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O衛星通信系統中常見干擾信號類型及定位方法分析

2017-03-29 02:24魏澤華武迎兵
數字通信世界 2017年3期
關鍵詞:掃頻雙星頻點

龐 京,魏澤華,武迎兵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 100037)

電波衛士

GEO衛星通信系統中常見干擾信號類型及定位方法分析

龐 京,魏澤華,武迎兵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 100037)

本文介紹了GEO衛星通信系統中常見的干擾信號類型,以及目前用于衛星干擾定位的雙星和三星定位的原理和方法,最后針對不同類型的干擾信號提出了合理的定位方法。

GEO衛星通信系統;干擾信號;定位方法

1 引言

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通信系統具有通信距離遠、通信方式靈活等優點,在日常通信、廣播電視等領域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由于衛星轉發器的開放性、透明性特點,用戶只要具備發射衛星信號的一整套設備,便可利用衛星進行通信,因此針對GEO衛星通信系統的干擾時有發生。目前,我國投入使用的民用GEO衛星共有14顆,僅2015年,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累計收到我國衛星運營商干擾申訴案件110多起,干擾涉及11顆衛星,累計受擾帶寬超過1000MHz,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等方面造成嚴重影響。

2 GEO衛星通信系統常見干擾信號類型

GEO衛星通信系統中的干擾主要來源于人為干擾、設備故障和自然現象等等[1,2]。常見的干擾信號類型有常規調制載波、單載波、掃頻信號、同頻干擾、雜散波、時分信號等。

2.1 常規調制波信號

常規調制波主要是指采用頻分多址技術,并通過QPSK,BPSK,MSK等方式進行調制的載波。由于其系統具有設備簡單、容易實現、信號穩定等特點,頻分多址方式是衛星通信系統中應用最早、使用最多的一種多址方式。典型的常規調制波干擾信號頻譜圖如圖1所示。

圖1 常規調制干擾信號典型頻譜圖

這種干擾信號的頻點、占用帶寬、功率等參數比較穩定,通常是某些單位或個人在未取得衛星運營商的許可情況下,為實現自己的通信目的,私自占用衛星資源;或者是由于用戶疏忽,在不該發射的頻點或時段將信號誤發上星,造成對星上正常業務的干擾。

2.2 單載波干擾信號

單載波信號是衛星上較常見的一類干擾信號,常見的單載波干擾信號如圖2所示。此類信號通常不攜帶通信內容,一般用于選頻測試(圖2上)或對正常業務信號進行惡意干擾和壓制(圖2下)。

圖2 單載波干擾信號典型頻譜圖

2.3 掃頻干擾信號

圖3 掃頻干擾信號典型頻譜圖

掃頻干擾在衛星通信中出現較少,一般是由某些單位進行測試時產生的,也有個別案例是由設備故障引起的。此類干擾的特點是干擾信號在某個頻段內反復快速掃描,通常占用帶寬較寬,對正常用戶載波影響較大。典型的掃描信號頻譜如圖3所示。左圖所示掃頻信號在3647~3650MHz間反復掃描,占用帶寬為3MHz;而右圖掃頻信號占用帶寬較寬,為6MHz。有些掃頻信號占用帶寬可達到十幾MHz甚至更寬。

2.4 同頻干擾信號

衛星上常見的同頻干擾信號如圖4所示。左圖所示干擾信號(中心頻點12346.5MHz、帶寬0.5MHz)功率較小,完全隱藏在正常業務載波(中心頻點12347MHz、帶寬2MHz)下,無法在頻譜儀上直接觀察到,需使用專用儀器進行分析;右圖所示干擾信號(中心頻點4012.62MHz、帶寬200kHz)位于業務載波(中心頻點4000MHz、帶寬40MHz)高端,雖然帶寬比業務載波小很多量級,但功率比業務載波高出6dB左右,可以從頻譜儀上直接觀測到。

圖4 同頻干擾信號典型頻譜圖

2.5 雜散波干擾

雜散信號通常是由于發射機故障產生的,主要來源包括功率放大器以及其內部的熱噪聲、系統互調產物和接收頻率范圍內收到的其他干擾信號等被發射上星,典型信號頻譜如圖5所示。由于雜散干擾信號的頻點、帶寬、功率等參數不固定,嚴重影響了合法用戶之間的通信以及衛星轉發器的正常使用。

