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山西人口數量演變

2017-04-09 19:17常毅華馮向星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人口數量清代

常毅華+馮向星

摘要: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人口的演變必定經歷了一個漫長、復雜且又跌宕起伏的歷史過程,山西人口也同樣如此。清代,尤其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夕,是我國人口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人口大發展的時期,在打破明末清初我國人口再生產萎縮的狀態后,全國人口數在鴉片戰爭爆發時期突破4億大關。清代山西人口發展情況雖與全國大致相似,但依然有其自身的地區性特征。

關鍵詞:清代;山西人口;人口數量

一、鴉片戰爭前的山西人口

鴉片戰爭前,同全國人口一樣,山西人口增長較快,鴉片戰爭前山西人口處于不斷增長的態勢,且增長速度較快,乾隆二十七年(1792年)突破一千萬,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突破一千二百萬,四十八年(1783年)突破一千三百萬,嘉慶十七年(1812年),人口數量達到一千年四百萬以上。到1840年全省人口達到了14892000[1]。從1661年到1840年的179年間,山西人口數量增加了7253840人,年平均增加人口數為40524人,年均增長率為5.32‰。

那么,為什么山西人口在鴉片戰爭前增長的比較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清初的統治者為了鞏固其封建統治地位,采取了一些列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繁衍人口的政策,對賦役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例如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頒布諭旨實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雍正年間推行“攤丁入畝”的賦稅制度,乾隆在位期間又進一步整頓了保甲制度,這些政策不僅使得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得以增殖繁衍,更使得大量隱匿的人口逐漸出現,刺激了人口數量的增長;其次,乾隆年間,清政府把今內蒙古自治區的歸化城、清水河、薩拉齊和林格爾和托克托劃歸山西所屬[2],因此這些地區的12萬多人口加入山西[3];另外,樂戶入籍。明代,山西各地有大量樂戶被統治者視為賤民而不編入戶籍,雍正元年起,改業為良,“與編氓同列”[4],也使此時山西人口的總數量有所增加[5]。

二、1840-1911年的山西人口

鴉片戰爭前,同全國人口一樣,山西人口增長較快,部分年份人口數量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1840-1911年70年間山西人口發展的歷史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緩增時期:道光二十年(1840年)-光緒三年(1877年)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1489萬余人到光緒三年(1877年)的1640萬余人,山西全省人口在這37年間增加了1541000人,年平均增加41649人,呈縣緩慢增長的態勢,光緒三年達到近代山西人口的鼎盛時期。當時的山西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并存,人口的平均壽命僅為33歲,人口更替速度快,整體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該時期山西人口的增長與同期全國人口減少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1851-1864年為太平天國時期,受戰爭影響,全國人口總數銳減,死亡人數可能占總人數的“1/3”[6],約“一萬萬以上”[7]。首先,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尚未深入,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范圍主要在我國的東南,對山西的影響較小,因此較其他地區而言,山西擁有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此外,雍正年間推行的“攤丁入畝”的政策,山西在光緒初年才全部完成[8]。受該政策的持續影響,山西的隱匿的戶口依然大量涌現。

2.驟降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宣統三年(1911年)

從光緒三年(1877年)起到宣統三年(1911年)清王朝覆滅,山西人口減少了6333865人,僅光緒三年(1877年)16433000人到九年(1883年)的10744000人,七年之間全省人口就驟減了將近600萬,是山西人口史上的一個大轉折。究其原因,是受災于光緒三年開始在山西發生的二百多年來未有的自然災害,波及84個縣的兩千余里,“平、蒲、解、絳、霍、隰赤地千里,太、汾、澤、潞、沁、遼次之,盂、壽以雹,省北以霜,其蒲有收者大同、寧武、平定、忻、代、保德數處而已”[8],三分之一的人口死在災害中喪生或逃亡。尤其是光緒三四年間罕見的特大旱災后,接連出現嚴重的瘟疫、鼠患、狼劫,導致大量人口死亡,《忻州志》記載“光緒三、四年晉省疊遭奇荒,為二百年來未有之事,斗米數千交人民相食,竟有地、畝、銀錢二全家餓死者”[9]。又有鳳臺(今晉城):“有全家俱斃者,有周村同盡者”;猗氏“多者十損六七,少亦十之三四”[10]。光緒大災后直到清王朝覆滅的1911年,山西的人口升降波動,始終徘徊在1000萬-1100萬人,卻始終未突破1200萬。

總之,清代山西人口是有所發展的,其變化對民國時期山西人口的變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科學出版社,1955

[2]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60地理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3]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乾隆官修,《清朝文獻通考》卷19戶口,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5][6]喬志強,《山西通史》,中華書局,1997

[7]陳恭祿,《中國近代史》上卷,中國工人出版社,2012

[8]王錫綸,《怡青堂文集》卷6

[9]《忻州志》,學識齋,1868

[10]徐浩 王道正,光緒《續猗氏縣志》卷上戶口,1880

猜你喜歡
人口數量清代
我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首超15歲以下人口
人口數量與消費水平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十三五”期間江西省老齡人口數量預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