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武安市賈家莊鐵礦成礦地質特征

2017-04-09 19:00哈碩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下統中統武安市

哈碩

摘要:武安市賈家莊位于武安市東北,賈家莊村南,距武安市約10km,處于山西斷隆太行山拱斷束中的武安凹斷束,紫山鼓山大斷裂西側。區域內出露和探礦工程所揭露的地層自老至新為奧陶系中統峰峰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第三系及第四系。構造以褶皺、斷裂為主,表現為隆起和斷陷盆地。構造方向以北東、北北東、北西向為主。褶皺和斷裂構造發育。經過高精度磁法測量,大致查明磁異常性質,磁性體的埋藏深度。同時對該區的資源潛力、成礦地質條件、引起磁異常的原因做出初步評價,為下一步地質工作提出依據。

關鍵詞:地質特征;鐵礦;武安市賈家莊

1.工程概況

本次設置的預查區在以往區域地質調查范圍內。本區域地質工作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先后完成了1:20萬、1:5萬地質調查并編有地質調查報告。通過上述工作,對區域內的地層、構造、巖漿巖有了系統認識。

2.區域地質

2.1地層。區域內出露和探礦工程所揭露的地層自老至新為奧陶系中統峰峰組 (O2f) ,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上統太原組(C3t),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下石盒子組(P1x)、上統上石盒子組(P2s)、石千峰組(P2sh)、第三系(N)及第四系(Q)。

2.2構造。區域構造以褶皺、斷裂為主,表現為隆起和斷陷盆地。構造線方向以北東、北北東、北西向為主。褶皺構造主要為工作區西南約25km的鼓山背斜、和村向斜。斷裂構造為紫山—鼓山大斷裂及邯鄲斷裂,其中邯鄲斷裂為區域性深大斷裂。紫山—鼓山大斷裂為本區的主要構造,方向北北東,斷距600——1000m,縱貫礦區東部,走向NNE、傾向NW,長達幾十公里,傾角70度,為正斷層。北西向斷裂多為北東向斷裂的次一級的斷裂構造,斷裂以新華夏系構造為主。

2.3巖漿巖。區域內中生代燕山期巖漿活動強烈,分布廣泛,根據已有地質勘查資料,巖漿巖侵入部位自古生界中奧陶統(O2)至中生界二疊系(P)地層,呈似層狀、巖床、巖株、巖枝、巖脈等形狀產出,形態復雜。 預查區西北為礦山巖體,巖性主要為閃長巖類。是本區磁鐵礦成礦母巖。

2.4產礦。區域礦產主要有煤、鐵、金、銅、石膏、黃鐵礦等。鐵礦主要在區域西部,如云駕嶺鐵礦、北銘河鐵礦等。

3.研究區地質特征

3.1地層。研究區內全部被第四系覆蓋。

奧陶系中統峰峰組(O2f),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二疊系上統上石盒子組(P2s),二疊系上統石千峰組(P2sh),第四系(Q),第三系(N)

3.2構造。紫山—鼓山斷裂為本區主要構造,位于研究區東部,沿洺河水系展布,斷裂帶走向北東30°,傾向北西—北西西,傾角70—80°,斷裂的西盤下降,東盤上升,斷距1000—600m。

3.3巖漿巖。研究區中主要為燕山中晚期侵入體,其巖性主要為閃長玢巖、閃長巖及輝石二長閃長巖。

4.磁異常特征

4.1航磁異常特征。該區異常編號為M303—4,航磁異常呈舌狀向東南方向甩出,北西為負值區,南東為正值區,曲線光滑,北部梯度較陡,南部寬緩。以800nT等值線圈定,走向北北西,形狀似變形鴨梨,最高值達1200nT。異常長約4300米,異常最大寬度達2300米,分布面積約10平方公里。

4.2地磁異常特征。通過11條北西向磁法剖面線數據作出了ΔT等值線圖。平面圖上顯示,本次所得異常為南北走向近似呈葫蘆狀的大異常,由等值線980nT圈定,葫蘆的主體向東南角還甩出了一尾巴,為異常向東南方向緩慢下降延伸,使整個異常呈北高南低的趨勢,但在北部峰值的西北側,異常急速下降。

4.3剖面磁異常特征。通過11條磁法剖面線控制區內整個異常,最終將磁測異常線放于平面測線位置,形成平剖圖。從圖中可看出,各剖面的起點(西端點)處異常值較低,往東南逐漸增高,期間梯度較陡,達到峰值后,異常值下降較慢,梯度寬緩。異常值較高處位于1線上,峰值達1766.1nT。

4.4重力剖面磁異常特征。通過磁異常上對0線和2線兩條剖面進行重力、磁法測量,并對這兩個剖面進行了化極和剩余重力異常的計算,計算結果化極后的磁異常與布格重力異常以及剩余重力異常比較吻合。

4.5磁測井異常特征分析。通過進行井中三分量磁測。

(1)ZK001鉆孔井中磁測的推斷解釋

全孔的△Z磁異常值絕大部分井段為負異常,為巖層內磁場的反應,巖層磁性不均勻。從鉆孔地質資料可知,磁性不均勻的原因主要為砂巖裂隙中磁鐵礦化所致。

(2)ZK002鉆孔井中磁測的推斷解釋

該孔所穿砂巖中含多層磁性條帶,從井中三分量磁測圖看,全孔的ΔZ磁異常值絕大部分井段為負異常,為含磁性條帶或磁性塊的砂巖或巖體內磁場的反應。

結論:通過高精度磁法研究,基本查清了賈家莊地區地層、侵入巖等地質特征及構造特征,區域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為奧陶系中統峰峰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上統太原組,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統上石盒子組、石千峰組、第三系及第四系。區域構造以褶皺、斷裂為主,表現為隆起和斷陷盆地。 預查區西北為礦山巖體,巖性主要為閃長巖類。是本區磁鐵礦成礦母巖。通過1:2000高精度磁法剖面測量及鉆探工程驗證,結合原有航磁、地磁異常特征,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以大致查明磁異常性質,磁性體的埋藏深度。

參考文獻

[1]張喜發等. 工程地質原位測試[M]. 北京, 地質出版社, 1989.

[2]衛東. 采取鉆孔原狀土樣的方法探討和工程實踐[J]. 山西水利, 2004,(1):49-50.

[3] GB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

[4]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猜你喜歡
下統中統武安市
“中統”二把手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轟動京滬杭的 《文萃》 案
三疊系下統周沖村組地層對銅礦的成礦作用
中統和軍統到底有什么區別
貴州省望謨縣拉洋金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標志研究
河北省武安市固義村與東通樂村的隊戲
鎮寧片區三疊系羅樓組富水性劃分及找水方向
元代中統鈔名考
青春期,我們在行動
——武安市第五中學德育掠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