圖5 雜散波干擾信號典型頻譜圖

3 不同信號類型的定位方法分析

目前,我國對干擾GEO衛星的上行站采用的定位技術包括雙星時頻差(TDOA/FDOA)、雙星頻差(FDOA/FDOA)以及三星時差(TDOA/ TDOA)定位[3,4,5]方法。

3.1 定位原理及方法

3.1.1 雙星定位原理及方法

典型的雙星TDOA/FDOA定位原理如圖6所示。干擾信號由上行站天線發射后同時被主星(受擾衛星)和鄰星(與主星軌道間隔一定距離用于輔助定位的衛星)轉發,最后由接收站的天線接收。信號經過不同的傳播路徑產生TDOA,由衛星轉發時因衛星攝動以及轉發器本振漂移等產生FDOA。根據TDOA,FDOA分別在地球上畫出一條曲線,兩線交點即為干擾上行站位置。

在選擇雙星定位方法時,需要至少4個已知地理位置和發射頻點的上行站作為定位參考站,用于抵消由于衛星星歷精度差引起的測量誤差。4個參考站的選取要符合一定的規則,確保至少一個參考站地理位置與干擾上行站位置接近,其他參考站均勻分布在干擾上行站周圍,參考站位置選擇不合理會對定位結果帶來較大誤差。

3.1.2 三星定位基本原理

三星定位基本原理如圖7所示,主要由干擾上行站、受擾主星、兩顆鄰星、地面接收站以及參考站組成。干擾信號由三顆衛星轉發,并分別由3個地面接收天線接收。定位系統測量出主星與鄰星1、主星與鄰星2產生的兩個TDOA值,兩條時差線在地面上的交匯區域即為上行站位置。在選擇三星定位方法時,需要兩顆鄰星以及一個參考站輔助定位。參考站的位置要與干擾上行站盡可能接近;兩顆鄰星的軌道位置需要存在一定間隔,并且轉發器的配置與被干擾轉發器相近。

圖7 三星定位基本原理圖

3.2 常規調制信號干擾上行站定位

常規調制信號如圖1所示,這種信號一般采用頻分多址方式,并通過QPSK、BPSK等方式進行調制,信號穩定,較容易定位。由于信號含有TDOA、FDOA分量,因此可以選擇雙星TDOA/FDOA和三星TDOA/TDOA進行定位。通常情況下,由于FDOA受多普勒頻移、衛星本振漂移、定位時間和衛星星歷等較多因素影響,因此其測量誤差比TDOA值的誤差大。三星定位由于未使用FDOA值進行計算,通常存在較小誤差,因此在鄰星條件充足情況下,優先使用三星定位方法進行定位。

此外,定位時要根據干擾信號的頻點、帶寬、功率以及鄰星的載波情況進行靈活的參數設置。例如,圖1所示干擾信號帶寬為1~2MHz,功率大小20dB左右,通??稍O置采集帶寬為300~1000kHz,采集時長可設置為5~20s。

3.3 單載波干擾上行站定位

單載波信號如圖2所示。由于單載波不含有時間分量信息,因此無法獲取其TDOA參數,只能利用兩條FDOA線進行定位,即雙星FDOA/FDOA方法。雙星FDOA/FDOA原理與雙星TDOA/FDOA原理類似,不同之處在于,雙星FDOA/FDOA方法利用兩條頻差線得到干擾上行站位置。

由于一次定位只能得到一條頻差線,因此利用該方法時,需要進行兩次定位,測量出兩條頻差線,兩線相交則得干擾上行站位置。兩次定位需要間隔較長時間,間隔時間越長,兩條頻差線夾角越大,定位結果越準確。最后綜合兩次定位結果的頻差值進行計算得到上行站位置。

3.4 掃頻信號干擾上行站定位

掃頻信號如圖3所示。這種類型的信號占用帶寬較寬,信號掃描速度較快且出現時間較短,因此在定位時,應盡量選擇較大的采集帶寬,以及延長采集時間,使系統盡可能多地采集到信號信息。此外,由于掃頻信號頻點變化快且出現時間較短,采用三星定位方式則可以明顯節省定位所需時間,提高定位精度。

3.5 同頻信號干擾上行站定位

同頻干擾信號如圖4所示。在業務載波正常發射情況下,業務載波和干擾載波被同時采集,導致出現兩個定位結果,此時若業務載波位置已知,則可通過排除法得到干擾上行站位置。然而當業務載波功率較大時,會使得系統采集到的干擾信號分量微弱,無法得到干擾信號上行站結果。這種情況下,可利用定位系統的“同頻對消”功能,生成一個與業務載波中心頻點、帶寬均相同的調制載波,將業務載波“抵消”,使干擾信號完全“暴露”出來。

