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體氮同位素指示大氣氮沉降

2017-04-09 19:27申彬你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維管束苔蘚同位素

申彬你

摘要:過量活性氮可能破壞氮動態和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儀器監測法對條件要求較高、需要大量人力勞動,而植物監測大氣氮沉降實驗簡單、費用少,且能進行大范圍監測并不受時空限制,開展植物監測氮沉降研究勢在必行。本文簡要總結了國內部分植物指示大氣氮沉降研究,并探討了該領域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中國作為全球氮沉降三大熱點地區之一,開展氮沉降及其生態環境效應研究勢在必行,中國約15%土地經歷了超臨界負荷,證實了控制氮排放的必要性[1]。以往大氣氮沉降研究主要涉及不同區域大氣沉降中氮物種化學組成、形成機制和過程、在大氣中滯留時間、化學轉化、沉降通量和源解析等方面。

隨著氮沉降對地表不同生態系統負面效應的出現,人們開始關注并進行了一些植物指示氮沉降的研究,有學者證明了利用植物監測大氣氮沉降的可靠性[2-8],且在氮同位素示蹤植被對大氣環境變化響應與反饋應用方面已初見成效。我國植被類型多樣,具有氮沉降植物監測研究的良好平臺,本文對國內部分植物指示大氣氮沉降研究進行初步總結,以期為利用植物監測指示大氣氮污染,深入開展植物指示大氣氮沉降研究提供參考,為合理制定政策措施及保護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植物組織指示大氣氮沉降原理

1.1 大氣氮沉降的植物指示

因植物固著于環境中無法憑移動以逃避氮沉降影響,而葉片為直接接收氮沉降直接受體,故其具有指示氮沉降來源和影響功能。憑葉片形態、生理特征和元素含量變化指示氮沉降水平和評價其對植物個體或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傳統的研究手段[3]。但葉片氮含量研究只能反映總氮沉降情況,不能解決氮沉降來源和大氣氮污染物類型等問題。近年氮同位素(δ15N)分離技術不斷完善使其逐漸成為示蹤氮去向和評價生態系統氮素狀態的新方法。穩定同位素技術在全球變化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植物和土壤δ15N組成記錄了氮循環影響因子的綜合作用,且具有測量簡單及不受取樣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點,故δ15N自然豐度法被用于氮循環研究中[9]。

1.2 植物葉片對氮沉降的吸收

葉片對氮沉降主要吸收形式為可溶性無機氮。葉片雨水附著能力或可濕性對吸收濕沉降中離子形態氮很關鍵,附著葉表離子通過葉面角質層孔道到達表皮細胞外側壁,經過外壁胞質連絲體到達表皮細胞的質膜,再被轉運到細胞內部,最后到達葉脈韌皮部,隨后的吸收機理同根部離子吸收過程[3]。不同葉片對氮沉降吸收選擇性不同,苔蘚類植物因葉片的單層細胞結構使其對大氣氮輸入具有累積效應。葉片性質與不同化學形態氮沉降源間存在相互選擇性,氮沉降易于被可濕性強和表面積大的葉片吸收,很多植物偏向于優先吸收的氮源是銨態氮[3]。

2 研究現狀

受不同氮源影響,苔蘚δ15N也各不相同。羅笠等[6]得出在廬山,隨著海拔高度增加,廬山大氣中氮沉降量逐漸降低。吳亮紅等[7]利用維管束植物葉片內部氮含量變化分析交通污染源對植物的影響,得出利用維管束植物組織監測城市大氣氮污染的可行性。

徐宇等[2]得出維管束植物樟樹與馬尾松葉組織氮、硫含量變化特征能同時很好地指示貴陽區域大氣氮、硫沉降空間變化。劉學炎等[4]利用石生苔蘚氮含量和氮同位素指示貴陽地區大氣氮沉降空間變化和來源。王燕麗等[5]用法國梧桐葉片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組成探討了維管束植物葉片響應大氣濕沉降氮可能性。謝志英等[10-11]基于苔蘚氮含量及δ15N,估算了農村地區大氣氮沉降水平,為此地區大氣氮沉降生態環境效應評估提供信息和生物監測資料,探討了江西省大氣氮沉降量和來源等,為大氣氮沉降生態環境效應提供基礎資料。肖化云等[12]利用石生苔蘚組織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研究了貴陽市大氣氮沉降來源、沉降與遷移,表明該地區苔蘚氮含量變化特征很好地指示了區內大氣氮沉降空間變化。He等[13]采用定量氮沉降總量綜合定氮系統,利用δ15N稀釋原理和生物監測技術,定量研究了華北平原大氣氮沉降農田輸入總量及其在推薦施肥中的作用。

