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加爾文宗教改革的特點及其影響

2017-04-01 02:36張志磊
學理論·下 2017年3期

張志磊

摘 要:加爾文作為宗教改革家,除了堅持核心的新教教義,他的神學思想也有他的獨到之處。他的神學體系特別強調上帝的主權和榮耀以及嚴格的預定論。此外,加爾文對宗教改革一大重要貢獻是他的教會長老制,這項制度幾乎是加爾文主義的標志。在加爾文的基礎上,蘇格蘭、英格蘭的加爾文主義者發展出了“圣約”思想,對西方的憲政民主和政教分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加爾文主義的倫理思想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思想動力和道德規范,使資本主義活動具有了宗教意義。

關鍵詞:加爾文;宗教改革;長老制;圣約;預定論

中圖分類號:B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075-02

作為新教改革家,加爾文和其他新教教派一樣,都同意“因信稱義”的教義,人類無法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只能信奉上帝,唯獨信心,唯獨恩典;他們反對教皇權威,反對羅馬天主教的教階制度,唯獨圣經,主張人人皆祭司。盡管如此,但加爾文對某些觀點的強調,使得他的神學思想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

一、加爾文宗教改革的特點

(一)上帝的主權和榮耀

在加爾文看來,上帝是世界萬事萬物的創造者,但上帝不是創造出萬物就放手不管了,“他之稱為全能的,不是因為他能運行一切,于是袖手旁觀,讓他原來安置在自然秩序中的本能,繼續活動,乃是因為他照顧并統治天地,叫一切萬物消長,無一不是以他的旨意為轉移”[1]167。這樣說,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神意,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上帝的安排。那么惡呢,難道惡也是上帝造成的嗎?加爾文的回答是:這是為了表現出上帝的榮耀。甚至亞當的墮落也是神有意為之,“第一個人墮落,因為主斷定,這是有益的事情;至于他為何這樣想,對于我們來說則是隱藏的。然而,我們可以確定,他是這樣想,因為他認為,他名字的榮耀可以借這個事件啟示得恰到好處?!盵2]444“從人的墮落中,上帝也能得到榮耀自己的機會?!盵1]164所以按照加爾文的觀點,雖然很多事情對人類來說是個奧秘,但它們無一不是來自上帝的謀劃,也無一不是為了榮耀上帝。

(二)預定論

預定論并不是加爾文的首創,但是在加爾文及其追隨者強調一種嚴格的預定論。在加爾文看來,上帝不僅僅是預先決定哪些人要獲得永生,而且也預先決定哪些人要獲得永罰。一個人被揀選成為獲得永生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在任何時候所做的行為,而是上帝單方面的決定。被上帝擯棄的人也是出于同樣的原因。至于上帝為什么會這樣安排,則是我們不能知道的奧秘。預定論的思想是強調上帝主權和榮耀的必然結果。

(三)長老制

作為新教改革家,加爾文在教會的組織形式上采用了完全有別于主教制的長老制。在長老制的制度框架內,全體教會成員通過代表大會選舉出有威望和品行的人來擔任長老議會成員,長老們組成的長老會作為一個整體來行使教會的各項權力,管理教會的各項事務。加爾文認為任何教會機構的權力都必須受到限制,決不能允許個人專權的情況產生,所以長老會的權力要受到教會全體成員的監督。這種教會組織形式不僅治理效果良好,還避免羅馬天主教式的腐敗,經過不斷傳播和發展,“幾乎成為現代西方法治和民主系統里各大宗派的教會組織必須采納或自然而然采納的制度”[3]153。

(四)教會和國家

加爾文將教會和國家視為兩個不同的權柄和國度,但這兩個權柄和國度都來自上帝,處在上帝的管轄之下。真正的教會是宣講上帝話語和主持圣禮的地方,國家和政府則負有保衛教會和教義,為上帝服務的職責。加爾文還賦予國家監督教會,懲罰不敬神者的權利。在加爾文這里,國家是教會的得力助手。但這種情況也只有在新教國家才有可能存在,在天主教國家,加爾文派常常受到當局的迫害和壓制。加爾文在反抗政府的問題上是保守的,“即是品格最壞和最不配受尊敬的人,若擁有政權,乃真是擁有了主對他的差役所賜施行判斷和公義的尊貴的神權;所以百姓對這種官吏也當以敬重賢君的禮來服從?!盵1]786在他看來,暴虐的君主和政府是基督徒不得不忍受的,但是當加爾文派在天主教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壓迫時,他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他的觀點。他提出下層的行政官員有責任為了其代表的人民的利益反抗暴君,而暴君之所以可以反抗是因為我們必須永遠首先服從上帝,其次才是服從人間的統治者,加爾文說,“我們在順服政府權威一事上,有一個我們應當注意的例外,那就是,我們不應當因此被誘惑而不順服神,因為神的旨意,乃是一切君王所當服從的?!盵1]790雖然,加爾文排除了平民反抗的可能性,但是這樣的觀點稍加發展便可使人民可以借著上帝的名義使反抗具有合法性,這個突破在蘇格蘭宗教改革家諾克斯那里得以實現。

