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海歸潮新特點:留學回國人員成創業主力軍

2017-03-29 03:04李丹編輯胡是飛供圖視覺中國設計孫星
留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留學人員海歸回國

記者_李丹 編輯_胡是飛 供圖_視覺中國 設計_孫星

我國海歸潮新特點:留學回國人員成創業主力軍

New features of business startups: overseas returnees become main force

記者_李丹 編輯_胡是飛 供圖_視覺中國 設計_孫星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出國人數和回國人數之間的差距正逐年縮小。良好的工作機會和國際化的薪酬待遇是吸引留學生回國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央近年來不遺余力的政策支持,則從金字塔的最頂層為一眾歸國留學生回國工作掃清了障礙。

近年來,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逐年增多,逐漸形成一種明顯的社會現象。這股留學人員回國潮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以來,即以一浪高過一浪的漲勢,吸引著全社會的關注。對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狀況的調查和研究,已經成為當今留學圈常談不衰的一項命題。

為了吸引留學人員回國發展,我國政府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做出了諸多努力,尤以近十年來的政策支持工作最為矚目。自2008年國家“千人計劃”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各地區、各部門已經通過各類引才項目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超過4萬名,引進教授層次的人才數量達到1978年至2008年引進總量的20余倍,帶動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優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躍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持續投入的科教事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人才、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場地、服務”全面對接的平臺,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歸國追夢。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出國人數和回國人數之間的差距正逐年縮小??梢灶A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或許將迎來回國人數超越出國人數的歷史拐點,屆時中國極有可能擺脫從前人才大量流出他國的困境,轉變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國。

留學人員“歸國潮”既成“頂層設計”日漸完善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留學人員回國現象即明顯增多,一直保持增長的勢頭。而漲勢最為顯著的,是最近十年間。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為58.48%。出國留學與留學回國人數比例從2012年的1.46∶1下降到2016年的1.26∶1。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后選擇回國發展。留學回國與出國留學人數“逆差”逐漸縮小。

20世紀90年年代中后期,在中國政府的鼓勵政策下,留學人員興起一陣回國熱。為了吸引優秀的留學人員,中國政府對外發出號召,歡迎海外留學生和華人回國服務,并許諾給予他們優惠政策,包括高薪酬。數據顯示,從1995年開始,回國的留學人員開始增多,從5000多人,增長到1996年的6000多人,1997年7000多名,1998年達到7400 名。

從2003年開始,每年回國的人數開始顯著增長。據媒體公開報道,海歸人數增長年均超過兩萬人次,該數字正以每年13%以上的速度遞增,部分地區更高達28%。在地域選擇上,因為被一線城市的硬件設施以及開出的優厚條件所吸引,海歸們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更為青睞。2003年前11個月,有1267名海外留學人員定居上海,這個數字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四成。

在這之后,2008年前后,我國又迎來一次較大規模的留學人員回國潮。當時,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眾多留學人員回國尋求發展。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當年回國工作的留學生總人數,超過5萬人,是改革開放以來海歸總人數的1/6。

自2012年起,中國留學人員回國人數更是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1年的回國人數是18.62萬,2012年增加到27.29萬,2013年再增長到35.35萬,而到2015年,這一數據達到了40.91萬。

2009~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和留學回國人數對比單位:萬

拎客

《2015~2017年留學工作行動計劃》中關于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的具體措施

具體包括:健全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服務機制,簡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相關手續,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切實解決留學人員回國就業落戶等實際問題。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鼓勵在外留學人員以知識產權、專利權、資金等生產要素在國內進行轉化和創新創業,支持在外留學人員依托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平臺,進行科研項目的產學研一體化運營。鼓勵留學人員與國內開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鼓勵在外留學人員依托國內外單位,緊密結合國內外研究內容和資源,著眼于國內需求開展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聯合培養,促進國內外信息交流、人員流動和研究資源優勢互補。鼓勵和支持廣大在外留學人員發揮作用,切實維護留學人員權益,鼓勵在外留學人員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采取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創新創業、人才引薦、中介服務、建言獻策等多種方式為國服務,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著、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顯示,我國出國留學人員增速放緩,留學回國人數增長加速,目前留學回國人數已超過累積出國留學總人數的一半。

