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化進程中的策略

2017-03-29 21:26王睿
中國科技縱橫 2017年3期
關鍵詞:科技期刊國際化英文

王睿

摘 要:英文科技期刊在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扮演著指導、引領和推進作用。然而,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的發展滯后于科學技術水平,數量眾多的科研成果流向國外期刊。本文引用數據和實例,深入剖析了我國英文學術期刊在國際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其主觀和客觀原因,并從科研體制、思想認識、運作模式、產品服務、信息技術、交流合作、精品意識、創新觀念等方面提出應對策略,指出辦好英文科技期刊對我國掌握科學技術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關鍵詞: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3-0215-02

伴隨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我國科學技術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2014年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統計顯示,我國科技人員在過去10年間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居世界第2。但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相對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國際化程度,在數量、質量和影響力方面相對滯后。截止2014年底,國內英文科技期刊僅有262種,只占我國科技期刊總數的5%左右,遠低于其他主要非英語國家如德國(53.09%),日本(38.36%)和法國(32.93%)。此外,2014年,我國被SCI收錄的有CN刊號的127種英文期刊,僅占總收錄期刊的1.5%,且大部分位于Q3和Q4區,少量進入Q1和Q2區的期刊發表論文數量有限,較難形成國際影響力。①反觀國外,以2012年為例,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高于30的6種國際期刊(Nature, Science, Cell, Chem. Rev., New Engl.J.Med.,Lancet)皆出于英美兩個國家。②

面對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的發展狀況,必須意識到辦好英文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英文科技期刊承載著促進科學技術發展與國際接軌,普及科學知識,推進成果轉化的重要使命,從而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中扮演著獨有的指導、引領和推進作用。英文科技期刊是世界各國科學思想碰撞匯聚爭鳴的大舞臺,是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間軟實力競爭的競技場。英文學術期刊既承載了科學的探索和創新,其自身也是一種文化載體和創新精神的體現。辦好科技期刊,特別是英文科技期刊,需要在不斷探索與創新進取中尋求突破和提升,需要將其視為一項科學事業和民族振興產業來發展。

1 制約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化進程的“三大要素”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來自“自身局限性”,“國際行業沖擊”和“國內制度制約”三個方面。這種困境首先表現在國內英文學術期刊對優秀科研成果及投稿吸引力不足,進而很難通過高質量內容提升自身競爭力以吸引更多優秀成果,導致良性循環路徑受阻。大量優秀科研稿件外流,國際稿源匱乏,使得國內英文期刊不能很好反映科學技術實際發展水平,更不用說促進和引領科技進步。

國內英文科技期刊讀者數量受到國際,特別是歐美等英語母語國家科技期刊的沖擊。相較于普通媒體,科技期刊的傳播對象受到專業領域和學歷層次等方面的限制。拋開英文水平這一因素,即使國內英文科技期刊的論文可以滿足一部分讀者的需求,但其內容形式單一、缺乏學科交叉和綜合視角、面向大眾的科普性不強,而國外成熟期刊已經樹立起權威性和品牌效應,加之母語優勢和運作模式的沖擊,大大降低了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對讀者的吸引力,而科技期刊的讀者也是潛在的作者,讀者數量匱乏影響到的不僅是其發行、贏利和國際影響力,更制約了內容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不同于國外科技期刊集團化、產業化、市場化的規模運作,我國學術期刊的運作模式相對單一,主辦單位多為高校、科研院所和學術組織,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經營規模有限,靈活性不強。而國外學術期刊注重品牌的創立、維護和拓展,對自身發展有著明確的目標。例如,創刊于1869年的世界著名期刊《Nature》在當代科學發展中與時俱進,不斷拓展,相繼創辦了報道前沿成果的《Nature Genetic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等一系列專業子刊,形成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以集團式發展,服務遍及讀者、作者、圖書館、出版社、廣告客戶等群體。又如,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目前發行電子期刊45種,全部被SCI收錄。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主辦70余種期刊雜志。德國施普林格公司出版期刊2900余種。集群式規模發展有效提升辦刊效率、品牌效應和影響力,資源共享降低經營成本,而多渠道融資和雄厚的資本又促進了期刊質量提升。

此外,在不具備語言優勢的條件下,英文期刊國際化進程還需要縮短出版周期,爭取科研成果首發權,版式設計風格國際化,衍生產品和服務與國際對接,以及在信息化自主出版傳播等方面取得突破。另外,從我國英文期刊發展的制度環境來說,國內科研體系成果評價機制較為單一,偏重國際論文的數量和所在期刊影響因子,并或多或少影響科研資源分配、職稱進升、科技獎勵、學位獲取等,進一步制約我國英文期刊的發展,不利于真正原創性成果的產生。

