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劇的春天來了嗎?

2017-04-06 02:47于連
中國青年 2017年6期
關鍵詞:梅長蘇明王朝歷史劇

文-于連

歷史劇的春天來了嗎?

文-于連

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劇創作原則是

郭沫若提出的“失事求似”,

即要求盡可能真實準確地

把握與表現歷史的精神,

在此前提下,

“和史事盡可以出入”。

《大秦帝國之崛起》歷時五年制作完畢,今年終于在央視一套與觀眾見面,好評如潮的同時,也激起觀眾對歷史劇的討論。有人認為:《崛起》的熱播和《大明王朝1566》的重新上映,象征歷史劇的春天來臨。但是,真的能就此樂觀嗎?

數據顯示:2017年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計103部,其中歷史劇不超過5部。而當我們回顧上一年,真正可以引發熱議的歷史劇也不過《少帥》、《海棠依舊》、《傳奇大掌柜》等寥寥幾部。在打著“歷史”旗號的影視劇中,真正秉持還原一個時代的歷史精神的嚴謹之作少之又少,其它多為“掛羊頭賣狗肉”,不過是披上歷史外衣的玄幻劇、修仙劇、宮斗劇。

黑格爾在談論歷史劇時,將它界定為“向過去的時代取材”的作品,它的重要創作原則是“維持歷史的忠實”。在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戲劇界就對“歷史劇”是“歷史”還是“藝術”展開爭論,郭沫若、茅盾、吳晗、熊佛西等論來論去,也沒個共識。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歷史劇創作原則是郭沫若提出的“失事求似”,即要求盡可能真實準確地把握與表現歷史的精神,在此前提下,“和史事盡可以出入”。

如今,歷史劇要復蘇,仍然要面對多重難題。

最大的難題是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以《大秦帝國》系列和《大明王朝1566》為例?!洞笄氐蹏非皟刹亢嫌嬐顿Y2.7億元以上,可平均收視率卻連1都不到,第二部更是在0.6左右徘徊。被寄予厚望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播出后,收視率還不到0.5,而衡量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的標志通常為收視率達到2.0。

如果大制作歷史劇得不到良好的收視反饋,空有好口碑也無法持續吸引投資人。歷史劇的春天是否來臨,看的不是一兩部誠意之作突然問世,而是歷史劇的整體環境能否實現健康發展。單單指望良心出品方為了情懷做賠本買賣,恰恰是歷史劇依然處于寒冬的表現?!夺绕稹返臒岵ズ汀洞竺魍醭?566》重出江湖能贏得滿堂彩,恰恰是由于如今優秀的歷史劇太少太少!

不過,歷史劇能否回春,除了仰仗大環境的改善,也需要制作者的精益求精?!侗逼綗o戰事》借鑒美劇的拍攝手法,佐以劉和平深厚的劇本功力和一眾戲骨的同臺飆戲,贏得可觀收視人群;《瑯琊榜》、《甄嬛傳》、《羋月傳》等熱門劇目,雖非嚴肅歷史劇,但這些披著歷史外衣的傳奇劇的收視成功也可以對歷史劇的模式更新提供借鑒。

比如《瑯琊榜》,它出彩的關鍵除了緊湊嚴密的戲劇沖突,還在于有一套立得住的價值觀念,在立意上并不膚淺。梅長蘇是全劇的核心人物,也代表了《瑯琊榜》的典型氣質。梅長蘇是“靜”的,他溫文爾雅、知書識禮,是一個翩翩風度的君子。他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都體現著“分寸”,即便身處政治斗爭中也遵守基本的規則并照顧他人的尊嚴。梅長蘇并不以服務君主作為自己行動的出發點,也不是單純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創作者賦予他一種“超越”的氣質,這也是他具有人格魅力,深深打動觀眾的重要原因。

而如今不少歷史劇非但“講不好故事”,反而沉湎于經不起推敲的情節和狗血淋漓的營銷炒作?;ㄖ亟鹧埿□r肉,大篇幅書寫勾心斗角,制作不好磨皮來湊,卻忘了身為一位歷史劇作者的初心。

青年是重要的收視群體。但長久以來,歷史劇給外界的觀感是陳舊、老氣,讓年輕人疏而遠之,這未必說明年輕人的藝術審美不足。歷史劇的回春需要共同的努力,《崛起》和《大明王朝1566》是一個好苗頭,也是一股東風,希望歷史劇創作者能借這一股東風,讓中國歷史劇真正走向復蘇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張斯絮

猜你喜歡
梅長蘇明王朝歷史劇
革命歷史劇的“共同體美學”建構路徑——以電視劇《覺醒年代》為例
元代中后期歷史劇家國觀念的復歸與重構
元中期歷史劇對社會穩態的皈依與維護
電視劇《瑯琊榜》中梅長蘇形象分析
劇吐槽之《瑯琊榜》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明雜劇風格論
歷史劇的批判標準與解決路徑分析
叮!投喂時間已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