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研究

2017-04-09 18:47周林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資源

周林

摘要: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與城市經濟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中國目前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落后,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導致,造成城市生態破壞,主要是由于環境保護與城市規劃不同步所致。文章通過深入剖析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平衡發展的重要支點,提出兩者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字: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以人為本

引言:隨著中國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使用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灰塵、臭氧、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物質進入大氣,導致空氣質量嚴重惡化;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大量生活污水,農業生產排水等廢物直接或間接排入水體,加之城市人口密度,廢物污染嚴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將導致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出現不一致的聲音?;诖?,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研究已成為當前政府環境規劃的重心。

一、城市規劃的概述

1、城市規劃的定義。城市規劃是指以人民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根本目標,通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調整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建設,從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

2、城市規劃的原則。城市規劃需遵循生態優先,體現以人為本、尊重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科學優先,強調整體效果、因地制宜,突出環保主題四大原則。

3、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的內容。城市規劃過程中環境保護應當以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和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為主。

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表現

1、生態發展可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即生態系統受到某種干擾時能保持其生產率的能力,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包括:經濟可持續性以及社會可持續性兩大方面。

2、資源分配公平性。資源分配公平性主要是為了強調世界資源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公平分配以及當代人和后代人對資源,環境要求和權利之間的代際公平,當代資源的要求不能威脅子孫后代的需要。

3、發展能力系統性。發展能力系統性是指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系統,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人們控制資源能力的能力,環境凈化能力,經濟增長能力,社會需求能力,環境治理能力以及協調各種能力建設。

三、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1、交通資源優化及空間環境保護是城市規劃基點??臻g環境保護和交通資源優化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城市發展與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不可分割,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嚴重,實現城市綜合規劃與發展的多元化,通過建立多元化、立體化交通系統是全面發展城市規劃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保護和綜合利用城市的不同自然環境、地形和地貌環境特點,以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規劃為環境資源利用的基礎,結合城市特色,進行保護性的山水資源開發和綜合治理,促進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

2、城市規劃是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承載力。對于環境保護,城市環境系統的承載能力是指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保持城市環境結構不發生質量變化,環境功能不往惡化的方向發展的條件下,該城市系統可以承受的人類社會和經濟活動的能力,所以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確保一個地區在未來一定環境支持下的最大環境容量,這是提供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表現。

3、環境保護平衡發展是城市規劃合理的標志。城市規劃合理的標志是環境保護平衡發展,這種平衡發展是通過城市規劃調整城市環境系統中各種要素的布局、比例、數量和增長、下降的手段。城市規劃需要充分反映城市環境因素的自然屬性,通過對要素的調整和協調來加強城市發展。同時,通過合理規劃和建設新的環境要素,使城市規劃實現多樣化,從而提高環境保護的穩定性。

4、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的目標。城市規劃的目標是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基于城市環境發展和自然資源之間的動態互動,而不是簡單地追求系統發展。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最佳目標是實現城市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體化與協同化。

四、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策略

1、城市規劃堅持全局性、長期性的指導思想。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求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協調資源、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全面發展。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既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又要求高效和經濟地利用能源和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穩性和合理性。城市對環境資源的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要更加緊密,因此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需要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發展戰略,從長遠目標出發,使城市規劃在環境保護中抓住所有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機遇和條件,不斷地發展自己。

2、城市規劃以尊重自然環境發展規律為基礎。城市的自然環境是城市生存的基礎,但往往也是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城市的地形,水容量,地質分布,植被條件和氣候特征都是影響城市規劃的重要因素,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全面考慮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尊重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通過深入了解城市的自然環境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城市規劃。

3、城市污染整治體現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要求。城市規劃是一個反復重疊的過程,城市規劃必須注意城市污染治理情況,需要考慮城市的資源分配情況和環境存在的問題,并在合理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等城市污染問題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城市規劃。城市污染整治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環境保護需要關注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整個過程,同時也是實現城市生態系統平衡,調節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結論: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破壞了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社會發展越快,城市規劃的復雜性越高,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所需要的協調程度也越高。因此,我們應當綜合分析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從而實現城市經濟與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艷祥.淺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J].價值工程.2012(17)

[2]王建國.城市設計生態理念初探[J].規劃師論壇.2002(4)

猜你喜歡
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資源
環境保護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生態景觀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淺析城市規劃中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應用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