學成歸國留學生總人數的明顯增加,與出國留學人數的差距呈逐漸縮小趨勢,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留學回國人數達到40.91萬人,比2014年增加了4.43萬人,增長了12.14%。2015年出國留學人數增長率比回國留學人數增長率僅高出不到兩個百分點,這與2001年兩者人數之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年出國留學人數增長率為115.38%,回國留學人數增長率為34.23%,兩者之間的差距高達81個百分點,是2015年該差距的40多倍。

良好的工作機會和國際化的薪酬待遇是吸引留學生回國的主要影響因素。中央近年來不遺余力的政策支持,則從金字塔的最頂層為一眾留學生回國工作掃清了障礙。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被納入統一戰線工作范圍。同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2015~2017年留學工作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提到,為加大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力度,“人社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搭建留學回國服務平臺,創新引才機制、拓展引才渠道、改革引才辦法,2015~2017年吸引和延攬百萬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其具體措施,包括健全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服務機制、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鼓勵留學人員與國內開展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等。

2016年,醞釀多時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出臺,聲勢浩大的人才改革大幕徐徐拉開?!巴晟聘娱_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p>

伴隨著人才政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的人才優待政策也不斷落地。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對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廣泛吸納世界各國優秀人才。

在2016年8月出臺的《關于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充分發揮歐美同學會在人才聯絡、建言獻策以及民間外交等多方面作用,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廣大留學人員之家。

從政府層面來看,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的一致動作,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政策和創業政策在近十年來不斷被完善。

留學回國人員成創業主力軍創業領域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

留學回國人員在國內的發展狀況,呈現出一些較為明顯的特點。首先,在就業方面,據《2015中國海歸發展報告》顯示,海歸回國就業聚集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和省會。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漢等地對海歸的吸引力有所增加。調查顯示,海歸就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中36.1%的海歸最終在本土民營企業就職,26.7%的海歸最終在外資企業就職,此外,13.5%的海歸在國有企業就職,8.9%的海歸在事業單位就職。

前述報告同時指出,在海歸就業的前十大產業中,金融業最多,為14.3%,貿易/批發/零售業、房地產/建筑業、互聯網分別占7.2%、6.9%、5.5%。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占比較小。

隨著低齡留學潮的興起,海歸創業群體也日漸呈現出年輕化、低齡化的趨勢?!?0后”甚至“90后”海歸紛紛加入創業大軍,海歸創業的年齡在30歲至40歲居多,較多集中在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移動互聯網等領域。

而在城市方面,海歸創業的城市也呈現分散化趨勢,不再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逐步擴大到東部沿海二三線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區。市場前景是創業者最看重的要素,海歸在選擇創業城市時,考慮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該城市是否有較好的人脈關系、產業基礎、市場前景、城市環境等方面。其次是基礎設計、教育水平以及優惠政策的吸引。

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留學回國人員中,有超過1/10(11.9%)的人選擇了創業,按照性別進行分組后發現,13.2%的男性選擇創業,8.2%的女性選擇創業。選擇創業的比例遠高于國內大學生畢業創業比例(根據麥可思調研,近三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2015屆大學生創業比例為3.0%)。

海歸創業最集中的六大領域分別是新生物工程/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貿易/批發/零售業、高端裝備制造、文化創意產業、節能環保。他們認為,國內創業的優勢是客戶資源、技術資源、政府資源較為豐富,而在國內創業主要會遇到融資困難、經營運行成本高、政府相關政策配套不齊、難以引進和留住適用人才等問題。

被調查的海歸創業者表示,自身的創業優勢主要體現在與海外互動上,包括更容易在海外市場建立分銷渠道、獲得海外風險投資、獲得海外研發合作伙伴、與海外企業建立密切聯系等。

