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振幅分割的全偏振成像系統研究

2017-04-01 15:24徐宗杰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6年10期

摘要:偏振是光除了波長、振幅、相位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特征,可以利用光波的偏振特性來研究物質的特性,進行目標探測。本文用斯托克斯參量對所搭建的分振幅成像系統進行分析。文章主要介紹了系統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光學設計,并采用了E-P定標方法,建立了一個適合本系統的定標系統,并用該系統進行試驗,得到了具有較高空間分辨率和光譜分辨率的的圖像,證明了該系統獲取成像數據的能力。

關鍵詞:分振幅 偏振成像 系統定標 斯托克斯參量

中圖分類號:TN9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0-0075-02

偏振是光的一種重要屬性,通過對偏振態的測量,可以得到被測物體的很多特征信息,因此成像探測技術廣泛應用于目標識別、地圖繪制、生物醫學、機器視覺、地物遙感等領域[1]。而分振幅光偏振探測法以其優越的穩定性、較高的測量精度、快速的探測速度[2]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與傳統成像技術相比,偏振成像探測技術不僅可以獲取傳統成像信息,還可以獲取偏振多維信息[3]。而分振幅同時成像探測技術更是以其穩定、快速、高精度等特點在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從1982 年美國學者Azzam設計了第一臺振幅分割的高速測量光偏振的裝置開始,三十多年來,分振幅偏振測量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國內起步較晚,偏振探測技術遠不如西方國家成熟。本文將對分振幅全偏振成像系統的搭建、原理和系統定標進行介紹。

1 系統結構

基于分振幅全偏振成像系統由光學鏡頭、分光棱鏡、1/4波片、1/2波片和CCD相機組成。圖1是系統結構圖和實物圖,系統主要分為偏振成像部分和系統采集部分,系統通過控制板控制采集5幅圖像,其中一路為原始圖像,用于圖像處理后的對比分析,其余四路為偏振圖像,對應的四個CCD相機上分別為4 幅線偏振強度圖像(0°、90°、45°、135°)。然后圖像處理模塊對接收的圖像進行計算可以得到一組線性方程組,利用反演得到Stokes矢量的四個分量的值,進而求解出偏振度圖像和偏振角圖像。

2 光學設計

圖2是光路圖,目標輻射通過物鏡到達非偏振分光棱鏡RS,分成相互垂直的兩路。一路經過方位角45°的1/4波片調制,然后入射到偏振分光棱鏡,分為相互垂直的兩路,分別在CCD1和CCD2成像。另一路經過方位角22.5°的半波片調制,入射到偏振分光棱鏡,分為相互垂直的兩路,分別在CCD3和CCD4成像。四個CCD相機上分別為4幅線偏振強度圖像( 0°、90°、45°、135°)。

3 系統定標

為了準確的得到目標反射光的偏振特性,需要對系統進行定標,求得系統矩陣。入射光的不同偏振態可由圖3光路產生,P為偏振片,L為1/4波片,光經過1/4波片后光的偏振態為S。

可知只要求出矩陣A,且其行列式不為0,由探測器測得的光強矩陣,可得,可求得入射光的偏振態??梢钥闯鲇靡阎雇锌怂箙档钠窆鈦碇苯訙y量,便可以得到系統矩陣A。

定標過程為:第一步,使用線偏振態,移去定標系統中的1/4波片。在0°到360°范圍內旋轉偏振片,每隔10°記錄一組偏振實驗數據,歸一化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矩陣A的前三列。第二步,使用圓偏振態,將1/4波片安裝到系統前,調整1/4波片和偏振片的方位角,分別使二者方位角夾角為45°和-45°,每隔10°記錄一組數據,共得到36組數據(18組右旋圓數據,18組左旋圓數據),用最小二乘法得到A的最后一列,定標過程參考[5]。選幾組不同于定標的偏振態,用系統矩陣求得入射光Stokes參量的實驗值,與理論值進行對比,實驗結果的相對誤差在4%以內,具有較高一致性,證明所求得的系統矩陣是準確的。

4 試驗與分析

對成像系統進行封裝,并安裝在三腳架上,試驗目標背景比較雜亂,有顯示器、激光發射器、電路板、紅色的金屬小車、黃色的柚子皮和白色的插排,在弱光條件下,無法分辨出背景中的物體。用上述偏振成像系統對目標場景成像,同時獲得目標的四幅偏振態圖像,并計算得到斯托克斯參量成像圖像如圖4所示。計算所得偏振度成像圖像DOP和偏振角成像圖像AOP如圖5所示。

對比圖像可看出各個物體的邊界都變得清晰了,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圖中的物體,圖片下方陰影部分的對比度得到增強,圖像的區分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從圖中取白色框內圖像計算對比度,該部分偏振度圖像對比度提高63%。

5 結語

本文介紹了分振幅同時全偏振成像系統的原理和搭建,并采用了的E-P定標法對成像系統進行定標,得到了系統矩陣,并驗證了其準確性。通過該系統采集了一組圖片進行處理和分析。從以上的實驗中可以看出,相對于普通強度成像技術,偏振成像技術有前者所沒有的優勢,在一些特殊環境(霧霾、煙塵)下能夠增強對目標進行識別能力,因此偏振成像技術在目標識別、植被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張鵬.成像式偏振測量的關鍵問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7-30,32-33.

[2]李雙,裘楨煒,楊長久.同時偏振成像探測技術初探[J].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2010,5(3):198-201.

[3]莫春和,段錦,付強等.國外偏振成像軍事應用的研究進展[J].紅外技術,2014,36(4):265-270.

[4]廖延彪.偏振光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52-61,243-244.

[5]杜西亮.基于振幅分割的光偏振測量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49-60.

收稿日期:2016-08-19

作者簡介:徐宗杰(1988—),女,漢族,吉林蛟河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字視頻與圖像處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