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手術臺不再冰冷

2017-04-11 19:59白劍峰
人人健康 2017年7期
關鍵詞:手術臺上女患者手術臺

白劍峰 ,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曾獲得中國新聞獎、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等獎項和榮譽。主要著作有《誰在妖魔化醫生》《中國式醫患關系》等。

最近,一張手術臺上的握手照片走紅網絡。故事發生在某大醫院的手術室,一位局麻女患者躺在臺上,聽著手術器械發出的碰撞聲,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雙拳緊握。這時候,一只手伸過來,輕輕打開女患者攥緊的拳頭,握住了她的手。而她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地緊緊相握。女患者忍不住問:“這是誰的手?”醫生答:“這是護士的手?!毙g后,患者專門向那位護士致謝,兩只手再次緊緊相握。

每一臺手術的背后,都有一個難忘的故事。當患者躺在冰冷的手術臺上,把身體交給一群陌生的人,面對吉兇未卜的結局,內心的忐忑可想而知。有位網友吐槽,當年他做膝關節韌帶重建手術,半身麻醉之后,醫生像刷醬油一樣給他刷上碘伏,然后把他的腿吊起來,那感覺真像是要被宰了一樣。當時麻藥還沒打夠,切的每一刀都疼,進行到一半時他扛不住了,說:“怎么這么疼?”醫生一臉疑惑地回過頭來:“啥?還知道疼?加藥!”然后繼續開刀。這個帶著黑色幽默的故事,反映了患者在手術臺上的糟糕感受。

人吃五谷,難免生病,每個人都有可能躺在手術臺上。即便是醫生,也有可能會成為患者。如果不是親身體驗,醫生很難懂得患者的苦。因為,“躺在床上”和“站在床邊”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位醫生講述自己剖宮產的經歷時說,當她麻醉后,在手術臺上被捆住手腳,感到非??謶趾蜔o助,真有一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此后,每當有患者躺在手術臺上,她都習慣性地撫摸一下患者頭部,安慰幾句,在心電監護儀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馬上就下來了。對于患者來說,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手暖了,心就暖了。那一握手的溫柔,足以讓人記一輩子。

醫學是人學。醫學離開了人,就像水手離開了大海。遺憾的是,醫學技術突飛猛進,人文關懷卻日漸萎縮。醫生離細胞越來越近,離患者越來越遠。醫生只關注“人的病”,而不關注“病的人”,導致醫患關系日漸疏遠。例如,聽診器是醫生的重要標志之一,如今卻被棄之如敝屣。有人認為,聽診器是“煤油燈”,CT、核磁是“日光燈”。有了現代技術,誰還戴聽診器?于是,很多醫生放棄了叩、觸、視、聽的基本功,見到患者既不說話,也不觸摸,直接就開檢查單?;颊叽┧笤诒涞臋C器叢林中,再也感受不到醫生指尖的溫度。殊不知,技術與人文是醫生的“兩條腿”。如果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既不可能走得快,也不可能走得遠。一個不關心患者感受的醫生,也許會成為一名熟練的“手術匠”,但絕不可能成為一名醫學大家。

小小手術臺,連著生與死。一名好醫生,應該盡量減少患者的不舒適感,讓每一臺手術都充滿溫情。例如,用微創手術代替傳統的直視手術,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麻醉前讓患者看到手術醫生的臉,可以減少患者的不安;握握手或者拍拍肩,可以減少患者的恐懼。如果醫生只關注“切得是否干凈”,而不在乎患者的體驗感,即便手術成功了,也是有缺陷的。因為患者的感受,也是評價手術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醫生應時時體恤患者之苦,用心做好每一臺手術,這樣才對得起患者的托付。

醫生做手術,既是一個技術活,更是一個感情活。如果僅僅投入技術,手術臺永遠是冰冷的;如果同時注入感情,手術臺上就會有故事、有溫度。愿手術臺成為一個溫暖的地方!

猜你喜歡
手術臺上女患者手術臺
手術臺的安全性
麻藥
同形異構:勞倫斯與吉爾曼筆下的“女患者”
懂規矩等
可調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手術臺病人頭部固定裝置的研制與應用
少吃五個
手術臺上老公放棄了我
德庸醫擅自拔人7顆牙
新聞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