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代購的海關監管

2017-04-07 15:18張懷川
法制博覽 2017年3期
關鍵詞:海關監管

摘要: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海外代購依托網絡平臺發展迅速,形成了電商代購的新模式,海外代購的交易額井噴式增長,大量商品以各種形式通過海關入境。針對海外代購行業,國務院、財政部、海關等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再加上原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形成了完備的法律監管體系。本文以行政法基本原則為視角進行研究,簡析目前的海關監管實踐中存在的一些不符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問題,并對完善海關監管提出了幾點設想。

關鍵詞:行政法基本原則;海外代購;海關監管

中圖分類號:D92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033-03

作者簡介:張懷川(1994-),男,漢族,遼寧海城人,江蘇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

一、海外代購的現狀

從2013年至2015年,中國進口零售電商交易規模分別為800億元、1300億元、2100億元,2016年則達到了3900億元。①交易規模擴大的背后,是消費人數的增加,通關入境的物品數量增長。

(一)海外代購的涵義

海外代購,指的是消費者在境內,委托他人在海外購買指定的商品,并通過跨國郵寄、攜帶過關等方式在境內把商品交付給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根據受委托人的不同,海外代購可以分為熟人代購和電商代購兩種模式。

1.熟人代購。這是海外代購最原始的形態,往往是出國留學、工作的人,應身邊朋友的請求或主動向朋友宣傳,為境內的熟人代購所在國的商品?!逗jP總署公告2010年第54號》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边@樣的規定就給予了熟人代購適當的法律空間。實踐生活中,代購者利用5000元的免稅額度攜帶物品入境之后,委托人往往會給予一定的報酬。我認為,根據民間習慣來看,這種收取“辛苦費”的行為無可厚非,但是應該嚴格區分其和商業交易行為之間的不同??梢詮慕灰琢?、交易對象等方面進行區分。

2.電商代購。電商代購即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零售,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消費者直接在網店里下單或指示電商按自己的要求購買商品。這是當下海外代購的主流形式,國家對該產業也有政策上的利好,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不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隨著海外代購的發展,電商代購模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無論是熟人代購還是電商代購,商品進境的環節都是海關監管的重點。

(二)海外代購中的走私行為

在海外代購品的進境入關環節,存在著大量偷逃關稅的現象。雖然不一定構成刑法上的走私罪,但一定都是違法的走私行為,因此需要海關執法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實踐中海外代購實施的走私方式主要有:

不報關。對于個人入境,我國實施“紅綠通道”驗放制度。②對于攜帶個人自用物品在5000元以內的居民或旅客,選擇走綠色通道,海關對這部分人只進行抽查。因此實踐中,很多人抱著僥幸心理,攜帶超過5000元的物品,卻走綠色通道,如果沒有被海關抽查到,則成功逃稅。通過多次往返國內外,“螞蟻搬家式”的進行走私。

少報物品價值。經過2016年4月8日的關稅調整之后,目前我國實行15%、30%、60%三檔稅率。走私者通過少報物品價值,比如將高檔手表報成廉價手表,從而不交稅或者按較低稅率交稅。這之中應繳稅額和實繳稅額的差值,就變成了走私者自己的利益。

偽報貿易性質。如上文所述,我國現行法律對于熟人代購和電商代購適用不同的稅收標準。前者按物品征稅,后者按貨物征稅。從性質上看,物品為個人自用(包括饋贈親友),貨物則以營利為目的進行銷售,具有貿易屬性。貨物的納稅起征點和稅率均高于物品,因此許多不正規電商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使用“水客”進貨,將貨物偽報成物品入關,以偷逃關稅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利潤空間。

二、海關監管合原則性存在的問題

海關監管是指海關運用國家賦予的權力,對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的進出境活動所實施的一種行政管理。進行監管的行政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的對象是物品、貨物、人員的進境行為,監管的行政相對人是進出海關的普通公民、電商企業。因此海關監管是一種典型的行政法律關系,理應受到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約束與指導。傳統觀點認為,海關監管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保證進出境活動符合一國的國家政策和法律規范。筆者認為,除了上述目的之外,海關監管還應當具有保障公民高效便捷進出境、進出口貿易平穩進行等目的。海外代購做為一項新興事物,對其的監管又同時涉及了貨物監管和物品監管兩個體系,因此對海關監管的具體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目前的海關監管之中,一些海關執法人員的行政行為并不符合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要求。

(一)違反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行使權力應當符合最低限度的理性,即行政決定應當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并且能夠使社會一般公眾(具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感到合理與適當。在海關監管的過程中,普遍性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行為,結果導致或是放縱了走私者,或是讓正常合法的代購行為多繳納了稅款。具體而言,海關的行政人員往往沒有做到以下幾點:

1.考慮相關因素原則。該原則要求,行政人員在進行行政裁量時,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相關因素,不能夠考慮其它的不相關因素。

