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音樂課中鑒賞課的有效運用

2017-04-10 16:55劉杰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關鍵詞:鑒賞課學生

劉杰

摘要:音樂鑒賞是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音樂水平有直接的影響,甚至所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自身音樂水平的高低。但是,目前的音樂教育中,因重視度不足及鑒賞課教學方式與現代需求脫節等問題,使得中職的音樂鑒賞課難以有效進行。因此,在教授學生音樂鑒賞的過程中,老師要注重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升中職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以促使中職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展。就中職音樂鑒賞課的有效開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中職音樂課 鑒賞課 學生

音樂鑒賞課作為中職院校中公共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高雅人格有著重要作用。音樂鑒賞課不同于傳統課程,它富有趣味性,可以通過優美的音樂節奏、音樂旋律來打動學生,讓學生不自覺融入其中。但是目前來看,中職音樂課中有很多時候并沒有達到課程與學生的交融。因此,如何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通過富有趣味性和帶入感的教學設計來讓鑒賞課與學生的情感達成共識,使學生融入課程教學中,對中職音樂鑒賞課的開展有著重要作用。

一、中職音樂鑒賞課有效開展的原則

要想讓中職音樂鑒賞課有效地進行,便應當根據音樂教學目標、學生音樂學習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音樂鑒賞課的開展應當根據一定的原則來進行。

(一)把握音樂情感基調,實現音樂與學生的交融

音樂課要想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與學生達成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音樂鑒賞課的課程設計中要把握住音樂中的情感性,讓音樂中的情感與學生自身的情感達成共鳴,通過對學生心靈窗口的打開來更好的進行教學課程的開展。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把握好音樂鑒賞課中的情感性原則,一是要求老師要圍繞課程開展要求充分挖掘音樂中的具體情感要素,將音樂中的情感要素重點突出出來,以求和學生達成情感上的共鳴;二是老師要根據音樂鑒賞的情景,設計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環節,推動整節課的氛圍的提升,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達到課程教學效果的良好實現。

(二)把握體驗原則,實現學生欣賞水平的提升

音樂鑒賞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在于傳授學生音樂技能,而是通過音樂鑒賞課的開展,引導學生去思考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音樂中的各種樂理知識的有效運用等,進而讓學生提升音樂素養,陶冶情操。所以,在音樂鑒賞課中,一是要注重將鑒賞音樂與學生的自身年齡、生長環境、文化水平等相連接,貼合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二是注重讓學生融入課程鑒賞活動中,對鑒賞音樂進行親身體驗,通過自己演唱、音樂欣賞、相關音樂舞蹈動態展示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避免單調課堂所帶來的無趣感。

(三)把握審美原則

音樂鑒賞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住音樂當中的情感基調,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所以在音樂鑒賞課的課堂上,老師要注意音樂鑒賞課的美感。一是包含音樂本身的美感,二是包括音樂鑒賞課教學環境的舒適感。要想使音樂鑒賞課可以更好地進行,需要音樂本身和教學環境的雙重匹配。

二、把握教學重點,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一個好的課堂教學首先要具備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一節好的音樂鑒賞課更是如此。但是,就目前中職音樂鑒賞課的開設情況來看,不同中職學校采用的音樂鑒賞教材不同。因此,中職音樂鑒賞課的開設具有隨意性甚至是混亂性,鑒賞課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所以選擇好的教學素材,合理配置教學課程,是中職鑒賞課開展的有效手段。

(一)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鑒賞課是為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提高自身鑒賞能力而開設的,因此鑒賞課的開設應在以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更多的圍繞學生的興趣和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開開展,根據學生的年齡要求、歌曲喜好、學習需求去更好的篩選鑒賞曲目。

目前,中職學校也愈加重視中職音樂鑒賞課的開展,在教學中追求精細化和趣味性,老師也應當更好的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不斷根據學生需求和上課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調整上課的節奏,為學生選取最經典、最有代表性,且符合學生需求的曲目,營造良好鑒賞課教學氛圍。

(二)合理調試課堂曲目的選用

音樂曲目浩如煙海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向里補充,如何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讓學生感受更多類型的音樂,便需要老師去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更多的篩選,選取經典曲目,根據題材的不同、音樂類型的不同、時代的不同,將音樂進行劃分,然后有效組合。例如,我們在講解世界各地音樂的區別時,我們可以先根據不同地區音樂的類型進行一個大致的劃分,然后將音樂形式相同的地區的音樂放在一節課中進行講解。像是設立非洲風情為一節音樂鑒賞課的主題,然后將達姆,達姆(蘇丹)、尼羅河畔的歌聲(埃及)等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同時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也要考慮多種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以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更佳。

三、中職音樂鑒賞課的有效開展

教學活動開始前要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這是教學開始前的先導環節,它隨著教學課程的實際開展可以進行相應的變化,因此課程教學設計具有先導性、可變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一)課前有效預熱

有效的課前預熱,可以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氛圍,對后期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課前預熱中,老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提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帶入課堂教學過程中。

隨著教學改革實踐的深入,導入設計的形式也日益豐富,我們可以創設情境引發興趣式,也可以提出問題引導探究式,做到循循善誘,逐步滲透。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烘托氣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進行設計,讓課程教學氛圍持續高漲,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讓師生可以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有效互動。課堂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歌曲演唱、歌曲競賽等多種形式去活躍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音樂,思考音樂,感受音樂,實現自身與音樂的融合。

(三)課程結束時的完美收尾

課程結束的這一階段,對中職音樂鑒賞課的好壞,同樣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結尾,可以讓學生對今后的音樂鑒賞課充滿期待,使學生更喜歡參與音樂鑒賞課。同時,一個好的課程結尾也是衡量音樂鑒賞課老師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桿。在結尾階段,一是可以通過總結回顧,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本節課所掌握的知識點;二是可以進行課下作業的布置,通過聽音樂、賞音樂等形式將課下作業布置下去,同時讓這個作業可以與下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銜接,達到課程教學的環環相扣;三是可以進行疑問式結尾,通過設置疑問的形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課下主動探索思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總結

讓經典的歌曲歷久彌新,讓歌曲的欣賞提升學生的人格品味,讓音樂鑒賞與音樂能力相融合,相互提升,是音樂鑒賞課的目的所在。隨著課程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音樂鑒賞課也應隨之不斷發展。因此,要想音樂鑒賞課可以更好地在中職開展,需要老師對音樂鑒賞教學不斷思考,對教學方式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范丹鵬.音樂教育中“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理論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3,(05).

[2]徐小茜.高中音樂欣賞課之現狀分析[J].音樂學周刊,2013,(10).

[3]于瑤.信息技術在中職音樂欣賞課程中的應用[J].群文天地,2012,(06).

[4]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鑒賞課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新課改如何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
課改新時期高中美術鑒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學生寫話
小學音樂鑒賞課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