二、加爾文宗教改革的影響

(一)加爾文主義與西方憲政民主思想

1558年蘇格蘭宗教改革家諾克斯從日內瓦流亡歸來,他給蘇格蘭人民帶來的不僅是加爾文的一套宗教改革思想,還有一個加爾文所沒有的革命理論——人民(而不是低級別的行政官員)必須為了遵守與上帝之間的圣約而去反抗崇拜偶像的君主。在諾克斯看來,真正的基督徒與上帝之間有一個圣約,即上帝是基督徒唯一信奉的神,而作為上帝的子民,基督徒應該遠離其他偶像。在諾克斯看來,世俗統治者的權柄來自于上帝,世俗統治者作為上帝的子民的一員同樣應該歸正自己的信仰遠離一切偶像。而當統治者不這樣做時,人民在圣約之下就負有反對他的責任,而且這個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因為一個人要是拒絕反對一個敬拜偶像的政權,他就會因為違反圣約而遭受最嚴厲的懲罰,失去靈魂永生的機會。

諾克斯的圣約思想對于當時的蘇格蘭人民來說具有極大的煽動力。當時的蘇格蘭瑪麗女王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中的圣像崇拜和彌撒都是明顯的偶像崇拜。蘇格蘭一個叫“主的圣會”的政治團體受到了諾克斯思想的巨大影響,這個政治團體與女王針鋒相對,對抗女王的軍隊?,旣惻跞ナ篮?,蘇格蘭的宗教改革在諾克斯的主持下得以展開,加爾文主義從此在蘇格蘭落地生根。

諾克斯顯然比加爾文更激進,“諾克斯堅持認為上帝同人民的圣約直接賦予了人民反抗一切不尊崇上帝主權的權力,而無論是否有‘低級別官員的領導?!盵4]76諾克斯認為,在上帝那里,人與人的差別不在于是貴族還是平民,而在于信仰是否純正,是否謹守圣約。上帝是世間任何權柄的唯一最終來源,所以世俗的權力都是有限的。在圣約之下,任何人都有權反抗不尊崇上帝權威的統治者。這些思想成為蘇格蘭長老會在歷史中為爭取自身獨立與國王和議會斗爭的依據,為最終促使了政教的分離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英國清教徒與美國的獨立

在英格蘭存在著一批想要凈化英格蘭國教安立甘宗的宗教改革者,這些人被叫作清教徒(Puritan),這些清教徒受路德宗、茨溫利宗和加爾文宗新教的影響,對國教會內部的天主教殘余色彩感到不滿。英格蘭的清教先是受茨溫利宗的影響,后來則日益加爾文化,逐漸成為加爾文主義在英國的主要分支。清教徒在英格蘭主要想凈化國教會殘留的天主教禮儀和主教制度。在不滿和抗爭之中,他們被稱為“不從國教者”,受到國教會和英國君主的迫害,很多清教徒流亡海外,其中一些人則去了新大陸,開辟了北美殖民地。在英國內戰期間,長老派的《維斯特敏斯特信綱》在國會通過批準,清教徒改革國教會的企圖曾一度取得勝利,但是這個加爾文主義的信綱在英國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查理二世的復辟以及后來的“光榮革命”也沒有再給清教徒機會。

歷史雖沒有為清教徒把機會留在英國,但是卻放在了新大陸。從第一批乘坐“五月花”號的清教徒登上新大陸土地開始,大批的清教徒相繼來到這片“應許之地”,建立他們夢想中信仰純潔的國度,清教精神給美國文化烙下了深深印記。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們是抱著一種圣約的思想來開疆拓土的。他們被上帝所青睞,去完成讓世界歸正的使命,“清教徒們被上帝呼召,去‘完善他們的盟約體系,為著一個更廣闊的超越地上國度的事業,為著上帝所揀選的族類?!盵4]164