在海外代購品入關時,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性質問題,即界定它到底是貨物還是物品。在這個問題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只籠統的規定了物品為個人自用且數量合理,至于什么樣的情形可以認定為自用、多少數量是合理的,則無明確規定,因此留給了海關相關部門極大的自由裁量空間。實踐中,海關執法人員在進行抽查時往往主觀隨意性很大,不能做到嚴格按照海外代購品本身的性質進行判斷,還會考慮行政相對人的一年出入境次數、職業等不相關因素,甚至僅因為有的人出入境頻繁就要求其為部分個人用品交稅。誠然,海外代購中有一類典型走私行為的特點就是少量多次、反復過關,但區分代購與走私的核心要素應當是是否依法納稅,不能因一些表象上的行為相似就將二者混為一談。如果一個人在合理免稅額度的范圍內,一年多次進出海關,所攜帶物品又沒有出于營利目的販賣,那么海關沒有任何理由要求此人交稅或阻撓其出入境。

其次,要明確價格問題。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在過關時個人自用物品享有5000元的免稅額度,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零售商品享有單次2000元、一年20000元的免稅額度。在海關對過關的物品、貨物進行檢查時,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有發票等單據來準確證明它自身的價格。這個時候,要判斷應不應該交稅、應該交多少稅,就需要對物品、貨物的價格作出公正、準確的判斷,這也給海關相關部門留下了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權空間。目前對于物品、貨物的價格判斷,完全依賴海關執法人員的個人經驗,很多情形下,交不交關稅就是海關執法人員一句話的事。比如在出境的旅游團回國過關之時,必然攜帶著大包小包的旅游紀念品。如果其中有一位游客的物品難以計算總價格或者海關執法人員認為“略微”超出5000元的標準,通常海關會考慮其出國游玩這一“特殊情形”,從而放其一馬,不讓他補繳稅款。這一做法同樣是考慮了不相關的因素,以追求表面上的“合乎情理”。很多走私者便利用了這一點,在跟著旅游團出境旅游時采購商品,入境時混雜在眾多游客中掩飾自己的走私行為。對于物品、貨物的價格認定,除了其本身的特性(材質、品牌等),不應考慮任何例外因素。

2.比例原則。該原則又稱為最小侵害原則,是指行政裁量權的行使應當全面權衡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其它組織的私人利益,盡量采取對行政相對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并使其與所追求的行政目的之間保持平衡。

在對海外代購進行海關監管的過程中,常見的行政行為有:責令補繳稅款、暫扣相關財物、暫不予放行、責令退回、沒收、罰款。因為海外代購行業的不斷發展,海外代購品的入關量在增加,其中的違法行為也在增加。為了應對這一現象,海關對于沒有按規定報關的人,往往從重處罰。事實上,由于缺乏對相關稅率等制度的了解,很多人不報關只是無心之失。對于這部分人,如果在補繳稅款之外還要進行處罰,應當以批評教育為主。至于不予放行、沒收物品等行政行為,由于對于行政相對人的利益侵害比較大,使用之時更應當慎重,而不能不經評估的輕易使用。

(二)有悖高效便民原則

行政法中的高效便民原則要求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必須高效進行,不能給行政相對人、行政相關人帶來不必要的阻撓。該原則具體包含行政效率原則和便利當事人原則兩部分。

1.行政效率原則。該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積極履行法定職責。

海外代購作為一項商事活動,時間尤為重要。海關如果在抽查貨物的時候延遲了半天,則會產生連鎖反應,使得整個貨物流轉環節的時間成本全面增加。實踐中,遇到貨物入境的高峰期,海關抽查的效率便會相對降低。海外代購品都是些零散的貨物,海關對其的檢查通常安排在大宗商品之后,這就導致了海外代購品滯留在海關的時間不合理延長。近年來為了加強對海外代購中走私行為的監管,海關又不得不增加對于相關貨物、物品的抽檢力度。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海外代購品經常被卡進境入關的環節。

2.便利當事人原則。該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盡量減少行政相對人的程序性負擔。

海關在進行監管的過程中,通常又會增加許多程序,比如預報關、突擊檢查等。這樣做是出于打擊走私、維護國家利益的目的。但我認為,無論如何增設檢查項目,都不可能做到100%的檢查率。走私行為大量存在并非是因為抽查力度不夠,而是因為被檢查到之后現行法律并沒有為其設置過重的懲罰,違法成本低。面對這樣的事實,不在事后懲處的環節下功夫,而把有限的行政力量投入到事前檢查的過程中,不但不能有效打擊走私,反而會增加合法入境、正規電商的程序性負擔。

