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委員之履職建言·立論獻策

2017-03-28 02:08
遼寧經濟 2017年2期
關鍵詞:小鎮特色建設

政協委員之履職建言·立論獻策

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的指導方針,在遼寧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部分政協委員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為遼寧的新一輪振興發展拓寬了思路。

遼寧省政協委員國長青:深入落實“四個著力”在振興發展中砥礪前行

深刻領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準確把握“四個著力”頂層設計,對于處在振興發展關鍵階段的遼寧來說至關重要、意義重大。特別是李希同志在黨代會上的工作報告,結合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的總體要求,精準細化、統籌引導,成為我省開創新局面的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目前,“求發展、盼振興”的人心所向已經凝聚,地區部門的責任與協作分工已經明確。我們要嚴格依照省黨代會工作報告的內容領取任務書、遵循路線圖、依據時間表,來真抓實干、逐項落實、奮力前行。

一、在攻堅克難上勇于擔當

縱向看,我們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依然嚴峻,但絕地反擊恰恰是我們砥礪向上的戰略良機。體制機制的重建是一個根本性難題,說其難,體制機制的重新構建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也正因為其難,一旦重構符合市場規律的體制機制,遼寧各項事業的發展將豁然頓開,步入發展的嶄新天地。體制機制的構建核心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現在遼寧缺乏的是政府與市場主體親密接觸,為它們創造環境人、解決問題。在服務監管的前提下不要越權包辦。當然,“親”和“清”要挺在前面,在政府決策中,應廣泛邀請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參與意見和建議,使穩增長成為企業的第一要務加以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企業的轉型方向加以完成。這就要求我們在把握改革主導權時,還要注意連帶的被動性,因為體制機制的重構不僅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構建安排,既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維護,還涉及到社會整體效益的波動和利益格局的調整。因此,擔當的勇氣、創新的智慧、試錯的寬容,要與改革的過程同行。

二、在全面推進中系統集成

遼寧省黨代會的報告涵蓋了我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從嚴治黨等各個方面。我們要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加以集成集合。首先應將結構調整的發力點放在遼寧骨干企業的諸多優勢上,在優化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重大技術裝備自動化以及核心技術上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帶動培育壯大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更應在完備研發設計、現代物流、融資租賃、營商會展等現代服務業上系統集成。結合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和就地城鎮化的改造要求,將現代農業與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建設系統融合。當然,這些都要在黨委的領導下系統推進、整體推進、全域推進。

三、在工作重點上精準發力

落實省黨代會的精神,應結合各部門、各主體的實際情況選好突破口,把握好節奏。集中力量破解難題,聚焦營商環境的徹底性改變,使投資不出山海關成為昨天,讓資本出關到達遼寧站,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聚焦創新驅動的人才引進,以提升大規模、多層次、高質量的人才國際化交流為目標,抓好拴心留人的戰略工程;聚焦惠民富民,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和激情。當前,隨著我省主體行業的負重前行,伴隨著供給結構性改革的強力推進,就業和保障民生的壓力增大。為此,應千方百計保障民生資本的投入,切實關注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食品安全等行業,繼續實施棚戶區和資源枯竭工礦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確保全域和諧穩定。

遼寧省政協委員黃曉冬:解放思想提升遼寧省環境生產力

2016年1-4月份,根據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同志指示,由多名愛心奉獻人士協同社會智庫共同發起,對遼寧省精選100家企業進行調研,全面調研遼寧省非公經濟的現狀并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的政府職能部門執行層面出現問題。如以罰款為目的的執法、壟斷中介機構的變相尋租等。有些一般執行層級的公務人員,官本位思想比較嚴重,在政務上懈怠、推脫,如果這種思想蔓延開來,會導致政府性干預過強,從而構成對環境生產力的破壞。二是非公經濟組織自身素質的良莠不齊。非公企業之間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著低水平過度競爭,同類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市場競相壓價;企業為了在保持低價位的情況下獲得一定的利潤,有的偷工減料,降低產品質量;有的甚至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秩序。同時,這種不公平競爭導致產品市場競爭無度,非公企業自身也較為被動,經營難度加大。為此,建議如下。

