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級人工影響天氣地面業務流程研究

2017-03-28 21:56王霞吳鐵剛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3期
關鍵詞: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原理發展思路

王霞 吳鐵剛

摘要 本文結合多年來衡水市人工影響工作的實際,立足于新的業務技術體制,就如何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市級人工影響天氣地面業務工作流程進行探究,以期達到為市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捋順工作思路的目的。

關鍵詞 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原理;業務流程;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 P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88-01

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干旱、冰雹、洪澇、低溫、大風等自然災害頻發,給農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僅2011年,衡水市共實施人工防雹增雨作業83次,其中大規模聯合防雹增雨作業8次,共發射火箭彈346枚、三七炮彈116枚。為全市增加有效降水5 000萬~6 000萬m3,降低經濟損失約6 500萬元,人工影響天氣在衡水市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地市級人工影響工作模式都太單一,大都沿用省級人工影響辦指揮市級的作業模式,該模式存在指令傳輸時間長、作業指揮集約化程度低等弊端,常常會影響作業效果。筆者對市級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原理和業務流程工作做了研究論述,并提出了現階段市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總體思路。

1 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原理

人工影響天氣是大氣應用學科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指在適當的天氣條件下通過技術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防止或減輕由惡劣天氣引起的自然災害。人工影響天氣主要運用冷云催化、暖云催化、動力催化等物理學原理向云中撒播降雨劑形成降水。撒播的方法有飛機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將碘化銀炮彈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燒碘化銀焰劑等,當前云中降水是人工影響天氣中進行得最多的一項試驗[1]。

2 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流程

衡水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實行市、縣2級管理,設立市、縣2級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制定業務改革實施方案,調整內部科室設置和人員崗位設置,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上崗條件,為做好人工影響業務流程研究提供了組織保障。市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工作以地面人工影響天氣指揮為媒介,進行地面高炮和流動火箭作業。

2.1 實時監測天氣,掌握作業條件

要加強對衛星云圖、雷達跟蹤監測資料及天氣形勢資料進行分析了解,及時掌握可能影響天氣的移動規律,并對本區域內目標云進行實時監測,抓住有利于進行高炮、火箭等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條件,并及時向所轄區域內有關作業點通報情況[2]。

2.2 分析作業條件,制定作業方案

通過對監測資料及研究的作業條件做出合理判斷,預測衡水市當前天氣形勢可能產生的天氣后果、出現時間及強度,針對不同的人工影響要求,及時制定作業方案,并通知所轄區域內各作業點,以便作業點提前做好人工影響天氣準備工作。作業方案的設計主要包括雹云的預警、預報、跟蹤監測;確定作業目標、作業時機、作業部位、催化劑量、作業方式及作業指標的選擇等。

2.3 選準作業點,下達作業任務

根據衛星云圖和雷達監測等實時資料,當出現有利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天氣條件時,選準作業點,提前向有關部門申請作業空域,與有關作業點保持不間斷的聯系,并確定最終作業方案;作業任務得到批準后,要及時通知有關作業點嚴格按照批準的時空范圍進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同時明確作業方式和有關作業參數,確保人工影響天氣的效果,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3]。

2.4 做好作業記錄,反饋作業效果

作業點在實施作業過程中,由雷達搜索作業點和作業回波后自動生成作業方位、仰角、用彈量和具體作業時間等參數,工作人員按規定項目觀測、記錄,第一時間發送數據到目標作業點和衡水氣象局。每作業1次后,就要分析評估作業效果,包括天氣實況、降雹、雨量、雷達回波作業前后變化、天氣系統演變趨勢、大氣穩定度、大氣水汽含量等,根據數據初步確定作業效果,若作業區內出現氣象災害,要迅速組織災情調查,在規定時間反饋災情和分析結果。

2.5 收集作業資料,做好信息積累

要做好作業資料的收集和總結,包括作業前后天氣變化數據、防雹或增雨前后的變化、云系的宏觀、微觀物理量變化情況、催化劑用量、作業層高度、風向、風速、水汽變化等方面內容,為下一步做好人工影響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據[4]。

3 人工影響天氣發展思路

科技進步是推動人工影響天氣發展的源動力。衡水市氣象局堅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人工影響天氣,努力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含量及水平,在服務農業生產、緩解水資源緊缺、防災減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原有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流程還很不成熟,今后衡水市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應結合實際,健全管理機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建設,提高業務指導、技術支撐和組織作業能力;適時建立市級飛機增雨作業基地,完善市級人工影響天氣綜合業務系統;更新作業催化設施,加強作業點規范化建設;加強作業效果評估,提高作業科技含量;拓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領域和范圍,實時開展包括人工增雨抗旱、防雹減災、森林防火服務和生態建設重點地區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業務,努力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和服務能力。

4 參考文獻

[1] 郭學良.人工影響天氣研究進展[R].北京: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09.

[2] 游景炎,段英,游來光.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增雨技術系統研究[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

[3] 耿蔚.四川省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系統功能[J].高原山地氣象研究,2012(2):91-94.

[4] 姚展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人工影響天氣研究進展回顧[J].應用氣象學報,2006(6):786-795.

猜你喜歡
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原理發展思路
淺談智能化除草機器人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展望
催化劑擴散軌跡在人工影響天氣中的試驗研究
周口市人工影響天氣組織與管理機制建設現狀與經驗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化發展研究
文化藝術產業集群與發展思路探析
COFDM在現代數字廣播DRM中的應用
基于VPN的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及應用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