綜合上述分析,需要從根本上改善自身競爭力,應對行業挑戰,并開拓利于英文期刊發展的制度環境,才能尋求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的進一步提升,實現國際化目標。

2 找準辦刊定位,注重發展質量與改革發展模式

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是我國英文學術期刊找準發展策略的關鍵。國家不但應大力打造英文期刊品牌,擴大影響力,提升吸引力,掌握主動權,英文科技期刊也應當充分認識自身使命,肩負起用英語展示中國科學技術最新成果的責任,讓自身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科技發展成就的窗口,得到學術界認可,并逐步開拓世界市場。為此,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刊標準,嚴把質量關是發展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分步實施,不可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國際稿源、國際編委和審稿專家的數量,而忽視他們對期刊發展的實質貢獻。

在西方科技期刊辦刊的成熟經驗中,對產業化分工模式的探索是我國英文科技期刊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世界出版業集團化經營與專業化分工已成趨勢,國際一流期刊的編輯出版流程與質量控制方式也在不斷適應這種趨勢:加盟出版集團,與其分工合作;組成專業期刊集群,尋求規模效應;管理、編輯和營銷分離,各自朝專業化方向發展,期刊的生產加工采用大工業分工合作的流水作業方式。③世界著名《Science》雜志實行管理、編輯、市場營銷“三權分立”,美國科學促進會提供經費,由一個科學家組成的理事會領導,理事會決定期刊報道的重點方向,由編輯部組織實施。產業分工和集群化發展有利于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擴大影響,形成品牌優勢。國內英文期刊在建立一只高素質編輯隊伍的同時,可以探索以高水平科學家組成的刊委會為領導機構的期刊運營模式,將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分離,并在政策和待遇上給予管理、編輯和經營人才支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隊伍和生產組織優化助力期刊發展。

3 發揮“人”在辦刊中的核心作用

樹立以人為本的辦刊理念,把握科技發展動向,不為單純辦刊而辦刊,通過開展學術交流研討,注重與國內國際頂尖科學家、科研團隊、讀者、作者群體建立良好的互動是提升英文期刊內容學術水平和吸引讀者的有效方式。期刊的編輯隊伍不僅應有專業素質,更需要能夠把握學術發展前沿和具有廣闊視野的研究型、復合型人才。國內科研人員不僅應具有良好的英文論文寫作能力和語言素養,更要熟練運用英語與國際頂尖科學家交流合作。良好的交流合作不僅會給期刊的發展建立人脈網絡,更會豐富期刊內容,增強對讀者和作者的吸引力,并將這種吸引力內化于辦刊中。例如,《Science》開設導讀、讀者來信、科學家通信等專欄,為溝通編者、讀者和作者,促進聯系交流創造條件,此外,雜志不僅刊登研究論文,研究簡報,也有科技新聞。讀者至上的理念加之豐富的內容和良好的交流互動,能夠為我國英文科技期刊注入新活力。

4 從與大出版商合作到走出自己的信息化道路

通過信息化擴大影響力,從而被世界知名檢索機構數據庫收錄,是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實現國際化的捷徑。國內不少英文期刊在這一方面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如2008年創刊的《石油勘探與開發(英文版)》與位于荷蘭的Elsevier出版公司合作,通過其ScienceDirect平臺面向全球發行,有效提升了期刊的國際顯示度,獲得更多國際讀者和引用機會,目前已被SCI、Ei等國際著名數據庫收錄。在此基礎上,期刊還借助該平臺開通自己的網站,通過限時免費閱讀服務和發布約稿通知等增強了其服務讀者和作者的靈活性。又如,創刊于1990年的《林業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在注重網站建設的同時,與Springer出版商合作,在短期內提升了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由電子郵件投稿改為在線投稿,并與美國在線審稿系統(Editor Manager)平臺合作,提高了審稿效率。

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借助世界大出版商擴大影響力的同時,更應當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積極著手研發建立具有自主技術的信息平臺,探索信息化傳播規律,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出版業掌握自主權,避免陷入“先松后緊”,受制于世界大出版商的被動局面。