一、保護和宣傳企業案

1.政府應保護、重視、親近企業家。企業家是企業最核心的組織者、領導者、管理者,是創造社會財富最核心的、最稀缺的人力資源,是和平時期的英雄。政府應多對企業家做正面宣傳,引領社會尊重企業家,形成親企、愛企的輿論氛圍。讓社會各界尤其是體制內人員發自肺腑地尊商、親商。

2.企業家尤其是非公經濟組織的企業家也要提升道德水準。同樣發自肺腑地尊官、親官,不等不靠。只有官場和市場雙向主動,才能形成“親”與“清”的政商關系。

二、探索建立倒逼機制

1.書面答復不予辦理事宜。凡是對當事人申請辦理事宜認為不予辦理的,行政機關須以書面方式出具“不予辦理說明書”,說明事實及理由、適用法律,為當事人的司法救濟提供證據,倒逼行政機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答復代表、委員的倒逼機制。激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代表、委員多提有質量的議案、提案。同時,對代表、委員明確不滿意或所提事宜沒解決的,啟動“辯論機制”,在體制內公開辯論,雙向倒逼代表、委員和有關部門提高工作水平。

3.地方立法及紅頭文件合法性責任的倒逼機制。紅頭文件與地方性法規都要確立責任人制度。尤其是紅頭文件,其出臺基本缺乏必要的程序,更應當問責。一是紅頭文件不涉密的一律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二是有獎糾錯,鼓勵社會力量積極監督紅頭文件的合法性,一旦被認定為違法則應當追究責任人。

三、稅收征管改革

1.稅務機關為納稅人量身定做納稅方案。依據現有的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文件,在不與其抵觸的前提下,與納稅人協商并提供最佳稅負方案,尊重納稅人的意愿,大大減少“查實征收”的范圍,大大增加“定率征收”的范圍。同時,強化“依法治稅”的意識,依法不讓納稅人多交一分錢。

2.在稅收處罰上,設置“釋明程序”。對認為有欠稅嫌疑的當事人,稅務機關應書面下發“征收稅款釋明書”,并釋明當事人可以復議。在經過上述程序后,稅務機關認為應當征收稅款的才能下達處罰決定書,而且應當按法律規定的下限處罰。應慎重啟動“逃稅罪”的刑事程序,把涉及稅收的矛盾消化在稅務機關。比如,房產稅的本質含義是用于經營的房產為納稅基數,而不是企業所有的房產證所確定的面積,要主動向納稅人釋明稅種的含義并實事求是地核對納稅基數。不能因為納稅人的無知而讓納稅人多繳納稅款。

3.以“城市區劃”為納稅屬地管理的原則,允許納稅人自主選擇在城市內的任一區域為納稅地。在一個城市中如何激活市場主體活力,稅務機關舉足輕重。讓納稅人自主選擇納稅區域,就一個城市的總體而言稅源沒有流失,但卻可以檢驗出各個區域的營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倒逼稅務機關加強服務和扶持意識,減少或消滅權力意識。在互聯網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這個舉措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障礙。

四、努力凈化司法環境

1.定期向社會釋明涉及非公經濟組織罪名的司法態度。如逃稅罪、抗稅罪、逐避追繳欠稅罪、合同詐騙罪等。法院裁判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法院主動向社會釋明審判價值取向,這種公開發布本身即是安定人心和普法教育。

2.行政訴訟的糾錯作用。配合“書面答復不予辦理事宜”機制,行政訴訟的活躍尤其是行政訴訟的公正處理,糾正錯誤乃至賠償的有序展開,行政機關的法治意識和能力必然隨之提升。