2016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在遼寧大連世界博覽廣場拉開帷幕,本屆海創周繼續秉承“海納英才·創業中國”的宗旨,收集了近200個優質項目,吸引來自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留學人員,全國25個省市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創投機構及各類企業的1000多位代表參會。

海歸就業遭遇“滑鐵盧”政府為回國留學生創業掃除壁壘

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社會開放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通過多渠道回國的高端人才日益增多。國際化視野的開拓,知識尤其是高科技技術的獲得,往往會讓海歸在就業市場上自帶光環。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及發展,社會“能力取向”的回歸以及海歸水平層次的分化,部分海歸在就業與創業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優勢,較難發揮應有的作用,海歸的光環正日漸黯淡。

在就業方面,海歸最大的優勢往往是在語言和溝通能力上,而最大的劣勢則是國內關系網絡斷裂。與此同時,國內外學期制度不同、容易錯過招聘季、不了解國內企業用人標準與需求、缺乏社會網絡優勢等問題,都會成為海歸求業的障礙。不少懷抱為祖國貢獻一己之力的高端人才,回國之后,經歷了很多曲折和無奈。既有“水土不服”的自身原因,又有政策、體制以及文化沖突帶來的問題。

留學歸國人員數量雖然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但是根據《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的數據,這一群體整體工作滿意度仍然有待提高,有超過六成的留學回國人員在基層崗位,實際酬薪低于預期,所學專業與工作匹配度、滿意度都差強人意。在稅后月收入方面,被調查者的收入范圍集中在5000—10000元,占46.9%。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11.3%,16.6%能達到10000—15000元。而低于5000元的人數占比超過 1/4。

此外,對于創業的留學人員群體而言,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也有不少。

代表了國際化視野和掌握著最新科技的留學生們,向來是中國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21.86萬人,近5年年均增長21.75%,成為我國創業創新一支重要的生力軍。盡管如此,歸國留學生的創業路也并非一帆風順。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著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No.5》的統計數據,留學人員回國創業過程中,排名前三位的困難是經營運行成本高、融資困難、難以引進和留住適用人才,分別占比26.9%、16.4%和15.5%。

走上創業路的留學生們發現,從“商標注冊申請慢”到“出口資質申請手續繁雜”“外籍落戶困難”,諸多創業壁壘一一呈現??v觀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優惠政策享受難、落戶就學辦理難、開戶融資難、知識產權應用難、政策限制放開難、文化理念融合難等“六難”躍然紙上。于是,對有關留學生回國創業的簡政放權改革提出了要求。

自2016年6月,李克強總理做出批示以來,國務院18個相關部委積極行動,為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清障搭臺”。工商總局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6個月縮短至3個月內。工業和信息化部改進電信業務許可審批工作,以簡化企業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程序,減少50%以上的填寫內容。而針對申請戶口難、子女上學難等問題,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相繼出臺落戶政策;教育部也有針對性地推動解決留學回國人員子女入學等問題。

此外,針對優惠政策碎片化、不透明,導致小微企業“了解難、享受更難”等問題,財政部公開了資金管理辦法、申報指南和分配結果,使專項資金分配更加透明。工業和信息化部則提出包括財稅支持、金融扶持等28條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則通過宣講、公示等方式,提高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的知曉度。

與中央同步,中國各省也在不遺余力地為這批新生的創業力量掃清障礙。在“中國僑都”廣東省江門市,截至2016年10月,高新區落實國家、省、市小微企業150多項費用減免達3700多萬元,發放創業帶動就業資金80多萬元。

在安徽,政府出臺政策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扶持計劃,對入選的重點項目和啟動項目,分別給予10萬元至20萬元、5萬元至10萬元資金扶持;對入選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的企業,給予20萬元至30萬元創業扶持資助。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表示,2月13日起,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支持計劃和創新創業項目擇優資助將同時開展申 報。