凱利博士在《自由的崛起——16-18世紀,加爾文和五個政府的形成》一書中指出:在圣約之下,北美殖民地的清教徒還持有兩種約,一種是殖民地人民與英王的約,一種是殖民地公民之間的盟約。殖民地政府的合法性就建立在上述后兩種約的基礎上。英王頒發在新大陸土地開發的特許令,北美殖民地則被要求效忠英王,他們也被允許組建自治機構,只是當地政府的法律不能與大英帝國的法律相沖突。殖民地自主政府的建立則離不開殖民地公民之間的盟約?!段逶禄ㄌ柟s》就是第一個殖民地公民之間的盟約,其后還有各個殖民地團體相繼簽署的憲約或憲章。隨著英國對殖民地的經濟和政治事務的干預,新大陸的人民認為英王違背了使他在殖民地的權利受到約束的神圣盟約,這就給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的理由,獨立戰爭的勝利使與英王的約得以解除,而另一個約——公民盟約,則成為美國憲法的雛形??v然,美國的革命和立憲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到加爾文主義的影子。

(三)加爾文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

加爾文宗教改革產生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宗教和政治方面,可以說,加爾文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它給信徒們提供各方面的指導,包括在工商業活動中。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部著作中,闡述了資本主義精神的宗教倫理基礎。韋伯發現,相比于天主教徒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人,新教徒在工商業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和主導地位,他認為資本主義的精神特質與新教的倫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韋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精神實質在于“合理和系統地追求利潤的態度”[4]38,這種資本主義精神要取得統治地位就要突破兩大障礙。第一個就是傳統主義,傳統的人們習慣于“見好就收”,沒有那種節儉和不懈奮斗的精神。第二個就是把盈利視為“總非上帝所悅”的觀念,資本主義要發展就必須把賺錢這種世俗活動變成一種在道德上受鼓勵的行為。

在韋伯看來,上述兩個障礙的突破得益于新教特別是加爾文教的倫理觀念。首先,雖然路德將《圣經》中上帝的“呼召”(Calling)譯為德語的“職業”(Beruf),開創了“天職”觀念,肯定了日常的世俗行為,賦予了職業活動以宗教意義。但是“對于路德來說,職業概念仍然是傳統主義性質的。他所謂的職業,是某種人類必須作為神明的旨意而接受、順從的東西?!盵4]63但是在加爾文主義那里,職業作為順從的東西被增添了額外的動力。這種動力來自預定論給人帶來的是否入選的焦慮。人們為了確證自己的獲救,不僅僅需要內心的信仰,還常常需要外在的標記。雖然一個被揀選的人不是因為他的外在表現,但如果一個人被揀選則他必定在世間表現良好,即善功不是入選的原因,入選卻是善功的原因。在這種焦慮下,加爾文主義者把現世的世界變成了修道院,把“禁欲主義變成了塵世內部的活動?!盵4]103所以,加爾文主義者熱切的想在日常生活表現出入選者的記號:嚴肅、勤勉、節儉、盡職盡責。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中,加爾文主義者將合理的賺錢視為美德,這不是簡單的金錢欲,而是在他們眼中通過合理的致富也是入選者的一個標記。

所以在韋伯看來,盡管資本主義生產經營方式早就存在,但是加爾文主義的世俗禁欲主義讓資本主義擁有了自己的精神內核。有人批評韋伯過分重視精神因素的作用,但韋伯研究的意義恰恰在于告訴我們: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背后有一股宗教力量、精神力量在推動,而我們不應該忽視這股力量。

三、總結

對于加爾文來說,他一生的目標僅僅是服侍上帝,凈化和歸正人的信仰,沒想到的是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傳遍了世界,加爾文主義在各個地方落地生根,更沒有想到他的思想在世俗領域也產生了巨大影響,對彼岸的向往一不小心造就了此岸的繁榮,歷史往往就是這么吊詭。

參考文獻:

[1]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M].徐慶譽,謝秉德,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2]奧爾森.基督教神學思想史[M].吳瑞誠,徐成德,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王艾明.論新教教會的基本結構[J].金陵神學志,2008(1).

[4]道格拉斯·F·凱利.自由的崛起——16-18世紀,加爾文和五個政府的形成[M].王怡,李玉臻,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