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通江縣退耕還林現狀及其對策

2017-04-06 15:54楊春梅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通江縣分析問題對策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環境污染嚴重,國家開始對環境進行保護、提倡人和自然和諧的政策,退耕還林在保護環境,提高社會經濟方面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非常重視退耕還林這項工程的實施。退耕還林這項工程的政策性比較強、涉及范圍特別寬廣、工作內容多、需要投資很多的資金、牽涉面積比較大、同時需要廣大人民一起參加的生態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項工程既能保護環境也能創造經濟利益。本文簡單介紹了通江縣的基本情況和退耕還林的現狀,接著分析了通江縣在退耕還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通江縣;退耕還林的現狀; 分析問題;對策

1、通江縣退耕還林的現狀

通江縣從2000年開始實行退耕還林政策,截止到目前,造林范圍包括49個鎮,一共524個村子大約8.7萬戶人家,累計實現造林工程項目大約32萬畝,其中含坡地造林大約15萬畝,荒山造林16萬畝,封山造林2萬畝。整個通江縣嚴格按照退耕還林的政策進行造林,在整個還林的過程中,以生態建設為基本點,目標是在長江中上游的區域爭取建成的生態保護林。

2通江縣退耕還林遇到的問題

2.1通江縣的整體規劃落后

通江縣對退耕還林的重視不夠,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只考慮了對退耕還林這方面投入的資金很多、規模較大、適合通江縣的林種較少,缺乏對生態和經濟之間關系的分析,沒有做好通江縣整體的規劃工作,導致通江縣整體規劃落后,不能滿足經濟和生態環境共同發展的要求。

2.2人們不夠重視,履約思想落后

退耕還林這項工程簡單的說,就是政府出一部分錢幫助人們還林來提高生態環境。國家和那些需要退耕還林的人們要簽訂合同,人們按照合同要求享受國家的補償,并對林地進行保護和管理;然而事實說明,很多退耕還林的人家因為不夠重視這項工程,履約思想很落后,導致沒有做好對林地的經營和管理工作,還出現很多還林戶為了拿到國家的補助資金而應付定期的檢查的現象。此外,退耕還林的補助與農業補助相對比,享受農業補助要求低,而補助的資金提高;相比退耕還林還要檢查,不合格了沒有補助這種情況,導致很多退耕戶要放棄還林轉向農業的思想。

2.3管理的力度不夠

通江縣很多青壯年都出外打工,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等力量比較弱的人員,這些人員雖然得到了補償費用,但是不能及時的進行林地的經營和管理,造成林地的苗木死亡很多,成活率很低,影響退耕還林的成效。

2.4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

農民的知識水平不高,沒有專業的林木管理經營技術,這樣就打擊了那些積極性比較高的退耕戶。因為即使他們重視退耕還林這項工程,領取了國家的補助資金,在補助資金不夠時,自己出錢,但是由于他們知識水平很低,沒有經營管理林木的技術,這樣也難培育好優秀的林木,林木的產量和質量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更是創造的經濟利益低,打擊了退耕戶的信心。

3、針對這些問題的對策

3.1做好通江縣的整體規劃

提高整個通江縣的重視程度,認識到退耕還林的重要性,做好整體規劃。在規劃前重視退耕戶的經濟收入和生態建設的關系,對于農田的退耕還林,要做到給退耕戶留下至少每人5分地,對于一些鄉鎮、村子等達不到這個標準的,不能進行規劃退耕還林。對各個村的生產和生活要從水、山、路、電燈各個方面進行改善,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農業的產量和質量,保證退耕還林以后生態環境和農戶的經濟情況都能變好。此外,讓那些比較富裕的村鎮進行天然氣的安裝,相對窮一點的地方規劃種植那些生產時間短和豐收速度快的樹,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快的富有。最后還有引進沼氣池的建設技術,這樣可以給人民提供天然氣,更加充分地利用周圍的環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也有利于人們對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力,也能提高人們的經濟收益。

3.2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整個通江縣都重視退耕還林

人們不重視退耕還林,意識薄弱主要因為,不清楚退耕還林給他們帶來什么。這需要政府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所有人都重視并且知道退耕還林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土流失,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還需要政府加大投資,讓那些規劃的需要退耕還林的貧困地方的人們進行異地方安置,這樣可以讓人口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減到最小,也能讓人們都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在環境比較差、坡度比較陡峭、坡耕地很多的區域,投資的力度加大,進行退耕還林和移民安置。最后,宣傳力度加大,讓當地的富人和企業進行籌集資金,這樣不但可以減輕國家的經濟負擔,而且還能解決問題。社會共同募集資金有利于提高人們的責任心,讓整個縣都重視這項工程的建設。此外,要想讓人們從根本是都重視這項工程,需要讓人們在林地的管理中得到實在的經濟利益。

3.3落實管理責任,做好監督管理

針對當地的居民不管理經營林木,還依然領補償資金的情況,要堅決打擊。政府可以招聘一些監督人員,根據村子為基本單位,挨家挨戶的落實退耕林地經營管理的情況,對管理撫育好的村要進行表彰獎勵,并設置示范榜樣村;對那些應付檢查及不合格的村,政府不下發補償金,直到再次檢查達到標準以后,在發放補償金,這樣來讓農民重視自家的林地的管理,增加的退耕戶的積極性。

3.4對退耕戶進行培訓

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進行,需要對退耕戶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指導,只有通過培訓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才能保證林苗的成活率,才有利于優良林木的培養,才能提高退耕戶的經濟效益。在退耕還林這項工程建設時,邀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工作,指導如何分類經營和管理工作;指導根據每個地方的環境選擇合適的林木或者草等,適合種什么就種什么,還要對所種植的各種林木和草進行合理的搭配;最后通過對人員的培訓,創新退耕還林的新模式讓林木、農業、養殖業進行合理配置,科學的利用各種環境資源。

結論

總之,根據通江縣在退耕還林中遇到的問題,結合通江縣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對策,并需要認真的把這些對策用到實踐中,讓通江縣的退耕還林發展的更好,不僅能實現提高水資源的涵養力和生態環境變優的目標,還要讓窮苦的區域的人們走向富裕,讓當地的經濟的得到發展和提高,最后達到讓人民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共同受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韓飛榮.尋甸縣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及年度作業設計[R].尋甸縣林業局,2012.

[2]張曉麗,王生林,李樹明.甘肅省退耕還林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7(07).

作者簡介:楊春梅(1968年7月22日),女,漢族,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人,中專,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方面工作;

猜你喜歡
通江縣分析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通江縣不同施肥模式對馬鈴薯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通江縣國有林場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考
通江縣退耕還林政策實現現狀問題分析
淺析通江縣退耕還林現狀及對策
試論在拖動電路安裝實訓中提高學生識圖能力的方法
淺談“數學‘問題解決’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