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分析

2017-04-14 13:47趙萬芬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4期
關鍵詞:酮癥酸中毒胰島素糖尿病

趙萬芬

[摘要] 目的 該文就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與探究。方法 該研究的納入時間選擇該院自2014年4月—2016年5月,且共選擇患兒10例,所有患兒均被證實為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入院后均接受搶救,與此同時配合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最后對該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探究,并總結治療體會。結果 1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經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后,病情均有明顯改善,且所有患兒全部出院。結論 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療效確切,可進一步在臨床上實踐。

[關鍵詞] 胰島素;糖尿??;酮癥酸中毒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2(b)-0053-02

在兒童內分泌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為糖尿病,其中危及并發癥也較為常見,且臨床疾病主要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為主,其發生占比約在20%以上[1]。對于該疾病而言,若不能及時治療和搶救,會致使患兒出現休克以及昏迷,嚴重的患兒會出現死亡。由此可見,臨床需對該疾病加以重視。以往的治療方法以靜脈推注胰島素,但是該方法在臨床上已受到限制。近年來,在臨床治療方法中,小劑量胰島素靜脈滴注應運而生,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2]。為此,該次研究為進一步證實該療法的臨床價值,選擇該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1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數據和相關報道進行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納入的對象均選擇該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共選擇患兒10例,且所有患兒均被臨床證實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該組10例患兒中,男性患兒4例,女性患兒6例,最大年齡15歲,最小年齡4歲,經計算后中位年齡為(6.5±4.7)歲。診斷依據:若患兒的血糖參數在11.1 mmol/L之上,血pH參數在7.3之下,H2CO3參數未超過15 mmol/L,均確診為酮尿癥。該組1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中,有糖尿病病史的患兒5例,首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5例。該組患兒的主要臨床癥狀以“三多一少”為主,也就是多飲、多食以及多尿等,與此同時,患兒的體重會呈現下降趨勢。從胃腸道癥狀來看,2例患者出現腹痛癥狀,6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2例患者出現發熱癥狀。從意識癥狀來看,4例患兒出現淺昏迷,3例患兒出現昏睡,3例患兒出現嗜睡。從脫水程度來看,3例患兒輕度脫水,5例患兒出現中度脫水,2例患兒出現重度脫水。從誘發因素來看,3例患兒為呼吸道感染,4例患兒為消化道感染,3例患兒為過食。

輔助檢查:該組患兒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檢查,血糖參數為18.87~29.89 mmol/L,BUN參數范圍在4.28~11.7 mmol/L之間,Cr參數范圍在50~115 μmol/L之間,血鉀離子參數范圍在3.12~4.35 mmol/L之間,血鈉離子在136.4~142 mmol/L之間,血氯離子參數范圍在97.8~113.5 mmol/L之間。pH參數范圍在6.99~7.39之間,H2CO3參數范圍在4~12 mmol/L之間,血常規參數在(6.12~30.1)×109/L。尿糖參數和尿酮體在++~+++之間。

1.2 治療措施

該組患兒入院后,依據其實際病情予以鼻導管氧氣,同時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如:心電和血氧飽和度等。與此同時,協助患兒進行血糖的化驗,并對其電解質進行糾正,同時觀察其血氣指標,這樣可以依據上述檢查結果對患兒的脫水程度以及酸中毒程度進行判斷[3]。若患兒的脫水程度屬于中度及以上,立即將其第一靜脈通路予以建立,同時予以患兒生理鹽水,使用劑量為10~20 mL/kg,注射時間必須確保在1 h內完成,若患兒的外周循環效果較差,則將上述操作重復完成。而后繼續予以患兒氯化鈉注射液,濃度為0.45%,使用劑量為10 mL待注射2 h后將其劑量進行酌減,降至5 mL,其后依據患兒的病情變化,對輸液量和輸液速度進行控制。若患兒對鉀液無任何禁忌,則立即將其補入其體內。待補液注射1 h后,將患兒的第二靜脈通路予以建立,并予以患兒胰島素。該組1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采用的治療方法為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初次使用劑量為0.1 U,其后將25 U的普通胰島素與250 mL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勻,采用輸液泵形式輸入患兒體內,速度以1 mL/(kg·h)進行,若患兒的尿酮結果為陰性2次,血pH參數在7.3之上,血糖有明顯下降,且參數低于12 mmol/L,變換為1/3~1/2張液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患兒的血糖水平,確保其參數在8~12 mmol/L[4]。若患兒的血糖有明顯提升,且參數高于15 mmol/L,對胰島素的輸入量進行適當增加,直至到達25%;若患兒的血糖有明顯下降,且低于8 mmol/L,可以適當增加糖的輸入濃度?;純涸谥委熎陂g,若病情處于穩定狀態,可以予以患兒口服液體,在此期間,需將靜脈輸液予以減少,直至恢復到常規注射胰島素。值得注意的是,患兒在注射胰島素期間,其使用劑量和使用劑型要依據其病情確定,這樣可以避免患兒出現高血糖反跳現象。除此之外,在治療期間,要予以患兒抗感染治療,從而避免出現并發癥。