若某同頻干擾信號為調制波信號,則可采用雙星TDOA/FDOA以及三星TDOA/TDOA方法,參考常規調制干擾信號定位方法進行定位;若干擾信號為單載波信號,則采用雙星FDOA/FDOA方式進行定位。

3.6 雜散波干擾上行站定位

雜散波干擾如圖5所示。雜散信號頻點、帶寬等參數不穩定,但其經衛星轉發器轉發且由地面站接收后,存在時間差以及頻率差信息,仍可以使用常規調制干擾信號的定位方法,即雙星TDOA/FDOA以及三星TDOA/TDOA方法。

由于干擾信號的頻點、帶寬等參數不固定,且經衛星轉發器轉發后有較大的頻率偏移,因此定位時需提高采集帶寬及采集時長,選用耗時較少的三星TDOA/TDOA方法進行定位,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頻率差引入的較大誤差,提高定位結果精度。

4 結束語

本文對GEO衛星通信系統中常見的干擾信號類型及定位方法進行了簡單分析,在實際定位工作中,要靈活選擇鄰星、參考站及定位方法等。此外,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會促生出更復雜的干擾信號,因而針對衛星干擾信號的監測和定位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 閆肅,劉海洋.衛星頻段常見干擾類型及其監測、查找方法[J].中國無線電管理,2010(11):52-55

[2] 劉武兵.衛星特殊干擾信號監測方法的研究[J].中國無線電管理,2007(1):44-47

[3] 葉尚福,孫正波,夏暢雄.衛星干擾源雙星定位技術及工程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11~37

[4] 楚恒林,李獻球.衛星網絡干擾信號的監測與定位技術[J].無線電通信技術,2010(3):48-50

[5] 程麗娜.基于三星定位的TDOA參數估計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

CCBN2017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2月23日下午,CCBN2017組委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通報了展覽會的籌備情況。在本次發布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孫蘇川介紹了總局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鄒峰釋義了CCBN2017展會主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杜國柱點出了CCBN2017展會亮點。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17)將于2017年3月23日-25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CCBN2017以“視界融合,智享未來”為主題,深入闡釋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全新內涵,著重展現廣電科技全媒體聚合、泛在化網絡、智能化傳播的最新進展,致力于加快推進廣電行業全面戰略轉型。本屆展會的精彩亮點主要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融匯新資源,搭建共享新平臺;二是薈萃新科技,融合視界新發展;三是探討新理念,打造產業新生態;四是推動新合作,拓展國際新空間;五是詮釋新內涵,體驗服務新品質;六是整合新渠道,傳播展會新精彩。

CCBN2017的舉辦恰逢十三五發展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中國廣播影視將迎來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的新階段。CCBN將繼續秉承“融合、創新、服務”的發展理念,以融合發展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品質服務為核心,推動中國廣電深入融合一體化發展,推動全行業生態創新和戰略轉型。 “視界融合,智享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和見證CCBN2017的精彩!

Analysis of the Common Interference Signal Types and Location Method of G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ng Jing, Wei Zehua, Wu Yingbing
(State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Beijing, 100037)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types of interference signals in G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he current methods of geolocation, then give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ference signals.

G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ference Signals; Location Method

10.3969/J.ISSN.1672-7274.2017.03.015

TN927+.2文獻標示碼:A

1672-7274(2017)03-0054-05

龐 京,女,碩士研究生,現任職于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監測站,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衛星信號定位方面工作。

魏澤華,男,碩士研究生,現任職于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監測站,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衛星信號監測分析方面工作。

武迎兵,男,碩士研究生,現任職于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監測站,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超短波信號監測及定位方面工作。

猜你喜歡
掃頻雙星頻點
雙星啟示錄
電力通信在5G網絡使用700M頻段的注意事項
李雙星 一心為民拔“窮根”
正弦掃頻速率對結構響應的影響分析
帶電等效阻抗掃頻測試的互感器繞組及外絕緣隱患快速識別新技術的應用研究
一種線性掃頻干擾信號的參數估計方法
基于測量報告數據優化CSFB頻點配置的方法
長著大腫包的雙星
“質子”號一箭發雙星
SOCP寬帶波束形成器非樣本頻點上恒定束寬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