遼寧省政協委員康杰:扎實推動我省特色小鎮發展

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下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大約1000個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城鎮化建設。同月,遼寧省政府下發《關于推進特色鄉鎮建設的指導意見》,力爭在“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50個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的特色鄉鎮,使其成為助力我省經濟新一輪騰飛的杠桿。特色鄉鎮與特色小鎮一字之差,但內涵相差較大。目前,我省各市、縣的特色小鎮發展狀況參差不齊,在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中,僅有大連瓦房店市謝屯鎮等四個小鎮名列其中??梢?,在特色小鎮發展上我省與發達地區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做好特色小鎮建設的總體規劃

1.切實強化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以現有鄉鎮企業和特色產業為主導,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引導各類政策、資金、要素集聚,并將特色小鎮建設納入到各級政府的政績目標考核中,形成推動特色小鎮發展的長效機制。

2.抓好產業定位,突出特色發展,堅持做“精”、做“細”、做“綠”,彰顯個性和特色,真正推動一批產城融合、集約緊湊、生態良好、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鎮落成,使其成為拉動當地GDP增長,拓展稅源、增加就業、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

3.選好特色小鎮發展的首批試點,重點突出鄉鎮與特色產業的密切聯系,強化鄉鎮商業服務、社區服務、教育衛生、公共交通等配套功能建設,努力使鄉鎮成為環境優美、文化濃郁、生態宜居的投資興業之地。

二、加強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扶持

1.持續推進簡政放權,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支持特色小鎮企業聯合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建設。按照規劃和建設時序,由各市、縣政府牽頭,國土資源部門配合,切實保障特色小鎮建設用地。

2.設立特色小鎮發展基金,由遼寧省財政統籌特色小鎮建設的專項資金投入,對定位準、規劃好、質量高的特色小鎮,要推薦其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并優先給予其財政和項目支持。

3.引導省內金融機構結合特色小鎮建設融資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爭取世界銀行、亞投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用于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同時,鼓勵發展好、實力強的特色小鎮企業直接上市融資。

三、因地制宜地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1.以鞍山、阜新的玉石、瑪瑙雕刻技藝傳承為主線,在阜新縣、岫巖縣兩地推動“玉石之鄉”“瑪瑙之鄉”的發展。同時與我省傳統村落收錄工作相結合,以民俗特色游產業為主導,在北鎮、喀左兩地推動滿族、蒙古族特色小鎮建設。

2.以大連市現有海島旅游、海產品養殖產業為基礎,進一步完善島上的交通、住宿、餐飲、衛生環境等設施功能建設,大力發展海島小鎮。利用營口市的溫泉資源,打造以熊岳地區溫泉休閑產業為核心的溫泉小鎮。

3.在錦州、盤錦兩地的水稻主產區,以河蟹養殖產業發展及其物流、運輸產業鏈條的建立為重點,推動“蟹田之鄉”建設。針對枸杞、香葉芹等“藥食同源”作物,在我省有條件的鄉鎮以“藥食同源”作物產前、產中、產后體系建設為主導,發展特色種植鄉鎮。

四、推廣“互聯網+”在特色小鎮中的應用

把“互聯網+”融入到特色小鎮建設的始終,按照“大數據+云服務”的方式,推進鄉鎮商業模式、產業組織模式、運營管理模式的創新。一是在特色小鎮中實現無線網絡的全覆蓋,無死角地做到鄉鎮居民智能上網。二是培育鄉鎮電商發展,使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產品實現線上購買、線下配送。三是在旅游鄉鎮、休閑農業鄉鎮、海島小鎮等以休閑旅游產業為主的鄉鎮,實現住宿、用餐、景區購票等服務類產品的線上預訂及支付,進而使我省的特色小鎮具有“智慧小鎮”功能。

遼寧省政協委員嚴文復: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推進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遼寧省明確了將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走出去”戰略與遼寧區域發展戰略、重大生產力布局、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有機結合的工作思路,為沈陽經濟區融入“一帶一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沈陽經濟區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住“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推進一體化進程,實現振興發展。

