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研究

2017-04-12 09:11李銳
祖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縣區經濟圈縣域

李銳

至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發展成就巨大,截止到2010年,我省縣域人口占比72% , GDP占比63% ,人均GDP占比85% ??h域經濟可以說現在已經成為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縣域經濟的發展已進入瓶頸期,但由于我省的地理環境特殊,中南以山地為主,東部多為丘陵和平原,境內有黃河橫穿東西,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的,還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诖?,筆者對我省縣域經濟按照地域特點進行劃分并進一步加以總結及分析,并據此提出對策,以期對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一、我省縣域經濟的區域特點

(一)處于省會中心經濟圈的縣域經濟特點

省會中心經濟圈為我省中部偏西地區,這個“1+6”經濟圈以濟南為中心,另外還包括泰安、萊蕪、濱州、淄博、聊城、德州6個城市及下轄的34個縣區,交通便利、人口眾多,但由于該區域主要以內向型經濟為主,導致整個區域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該區域的經濟特點主要有:意識第一產業占比較高,有明顯的農業經濟特點,以發展特色農業為突破點;二是區域經濟發展以產業結構雷同的、附加值低的工業制造業為主,大多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不足;三是經濟發展較為保守,缺乏開放性。主要與該區域遠離沿海,深處內地有關;四是規?;凸I化發展不足。

(二)處于黃河三角洲經濟圈的縣域經濟特點

作為國家近年重點規劃的高效生態經濟區,黃河三角洲經濟圈主要涵蓋了東營、濱州、煙臺、淄博、濰坊、德州的全部及部分共19個縣區,該區域在全省縣域經濟中處于中等偏高發展水平,2009年以后,該區域憑藉國家政策所帶來的經濟優勢,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迅速,成效較高,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和保護工作,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對區域內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生態產業;二是各縣區注重特色農業品牌的建設工作,縣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依托當地資源各有側重,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經濟;三世由于該區域位于黃河入???,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理位置優越,石油、天然氣、海洋資源、水資源、生態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對資源的依托性比較強;四是由于該區域生態較為脆弱,所以重點發展節水農業、綠色種植業、現代農業、生態漁業、水產養殖業、休閑漁業,并對于也資源進行深加工,發展具有漁港特點的特色經濟。

(三)處于“半島藍色”經濟圈的縣域經濟特點

作為我國首個一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發展區,“半島藍色”經濟圈主要包括我省整體海域和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營、濰坊6市及下轄31個縣區。該區域交通便利、經濟發展外向度高,是我省資金、人力、物流、信息最為密集的區域,城鎮化進程發展較快,工業化程度較高,經濟基礎較好。主要特點是:一是信譽經濟發展速度始終高于全省平均發展水平,且快于全省平均發展速度;二是由于該區域包括我省所有海域,海洋資源極其豐富,產業發展以現在語言為主導,積極發展標準化海產品養殖基地,建設現代漁業發展示范區,綜合效益比較高,對縣域經濟的發展貢獻較大;三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非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和工業化水平比較高,優勢明顯;四是憑藉發達的海洋交通運輸優勢,以及靠近日本、韓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區位優勢,對外貿易比較發達,且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勢頭良好。

(四)處于魯南經濟圈的縣域經濟發展特點

魯南經濟圈是我省重點發展區域,該區域主要包括棗莊、濟寧、菏澤、臨沂、日照5市集下轄43個縣區,該區域人口眾多,但縣域經濟發展落后,經濟規模較小。該區域的經濟發展特點是:一是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由于人口基數大,剩余勞動力較多,因此人力成本較低,縣域經濟發展的依托程度較高;二是做為我省糧食主產區,該區域以第一產業發展為主,農業性較強,但是卻多為基礎農業,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特色農業的發展;三是該區域總體發展水平較低、總體規模較小,GDP以及人均GDP軍地與全省平均水平;四是第二產業的發展多以傳統工業為主,集群化發展不足,沒有形成規模也缺乏競爭優勢。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我省四大經濟圈的縣域經濟由于在交通運輸、經濟基礎、所占資源、功能定位、產業結構上各具特色,形成了全省縣域經濟之間優勢互補、分工協作、互相補充、共同發展的整體發展態勢。

二、優化我省縣域發展格局,推動其可持續發展的幾條對策

一是挖掘產業優勢壯大產業集群。各縣區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集群發展戰略,將現有的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對于工業化發展水平較低的縣區,應重點壯大農副產品加工、能源建設、化工產品加工等基礎產業集群;對于工業化發展水平中等的縣區,應重點對傳統產業集群進行改造,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先進制造業的高檔化生產;對于工業化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應加快培植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集群,提升科學技術的發展含量,延長工業產業的發展鏈條。二是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縣域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高效運輸體系,加快商貿物流的發展步伐;其次要加強對自然環境的生態保護,堅持走低耗能、高產出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三是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應進一步鞏固我省農業大省的地域優勢,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應進一步把我省的支柱產業做得更大、把高新技術產業做得更精、把產業鏈經濟做得更長;應進一步加強第三產業的重點地位,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新型產業、旅游文化等服務行業。四是優化縣域經濟的金融環境建設。要努力拓寬投資以及融資渠道,積極發展民營、鄉鎮企業,為招商引資事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領域;要加快農信社等金融行業的改革步伐,鼓勵金融業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大力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指引作用和帶動作用,加快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為縣域經濟融資打造堅實基礎。

總之,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是個非常龐大的課題,值得深入探討,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將以此研究為基礎,對我省縣域經濟與發達省份的縣域經濟進行橫向比較研究,以期找出更具有操作性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經濟開發投資公司)

猜你喜歡
縣區經濟圈縣域
新形勢下縣區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縣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工作職責探討
首都經濟圈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縣域就診率為何差了40%
論蘭州經濟圈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一項縣域中招政策的回顧與反思
首都經濟圈京津冀分產業區位優勢研究
縣區基層干部職業焦慮及應對策略
優勢互補 整合資源 實現環渤海經濟圈巨龍騰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