5 樹立精品意識與創新精神

“細節決定成敗”,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需要精品意識的支持,無論對產品還是服務都應精益求精。在面向全世界競爭優秀科研成果的發表權時,唯有按照國際標準打造自身,用精品營造實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但要在審稿中嚴把文章質量,必要時可聘請在本領域且英語為母語的專家為文章把語言關,還應從內容到外在,從產品到服務,如封面排版設計、文字圖表布局、訂閱推廣服務等方面與國際對接,做到精益求精。

科技期刊不僅是傳播科學知識的媒介,其自身在發展中也應是創新精神的代表。從產品和服務生產過程,到經營管理開拓,都需要將自身置于創新意識驅動下?!禨cience》雜志歷經百余年發展,經久不衰,固然與其始終保持了刊物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普及性以及歷屆刊物的主編和管理層人員對科學辦刊的執著分不開,更重要的是其將自己置身于知識創新、知識推廣、知識應用的中心環節。雜志社將贏利用于新興科技領域投資,從中獲得科技成果深層報道的題材和投資利潤。④從引導科研到投資科研,科技期刊被置于知識創新、知識推廣、知識應用的中心環節。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只有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開拓,以創新精神為自我提升源動力,才能應對困難和挑戰,走出一條寬闊的發展道路。

6 健全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完善制度支持

我國需要多源化科研成果評價體制,改變以國際論文數量和刊物影響因子為參考的“粗放式”衡量標準,建立完善的、成熟的、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國內學界應以客觀審慎的態度看待期刊,特別是國際刊物在科研評價中的作用,必須意識到期刊只是眾多成果評價指標之一,與此同時,凈化自身科研氛圍,摒棄浮躁的學術風氣,在與世界一流科技體系橫向對比中從總體上審視自身不足,縮小發展差距,逐步樹立對我國科研體系和學術評價的信心。

不容否認,目前國內英文期刊在科研成果實際價值的準確評估上發揮不到與國際期刊相等的功效,但如果我國自主出版的英文期刊缺少科研界的充分信認,國內英文科技期刊會繼續面臨被動局面。中國應該擁有自己的優秀英文科技期刊,應盡快出臺政策,打造國家級綜合性期刊,支持英文期刊對標世界一流發展,鼓勵國家投入的重點科研項目優秀科研成果在英文科技期刊首發,在科研成果評定、學位授予等方面給予中國優秀英文科技期刊充分認可和支持。相信隨著我們的不懈努力,世界科技工作者的目光會越來越多地投向我國的英文科技期刊,從而使我國科學技術在資源、話語權和領導力上從被動走向主動。

7 結語

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辦好英文期刊不僅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更能夠使我國在當今科技競爭日益白熱化的背景下掌握更多主動權和話語權,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學術價值。然而受客觀局限性和主觀因素制約,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發展經受著艱巨而復雜的挑戰。雖然一個頂級期刊的誕生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但我們也應盡快行動起來,在思想認識、體制機制、質量控制、信息化、人才隊伍、產品和服務上以國際化標準嚴格要求,以國際化思維拓展提升,以國際化視角審視自身,以國際化高度樹立自信。相信在一代又一代科技期刊工作者的探索與努力下,我國科學技術水平會得到顯著提升,學術氛圍和知識資源會得到更大改良和豐富。

參考文獻

[1]郭煥芳,王俊麗,陳靜,鄭愛蓮.中國英文科技期刊的辦刊之路探討:以《中國化學快報》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8):892-896.

[2]王磊,孫守增.國外學術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設經驗和盈利模式對我國學術期刊的啟示[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4):639-641.

[3]王健.國外學術期刊的運作模式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7(4):126-128.

[4]王應寬.美國《科學》雜志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科技學術期刊的啟示[J].出版發行研究,2004(12):80-83.

[5]宋立臣,許懷先,王大銳.國內科技期刊國際化“三步走”策略與實踐:以《石油勘探與開發(英文版)》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3(8):85-88.

[6]朱虹.國內英文科技期刊發展的幾點體會[J].黑龍江科學,2016(11):154-156.

[7]第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執委會.第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論文集[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8]鄧建元主編,袁文頁副主編.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注釋:

①郭煥芳,王俊麗,陳靜,鄭愛蓮.中國英文科技期刊的辦刊之路探討:以《中國化學快報》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8):892-896.

②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3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③王健.國外學術期刊的運作模式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7,(第4期).126-128.

④王應寬.美國《科學》雜志的成功經驗及對中國科技學術期刊的啟示[J].出版發行研究,2004(12):80-83.

猜你喜歡
科技期刊國際化英文
英文摘要
科技期刊的分類
聚焦港口國際化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