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安全生產中工會發揮的作用與工會缺位問題研究

2017-03-29 14:27閆偉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職能作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閆偉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2

摘 要 我國是煤炭大國,產煤量位居世界首位。雖然產業發展呈現蒸蒸日上趨勢,但實際上其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的,就比如說煤礦安全生產問題。本文以煤礦企業的管理核心之一——工會為背景,探討了工會之于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缺位現象及其成因,并重點分析煤礦企業工會在該問題解決方面所需要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 煤礦企業 安全生產 職能作用

中國是世界第一煤炭大國,也是世界第一礦難大國。據我國煤礦安全工作會議及相關部門統計,從2000年至今,我國每年發生煤礦礦難150起以上,死亡人數平均每年達到3208人,重大(百萬噸級)以上礦難率達到1.78%,平均每7.4天就會發生一起礦難。本文主要從工會監督缺位這一方面來剖析問題,展開論述。

一、煤礦企業工會安全生產監督的失位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煤礦企業工會安全生產監督的基本職能法律定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所提出要求,工會對于企業應該盡到維護、參與、建設和教育4項基本職能責任,要維護基層工人階級利益,做好基層工人的生存、健康及利益權益代表,實現企業安全生產。而在《工會法》的第24條中也提到“企業應該把人的本質安全目標放在首位,并在生產過程中實現該法律過程?!睂τ诿旱V企業這樣的高危行業領域,基于法律來確保職工安全是必須要做到的,如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重大隱患及職業危險,工會也有權利提出異議,同時提出解決建議希望企業采納,這也是工會存在的重大現實意義所在。

(二)煤礦企業工會安全生產監督的缺位現象

雖然煤礦企業生產及工會發展有法可依,但實際上我國每年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頻發,這和工會等企業各方職能部門的管理及監督權力行使狀況是不無關系的。就以工會為例,它所負責的煤礦生產安全管理任務主要基于“三結合”安全生產建立相關體系,同時依法組織企業內職工進行礦山安全工作日常演練。如果發現任何異常狀況,工會也有義務第一時間通知企業,做好安全保護工作,提前預防事故發生。

但目前煤礦礦難傷亡事故調查結果卻表明,許多事故的發生基本沒有征兆,而其發生的原因多為企業長期技術違規操作或違規經營所造成的結果。舉例來說,某些煤礦企業在其生產系統中的提升、運輸、通風等諸多有序環節中出現了單環節或多環節超能力生產現象,這就會直接導致煤礦生產系統整體節奏的紊亂,小則造成工程延誤,大則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事故,導致人財兩空。根據調查不難發現,上述問題在我國多數煤礦企業是普遍存在的,許多企業都正處于超強度、超能力生產開發實施過程中,他們“大礦大干、小礦蠻干”。雖然在2015年,我國煤礦生產能力高居世界首位,但其中卻有75%的單位在履行這種超能力生產過程,如此驚人的違規操作率對我國煤礦產業長遠發展必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諸多事實證明,我國煤礦企業工會在安全生產監督方面并沒有認真行使其應有權力,至少在生產安全安撫、爭端調節以及源頭預防治理等方面都存在嚴重失責缺位,它們沒有認真執行法律所賦予的權力,這是違背工會法基本原則的行為。

(三)煤礦企業工會安全生產監督缺位的成因分析

1.過強的行政化特色與過弱的維權職能。工會誕生于計劃經濟體制,是工人利益的代表組織,但自《工會法》將工會地位職能提升以后,它所管轄的范圍和職能更大,現實中承擔了許多本應由企業管理層甚至政府所承擔的角色。這就嚴重弱化了工會建立的原始初衷,即維護基層工人階級的權利,而同時被賦予了過于濃重的行政化特色,具有了政治化傾向。許多生產企業工會在行使其職責時都要根據政治需要來決定行使權,這讓工會真正成為了政府或企業行政的助手,實際意義上改換了立場,無法繼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失去了其基本職責,造成了整體工會工作的缺位現象。

