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規則抗體檢驗在臨床輸血中的檢驗效果及對患者治療預后的影響研究

2017-03-28 02:53劉覽姚志祥通訊作者蘇群
中國社區醫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醫學雜志紅細胞篩查

劉覽 姚志祥(通訊作者) 蘇群

221131江蘇省徐州礦務集團第一醫院檢驗科

不規則抗體檢驗在臨床輸血中的檢驗效果及對患者治療預后的影響研究

劉覽 姚志祥(通訊作者) 蘇群

221131江蘇省徐州礦務集團第一醫院檢驗科

目的:探討不規則抗體檢驗在臨床輸血中的檢驗效果及對患者治療預后的影響。方法:收治輸血治療患者900例,輸血前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和抗體特異性鑒定,統計不規則抗體的特異性及檢出率。結果:900例患者中,8例篩查出不規則抗體,陽性率為0.89%。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腫瘤疾病,2例(25.0%)其他,與不規則抗體篩查陰性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8例陽性患者中,5例Rh系統抗體陽性,陽性率為62.5%;3例MNS系統陽性,陽性率為37.5%。8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療。結論:對輸血治療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檢驗的效果理想,能根據篩查結果選擇合適的血液,減少或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改善患者治療預后。

不規則抗體;臨床輸血;檢驗效果;治療預后

輸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在某些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患者輸血治療過程中容易引起由紅細胞外不規則抗體引起的不良反應、新生兒溶血癥及血型鑒定困難等并發癥,嚴重者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臨床上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的不規則抗體主要包括抗-A、抗-B及抗AB,且上述抗體多為IgM或IgG抗體(破壞力最強)[2]。因此,患者輸血前加強不規則抗體檢驗對提高輸血安全性、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探討不規則抗體檢驗在臨床輸血中的檢驗效果及對患者治療預后的影響。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輸血治療患者900例,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輸血治療患者900例,男543例,女357例,年齡3 d~84歲,平均(34.1±7.4)歲。納入標準:①符合輸血治療適應指征;②患者年齡<85歲,且具有相對完整的臨床資料。

排除標準:①排除不符合胸腰椎骨折臨床診斷標準者;②排除合并有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③排除合并由于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失調引起的心律失常。

方法:①為了保證課題的順利開展,試驗中所使用的儀器與試劑包括:抗人球蛋白檢測卡、人血紅細胞、離心機;②所有患者在輸血前3 d空腹采集3~5 mL靜脈血,10 min離心,速度3 000 rpm,實現血清分離,然后正確完成紅細胞、抗人球蛋白凝膠卡,篩選時紅細胞誤差范圍控制在0.5%~0.8%,然后向微管中加入被檢者血清,在37℃下進行15 min孵育,離心后肉眼觀察反應結果。如果紅細胞液均勻的沉積在管底則表示結果陰性,反之則為陽性[3,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900例輸血患者不規則抗體檢驗:入選900例輸血患者中共篩查出不規則抗體8例(0.89%)。其中,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腫瘤疾病,2例(25.0%)其他,與不規則抗體篩查陰性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規則抗體鑒定結果及構成比:不規則抗體8例陽性中,5例(62.5%)Rh系統抗體陽性,3例(37.5%)MNS系統陽性。8例患者經調整輸血方案后均得到有效的治療,并未出現輸血不良反應,見表1。

討論

輸血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該方法能挽救危急重癥患者生命,降低臨床死亡率。但是,部分患者輸血過程中由于缺乏檢驗,導致輸血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影響患者治療效果。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再加上輸血鑒定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我國輸血反應發生率較低,但是臨床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仍然得到有效的降低[5]。數據報道顯示[6],我國臨床不規則抗體輸血檢出率在0.3%~2.0%,導致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仍然較高,影響患者治療。近年來,不規則抗體檢驗在輸血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入選900例輸血患者中共篩查出不規則抗體8例(0.89%)?;颊咧?,6例(75.0%)有血液疾病或腫瘤疾病,2例(25.0%)其他,與不規則抗體篩查陰性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凝聚胺檢測技術是不規則抗體中常用的檢測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診斷兩配對血型之間是否存在相互穩定共存之間的交叉輸血,從而能用于預防、診斷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數據報道顯示,凝聚胺檢測技術對抗自身紅細胞抗體的檢出率為0.08%,并且多于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RA)、慢性腎炎、不明原因發熱(FOU)等,患者中均能檢查出自身抗體,患者輸血后溶血型貧血病發生率較高[7]。由此看出,凝聚胺檢測技術的使用僅能對體內含有抗自身紅細胞抗體的狀況,不能對正常人群進行評價,更不能和其他相關報道橫向對比。同時,該檢測方法雖然具有快速、簡單、靈敏等特點,但是該檢測方法容易影響患者用藥,操作不易標準化[8]。