一、“一帶一路”是沈陽經濟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

1.沈陽經濟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遼寧省地處東北亞腹地,從歷史上看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在今天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核心組成部分。沈陽經濟區是遼寧打通中蒙俄大通道的中樞,具有海陸聯動、產業發展的巨大優勢。其中營口港是中歐交通運輸大通道的橋頭堡,已經開通的“營滿歐”班列開啟了海鐵聯運的“新絲路”;密集的高速公路與鐵路網絡為建設東北陸路交通樞紐提供了重要支撐;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對外開放合作體系,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為參與“一帶一路”奠定了硬件、軟件基礎。

2.“一帶一路”對沈陽經濟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意義。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將會提升沈陽經濟區成為東北亞乃至歐亞的國際物流中心,有助于構建內外有效銜接、條塊充分互動、陸海深度統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通過國際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設,可以加強同俄羅斯、蒙古、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與交流開放,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合作,拓展沈陽經濟區經貿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沈陽經濟區全面振興。

二、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推進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建議

1.打通“一帶一路”的物流大通道。建設沈陽—營口陸海聯運系統,暢通出海大通道。首先,應重點建設出海鐵路與出海公路,優先貫通沈陽火石崗至營口港的鐵路貨運通道以及沈陽西部開發大道至營口港的公路貨運通道,同時提高“沈滿歐”班列運行能力;其次,以陸路交通與港口為基礎,建設內陸口岸(沈陽港),協同推進港口服務、多式聯運、物流園區、信息、金融等領域全方位合作;最后,建立若干個區域物流中心,形成多式聯運系統,提供第三方物流平臺,為沈陽建設中蒙俄國際大通道的國家級流通樞紐提供支撐。

2.形成經濟區發展主軸,帶動沿線城鎮發展。借助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契機,打造以營口-沈陽-鐵嶺為核心的沈陽經濟區發展軸。建議重點加強營口-沈陽-鐵嶺城際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此為依托,加強軸帶上營口、鞍山、遼陽、沈陽、鐵嶺等城市間的緊密聯系。重點布局、建設和完善一批主導產業園區和新城新市鎮,打造成連接中心城市的交通帶、城鎮帶和產業帶,實現城市間功能互補、資源合理配置、產業有效分工及協作發展。

3.依托發展主軸,推動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圍繞營口-沈陽-鐵嶺發展軸,橫向帶動并加強本溪、盤錦及阜新等周邊城市與主軸線的緊密聯系,增強集群化效應,推進一體化發展,形成引領東北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4.重點加強區域交通、區域生態建設。一是完善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優化城際間交通網絡體系,完善軌道交通系統和快速交通系統網絡,加快區域通航機場布局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干線公路為主體,打造沈大、沈山、沈營、沈撫、沈丹、沈彰、沈康、沈鐵八大交通走廊,建立一小時交通圈。二是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加強以遼河、渾河為主的流域生態治理,帶動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建立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機制,加強與各市在區域大氣聯防聯控、流域治理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逐步實現區域內環保信息資源共享。

遼寧省政協沈陽市委員會: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以經濟生態和商業機會吸引客商,有利于應對經濟下行期帶來的嚴峻挑戰、提升區域競爭力和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016年,我省頒布了《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法律保障方面給營商環境建設“保駕護航”。沈陽市正在舉全市之力,打贏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攻堅戰決勝戰。

優化營商環境,說到底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當前,有些政府部門在營商環境方面還存在墨守成規、市場意識不強、本領匱乏、想干不會干等問題,讓很多資源和工作處于內耗之中。我們應深刻認識營商環境建設對遼寧振興發展的極端重要性,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破解振興發展瓶頸問題的重要舉措加以推進。因此,建議如下。

一、打造理念先進、開放開明的思想環境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親”“清”二字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找準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真正把“運動員”和“裁判員”分開,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堅持“簡政放權要徹底、政務服務要陽光、降本減負要實效、政商關系要親清”,不斷提高我省經濟發展市場化水平。

二、打造規范有序、公開透明的體制環境

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進駐,除了市場力量以外,體制機制和服務管理水平也至關重要。應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該下放的下放、該轉移的轉移、該取消的取消。建立引進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從信息收集、招商洽談、拍板簽約到后期服務等方面,為重大項目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務。

