 溫濕度管理

20~28 ℃是草莓生長的最佳溫度范圍,且當溫度低于5 ℃或高于36 ℃時,將嚴重影響草莓的生長。當外界白天氣溫低于15 ℃時應及時扣棚,通常情況下,白天溫度保持在25~29 ℃之間較為合適,晚上溫度則以8~12 ℃為宜。此外,可通過覆蓋草苫方式進行冬季保暖,且盡量早揭晚蓋,以提升棚內溫度。在濕度控制方面,在開花前濕度應當控制在80%以下,待其進入果實膨大期后則以60%較為合適。應適時進行通風換氣,以免由于溫度、濕度過高造成病害發生。待翌年氣溫明顯回升后,即在4月左右拆除大棚兩側的圍膜,以實現降溫降濕的效果。

4.4 水肥管理

在水肥管理方面,應當視具體品種的生長特性以及其生長環境來決定養分配比、施肥量以及追肥種類等[6]。在鋪設網管前施用氮肥總量的20%~30%、磷肥總量的80%左右以及鉀肥總量的30%~40%,在薹肥方面通常選用有機肥和各種難溶性肥料,追肥則以速效肥為主,且以少施頻施為主,常見的速效肥有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硝酸鉀、滴灌專用肥等。根據墑情及時澆水灌溉,確保草莓生長所需的水分。在草莓全生長周期內,有幾個關鍵期的水肥管理尤為關鍵。首先,開花期前,在基肥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追施尿素135~150 kg/hm2、硫酸鉀60~90 kg/hm2以促進開花;其次,在草莓大量結果后,為及時補充生長所需養分,應當及時追肥,以促進新葉新根的生長,可采用高濃度復合肥及尿素150 kg/hm2分別交替施用(間隔時間一般為10~15 d)。

4.5 植株管理及授粉

首先,進行整形去葉。待草莓生長加速后,及時將分蘗、匍匐莖以及老葉、衰葉、病葉摘除,每株保留1~2個較健壯的分蘗便可。其次,進行昆蟲傳粉輔助。雖然草莓屬于自花授粉植物,但由于棚內空間較為封閉,缺乏昆蟲傳粉,有時將出現授粉不充分導致的畸形果。為此,可通過放養蜜蜂的方式進行授粉輔助,以提高授粉率,進而提高草莓的產量與質量。放蜂最好選擇在初花期進行,為避免影響授粉,建議花期不噴灑藥劑。此外,也可以通過人工點授方式進行輔助授粉,具體方法為用毛筆蘸上授粉品種的花粉進行點授。但要注意不要操作過重碰傷柱頭。此外,要適當疏花、疏蕾,做到去高留低、去弱留強[7]。

5 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白粉病、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蚜蟲則是危害草莓最主要的蟲害。具體可采用化學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有效防治,摒棄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優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捎?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防治白粉??;用25%抑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等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于現蕾至開花期噴霧防治灰霉??;感染葉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 000倍液噴施防治葉斑病。

草莓采收后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2種,一是利用太陽曝曬進行高溫消毒。土壤耕翻后,起壟覆蓋薄膜,經太陽輻射3~4周達到高溫消毒的目的。二是采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進行藥劑消毒。

6 采收

草莓果實表面著色在70%以上便可進行采收,保證果實新鮮尤為關鍵。初熟時可2 d采收1次,盛熟期應每天采收1次。建議在清晨或傍晚進行采收。為了避免腐爛變質,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采收時要輕拿、輕摘、輕放,連同果柄一同采下,用指甲掐斷果柄即可。不要帶梗采收。采收后及時分級盛放并包裝。

7 參考文獻

[1] 張耀鋼.蔬菜設施栽培實用新技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 劉爽,李好琢.草莓地摸覆蓋安全豐產栽培技術[J].園藝與種苗,2012(6):96-98.

[3] 于平,宋偉哲,周君強,等.大棚無公害草莓栽培技術[J].園藝技術,2013(6):76.

[4] 王曉健.大棚草莓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3,30(4):340-341.

[5] 王壯偉,趙密珍,吳偉民,等.疏花對設施栽培草莓寧玉品質與產量的影響[J].園藝與種苗,2013(1):51-53.

[6] 倪瑋,尤春,倪宏正.大棚草莓水肥一體化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3(5):198-200.

[7] 許乃霞,單建明,楊益花.草莓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17):113-114.

猜你喜歡
水肥一體化草莓大棚
霧霾天氣下改良式大棚溫度特性分析
大棚講課
草莓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產現狀與建議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優點及在淮安市設施蔬菜栽培上的應用
種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觀
棚室番茄水肥一體化試驗
大棚蔬菜富鄉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