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全方位的系統護理干預對磁共振檢查患者的影響

2017-04-01 11:15于紅梅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26期
關鍵詞:磁共振檢查統計學

于紅梅

(山東淄博市中心醫院CT室,山東 淄博 255000)

實施全方位的系統護理干預對磁共振檢查患者的影響

于紅梅

(山東淄博市中心醫院CT室,山東 淄博 255000)

目的 探討全方位系統護理干預對磁共振檢查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進行頭部磁共振檢查的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優質護理,對兩組患者磁共振檢查的效果進行評價與分析。結果 對照組平均檢查時間為(18.21±5.28)min,觀察組平均檢查時間為(15.23±4.71)min,觀察組平均檢查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一次性完成檢查17例(56.7%),觀察組一次性完成檢查25例(83.3%),觀察組的檢查速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出現不良心理反應18例(60.0%),觀察組出現不良心理反應3例(20.0%),觀察組不良心理反應發生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化護理路徑與完善護理程序是保障磁共振檢查成功率的關鍵要素之一,通過全過程護理跟進的加強,能更好的提高檢查效率,并利于檢查的順利完成。

護理干預;磁共振檢查;效果

磁共振成象(MRI)中的軟組織對比鮮明,并在多方位與多參數上具有一定的成像優勢,且其具備了無骨骼偽影干預以及血管流空效應等特點,因而在臨床上已成為常規檢查的一種[1-2]。但這一檢查項目同樣有一定的風險因素存在,并需要受檢者在檢查的過程中進行配合以方便成像,因而磁共振的實際臨床實踐仍有諸多需要關注的地方[3]。本研究對磁共振檢查前后的全方位護理干預進行重點的探討研究,致力于滿足患者的檢查需求?,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進行頭部磁共振檢查的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14~78歲,平均年齡(53.7±2.79)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磁共振檢查設備均使用HDX3.0T超導磁共振系統。60例患者中有15歲以下兒童患者4例,60歲以上老年患者28例;疾病類型包括:23例顱腦損傷,21例腦腫瘤,16例腦血管病。排除患有嚴重心律失常及既往精神病史與認知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在MRI檢查中進行常規護理配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優化護理配合,致力于從患者預約就診至出院指導進行全方位的全程護理支持。具體流程及方法如下:(1)風險評估:為患者在檢查前制定好風險預案,一方面在掌握了適應證以及相關禁忌后,可確?;颊叩陌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取得患者信任與依賴,使其在檢查過程中能認真聽取相應要求。從而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2)行為認知干預:為患者詳細的講解MRI檢查的安全性與先進性,闡明進行MRI檢查的目的與方法,并于檢查前1小時內引導患者熟悉磁共振室的環境,打消患者對此項檢查的戒慮與緊張,使患者逐漸適應磁共振檢查室環境,并在此環境中逐漸放松下來。指導患者正確的使用耳機,引導患者采用正確體位躺于檢查床上,并告知其放松身心,不亂擺動頭部及咳嗽[4]。(3)心理支持:對與患者提出的訴求,應認真傾聽并用心解決,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如患者出現精神慰藉的需求,應予以積極回應,在護理過程中注意采用肢體語言對患者進行積極的鼓勵。對于高度緊張患者甚至是“幽閉綜合征”患者,需要正確開導,分散其注意力,在其心態平靜后在對其進行檢查,盡可能的減小檢查所帶來的不良刺激。在MRI檢查結束后,患者需留于檢查室進行1小時的觀察,確定無不良情況后方可離開。

1.3 效果評價

對兩組檢查完成時間與一次性檢查成功率進行記錄統計;對檢查前后患者的脈搏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從而分析不良心理反應的發生情況。其標準為脈搏差≥20次/min時為恐懼,脈搏差10~19次/min時為情緒緊張,脈搏差<10次/min時為心理平靜。不良心理反應發生率=恐懼率+緊張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平均檢查時間為(18.21±5.28)min,觀察組平均檢查時間為(15.23±4.71)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97,P=0.025);對照組一次性完成檢查17例(56.7%),觀察組一次性完成檢查25例(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1.191,P=0.001)。觀察組出現恐懼情緒0例(0.0%),對照組出現恐懼情緒2例(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932,P=0.008);觀察組出現緊張情緒7例(23.3%),對照組12例出現緊張情緒7例(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446,P=0.011);觀察組平靜23例(76.7%),對照組平靜16例(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034,P=0.001)。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23.3%,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4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034,P=0.001)。

3 討 論

磁共振成像是近年來越來越得到普及的一種安全有效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其用途也在逐漸擴大。但受到患者自身對設備的不了解及一定的恐懼心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由于此類原因出現諸多不必要的問題。如因為磁體的孔洞相對狹小,檢查過程中的制動要求以及梯度場噪聲干擾等因素使患者出現恐懼感,從而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緊張及焦慮等情緒,并表現出心跳加快、手足出汗以及頭昏、震顫等癥狀,可能影響到檢查效果,而有患者甚至因此引發“幽閉綜合征”并拒絕接受檢查。這些“醫療恐懼”的出現使患者對就醫檢查出現負面的抵觸情緒,從而使其在檢查過程中的依從性降低,可能會造成因患者躁動致使圖片質量受到影響,并延長掃描時間的問題。因此,在進行磁共振檢查前后的護理工作就變得極其重要[5]。

研究已經證明,磁共振檢查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大部分都是由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造成的,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在護理時體現出人性化與個性化的服務,與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使其對磁共振檢查有一定了解,從而讓患者產生充足的心理準備,在患者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進行磁共振檢查,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十分低。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給予全方位護理干預,通過對檢查前與檢查中的加強指導,在每個護理環節中都采取人性化、個性化的方案對患者加以引導,從而使患者感受到尊重與關愛,并由此增強檢查過程中對醫護人員的依賴性,從而更利于配合要求完成檢查。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完成檢查所需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一次性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全方位的系統護理干預在磁共振檢查過程中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1] 曹云美.護理干預對磁共振檢查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278-279.

[2] 鄒麗萍.認識臨床-影像學綜合征,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2015,33(11):921-923.

[3] 劉 微,楊建威.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磁共振檢查效果的影響分析[J].臨床研究,2015,23(12):164-165.

[4] 張 蔚,陳 勇,徐富海,等.磁共振檢查應用于肺部檢查技術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4):574-575.

[5] 王秀梅,劉湘琳.50例兒童行核磁共振檢查的綜合護理干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4):164-165,168.

本文編輯:張 鈺

R445.2

B

ISSN.2096-2479.2017.26.169.02

猜你喜歡
磁共振檢查統計學
關于投稿的統計學要求
統計學符號使用的說明
統計學符號使用的說明
超聲及磁共振診斷骶尾部藏毛竇1例
孕期X線檢查,真的不能碰嗎
備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檢查
本刊對來稿中統計學處理的有關要求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磁共振有核輻射嗎
Playjng with ch & s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