“雙創”之下歸國留學生服務環境需提上來

隨著我國加快推進經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在全國范圍持續走高?!半p創”一詞在中國已經火了兩年多。國務院和各級政府不斷為創業者下發政策“紅包”,民間創業熱情空前高 漲。

在這場創業大潮中,那些年少遠離故土、負笈海外、學有所成后決定返華創業的歸國人員,引起了中國重視。好的政策造就好的發展環境,中國求才之心吸引著散落在天涯的中國學子紛紛重返故土。政府作為外部環境的營造者,需要優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

在創業階段,海歸創業者最需要獲得關于市場開拓、金融服務、創業場所提供等方面的幫助。而在創業政策需求方面,海歸創業者更希望政府能夠解決科研資金申請過程限制較多、加大科研資金支持力度、政策落實等問題。當前,國家關于留學生回國創業的政策漸多,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貫徹落實。

首先,應是完善服務環境對留學生創業的支持作用。通過調整功能定位、拓展業務范圍、加大投入等措施,使各級各類留學生創業園和服務機構從目前的單純為企業提供共享設施、辦理落戶等基礎服務,轉移到幫助企業進行市場培育、技術研發、人力資源開發、風險投融資、無形資產培育等高智力增值服務上來。

除此之外,加強教育與培訓也是完善留學生服務環境的應有之意。建立創業能力素質測評與診斷平臺、創業能力素質提升項目平臺、創業案例培訓課程平臺,都是良好的舉措。推進資源、信息和共性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建立留學生和項目信息平臺、創新實驗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技術成果展示平臺和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也是必須且必要 的。

拎客

我國應如何完善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服務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No.5》一書中,指出我國完善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服務的六大舉措,包括:

第一,加強留學回國人員求職技能培養,提升留學回國人員職場競爭力。一是鼓勵留學人員加強職業發展規劃,以職業為導向規劃學業,鼓勵其積極尋找合適的實習機會。二是鼓勵專業機構加強留學人員職前培訓。三是發揮專業社交平臺的作用,拓寬留學人員與祖國的聯系渠 道。

第二,加強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建議進一步推動法律層面、制度層面的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尤其是新興產業領域,要保護原創性,防止惡意抄襲,創造有利于留學人員回國發展的良好創新環境。此外,還應建立知識產權仲裁機制,對知識產權不明的情況進行妥善處理。

第三,鼓勵留學人員多渠道多領域發展。目前出國留學專業多集中于FAME(金融、會計、管理、經濟學)和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熱門專業,造成熱門專業留學人才扎堆,回國就業的難度日漸加劇。對此,政府不僅需要鼓勵留學人員出國之前慎重考慮專業,更應在其回國后適當的引導以推進各類人才平衡發展。例如針對基層管理人才缺乏的現狀,政府可適當向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等領域引導。

第四,適應低齡化留學趨勢,調整以學歷作為對留學回國人員評價的標準設置。目前我國的留學回國人員政策優惠學歷門檻較高,主要針對碩士學歷以上人群,這與留學發展趨勢不符。因此,需要調整相應的評價體系,建立合理的通道,使得在國外取得本科學歷的留學回國人員,也能享受到相關政策福利。

第五,進一步掃除留學回國人員進入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它組織工作的制度障礙。不涉及國家核心安全問題的部門與崗位應以科學的人才觀選拔、使用和評估人才。

第六,探索建立留學回國人才社會保險補交機制。對原中國籍的留學回國人才施行寬容開放的政策,容許他們補交社保,同時在可補交年限、可補交年份和補交基數上進行細致合理的設定,促進社保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猜你喜歡
留學人員海歸回國
“海歸”華羅庚的家國情懷
“逐夢青春 創贏未來”——揚中市首次舉辦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經驗分享會
江蘇省歸國留學人員實踐創新基地
為新征程匯聚海歸磅礴力量
徒步看家鄉活動 看亮留學人員雙眼
劉佳炎:回國創業讓人生價值最大化
歐洲激辯“IS新娘能否回國”
海歸潮
“海歸”返鄉當“豬倌”
新海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