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鄉土中國生育制度鄉土重建》到土地流轉

2017-04-12 13:11劉通
祖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費孝通土地流轉意義

摘要:隨著市場將經濟的發展,土地問題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最初的農民勞作。在全球經濟化以及市場經濟化和社會主義進程的過程中,土地也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l土中國生育制度鄉土重建》是費孝通在沉浮消長的新中國時就對鄉土等進行了相對全面的詮釋,我們可以以費孝通的著作來對現如今的土地問題進行本質問題的研究。

關鍵詞:費孝通 土地流轉 意義

一、費孝通與“鄉土”

在《鄉土中國》重刊序言第一章“鄉土本色”中,開篇第一句就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边@句話是很有意思的,我認為這里的“鄉土性”一方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很多階級和階層,以及中國社會的很多階層,都是從“鄉村”或“鄉土性”分離出去的;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土社會。另一方面:就是“鄉土性”就有基礎性基層性。長時間的分離和發展,已經與“鄉土性”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對鄉下人叫“鄉巴佬”、“笨蛋”的稱呼。

說到“鄉土性”社會,就離不開土地。費孝通曾在《鄉土重建》第一章節“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癥”中說對于變遷的概念,我也想做一個注腳。變遷是一個替易或發展的過程,從一個狀態變成另一個狀態?!边@里的狀態就是以土地為承載物或者表達性的方式,以人為媒介或傳播體進行上面所說的“鄉土本色”兩層性。不僅如此,在費孝通《鄉土中國》第一章節“鄉土本色”中“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庇纱丝梢?,土地對于鄉土社會的重要性。

二、土地流轉

200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其中關于“農民集體建設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的規定,強調“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薄獓业恼J可以及人民群眾的所需,土地流轉已然成為人民群眾走向現代幸福農村的另一條綠色通道。

(一)土地流轉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和經濟全球化的不可阻擋性,無可厚非土地、人民群眾、社會、國家等都在發展圈中尋找新的商機或出路。土地流轉是因為:第一,農村生產要素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在客觀上要求農用地使用權實現流轉;第二,改變小農經營模式、實現農業的大規?,F代化耕作要求農用地使用權實現流轉;第三,農用地使用權流轉是實現農民非農化和農村經濟社會多元化的需要。

(二)土地流轉對于農民的重要意義

西平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接漯河市源匯區,南望駐馬店市,東臨上蔡縣,西部與平頂山市舞鋼市毗鄰。全縣有人口76.7萬(2000年),面積1098平方公里。200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后,西平縣農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平縣重渠鄉高莊為例,全村近80%的農用土地經過村支書等政府牽線,將土地集中化的以流轉的方式租給商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經農民自己同意,幾家或者是一個村莊的地,進行集中化的土地流轉。

這樣土地流轉的好處在于,一方面:農民自己成為了“小地主”,上了年齡農民除了社保等保障外,每年以每畝地多少錢的收益來支撐生活;年輕的務工人員更是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中來;另一方面:對于承包大規模的土地承包商來說,土地的集中化可以使耕種等農業技術的現代化科技化,提高農業做工的效率,減少不必要勞動力的浪費;最后就是土地扭轉帶來的其他效益,例如承包商在承大面積土地時,就會提高農村周邊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重修功公路;種植風景樹美化環境;部分種植技術性蔬菜等承包商會帶動空巢老人等的勞動力,例如西平縣下的重渠鄉就是土地流轉的受益鄉。鄉公路建設,老人幫忙給金針菇裝袋子按每袋5分錢的工錢等。

三、土地流轉對于社會主義中國的意義

(一)有利于經濟發展更好的與農村相適應。通過大面積大規模的以收購和租用等方式來提高農業的一種生產效率,繼而加快農業現代化,科技化;

(二)農民的土地變成了可以獲取利益的資本。這樣就使外出務工人員等通過轉讓土地的方式等到補償,而對于留在農村的農民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土地承包權入股農業企業,取得土地租金與分紅收入[9]。

(三)加快城市化進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隨著社會發展和土地流轉的潮流,一部分農民離開農村轉變為城市人口,并為城市和工業發展提供充足、低廉的勞動力。

(四)農村宅基地改造為耕地、擴大耕地面積。一般情況下,農民現有的宅基地占地面積較多。隨著社會發展和土地流轉的潮流,大批農民轉移至城市,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就以宅基地改造為耕地得方式來解決自身離開農村后對于土地的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緩解我國耕地資源緊張的情況。

(五)加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隨著農民搬遷到城鎮,城市化進程加快。必將推動交通、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土地流轉不僅有利于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進程;還有利于提高農民進城務工求發展的;更為擴大內需創造條件;更為資本下鄉提供通道。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對于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兩個百年”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本色[M].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

[2]費孝通.鄉土中國—文字鄉下[M].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

[3]費孝通.鄉土重建?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癥[A].鄉土中國[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孟子》——《梁惠王·上》[M].

[5]陶淵明.陶淵明集·桃花源記[M].東晉.

[6]曹操.曹操集·步出夏門行[M].建安十二年.

[7]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2004.10.21.

[8]黨國英.土地流轉與農村改革[J].刊授黨校,2008,(12).

(作者簡介:劉通,研究生在讀,西藏大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猜你喜歡
費孝通土地流轉意義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費孝通紳權與皇權的關系研究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