此外,不規則抗體檢驗是輸血前的一種新型篩查方法,利用該檢測方法能完成患者血液的匹配,提高輸血準確率,降低由于輸血引起的并發癥。同時,不規則抗體檢驗的實施能完善受血者與供血者的血型影響,患者輸血前通過篩查確定正確無誤后才能用于臨床輸血治療[9]。而對于輸血篩查不合格者或伴有多次輸血史、妊娠史者則應該增加不規則抗體篩查力度和篩查級別,保證患者輸血的安全性、科學性。本研究中,8例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中,5例Rh系統抗體陽性,陽性率為62.5%,3例MNS系統陽性,陽性率為37.5%。8例患者經調整輸血方案后均得到有效的治療,并未出血輸血不良反應。由此看出,輸血患者治療前進行不規則抗體檢驗能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血液,降低由于輸血引起的醫患糾紛率,從而降低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治療預后[10]。同時,患者輸血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血壓波動情況,對于出現異?;颊邞摿⒓赐V馆斞⒆龊脫尵葴蕚?。

綜上所述,對于輸血治療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檢驗效果理想,可根據篩查檢出選擇合適的血液,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治療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表1 不規則抗體鑒定結果及構成比

[1]楊孝亮,周小琴,汪小亞,等.肝內外膽管結石患者輸血治療前不規則抗體篩查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5,38(2):133-134.

[2]劉家瑞,王遠杰,馮寧,等.抗體篩查細胞抗原涵蓋范圍與電子配血技術的安全應用[J].西部醫學,2013,25(9):1401-1403.

[3]劉俊紅,杜忠斌,李惠霞.輸血前進行不規則抗體檢驗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4):711-712.

[4]張曉蘭,趙紅,丁喜玉.不規則抗體篩選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4,46(4):490-491.

[5]駱建華.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與臨床輸血安全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 12(17):1353.

[6]劉俊紅,杜忠斌,李惠霞,等.輸血前進行不規則抗體檢驗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4):711-712.

[7]魯君艷,姜志剛,譚正芳,等.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與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2): 234-235.

[8]Takeshita A,Watanabe H,Fijihara H,et 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irregular erythrocyte antibodies in Japan:results from the Japanese study group of allo-immunity and antigen diversity in Asian populations[J].Transfus Apher Sci,2014,43(1):3-8.

[9]楊江存,徐永剛,孫楊,等.國內部分地區三級綜合醫院外科大量輸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與紅細胞比例及其死亡率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7):628-631.

[10]于麗君,朱國標,李翠瑩,等.大量輸血患者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變化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23):3 252-3 254.

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Liu Lan,Yao Zhixiang(Corresponding author),Su Qun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Jiangsu Province 22113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900 patients with transfusion therapy were selected.They were given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nd antibody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before transfusion.We analyzed the specificity and detection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ies.Results:In the 900 patients,8 cases had irregular antibodies,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0.89%.6 patients(75%)had hematologic or neoplastic diseases, and 2 patients(25%)had other diseases.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negative irregular antibod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8 positive patients,Rh antibody in 5 cases was positive,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62.5%;MNS system in 3 cases was positive,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37.5%.8 patients were treated effectively.Conclusion:The effect of irregular antibod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was ideal.We can choose the right blood according to the screening results,so as to reduce or avoid the incidence o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rregular antibody;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Test results;Treatment progn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6.57

猜你喜歡
醫學雜志紅細胞篩查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第三屆編委會名單
紅細胞的奇妙旅行
點贊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預防宮頸癌,篩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營養不良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智力篩查,靠不靠譜?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簡介
《轉化醫學雜志》稿約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及防治
羊附紅細胞體病的診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