三、打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市場環境

強化政策親商,加快現有政策落地,挖掘新的政策空間,真正釋放政策紅利。強化人文安商,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遼寧。強化公平競爭,破除“熟人經濟”,辦事一視同仁。多開“綠燈”、少亮“紅燈”,多立路標、少設路障,多走“網”路、少跑馬路,讓企業辦事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做到企業賺錢、地方發展,把遼寧打造成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的樂土。

四、打造風清氣正、高效廉潔的服務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要解決那些審批不方便、企業不滿意、群眾有怨氣的問題。應堅持問題導向,列出問題清單,一項一項梳理,一條一條對照,真正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對執行不力、決策失當、違法行政、濫用職權的領導干部進行責任追究。全面推行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政務咨詢制和服務承諾制,建立以群眾滿意率、事項辦結率為核心的服務效率評價體系。

五、打造尊崇法治、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只靠“一鼓作氣”,根本是建立長效機制。應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促進企業守法舒心經營,絕不能“開門引鳳,關門拔毛”。打通政策落地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確保政策和法規執行不打折、落實不走樣,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民革遼寧省委員會:推動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現代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農產品加工業因一頭連著農業,一頭連著服務業,事關城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其健康發展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2015年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653.3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4%,全省GDP總量5.8%。但目前來看,與湖北、山東等省份相比,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在規模、質量、精深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需進一步精準發力彌補短板,挖掘潛力轉型升級。因此,建議如下。

一、制定優惠政策,夯實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基礎

我省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占九成,他們對農戶的帶動作用不容小視,因此在扶持大企業尤其是大的龍頭企業的同時,也要從我省目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狀況出發,制定適合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快速發展的優惠政策。在新設立的100億產業引導基金中,需保留一定比例繼續扶持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

二、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產地農產品加工業

產量在全省排名靠前、具有明顯優勢的農產品,應有與之相適應的深加工龍頭企業,努力打造行業“小巨人”企業,同時鼓勵有實力的龍頭企業跨地區、跨行業重組。通過培育壯大產地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延伸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促使產地農產品就地轉化,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實現一產與二產有效融合。

三、完善冷鏈運輸體系,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整體水平

加快構建高效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對于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助力我省農產品加工業轉型跨越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我省應加強冷鏈物流的公眾宣傳,合理規劃、布局冷鏈基礎設施,并出臺稅收、用電、用地、金融等優惠措施,加快整合現有資源,拓展物流網絡。

四、注重科技引領,實現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

提高對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一方面增加科研經費投入,扶持其發展;另一方面以企業為創新主體,按照企業需求,做好服務和引導工作。盡快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加工領域高??萍汲晒畔?、專利文獻信息庫、專家信息庫、企業技術需求信息庫,將企業需求與科研機構完美聯合,形成真正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便于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技術持續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

五、借力品牌優勢,打造農產品加工業核心競爭力

加強品牌培育,實施農產品品牌化,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加工業核心競爭力。應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展會等平臺,以及名人代言、公益活動等方式,加大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同時,加強品牌打造,鼓勵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加快研制開發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對獲得國家和省級馳名商標及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獎勵;對于適合打造區域品牌的產品,政府要強力推動。此外,政府部門應積極宣傳引導企業樹立品牌保護意識,鼓勵企業第一時間注冊商標,避免出現品牌已被大眾接受,但商標卻被搶注的現象。

六、引入“互聯網+”思維,創新農產品加工發展模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突破,互聯網與產業深度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重要抓手,適時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模式,必然成為現實且長遠的戰略選擇。加快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可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應圍繞重點產業、特色產業,積極引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如與阿里巴巴、京東等現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合作;同時也要重點培育當地電商平臺,幫助當地農產品更好更快地走向市場;對于農產品加工企業自建電商平臺也應積極鼓勵?!?/p>

猜你喜歡
小鎮特色建設
安安靜靜小鎮
“CK小鎮”的美好
特色種植促增收
熊的小鎮
小鎮(外一篇)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醫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完美的特色黨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