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寫28位當代作家(三)

2017-04-01 13:00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17年9期
關鍵詞:高行健陳染林白

林白

“公開寫作”者。林白被批評界定性為“隱私寫作”的代表性作家。但更準確的說法應是“公開寫作”者。她的秘密就是敢于自我解密,她的個人化就是把個人交出去,她的隱私就是直陳隱私。她可被視為中國文學界真正開無所忌諱“自白”書寫先河的人物。在“女性主義”作家群落中,林白是極少數能將抒情與敘事、口語和隱喻、感情和知性、自卑和桀驁,扭結一體的人物。

李劼

多功能文士。李劼的文化身份越來越曖昧。在中國文學批評家中,他是唯一真正實現了快樂(或叫“快活”)寫作的家伙。學術、批評、小說、散文、劇本乃至政論無所不寫。篇篇都有新見,篇篇都捅婁子。他的文字是激情文字,他的漏洞也正好透出閃光。他有時還滿懷激情地起草生意合同文書(但常常被人騙)。這是一位尚未被廣泛認識的大作家,一位肥胖的唐吉訶德。我多次看到李劼調息“打坐”,但那勁頭卻更像是在等待“狂飆為我從天落”。

余秋雨

“正確”先生。學識廣博,腦瓜靈透,文筆嫻熟。他裝著一肚子古今中外的“正確”知識,“正確”寫作方法。他對歷史遺跡、社會歷史、人情世故的反映都是“正確”的。他“正確”地搔到了喜歡一切“正確”的中國讀者的癢筋,他們也終于“正確”地找到了他們的明星。雖然文學中太“正確”了就等于什么也沒有說,但余秋雨的意義仍是很大的。散文在他那里成了正經事,而不再是文壇中的邊角料。他至少滿足了廣大讀者的閱讀趣味,因此,他比那些以“不正確”為口實來攻擊他的人更有價值些。

高行健

“祛魅”者。高行健的某些戲劇像是法國荒誕劇的“社會主義”版(“前途是……,道路是……)。高行健的小說像是先鋒小說的“古典版”(最極端的實驗不過是第二人稱的涉入)。高行健的繪畫像是業余畫家的“專業版”(章法無忌,墨線沉穩)。一個多年深入西方藝術之堂奧的人,骨子里留戀的還是悠悠漢風,殊屬難能。高行健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夠格的,因為我們眼見著該獎還頒給過一些不如他的作家。但或許連他本人也不知,自己對中國文壇而言還有另外的價值,他的得獎,利落地給“諾獎”在中國文壇祛了魅:“它就是由一幫瑞典老頭定的嘛”。

陳染

“境遇劇”作家。陳染與林白常被批評界劃為一類乃至一體,像是“女性主義”私人寫作的連體兒。其實,陳染更像一個劇作家,而沒有林白小說的“本事”性質?!熬秤鰟 笔撬_特的發明,指作家有意識地為人物設置一個特定的荒誕或壓抑的生存境遇,敘述乃至分析人與它的矛盾、尷尬、自閉、恐懼、反抗等。她的作品有時用第一人稱,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但其人物只是自我意識所觀照的“準客體”。這是典型的現代知識分子寫作,理性地表達非理性,自明地描述潛意識。因此,她的作品既吸引了“民間”憤青,也吸引了學院派的“體面”人物。

蘇童

旺盛而鮮潤的作家。蘇童的小說有大量讀者,但它們并不含有媚俗因素。說其旺盛而鮮潤,是指其作品飽含鮮麗的想象,其紋理有一種內在而沉靜的肌肉感。它們不是表演者繃出的涂了橄欖油的肌塊,而是放松的、自在的。人們不難發現蘇童小說中柔韌的情致,但從根本上說,蘇童的小說是強悍而自然的。在小說中表演肌肉像是令人費解的性別玩笑。

池莉

“小資產階級”作家。池莉被歸為“新寫實主義”掌門人之一,當然言說有據。但深入細辨,我們會發現她與另幾位同道的差異。人生在世,其日常狀態就是“煩惱”、“籌劃”、“操持”。成年人對此見慣不驚,但池莉對此難以平和。在其作品中表達了深長的嘆息和多余的“發現”。她表達得如此動人,如此瑣碎,使印家厚們也會為她的受驚而困惑。我想,斯人文心善良,為蕓蕓百姓的生活與生命狀態震動。因此,池莉是人道主義的小資產階級作家,心靈敏感,相信人本來應過另一種“幸福的生活”。

(編輯:彭宇)

猜你喜歡
高行健陳染林白
貧瘠歲月
貧瘠歲月
林白書法作品欣賞
敘述者的魔術
林白《說吧,房間》和殷熙耕《妻子的箱子》比較研究
家是被住“活”的
理想人格與視角轉換——陳染與尤瑟納爾創作比較
高行健對戲劇的開創性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