3 展望

目前對氮沉降監測主要為儀器監測法,此法雖數據相對準確可靠,但費用較高,且因大氣中氮化合物存在形式多樣,導致儀器監測受限,僅能集中在有一定經濟基礎和條件的地區使用。要通過直接采樣分析或利用儀器監測方法獲得時空分辨率較高的大氣氮沉降數據很困難,成本較高,這也是致使很多地區缺乏詳細和準確大氣氮沉降監測資料的主要原因。

國內將δ15N自然豐度法應用于自然生態系統氮素循環的研究較少,因同位素分析儀器和樣品分析價格相對較高,限制了同位素法更廣泛的應用[9]。目前國內進行有關長期葉片和樹輪氮同位素自然豐度分析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和諸多問題[9]。

地衣、苔蘚和維管束植物等均可作為大氣氮沉降指示生物,故今后研究不同種類植物對大氣氮沉降的響應,并尋找各種生長適應性強且能可靠指示氮沉降的植物來作示蹤劑,不斷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和技術,具有現實意義。相關研究應盡快開展,更好地配合儀器監測法,以便對大氣區域復合污染、生態環境保護等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 Zhao Y H, Zhang L, Chen Y F, et al.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to China: A model analysis on nitrogen budget and critical load exceedance[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7, 153:32-40.

[2]徐宇, 肖化云, 鄭能建,等. 維管束植物樟樹和馬尾松葉組織氮、硫含量指示貴陽地區大氣氮、硫沉降的空間變化[J]. 環境科學, 2016, 37(6):2376-2382.

[3]劉學炎, 肖化云, 劉叢強. 植物葉片氮同位素(δ15N)指示大氣氮沉降的探討[J].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07, 26(4):405-409.

[4]劉學炎, 肖化云, 劉叢強,等. 石生苔蘚氮含量和氮同位素指示貴陽地區大氣氮沉降的空間變化和來源[J]. 環境科學, 2008, 29(7):1785-1790.

[5]王燕麗, 肖化云, 肖紅偉. 法國梧桐葉片氮含量及氮同位素對城市大氣濕沉降氮的響應研究[J]. 環境科學, 2012, 33(4):1080-1085.

[6]羅笠, 肖化云. 用苔蘚氮含量和氮同位素值指示廬山大氣氮沉降[J]. 環境科學研究, 2011, 24(5):512-515.

[7]吳亮紅, 肖化云, 胡大芬,等. 樟樹葉片示蹤高速路附近大氣氮沉降[J]. 安徽農業科學, 2010, 38(24):13315-13317.

[8] Pitcairn C, Fowler D, Leith I, et al. Diagnostic indicators of elevated nitrogen deposi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6, 144(3):941-950.

[9]姚凡云, 朱彪, 杜恩在. 15N自然豐度法在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研究中的應用[J]. 植物生態學報, 2012, 36(4):346-352.

[10]謝志英, 肖化云, 羅笠,等. 基于苔蘚氮含量及δ15N分析探討農村大氣氮沉降狀況[J]. 中國環境科學, 2011, 31(7):1128-1133.

[11]謝志英, 肖化云, 朱仁果,等. 利用石生苔蘚氮含量與氮同位素探討江西省大氣氮沉降量和來源[J]. 環境科學, 2011, 32(4):943-948.

[12] 肖化云, 劉學炎, 劉叢強. 石生苔蘚組織氮含量和氮同位素指示貴陽地區大氣氮沉降與遷移的研究[J].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 2011, 30(1):18-25.

[13]He C E, Liu X J, Zhang F S. Determining Total N Deposition using 15N Dilution Techniqu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 2010, 1(1):75-82.

猜你喜歡
維管束苔蘚同位素
“小矮人”苔蘚的大用途
苔蘚有足夠的耐心復活
不同雜種優勢群玉米莖稈維管束性狀比較分析
花期摘葉和摘萼片對庫爾勒香梨維管束發育影響及與萼筒脫落的關系
氮肥對超級雜交稻穗頸節間維管束結構的影響
苔蘚能“對付”空氣污染嗎?
黏液水腫性苔蘚1例
巧切西瓜
深空探測用同位素電源的研究進展
《同位素》(季刊)2015年征訂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