2 研究結果

該組1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經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后,病情有明顯好轉,且原發病病情處于穩定狀態,從空腹血糖的指標來看,其處于正常水平,且參數在5.4~6.7 mmol/L之間,通過對患兒進行尿酮體和尿糖進行檢查可知,結果均呈現陰性,且該組患兒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數為12~14 d。

3 討論

在兒童糖尿病中,其誘發死亡的因素與酮癥酸中毒存在相關性,因此,對于該疾病而言,及早診斷和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就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而言,一旦發現糖尿病,在伴有酸中毒疾病時,診斷會相對容易。但是,酮癥酸中毒可以事先發生,其早期臨床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癥狀,也有患兒會出現關節肌肉酸痛等,其后,癥狀會隨之進一步發展,有脫水癥狀出現、意識出現障礙以及呼吸缺乏規則性等,最后會致使患兒出現昏迷。若不能提高警惕,會提高誤診的幾率,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臨床主治醫師在診斷期間,首先需詢問其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同時配合尿常規檢查,一旦患兒的尿糖結果和尿酮體結果呈陽性,需立即進行采血,同時對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從而為臨床治療奠定良好基礎[5-6]。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其高血糖會發揮其利尿作用,不僅失去大量水分,同時循環容量也相對缺乏,最終排除大量電解質,由此可見,適當補充補液和電解質至關重要。一般而言,患兒一旦被臨床確診,需立即進行采血,并及時補液,無需等待檢查結果,與此同時,需立即將靜脈通路予以建立,并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對輸液速度進行適當調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對脫水癥狀進行糾正時,其速度應適當放慢,補液也應在注射胰島素之前進行,禁忌同時進行。除此之外,患兒的脫水程度需準備判斷,并依據皮膚彈性而定,與此同時,對患兒的微循環進行觀察,從而提高判斷準確性[7]。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鉀離子會大量丟失,血漿滲透壓呈上升發展趨勢時,會使水分逐漸移向由內向外的方位,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分解蛋白和糖原,致使鉀離子外流,血容量不充分也會出現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從而致使患兒大量流食鉀。若患兒的中毒得以改善和緩解,且鉀也恢復至細胞內,需立即進行補鉀。從該次研究活動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1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經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后,病情均有明顯改善,且所有患兒全部出院。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中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滴注治療,療效確切,可進一步在臨床上實踐。

[參考文獻]

[1] 梅莎莎,宋恩峰.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的薈萃分析[J]. 醫藥導報,2012(2):248-252.

[2] 趙彥,黃樂,楊斌,等.胰島素泵治療104例兒童1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2(15):2244-2246.

[3] 楊衛國,何顏霞.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6):458-460.

[4] 陳虹,徐艷.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胰島素泵治療的臨床護理[J]. 江蘇醫藥,2010(16):1983.

[5] 魏盈盈,王玉萍,徐蓉,等.普通胰島素與諾和銳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比較[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0(21):1837-1839.

[6] 陳加華. 使用間歇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0例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S2):14-15.

[7] 韓旭亮,王慶偉,侯軍鋒,等.1例嚴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用藥分析[J]. 醫藥導報,2013(11):1521-1524.

(收稿日期:2016-10-18)

猜你喜歡
酮癥酸中毒胰島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分析
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分析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6例臨床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