2.過貧乏的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手段。在《礦山安全法》中就規定“如果礦業企業工會發現企業開采違反相關安全法律法規時,它有權力要求企業行政方面或相關部門進行行為修改和處理,有權力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钡珡默F實來看目前工會對企業管理不存在任何壓力,企業依然按照自身意志來經營行事,工會也沒有比較強硬的決策能力和權力,其干預作用在政府執法能力下降的現實環境中無法保證,再加之工會工作創新動力不足,基本無法給出多元且新穎的監督機制,這就直接造成了工會陷入維權缺位的怪圈,其惡性循環表現愈發嚴重,使職工無法再將工會作為自身權利維護的依賴對象。

二、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中工會應該發揮的必要作用

(一)合理調整企業黨政與工會關系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國煤礦企業工會逐漸趨于行政化,所以工會的基本維權體制性質與職能也發生了改變,形成了某種惡性障礙,它影響了工會對職工基本權利的維護,也使某些原本需要承擔的任務責任無法繼續承擔。面對這種維權職能的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潮流背景,工會應該積極處理好自身與企業黨政之間的上下關系,積極通過工會職業化發展進程來實現對企業政治組織向基層職工組織的合理化自然過渡,實現對職工權益利益維護的最大化作用,走職業化團體轉化路線。這也能達到對企業安全生產保障的基本目的。

(二)制定安全生產導向機制

工會之于煤礦企業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功能,因此工會在建設過程中也應該圍繞安全生產抓好“兩個專題教育”工作。第一要抓好安全生產基礎教育,解決在安全生產中各級職工所存在的基本性思想問題,要堅持將職工安全放在首位,然后才是生產效率及質量的有效提高;第二需要立足現實、針對現實,積極開展職工文化教育及業務技術培訓工作,將企業各級煤礦部門聯動起來,形成以安全生產導向機制為主的聯合工作體系,將安全教育作為企業的經常性工作來做。比如說可以定期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專題教育講座,解決職工及管理人員可能存在的思想傾向性問題。也可以組織安全模擬演練,從實際角度出發來考察和鍛煉職工對于生產中危險狀況的應急能力,確保他們確實能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做到保護自己,保護企業財產。

(三)建立內部考評機制

煤礦企業工會應該與企業聯合為自身安全生產建設考評體系,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機制內容豐富起來,同時也形成目標激勵體系。所謂目標激勵體系應該圍繞內部考評機制建設,根據實際工程中安全生產的逐步深化來考評職工技術及工作態度,為他們不斷提出新任務、新目標,由工會負責獎勵那些能夠順利甚至超額完成目標的職工個體或群體。也可以由工會組織發起職工勞動競賽,不但活躍企業內部文化氛圍,也能鼓勵職工自覺抓好安全生產建設工作。再者,基于內部考評機制的典型激勵也是二者結合的最好體現,工會可以建立層層內部考核的樹形評價模型,在經過嚴格考核后,企業職工才有資格、有機會獲得宣傳表彰獎勵。最后,也要豐富企業的晉升機制,以日??己思肮こ添椖侩A段考核為主,為安全生產成績優秀的班組、個人提職晉級,也可以基于事故防止貢獻來考評班組職工,實現安全生產的全面化考核及激勵機制,循序漸進的培養職工的安全生產自覺意識。

三、結語

企業應該賦予工會更多的權力,而社會與政府也應該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來明確工會之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用硬性規制與柔性策略來提升工會地位,這也是對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地位及職工利益地位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牛保騫.關于提升煤礦工會的服務管理效能的研究[J].華章,2013(36):28-28,50.

[2] 安鵬翀.芻議煤礦工會如何在安全生產發揮重要作用[J].才智,2015(2):323-324.

[3] 袁帥.煤礦工會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意義探討[J].江西建材,2014(21):298-298.

猜你喜歡
職能作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充分發揮巡視巡察辦公室職能作用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保障“十四五”戰略的實施
淺談加強煤礦礦井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發揮人大監督職能作用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醫院部門會計職能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