三、完善海關監管的幾點設想

(一)限制海關執法過程的自由裁量權

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給予了海關執法人員在進行監管活動時極大的自由裁量權空間,具體表現在進境商品的性質、價格不能確定時,全部基于執法人員的判斷,至于如何判斷則缺乏明確的標準。對于超出免稅額的貨物、物品,適用何種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方式也往往“同案不同罰”。為了限制海關的自由裁量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建立社會中介機構協助海關認定價格制度。各國所普遍采用社會中介機構來協助政府的管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也符合我國深化社會領域改革的方向,對于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海關進行稽查時,可以委托會計、稅務等方面的專業機構就相關問題作出相應的意見。

參照這些制度,對于進境貨商品的性質、價格認定,也可以交由相關的社會中介機構去做。海外代購品在入關環節中,自用與否、價格高低等不容易界定的事項,由相關的中介機構出具參考意見。一方面,社會中介機構在認定價格等事項上的專業性要優于海關,更容易得出準確的結論。另一方面,社會中介的認定報告交給海關之后,海關執法人員的主觀隨意性將受到限制,作出的行政行為會更加客觀公正。此外,社會中介機構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其作出的認定更容易使行政相對人信服,最終將提升海關的公信力。

2.建立海關監管裁量權基準制度。與一般的行政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一樣,海關監管的裁量基準也要求“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將法律、法規、規章所規定的處罰幅度,進行合理細化和分解,以此約束自由裁量空間”③。建立裁量權基準的核心在于對違法情形的詳細化和對于處罰標準的格式化。

海關監管自由裁量權的基準可以考慮的因素有:第一,偷逃的稅額大小。這是相對比較客觀且容易確定的因素,且通過稅額可以按比例對應不同的處罰幅度。第二,一年內的違法次數。雖然上文說到,在認定是否具有貿易屬性時,不應當將一年內的進出境次數納入相關因素進行考慮,但如果已經可以確定行政相對人違法,他的先前行為可以納入處罰幅度的考量之中。第三,偷逃關稅的具體方式。逃稅的方式能夠反映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同時也影響具體的社會危害程度。第四,其它常見的行政裁量權基準。

(二)簡政放權

繁瑣、不必要的海關監管程序,將導致海外代購品過關緩慢。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貨物流轉效率。對于消費者來說,延長了收到貨物的時間,影響了消費體驗。因此海關監管應當簡政放權、管少管精。

2016年10月29日,《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62號》④規定:在北京、上海、寧波三地,海外代購的貨物在入境時,采取自主申報的方式,自報自繳。這是建立社會征信體系的試點,引導企業守法自律。這一試點是值得推廣的,“自報自繳”制度,允許企業在自我報告范圍內快捷通關,并且對主動披露的問題從輕、減輕處罰。使以海關為主的單向監管模式,向能夠激發企業能動性的綜合治理模式轉變。自報自繳的模式同時減少了海關的行政管理成本與海外代購企業的經營成本,互利共贏。

當然,簡政放權不代表對于海外代購過程中的走私行為放任不管?!罢\信守法便利,失信違法懲戒”,對于合法經營的海外代購者而言,可以便捷地過關,加快貨物流轉;消費者也能盡早拿到自己心儀的商品。而對于違法行為的打擊,重點放在了事后懲處環節,通過將失信的逃稅者納入社會征信體系黑名單的方式,提高其違法成本。

海外代購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新興產業,海關對其的監管作為一種政府的行政干預,應當以必要為限。通過海關監管,排除海外代購中的走私,便利正規經營者,為整個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注釋]

①數據來源于易觀智庫:http://www.analysys.cn/view/report/detail.html?columnId=8&articleId=1000296,2016-12-1.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辦法>第三條第二款:旅客經由實施“紅綠通道”驗放制度的海關進出境,應按照海關公布的選擇“紅綠通道”的規定,選擇通道,辦理行李物品進境或出境手續.

③孔巧娜.行政處罰基準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④<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62號>:(一)自主申報、自行繳稅.進出口企業、單位在辦理海關預錄入時,應當如實、規范填報報關單各項目,利用預錄入系統的海關計稅(費)服務工具計算應繳納的相關稅費,并對系統顯示的稅費計算結果進行確認,連同報關單預錄入內容一并提交海關;(二)稅收要素審核后置.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向海關書面報告其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并接受海關處理,經海關認定為主動披露的,海關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對主動披露并補繳稅款的,海關可以減免滯納金.

[參考文獻]

[1]馬寧.行政法信賴保護原則在海關執法中的適用研究[D].復旦大學,2010.

[2]鄭偉.論海關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運作及行政自控[D].中央民族大學,2010.

[3]王廣遷.論比例原則在海關行政執法中的適用[D].內蒙古大學,2012.

[4]唐姍.論海關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合理規制[D].廈門大學,2013.

[5]吳蕾.海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0.

猜你喜歡
海關監管
對于《海關監管》課程教學方式改革的思考
我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與保稅區發展的對比與研究
我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與保稅區發展的對比與研究
進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研究
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創新試點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服務改革創新研究
加強海關監管質量體系建設的對策研究
自貿區專欄 試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的法制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